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公务员作为国家公共利益的代表,他们同一般公民的公民意识的要求有所不同。加强公务员意识教育,必须强化法治意识、服务意识、责任意识和公平正义意识。  相似文献   

2.
《世纪桥》2008,(12)
公务员作为国家公共利益的代表,他们同一般公民的公民意识的要求有所不同。加强公务员意识教育,必须强化法治意识、服务意识、责任意识和公平正义意识。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七大报告第一次明确提出的加强公民意识教育的问题,是社会热点问题之一。公共意识教育的对象是全体公民,但重点对象是公务员。我国公务员公民意识教育中存在法治意识不强、道德意识滑坡、责任意识缺乏、平等意识缺失等问题,必须完善公务员公民意识教育的内容和途径。  相似文献   

4.
公民意识与公共意识有交集,也有不同。公民意识的核心,是公民身份意识,即公民对自己的身份——公民的认识,同时,对自己的权利和义务,以及应尽的社  相似文献   

5.
公民意识是现代化的文化理念和价值观念,是近代宪政的产物.宪法意识是公民意识的第一要项和核心义项,宪法认同是构成公民意识的主要内容,它们不能完全依靠自然获得,是可以通过学习、实践、体验、感悟、模仿、借鉴或某种中介来培养和教育的.而由于历史的和现实的原因,目前我国公民比较缺乏宪法认同和宪法意识,在校大学生是未来社会的中坚力量,增强他们的宪法认同度,培养以宪法意识为第一要项和核心义项的公民意识,直接关系到国家的法治化水平和公民社会的实现程度.  相似文献   

6.
公民意识的普遍觉醒是社会发展和进步的重要标志和推动力量。在我国,公民意识薄弱主要表现为:法律信仰欠缺、民主意识淡薄、权利责任意识缺乏等,其原因为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长期的封建专制集权统治以及礼俗社会的伦理精神,抑制、抵制和排斥了公民意识的生成。在我国现阶段,必须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夯实公民意识生成的物质基础;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建设,为公民意识的生成提供制度保证;不断强化公民意识教育,为培育公民意识提供思想保障。  相似文献   

7.
公民与公民意识构成了现代法治国家的主体,并决定着法治国家的水平.非政府组织的特征决定了其对塑造社会成员的现代公民意识具有重要的作用,体现在:有利于提高公民的主体意识;有利于培养公民的参与与监督意识:有利于加强公民的责任意识;有利于增强公民的民主平等和独立人格意识;有利于培养公民的法治意识.  相似文献   

8.
公民意识是民众在民主政治时代必须具备的一种社会意识。主要包括公民的主体意识、权利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三个层面。其作用在于指导和规范公民依法行使自身权利,维护个体利益,履行应  相似文献   

9.
《湘潮》2007,(7)
公民意识对于建设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建立一个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我国大学生的公民意识有待提高,公民意识教育存在一些问题。可以通过系统的公民教育、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和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来改善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  相似文献   

10.
公民意识包括四个最基本的方面:公民身份意识、公民权利意识、公民义务意识和公民参与意识。培养公民意识的基本思路是扎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借鉴西方先进文化,立足公民现实生活。学校是公民意识教育的主渠道,培养公民意识不能硬性灌输,公民意识教育要靠政府推动。  相似文献   

11.
对于公民意识的概念,往往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抛开外表的纷繁与芜杂,笔者认为,公民意识的概念包含着三个相互关联的维度。一是公民意识的法律之维,体现为公民的身份意识,即对公民身份所包含的权利、义务的认识;二是公民意识的道德之维,体现为公民对社会、对他人的责任意识,即公民美德或公共精神;三是公民意识的实践之雏,体现为公民在社会生活、政治生活中的参与、协商、妥协等意识,即公民参与意识。  相似文献   

12.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的公民意识还存在诸多问题.加强公民意识教育具有重大意义,必须采取有效措施提高我国公平意识的水平.  相似文献   

13.
公民意识是一个公民对自己作为公民角色的自我觉悟,主要指在权利义务意识、道德法律意识、国家民族意识和公平正义意识等方面的意识自觉。本文依据课题组2012年下半年在全国23所高校所进行的问卷调查,着重分析当代大学生公民基本知识、民族国家意识、民主法制意识、公平正义意识、道德文明意识及合作意识的现状和特点。  相似文献   

14.
和谐社会建设与公民意识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迎晖 《新视野》2007,(4):72-73
和谐社会是我国社会建设的总体目标,和谐社会建设的力量不仅来自于政府,而且更主要的是来自于广大民众广泛、积极的参与。由市场经济所决定的社会是公民以契约意识参与的社会,是法治社会,所以,社会和谐的程度和进程取决于公民参与的程度,而公民参与程度又取决于公民意识的有无和强弱,因此,培养公民意识并寻求公民意识培养的有效途径就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依据思想与行为关系理论,公民意识与政治参与在学理上有着密切联系。公民意识各要素整体作用于政治参与,或驱动、或规范、或调整政治参与行为过程,表现出平衡与失衡两种结构特征:正向的政治参与积极作用于公民意识,负向的政治参与消极作用于公民意识。要通过培育公民成熟的公民意识,支持公民自主理性有序地政治参与,形成公民意识与政治参与的良性互动,促进双方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6.
公民政治意识是政治系统及其运行过程在公民意识中的反映。公民政治意识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公民政治意识的作用体现在公民政治意识与政治文明、政治发展和政治稳定的逻辑关系之中。公民政治意识文明是政治文明的核心,公民政治意识的提升是政治发展的重要条件,而公民政治意识的成熟则是政治稳定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7.
经济全球化对中国公民意识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这是公民意识发展的继承性、借鉴性等特征决定的。自公民社会产生以来,公民意识的发展都是以先前社会的公民意识为起点和阶梯,这决定了公民意识继承必然是公民意识发展的基本形式和重要途径,没有公民意识的继承,具有民族特征的公民意识将不复存在。此外,从其他国家(或地区)移植一些具有进步意义的公民意识,也是发展和完善我国公民意识的一个重要途径。公民意识的移植必须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既要借鉴他国经验,又要遵循中国特色,还要遵循其自身发展的规律。公民意识发展仅仅依靠继承和移植是不够的,中国公民意识发展还要着眼于更新和重构。  相似文献   

18.
中国梦的提出,赋予了公民意识以新的时代内涵,对公民意识教育提出了紧迫的现实要求。当前,应准确把握中国梦视阈中公民意识教育的科学内涵和时代要求,优化方法路径,大力提升公民意识教育实效,凝聚实现中国梦的精神力量。  相似文献   

19.
大学生公民意识现状不容乐观,仍存在诸多问题,导致大学生公民意识缺失的原因复杂多样。我国大学生对高校公民教育现状很不满意,他们认为亟待加强公民意识教育。培养大学生公民意识的途径一定要多种多样,必须整合政府、社会、学校和个人的力量,形成一种合力,才能有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20.
目前学界对于公民意识概念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主要是由于认识视角的表面单一。只有通过对公民意识与臣民意识、市民意识、人民意识进行对比描述,对公民意识的语义进行科学概括,进而理性分析和揭示该概念的本质,提供多重视角的解读,才能正确理解和把握公民意识的内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