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温运城  汪洋 《学理论》2012,(19):250-251
库恩提出"范式"概念以后,其影响力早已超出科学哲学本身的范畴,成为人文社会科学领域最重要的概念之一。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角度出发,探讨"范式"对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内容、目标,以及教科书编写的影响。最后,从发散式思维和收敛式思维之间保持必要的张力,真理的相对性和绝对性教育,以及教材书应如何编写三个角度,分析范式对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启示。  相似文献   

2.
为了构建一个相对完善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在叙述逻辑上必须具备相应条件。教育部示范教材《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引入"实践"概念作为体系建构的逻辑起点,在理论推演和叙述逻辑上都产生了不少问题。依据目前公认的定义,"实践"概念和"物质"概念都无法成为新体系的逻辑起点。从形式逻辑来看,起点概念应该是非集合概念。  相似文献   

3.
政策定义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何学科的建立都要有一套完整的定义系统。政策是政策科学的核心概念,如何给政策下定义,不仅决定着政策科学体系一系列概念和范畴的产生,而且影响到学科的研究方向和研究方法。因此,对政策这一概念作一较为完整的分析,对已有的各种定义作较全面的了解,并探讨做出定义的方法和目的,对于政策科学的学科建设是十分必要的。本文的目的并不是要作出一个自认为最正确的政策定义,而只是提供一个思路供大家参考,希望借此抛砖引玉,能够出现更加科学的、准确的政策定义。以下从四个方面作粗浅的分析。  相似文献   

4.
史佳庚 《学理论》2015,(6):34-35
物质概念是辩证唯物主义哲学的重要基本概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基石。在作为大学本科生教材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对物质范畴的定义涉及对马克思主义物质观的理解。将从《马克思主义哲学》教材出发,对其中的物质范畴进行探讨,从而使学习者可以更好地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  相似文献   

5.
西方"分析马克思主义"学者运用经济哲学、阶级分析等方法,结合当代资本主义社会和阶级结构的变化和发展,对马克思传统的剥削概念作出了理论拓展和新的构建。但其对剥削概念的一般化处理,扭曲了剥削的本质,掩盖了问题的实质;对当代社会剥削形式的多元解释乃至剥削概念在道德问题上的观点,虽有其合理成分,但不够严密科学,分析也不够充分全面。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主义作为一个具有内在统一性的、完整的科学理论体系应该而且必须有一个反映其本质属性与理论全貌的科学定义。作为马克思主义的定义,它不仅必须且能够全面反映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即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内涵、发展变化、研究对象、阶级属性和价值目标;而且必须且能够成为人们甄别一切打着马克思主义旗号的或者自称为马克思主义的其真马克思主义还是伪马克思主义的标准与准绳。因此根据这一基本原则和要求,可以把马克思主义的定义表述为:"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所创立的,由其追随者和信奉者不断发展和丰富的,以历史唯物主义为理论基础的,以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为研究对象的,以无产阶级解放和全人类解放为最终目标的完整统一的科学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7.
刘静 《学理论》2010,(29):142-143
渎职犯罪中以危害行为和危害后果之间具有直接因果关系来定义直接经济损失,失之过严,不利于预防和打击渎职违法犯罪行为,经济损失应包括间接经济损失;对"重大损失"的计算期间宜区分为立案"重大损失"和量刑"重大损失";此外,"重大损失"仍应包括已经挽回的损失,但法庭可以根据挽回的经济损失的多少在量刑的时候予以考虑。  相似文献   

8.
"错案"一词在不同群体间的概念反射不同,理论界和实务界对"错案"的界定逻辑混乱、众说纷纭,尚未形成一个相对统一的标准。要实现错案追究制度的设计初衷,对"错案"的定义或者标准这一前提性概念进行合理界定非常重要。剖析"错案"一词称谓的由来、专家学者对于"错案"标准的界定与认知、现实中存在的错案界定和审查标准是科学界定错案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新课改下的美术教学方式是多元化、多样化的,作为美术教育者不再"教"教材,而是要"用"教材,在"用"教材之余,应走出课堂、跨出教材,因地制宜,探索新的"艺术中心",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与创造力。  相似文献   

10.
陈琦 《学理论》2013,(21):34-36
"概念"是研究中的根本起点,"概念"规范性和描述性的分野会导致"概念"争论,这种争论会导致概念混乱与不精确。而"恐怖主义"就是一个具有争议性的概念,学术、政治和公众认知三个方面从不同角度认识了"恐怖主义"这一概念,然而也是这三个方面限制了"恐怖主义"定义。本文并不是要定义"恐怖主义"这一概念,而是通过对行为主体和行为两个方面作为一个突破点对"恐怖主义"概念界定方式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1.
研究领导科学,首先必须对领导的概念作出科学的规定。我们在吸收他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并根据领导概念的基本属性和基本特征,便可对领导概念的定义作一个较全面的规定:领导,就是在一定条件下以一定的意志和权力,对组织起来的集体为实现目标所进行的活动施加影响的过程。显然,这个定义较全面地反映了领导概念的基本内容和基本特征。首先,领导是一种组织行为。领导是一种行为和活动,是一种为实现组织目标而执行群体活动职能的组织行为,即“对组织起来的集体……施加影响”的活动。人类活动的本质特征是它的社会性。因而人们总是生活在按照一定的社会目的组织起来的社会群体之中,并为实现共同的目标而进行活动。社会群体组织为了协调各个个体的活动,从而使总体运动朝着一定目标自觉地进  相似文献   

12.
毛泽东创立的社会主义矛盾学说,主要包括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主要矛盾、人民内部矛盾等主要内容。"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社会主义矛盾学说的当代出场形态,既是对社会主义矛盾学说的科学运用,又是指导解决当前我国社会矛盾问题的科学方法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科学反映当前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全面深化改革拓展对我国社会基本矛盾的科学认识,全面依法治国抓住解决人民内部矛盾问题的科学方法,全面从严治党找到解决党群干群矛盾的根本出路。践行"四个全面"战略思想,要在解决社会矛盾的关键问题上下功夫。  相似文献   

13.
谢丽琴 《学理论》2013,(30):271-272
对教材人生价值的相关知识进行逻辑推理,提出了几点质疑:一是哲学意义上的价值无法推出人生价值的概念;二是人生价值概念在定义上存在逻辑上的问题,并且与人生真正的价值是奉献自相矛盾。三是社会价值与自我价值的定义问题。阐明了几个观点:一是哲学意义上的价值是客体在社会劳动关系中为满足主体需要而凝结的社会劳动。二是人生价值则是人生的价值就在于它的社会实践对社会的贡献,这就与人生真正的价值在于奉献不矛盾了。三是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都是人生价值的一种评价,都包括贡献和索取两个方面。教材把社会价值等同于贡献,把自我价值等同于索取,有失偏颇。  相似文献   

14.
思想政治教学内容理论性强,概念较为抽象,趣味性较少,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准确把握教材,运用多种教学的方法和技巧,优化政治课教学.本文从情境教学角度出发,通过阐述情境教学的定义、意义,创设情境的策略及在情境创设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表明了创设情境对优化政治课教学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周宏春 《理论视野》2010,(8):27-29,33
"十二五"时期,应全面认识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在资源和环境约束加剧的情况下,更加自觉地走科学发展道路,促进经济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6.
《学理论》2013,(5)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出现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概念,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的历史任务,为我国未来的建设与发展指明了方向,通过回顾"小康社会"概念的历史渊源,解释关于"小康"的有关概念,分析"奔小康"、"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提出的历史背景和逻辑关系,解读近几届党代会报告中回答的"什么是小康社会""、怎样建设小康社会"的一系列问题。  相似文献   

17.
从"科教融合"的视角看,"研学旅行"对中小学生来说,不仅是一种新型的日常教育方式,而且更是一种新型的科学教育方式。它在本质上提供了一种真正意义上的科学生活,让学生们在这种科学生活中,打开"自然之书""社会之书"和"人生之书",从而为完整而全面的科学教育开辟广阔的前景。从教育即生活的观点看,科学教育即科学生活。未来的科学教育应当走一条"科教融合"之路,即通过"研学旅行",在学校和科研院所之间架起相互沟通的桥梁,逐步形成一种"科教融合"的科学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18.
正近日,"领导力与国家治理能力"学术论坛暨福建省领导科学研究会年会在校院成功举办。常务副校院长、福建省领导科学研究会会长陈雄出席论坛并致辞,副校院长姜华出席论坛,副校院长刘大可主持论坛,中国领导科学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白占群应邀出席并讲话。白占群在讲话中代表中国领导科学研究会对"领导力与国家治理能力"学术论坛和福建省领导科学研究会年会的召开表示  相似文献   

19.
王慧娟  蔡淑兰 《学理论》2013,(2):239-240
目前幼儿园教材发行市场混乱,教材种类繁多、质量参差不齐,小学化倾向严重。但幼儿园教材有着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幼儿成长的必要条件,被禁止后造成幼儿成长中无法弥补的缺失,加重了教师的负担。幼儿园教材出现的一系列问题显然不是一纸禁令就能解决的,应该从教材的编制、出版、发行、选择和使用入手,保证幼儿教材的质量和使用效果,使教材的价值得到最大的发挥,同时避免"小学化"现象出现,促进幼儿健康、全面、和谐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民法典婚姻家庭编(草案)》首次将"家庭成员"作为一个法律概念,赋予其规范性地位,规定了家庭成员之间有互相帮助的义务。家庭成员之间相互帮助在现实家庭生活中主要表现为对未成年子女的代际抚养合作。以人格平等为基础的现代法治在构建家庭关系的过程中刻意消解了传统文化中"家"和家庭成员的"身份"意义,突出"人格化"的行为模式。作为社会概念的"家庭成员"与作为法律概念的"家庭成员"对"帮助抚养"有不同的理解与期待,法律在修订过程中虽然扩大了家庭成员的范围,但是并未从根本上改变"帮助抚养"权利义务关系构建的"人格"基础,在逻辑上与现实中都无法自洽,使代际抚养合作关系中女性的正当利益诉求被漠视。民法典在制定过程中应充分观照中国社会家庭现实,重构完整的、彰显身份品格的家庭概念,以促进良好的家庭关系形成与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