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社会在转型,人大民主同样在转型,从传统的工具色彩向现代的公民政治迈进,民意和民生的基因越来越深刻地影响人大民主的价值取向。"要以改善民生为重点加强社会领域立法,继续完善经济、政治、文化领域立法。"2008年,  相似文献   

2.
在现代政治宽容理论谱系中,尚塔尔·墨菲宽容哲学是一项稀缺性的理论资源.她通过对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政权解体后出现的国际政治经济冲突事件的审视,将当代国际社会体系和结构中存在的国家、社会、民族、种族等不同领域冲突问题,置放在后现代哲学对现代性哲学挑战的大背景下,把“竞争性的政治宽容”指认为现代社会多元竞争这一基本事实的必然理论诉求.尚塔尔·墨菲的宽容哲学超越了自由主义传统话语下的“超越对抗”的宽容模式,以竞争和认同为核心,在肯定冲突、对抗、差异等事物基本属性的前提下,提出“把要予以消灭的敌人转换为值得尊敬的对手,将对抗转化为竞争”的政治宽容模式,这为破解当代国际社会的多项冲突危局提供了一项创新思维.  相似文献   

3.
作为与特定经济结构相对应的历史范畴,政治文明自人类进入阶级社会和国家产生以降已然产生.伴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与社会形态的更替,政治文明也经历了一个从低级到高级、从传统到现代的不断跃迁的动态演进历程.如果以17世纪"光荣革命"后宪政制度在英国开始确立为发端的话,现代政治文明已经有300多年的发展历史.这个过程是现代政治文明不断发展、进步和完善的历史.总的来看,以民主为核心的现代政治文明是朝着法治政治、选举政治、参与政治、协商政治、和谐政治、开放政治、人本政治、宽容政治等目标范式不断演进、发展和完善的.  相似文献   

4.
民族地区民主建设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民族的政治文化精神与民主政治的建设息息相关,任何民主政治的实施都需要政治文化精神尤其是公共精神的支撑.因此,在我国民族地区民主政治的实践过程中,作为公共精神重要组成部分的平等精神、参与精神、自治精神、宽容与妥协精神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民族地区民主政治建设的进程.  相似文献   

5.
社会在转型,人大民主同样在转型,从传统的工具色彩向现代的公民政治迈进,民意和民生的基因越来越深刻地影响人大民主的价值取向,"要以改善民生为重点加强社会领域立法,继续完善经济、政治、文化领域立法。"2008年,吴邦国委员长在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一次会议上指明了立法转向。作为佐证,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规划把社会领域立法  相似文献   

6.
现代民主政治的五条基本原则樊礼荣在《民主》1990年第6期撰文认为,现代民主国家应具有和贯彻现代民主政治的五条基本原则:①人民主权原则。这是现代民主政治的基本特征,是民主政治的起点,即一切权力归人民所有和行使。它包括个人公民权利、集团权利和国家权利三个方面。②自  相似文献   

7.
公民参与是民主政治和善治的核心价值,而公民参与意识是自主性公民参与的必要前提。本文从实证角度考察了社会资本与公民参与意识的关系。研究发现,参加志愿组织具有促进公民政治参与和社区参与意识的功能;参加官办组织和社会宽容只激发政治参与意识,而信任对两种公民参与意识均没有促进作用,信任熟人反而不利于政治参与意识的形成。因此,我国应积极推动公民参与网络的发展,尤其是促进志愿组织的发展,推动适用于现代复杂社会的社会性信任,在全社会推广社会宽容和和谐的价值观。  相似文献   

8.
价值多元化的社会现实决定了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建构的必要性;价值一元与多元的辩证关系则为其建构提供了理论依据.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建构应坚持主导性和宽容性、价值理想和价值现实、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物质价值和精神价值相统一等原则.在建构内容上应着重帮助大学生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对他们进行理性的爱国主义教育、坚定他们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弘扬现代集体主义精神等.  相似文献   

9.
《湖北宣传》2007,(6):8-8
在美国,自由是美国精神的核心,新教徒成就了美国的建国梦。随着19世纪末移民社会的建立,20世纪在宽容与非宽容、民主与非民主、种族主义与人权运动之间的斗争中,宽容、民主、人权与正义逐渐成为美国社会的主流价值理念。  相似文献   

10.
杨楹 《新东方》2009,(12):17-20
不可否认,随着对“和谐社会”探究的深入,人们将理论视焦从关于“和谐社会”的外在规定推移到其价值基础的追问与考量,于此,“宽容”渐成为当下和谐社会研究的一个理论焦点与热点。在对宽容的本质、特征、功能、限度等的研究基础上,政治宽容、社会宽容、经济宽容、法制宽容、文化宽容等领域成为宽容研究拓展性领域,由此形成了多视角、多层面、多向度会诊宽容的研究态势。  相似文献   

11.
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是党的十八大提出的一个重要新概念.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的战略谋划。协商民主的概念虽然提出于西方,但在涵义上与中国政治协商相通。提出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不仅具有中国意义,而且有着为人类政治文明提供世界经验的价值。民主是政治发展的核心问题,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体现的选举民主与协商民主,构成我国社会主义民主的两种重要形式。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上,选举民主与协商民主都是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从一定意义上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更大优势在协商而不在选举。中国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具有系统构造,其深刻性在于将协商民主从社会覆盖、工作向度、普遍要求和运作规范等方面得到提升.协商民主不再是一种单向度、窄渠道、小口径的实践形式,而成为社会政治生活和政治关系中具有全方位的制度系统和工作机制。协商民主作为一种形式载体,其政治生活的覆盖面、民意吸纳的包容性、参与范围的广泛性,需要得到有效的制度供给,需要形成规范运作的机制。  相似文献   

12.
政治是一个价值系统,是现实社会的具体价值领域.人们在政治领域里追求和实现着各种不同的价值.政治文明的价值取向是政治文明的灵魂,价值取向决定了政治文明的历史高度.本文探讨了政治的价值特征、政治的三个基本价值取向原则、政治文明的基本价值取向,在此基础上,阐述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独特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3.
目前学界对政治认同的研究主要采用利益分析法,但利益分析方法面临认同客体性与主体间性的冲突、理性与情感层面的碰撞、多元利益博弈、"承认的政治"等的挑战。本文认为,价值是政治认同的核心变量,多元价值冲突是现代政治认同困境发生的根本原因。政治认同困境的消解呼唤社会核心价值观的重构,而政治认同归根结底是对社会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因此,从价值视角审视政治认同有利于对传统政治认同分析路径的反思,对于政治认同重构提供了方法论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徐益亮 《青年论坛》2014,(1):114-117
作为一种特殊的思想政治教育形式,学校仪式具有重要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思想政治教育不仅具有突出的社会价值,而且更为重要和根本的还在于它的个体价值。个体价值不仅是社会价值实现的基础和前提,而且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终极追求。学校仪式的思想政治教育个体价值指学校仪式满足受教育者思想政治品德需要的积极意义。学校仪式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提升人、塑造人、发展人的价值。具体表现为个体文化习得、情感陶冶、磨练意志、行为养成。  相似文献   

15.
王梅 《青年论坛》2008,1(2):36-38
社会转型期,政治、经济、文化等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当代大学生在政治社会化过程中的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也随之发生了变化,深入研究其政治社会化价值取向的涵义及变化趋向,实现对当代大学生政治社会化价值取向的调适与引导,使其政治价值目标和价值选择达到某种一致性,有利于高校稳定与国家政治稳定。  相似文献   

16.
A major obstacle to the consolidation of Taiwan's new democracy lies in the island's emerging mass politics. In recent years, three inter‐related trends have come to characterize Taiwan's political culture and citizen politics: uneven development of mass beliefs in democratic legitimacy, polarization of political cleavage, and a shift to political populism. First, political liberty, meaning primarily freedom of speech and due process, and separation of power meaning parliamentary oversight and judicial independence, have yet to become widely held democratic values among Taiwan's electorate despite visible progress in the development of formal democratic institutions. Next, the polarized conflict over national identity is potentially dangerous because it could result in both internal ethnic strife and external military intervention. Last, an intense lack of confidence in representative institutions and a low level of political tolerance pose a formidable challenge to the development of constitutionalism.  相似文献   

17.
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缺失问题严重,这就要求教育工作者必须提高认识。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实施人文关怀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体系,推进思想政治工作的方法创新,完善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机制,在创新课堂教学的同时,开展特色鲜明的校园文化活动,促进大学生的自由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8.
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要阵地,攸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成败。因此,认真阐释当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价值内涵,进一步明确新中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价值定位,深入探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之价值原则以及价值渗透的实施策略便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制度建设是政治道德的保证。政治道德的实质是政治实践领域所蕴含的价值理性。其最高范畴是社会公正。政治价值理性是否能够真正实现社会公正 ,取决于制度结构、行政制度和参政制度能否做到内在统一 ,以及取决于它们之间的形式内容和实质内容是否一致。在社会主义条件下 ,其制度结构已经非常先进 ,但其行政制度和参政制度尚与其制度结构存在距离 ,为此 ,须采用服务行政制度 ,扩大并健全人民参政制度 ,从而实现制度设置的内在和谐以及制度的形式内容和实质内容的统一性。  相似文献   

20.
政党制度是民主政治发展的产物,是全球化、现代化的结果。政党制度又体现为政党服从、服务于社会发展要求的过程。任何政党制度都有民族性、现代性两个方面,都是普适性与特殊性的结合。政党制度中民族性与现代性的关系由背离、疏离走向高度统一,这是政党政治发展的价值取向和内在逻辑。近代以来,中国政党制度的发展忠实地体现了这一历史逻辑,未来中国政党制度的发展更要自觉地坚持这一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