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 毫秒
1.
正到过西藏的人,不会忘记开遍雪域高原的格桑花。她盛开在海拔5000米以上的高原地带,不惧严寒、不怕酷暑,漫山遍野,红透雪原。2017年4月,在格桑花绽放之前,我去西藏支教,没想到却把一粒格桑花的种子种在了心田。从海拔50米左右的北京到平均海拔4000米左右的西藏,生活上的困难远远超出了我的想象。首先需要面对的是由于缺氧带来的高原反应。白天,我会一直头疼、流鼻血,走路也不稳。  相似文献   

2.
炫仔 《党建》2009,(3):32-33
今年是西藏自治区实行民主改革50周年。伟大的民主改革,标志着西藏一个旧时代的结束与一个新时代的兴起,百万农奴挣脱了封建农奴制度枷锁,成为国家的主人。50年来,西藏经历了从黑暗走向光明、从落后走向进步、从贫穷走向富裕、从专制走向民主、从封闭走向开放的光辉历程。  相似文献   

3.
孔繁森精神     
1979年,国家要从内地抽调一批干部到西藏工作,孔繁森主动报名。1993年,孔繁森进藏工作期满,但他继续留在西藏,担任了阿里地委书记。1994年11月29日,他在完成任务返回阿里途中,不幸发生车祸以身殉职,时年50岁。为了党的事业和人民的利  相似文献   

4.
从西藏和平解放至今,中国共产党在西藏领导各族人民从事革命和建设已走过了50多年的历程。在50多年的伟大实践中,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民族理论与西藏革命和建设的实际相结合,在西藏这一特殊自然和人文环境中创造性地解决了发展和稳定问题,同时在实践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这些经验已经成为中国共产党人在西藏地区取得的宝贵财富,成为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在中国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中国共产党在西藏革命和建设的实践过程中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自古以来,西藏就是中国的一部分。近代以来,帝国主义势力利用政治渗透、经济掠夺…  相似文献   

5.
正享寿百岁高龄的阿沛·阿旺晋美,是在中南海勤政殿签订《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的代表,是西藏自治区政府的首任主席。从年轻的庄园主少爷到西藏地方政府高官,从西藏地方政府首席谈判代表到国家领导人,在一个世纪的生命历程中,阿沛·阿旺晋美亲历了西藏社会翻天覆地的变化,是西藏20世纪历史的见证者与书写者。作为从西藏走出的开国中将,他在关键时刻的历史抉择,让他成为"和平将军"。  相似文献   

6.
杨飞  乔海东 《世纪桥》2012,(24):45-50
昌都战役是解放西藏中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战,它沉重打击了藏军的反动势力,彻底粉碎了帝国主义和西藏上层分裂主义势力以武力阻止解放军进入西藏的企图,为和平解放西藏协议的签署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刘少奇曾评价说:昌都战役是“解放西藏的淮海战役”;邓小平也认为:此战“获得圆满胜利,对于解决整个西藏问题打下了有利的基础”。从战役的准备到发起,再到取得胜利,邓小平都倾注了大量的心血。  相似文献   

7.
西藏和平解放 50年来 ,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西藏实际相结合 ,在不同时期制定了正确的方针和政策 ,使西藏从黑暗走向光明 ,从落后走向进步 ,从封闭走向开放 ,从贫穷走向富裕 ,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十七条协议》的签定 ,是西藏人民从黑暗和痛苦中走向光明和幸福的第一步 ;80年代中后期 ,西藏相继出台了发展经济、促进繁荣的一系列改革措施 ,使西藏经济社会发展出现了新的局面 ;党的十四大以后 ,西藏各族人民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 ,加快了经济发展的步伐。区内国民经济连续 7年实现了两位数增长 ,人民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极大改善 ,社会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  相似文献   

8.
1990年7月,江泽民总书记到西藏视察时,把50年代初期进藏的人民解放军十八军将士戍边的艰苦奋年作风誉为"老西藏精神",并称赞西藏军区第一任政委谭冠三将军是老西藏精神的杰出代表。出生于湖南耒阳的谭冠三,曾跟随毛泽东、朱德参加过井冈山斗争。他南征北战,立下了赫赫战功。在进军西藏和建设西藏的漫漫岁月里,他将自己的一切无条件地奉献给了西藏这片热土,奉献给了西藏人民。进军西藏:誓将热血洒雪山新中国建立后不久,遵照毛泽东的建议,党中央、中央军委慎重考虑后,将进军西藏的重任交给了刘伯承、邓小平领导的西南局和第二野战…  相似文献   

9.
西藏民主改革是在毛泽东的直接领导下进行的.从大政方针到关键细节,他事必躬亲,有效地保证了西藏民主改革的顺利进行,为建立社会主义的新西藏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毛泽东在西藏民主改革过程中表现出卓越的领导艺术,建立了丰功伟绩.  相似文献   

10.
1951年5月23日,中央人民政府和原西藏地方政府在北京签订了《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以下简称《十七条协议》),正式宣告西藏和平解放。这是西藏走向现代文明的伟大转折,是西藏各族人民获得新生的历史起点,也是帝国主义势力在西藏的历史终结点。从此,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西藏各族人民,在世界屋脊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人间奇迹,推动西藏逐步从黑暗走向光明、从落  相似文献   

11.
臧轩 《求是》2001,(10)
今年5月23日,是签订《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简称《十七条协议》)50周年。回顾50年走过的历程,在中国共产党的英明领导下,经过西藏各族人民团结奋斗和不懈努力,实现了西藏和平解放,开辟了西藏历史发展的新纪元;实现了西藏社会制度的根本变革和历史性跨越,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制度;实现了西藏经济社会有史以来的全面大发展,开创了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新局面。 一、西藏历史新纪元 和平解放前夕的旧西藏,处于政教合一、僧侣贵族联合专政的封建农奴制社会,西藏各族人…  相似文献   

12.
在风云变幻的西藏近现代史上,20世纪50年代出现过几件影响深远、意义重大的事件。其中,最为重要的是1951年的西藏和平解放和1959年西藏的民主改革。  相似文献   

13.
在风云变幻的西藏近现代史上,20世纪50年代出现过几件影响深远、意义重大的事件。其中,最为重要的是1951年的西藏和平解放和1959年西藏的民主改革。1949年新中国成立不久,西藏人民和包括班禅在内的部分上层爱国人士向中央政府表达了希望西藏早日  相似文献   

14.
十四五年前,出于工作的原因,我去西藏待过一段不算短的日子。在没去过西藏之前,我对西藏怀有一种好奇的向往。这种向往,带有一些虚无缥缈的成分。但到过那里之后,西藏在我心里就成了一种挥之不去的怀念。在许多旅游爱好者看来,西藏是神秘而诱人的。很多人去西藏,就是为了领略那雪域高原独有的壮美风光。  相似文献   

15.
他,是毛泽东亲自提名,中共中央任命的惟一一任中央驻藏代表;他,是西藏地区唯一获得三枚共和国一级勋章的将军;他,是西藏地区的第一位中央委员;他,是西藏革命和建设事业的奠基者、组织者、开拓者,在他担任西藏党、政最高领导的15个年头,西藏实现了从封建农奴制度到社会主义制度的伟大跨越。  相似文献   

16.
信息动态     
《党史纵览》2011,(5):16-17
西藏和平解放,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中国革命史上的重大事件。新中国成立之初,党中央、毛泽东即做出进军西藏的战略决策。在中共中央西南局、西南军区的直接指挥下,张国华、谭冠三将军率领第十八军,肩负解放西藏的历史使命,由川西出发踏上了西进的征途。在新疆第一军阿里支队、青海第一军骑兵支队、云南第十四军一部的配合下,从解放昌都到全藏的和平解放,经过两年的艰苦跋涉,终于把红旗插上了喜马拉雅山。解放西藏,是中国共产党领导进藏人民解放军和地方工作人员,团结、带领西藏人民,使西藏人民从帝国主义的羁绊和封建农奴制的统治下挣脱出来,进而实现民族区域自治,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伟大创举。今年是西藏和平解放60周年,本刊特开设专栏,以兹纪念。  相似文献   

17.
《求是》1996,(10)
今年5月22日,是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签订《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简称《十七条协议》)45周年。《十七条协议》的签订,标志着西藏获得和平解放,从此摆脱帝国主义的侵略和羁绊。此后,经过平叛、民主改革,西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实现了从封建农奴制社会到社会主义社会的巨大历史跨越,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更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一、西藏人民从三大领主的奴隶到国家的主人 和平解放前,西藏长期处于封建农奴制的社会,其黑暗和残酷比中世纪欧洲的农奴制有过之而无不及。保护和维护农奴主利益的是神权与政权相结合的政治制度,它从精神和政治上对人民实行统治和压迫。西藏地方政府,由地位显赫的僧侣和贵族组成,拥有一套等级森严的政治法律制度——《十三法  相似文献   

18.
我的西藏情     
1962年,当我刚刚结束大学学习生涯,尚未踏入外交部大门时,一纸调令把我送到世界屋脊——西藏——那个地球上离太阳最近的地方,作为译员参加中印边界冲突中的一些文职工作。新世纪伊始,当我和丈夫结束了在国外的使命后,外交部又返聘我们夫妇回部工作,筹建“西藏事务办公室”(简称“西藏办”),重新涉足于西藏对外事务。可以说,我的外交生涯从西藏起步,又在西藏结束。飞向高原经受磨练周恩来总理曾经说过,外交人员是“文装解放军”。而40年前的那次经历,使我真正体会到了“文装解放军”的含义,一个“文装解放军”应该具备什么样的素质。当时,我…  相似文献   

19.
尹家民 《党史博览》2006,(12):35-38
毛泽东要求尽快给张国华下个结论1965年,中央决定,西藏工委从9月1日起改为中共西藏自治区委员会,张国华任第一书记。然而,还不到一年时间,正当张国华踌躇满志建设西藏时,“文化大革命”开始了。此后,西藏和内地一样,一片混乱。从城镇到农牧区乃至边境地区,到处都在造反。他们揪  相似文献   

20.
西藏,恶劣严酷的地域环境与闭塞落后的历史局限,长期以来交通不畅,信息不灵。在50年代初以前,西藏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封闭王国,与雪域之外的信息传递总是以一月、两月、数月不等的时间单位来计算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