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学习与实践》2007,(9):1-1
李迎生:法学(社会学)博士。现任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和社会学理论与方法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兼任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工作学系系主任,人大复印资料《社会学》月刊学术顾问,《甘肃社会科学》等核心期刊学术咨询专家。1999—2000年在日本东海大学任交换研究员,从事比较社会保障制度的研究。  相似文献   

2.
郑杭生 1936年9月出生于杭州,浙江乐清人。社会学和哲学教授。现任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社会学系主任,中国社会学学会副会长,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秘鲁卡西拉索大学名誉教授。近年来主要著作有《社会学对象问题新探》(1987·独著)、《社会学概论新编》(1987·主编)、《当代西方哲学思潮概要》(1987·主编)、《现代西方哲学主要流派》(1988·主编)、《社会指标理论研究》(1989·与李强、李路路合著),《民主、自由、人权》(1990·独著)、  相似文献   

3.
陶文昭     
《学习与实践》2009,(3):1-1
郑杭生:浙江杭州人,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理论与方法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社会学会名誉会长。主要从事理论社会学与应用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4.
由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理论与方法研究中心、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主办的“中国特色社会学——历史·现状·未来”学术研讨会于2005年9月17-18日在北京召开。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人民大学等全国五十多家社会学研究机构的近百名专家学者出席了会议。与会学者就社会学本土化、中国特色社会学理论的建构、中国社会变迁与社会学的发展等议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探讨,对中国特色社会学的历史和现状进行了分析和总结,并对中国社会学当前的研究任务和未来进行了分析和展望。中国社会学的本土化作为外来的且在中国中断过很长…  相似文献   

5.
赵晓耕 教授     
赵晓耕教授,男,1960年3月出生,北京市人,祖籍河北乐亭。1984年获中国人民大学法学学士学位,1987年获中国人民大学法学硕士学位并留校任教,1998年获中国人民大学法学博士学位;现任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法制史教研室主任、中国人民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副主任、  相似文献   

6.
《人权》2014,(2):45-48
中国人民大学人权研究中心成立于1991年10月8日,是全国高校中成立最早的人权研究机构之一。该中心由从事法学、经济学、社会学、哲学和政治学等领域的专家学者组成。  相似文献   

7.
何增科     
《学习与实践》2009,(5):1-1
李迎生:1962年出生于安徽省桐城县(现桐城市),法学(社会学)博士。现任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暨社会学理论与方法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者,曾任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工作学系首任系主任,现任国务院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点评估专家组成员,中国社会保障论坛组委会专家组成员,人大复印资料《社会工作》月刊学术顾问,  相似文献   

8.
江苏省社会学学会军事社会学研究会,于1987年11月19日在解放军南京政治学院成立。出席成立大会的有省社会学学会负责人、有关方面的专家学者及研究会的全体会员。南京政治学院的领导到会祝贺。军事社会学是运用社会学的一般理论和观点,研究军队内部、军队与地方  相似文献   

9.
2012年10月20日,第二届"法律与社会"高端论坛暨中国社会学会法律社会学专业委员会第一届理事会在上海召开。华东政法大学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应培礼,中国社会学会法律社会学专业委员会会长郭星华教授、台湾大学林端教授出席了会议并致辞,来自中国人民大学、南京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上海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台湾大学等国内高校及科研院所的35名理事及代表参加了会议。会议由中国社会学会法律社会学专业委员会、华  相似文献   

10.
陆莹 《桂海论丛》2005,21(6):96-96
2005年7月26日至28日由广西社会学学会主办、广西大学社会科学与管理学院承办、北海市政府协办的“西部地区迈向和谐社会之路”学术研讨会暨广西社会学学会年会在北海召开。区内各高等院校和社科研究部门从事社会学教学和科研工作的众多代表参加了此次会议,清华大学社会学系博士生导师孙立平教授和中国人民大学博士生导师刘少杰教授作为特邀嘉宾,分别作了题为《协调利益机制构建和谐社会》、《社会理性化的感性制约——建构和谐社会的难题》的主题报告,北海市政府许光波副市长到会祝贺并作专题发言,各位专家学者依据研究领域的差异从各个不…  相似文献   

11.
四月中旬,民盟北京市委和中国人民大学联台举办“为改善民生建言,为和谐发展献策”的民生论坛.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民盟中央主席蒋树声,中共北京市委统战部,民盟北京市委和中国人民大学的领导出席论坛,并发表了重要讲话。郑功成等—批民盟盟员、专家、学者从社会经济的不同侧面论证了当前民生问题,并有的放矢地提出关注民生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郁川虎 《统一论坛》2012,(1):2-F0002
2011年12月17日,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学习研究委员会在湖南省长沙市召开研讨会。中国和平统—促进会理事、学习研究委员会副主任、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院长、教授刘国深,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理事、学习研究委员会副主任、中国人民大学当代中国政治研究所所长、教授黄嘉树,共同主持会议。  相似文献   

13.
韩舒 《观察与思考》2008,(10):46-47
近年来,我们党和政府在执政为民理念的引导下极其注重解决民生问题,社会建设被提到突出位置。为此,社会工作也相应的成为推进社会建设的重要举措,从事社会工作的人才在社会建设中不可替代的作用也越来越被人们所首肯。自1987年国家教委批准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四所高校设置社会工作专业起,截至2007年底,设置社会工作专业的高校已经达到211所,有153所学校提供高职、高专层次的社会工作教育,  相似文献   

14.
冯小林  胡宜 《前沿》2012,(9):8-11
社会学在新中国的60年,经历了一个被取消—恢复—重建和初步发展繁荣的曲折历程。回顾社会学在新中国的发展历程,对于我们今后如何更好地建设和发展我国社会学以及把我国社会学建设成为什么样的社会学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实用价值。在此基础上,笔者还对中国社会学的未来发展做了一些理论上的思考,指出中国社会学的建设和发展是中国国家软实力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社会学要建设和发展,必须寻找自己的发展突破口,探索出一条由"外延式"发展向"内涵式"发展转变的路径,建构具有中国本土主体特征的社会学理论知识和方法体系。  相似文献   

15.
周文彰     
《新东方》1998,(5)
周文彰,江苏宝应人,1953年8月生,1973-1975年在扬州师范学校读英语,毕业后留校任理论课教师。D78年3月成为“文革”后恢复高考制度的第一批大学生进入南京大学哲学系,1982年获学士学位,分配到南京建工学院教哲学,同时在南京大学哲学助教进修班学习硕士生课程;1988年获中国人民大学哲学博士学位;1989年调入海南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先后任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研究如c副主任,兼任海南省哲学学会副会长、海南省社会学学会副会长、海南大学及海南省委党校教授等职。在止匕期间,曾于N92年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作访问学者,N93-N9…  相似文献   

16.
方瑜 《民主与法制》2011,(14):44-44
为庆祝中国人民大学律师学院成立一周年。由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中国人民大学律师学院。民主与法制社、方圆律政杂志共同举办的中国人民大学律师,学院周年庆祝活动之“首届律师学院论坛”于2011年4月24日在中国人民大学逸夫会堂举行。  相似文献   

17.
由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理论与方法研究中心和社会学系联合主办的"中国社会体制改革三十年"学术研讨会于2008年6月21~22日在北京召开.与会学者围绕"深化社会体制改革,服务和谐社会建设"这一主题,细致探究了社会体制改革的学理问题,深入探讨了30年来中国社会体制改革取得的成就和当前面临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正>本刊讯共享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共享发展是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高度契合的新发展观。为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杂志编辑部与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理论与方法研究中心于2017年7月6日在北京举办主题为"共享发展理念  相似文献   

19.
“中国乡村制度:历史与现实”学术会议述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8年3月13—14日,由“国家与社会关系”课题组召开的“中国乡村制度:历史与现实”学术会议在北京举行,来自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南开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上海东方出版中心和《中国社会科学季刊》、《中国书评》...  相似文献   

20.
记者:郑先生,听说您去年年底曾给中国人民大学全校第一学年的博士生讲过一个题目:“从前沿思潮看马克思主义”。您为什么要选择这个题目?郑杭生(以下简称郑):主要是三方面的原因。第一,中国人民大学为第一学年的博士生开设有“马克思主义与当代社会思潮”这一课程。该课程主要结合各门人文社会科学学科所涉及的当代社会思潮,着重讲如何正确对待马克思主义的问题。社会学及其各个分支学科所涉及的前沿思潮,主要有社会分层思潮、国际人权思潮、建构主义思潮、现代化思潮等。它们也都这样那样涉及马克思主义,同样也有一个如何正确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