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2 毫秒
1.
农一师十团八连635东地号310亩棉花姊妹田,由5名女职工承包,2009年棉花单产510公斤,户均收入9万元以上。2010年棉花单产568公斤,户均收入达12.5万元以上。现年40岁的熊华清是635东地号的条田长,1998年进疆,一直在十团承包棉花,曾连续6年被团场评为植棉能手荣誉称号。635东姊妹田是八  相似文献   

2.
<正>农一师七团女职工积极投身粮棉丰产攻关竞赛活动,并取得显著成绩。2009年,全团321名女职工种植棉花籽棉单产达到450公斤以上,荣获团植棉高产个人殊荣;573名女职工获拾花能手荣誉,102名女职工被评为"三八红旗手"称号。  相似文献   

3.
吴慧君,今年28岁,来自“天府之国”四川。1999年到农二师二十九团三连承包土地,一晃7年过去了,她实现了自己的梦想,承包的158亩棉花连续两年成为连队的高产田,2004年总产籽棉79224公斤,单产达到501公斤,纯收入9万多元。2004年,她被二十九团授予最佳植棉能手称号,被农二师评为群众性丰产攻关棉花高产达标个人。  相似文献   

4.
<正>农二师二十九团女工委紧紧围绕经济建设中心工作,积极开展"巾帼创业"竞赛活动,为团场的经济建设作出了积极的贡献。该团妇联结合实际,深入开展以"比学习、创业绩、争一流"的"春播能手"、"田管能手"、"精品田(园)"、"女职工文明示范岗"、"女职工岗位明星"等为主题的劳动竞赛活动。团妇联组织女职工立足  相似文献   

5.
2月28日,笔者在农八师一五○团十二连采访曾多年被评为三学三比女能手的共产党员伏士芳。她对笔者说:她今年承包110亩棉花,籽棉总产43.5吨,籽棉单产396公斤,收入达8万多元,是一五○团十二连棉花单产最高的承包户。多年来,伏士芳在棉田辛勤耕作,不断地总结和积累经  相似文献   

6.
曾经,他默默无闻,如今,他远近闻名.2011年,他种植的400亩棉花单产达到了420公斤,种植的150亩青贮,单产达到6500余公斤,种地纯收入达40多万余元.  相似文献   

7.
何庆贵是农三师四十三团有名的植棉能手、劳动模范。这段时间以来,好事、喜事、高兴事一件接一件,用他自己的话说,可谓“三喜临门”。喜领丰产攻关奖何庆贵植棉11年来,累计向国家交售籽棉30余万公斤,创产值150余万元,上交利润50余万元,个人纯收入40余万元。他把一块弃耕地改变成了全团少有的高产田。从2000年起,他连续4年夺得棉花单产最高记录,籽棉单产始终保持在420-500公斤之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七师一二九团通过发展设施农业和二三产业,逐步走上"少数人种多数田、多数人种少数园"的农业发展之路,促进了职工多元增收. 该团大力推广农业新科技,通过科技示范户、高产示范田、杂交棉稀播技术的推广和示范带动,不断提高农作物单产,增加职工收入.同时,鼓励职工承包葡萄和大棚,引导职工通过大棚特色种养实现增收目标,目前,三年生葡萄已到盛果期,亩产达1000公斤,优质果品率达80%以上,每年8月份开始客商就守候在葡萄基地现场订货,每公斤葡萄的销售价达到8元以上,每个生产定额可为职工创收5万元.畜牧业则通过协助养殖户贷款、划拨饲草地、建设规模化养殖小区等有效方式,引导职工快速发展畜牧业,目前在一连、七连、十五连分别建成三个畜牧养殖小区,三个养殖小区已逐步形成规模,养殖户达260户,全团各类牲畜存栏10625头只.  相似文献   

9.
<正>曹修华是农一师七团五连的普通职工,2009年他承包的138亩棉花在遭受了低温、大风、干旱自然灾害的影响下,依靠科学管理和踏实苦干,年终籽棉单产达465.9公斤,获利15.8万元,成为团场远近闻名的致富能手。今年30岁的曹修华是陕西紫阳人,2003年从老家  相似文献   

10.
被农八师一四七团职工称为“棉花大王”的张丽英,依靠党的富民政策,依靠科学技术,自1991年以来,连续13年包地无亏损,共生产棉花41郾6万公斤,创产值160余万元,上缴利润69万余元,先后盈利35郾7万元。2002年,她以73亩棉花单产籽棉381公斤的好成绩夺得了全连棉花单产最高个人的殊荣。她曾多次被团场授予“植棉状元”“科技致富能手”“三八红旗手”“先进生产者”“优秀共产党员”等称号;2000年~2001年连续两年被农八师石河子市授予“三学三比”女能手;2003年被农八师石河子市妇联授予“种植女状元”荣誉称号;2004年被兵团授予劳动模范光荣称号…  相似文献   

11.
劳动竞赛     
三十一团全方位开展劳动竞赛今年春播工作一开始,农二师三十一团就制订了劳动竞赛办法,在全团范围内实施“4567”达标工程。即:实现籽棉单产400公斤的团场,500公斤的连队,600公斤的条田,700公斤的地块。为促进这一目标的实现,他们一是确立了团领导指挥田,机关科室领导示范田,连  相似文献   

12.
农八师石总场四分场三连职工保玉成,去年通过总场举办职工培训班学习,以优异成绩拿到绿色证书。今年他把学到的科技知识用于生产实践中,使他种植的106亩棉花夺得高产,单产达到385公斤,成为石总场植棉高产状元。通过培训班学习就象点亮了他心里一盏灯。今年他按照学到的科技知识,每亩全层施肥30公斤,耙地前施用灭草剂,采用滴灌新技术,选用连队从总场种子站推广的293新品系。他在田  相似文献   

13.
去年10月,农八师一二一团家庭农场主王智的笑脸格外灿烂,他担风险种植的180亩山药单产达到了4吨;2000亩棉花平均单产400公斤。  相似文献   

14.
46岁的王书阁,来到农三师四十六团二连已有10个年头,他凭自己倔强的性格,勤劳的双手,实现着自己的梦。2006年,他承包的34亩棉田,籽棉单产380公斤,收入8900元,新植枣园95亩,套种经济作物收入5.8万元,畜牧业和农用机车收入2.8万元,全年收入近10万元,连续多年被团评为致富能手、先进生产者。  相似文献   

15.
<正>她怀着对农场的一片热爱之情,勤奋学习科技知识,辛勤耕耘,取得了丰硕的成果。2004年至2008年,她5年累计承包棉花面积394亩,总产籽棉21.683万公斤,平均单产550公斤,共创产值125.76万元,利润54.84万元。尤其是2008年她管理的83亩棉花,总产籽棉5.23万公斤,单产630公斤,创产值29.3万元,年利润达到14.36万元。她就是兵团劳动模范、二团十八连职工郭继红。勤奋学习为她插上了知识的翅膀  相似文献   

16.
农三师五十一团二十二连有一位职工名叫孙继洲,是连队的植棉能手。近几年,他种的棉花平均单产在400公斤以上,年平均纯收入在3万元左右。除此之外,他在前院种了4分地的蔬菜,还养猪、养羊、养鸡,把自营经济也搞得红红火火。孙继洲是1996年从河南老家带着妻儿、老母来到五十一团二十二连安居的。1997年他和妻子承包了连里的40亩棉花,由于各种原因,年底他  相似文献   

17.
劳模新传     
2005年10月12日,兵团农业局受国家农业部委托,组织12名植棉专家,到农二师三十三团九连鉴定高产棉田,谭德周承包的334亩棉花平均单产籽棉540公斤,引起一片哗然。其中67亩棉花亩产籽棉630公斤,刷新去年团场创造的623公斤全国记录,成了团场爆炸性新闻。谭德周1984年到三十三团九连打工,1988年因为勤劳能干,在民工中第一个被团场吸收为正式职工。这年他带着8个职工,揽下了无人敢包的24—3条田210亩“亏损田”。苦干一年,当年扭亏为盈,全条田第一次拿上了奖金。其后4  相似文献   

18.
正近日,正在连队活动室参加职工素质培训的农七师一三○团一连职工秦冬梅高兴地对朋友说:"去年冬天,我参加科技培训的时候了解到超宽膜栽培技术不错,所以在承包的67亩地里试着采用了这一新技术,当年籽棉平均亩产达到480公斤,比我往年用常规窄膜技术种植的棉花增加了170公斤,每亩地多收入1000多元。"  相似文献   

19.
七师一二三团十九连职工韩卫平2017年籽棉单产370公斤,2018年籽棉单产460公斤,2019年籽棉单产577公斤……韩卫平棉花产量的"三级跳"就体现了兵团团场综合配套改革所释放的巨大能量。产量增加成本低一二三团韩卫平现象不是个别案例,极其普遍。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顺义县的粮食生产连续8年总产、单产超历史,呈现持续稳定增长的趋势。就全县粮食总产来说,1980年突破3亿公斤,1983年突破3.5亿公斤,1984年突破4亿公斤,1987年,在全国粮食生产还未能达到1984年水平的情况下,顺义县粮食产量又比上一年增加3900万公斤,总产达到4.7亿公斤,成为近几年来增产幅度最大的一年。改革9年来,顺义县为什么能够保持粮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