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区县经济取得了持续、快速发展,占全国经济总量的比重不断提升,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中央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战略部署的实施,必将推动区县经济更加蓬勃地发展,与此同时也衍生出了巨大的金融需求,为金融业特别是区县农业金融机构的业务拓展和发展壮大带来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2.
现代金融已成为实施宏观调控的主要政策工具 ,新形势下如何运用金融货币政策 ,加大对县域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 ,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课题 ,本文结合设想的情况提出以下思考。(一 )加快县域经济发展亟需金融部门大力支持改革开放以来 ,县域经济发展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环境的变化 ,致使加快发展县域经济也对金融部门提出了新的要求 ,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1.调整县域经济产业结构 ,需要金融部门的信贷支持。计划经济体制下 ,县域经济发展受制于行政制约和干预 ,行业布局、产业结构设置都不尽合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 ,原有的…  相似文献   

3.
时文朝 《政策》2003,(1):25-26
据中国人民银行武汉分行金融统计科提供的信息:到2002年11月,湖北省信贷存差已达685亿元!这一现象引起社会各界自上而下的广泛关注。巨额存差是如何形成的呢? 从短期运行状况来看,银行信贷存差是由存款和贷款两方面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国民经济持续增长,企业和居民收入不断增加,存款增长较快,成为存差形成的基础;贷款有效需求不足,贷款增速减缓,是形成存差的直接原因;分业经营下的体制约束,缺乏存差资金向信贷转化机制,是存差形成的内在原因。从长期趋势看,存差的形成是经济运行结果在金融领域的集中反映,是伴随着商品相对过剩而出现的,在它的背后,是供给相对过剩,生产能力过剩,是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信号。因此,从这个意义上看,忽略现实经济生活中资本紧缺现象,存差的出现有其必然性和合理性。但我们应努力避免两种倾向:一是放任信贷存差发展和扩大,二是信贷资金盲目向大城市、大企业和大项目集中。 总之,存差问题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们要正视现实经济生活中的这一现象,更要站在战略高度、全局的高度对其进行审视分析。  相似文献   

4.
封俊国 《人民论坛》2010,(10):96-97
开发性金融依托国家信用,完成单纯依靠市场和商业性金融不能完成的使命,在为经济发展提供资金支持、优化资源配置、增强竞争力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在论述开发性金融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基础上,以日本北海道开发为例,结合环渤海地区的区位、政策等优势,提出开发性金融支持环渤海地区经济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刘晓星 《群众》2017,(14):44-45
近年来,我省金融业快速发展,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发展总体来说取得积极成效,但金融与实体经济仍存在诸多某种程度的不相适应,必须进一步优化贷款结构,完善我省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在贷款结构方面,主要存在以下特征及问题:一是住房贷款增速过高,非金融企业及机关团体贷款增速放缓,信贷资金涌入房地产市场,缩紧了实体经济发展所需的资金流动性。二是中长期住房按揭贷款比例偏高,短期经营贷款比例偏低,不利于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发挥。三是农村中小金融机构的不良贷款率偏高,高不良率给金融体系的稳定性埋下隐患。四是贷款区域结构固化,金融支持苏北地区力度不足。  相似文献   

6.
金融支持与县域经济发展的实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试图通过案例实证分析,以点带面论证县域金融发展对县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并利用浏阳县县域金融结构发展、金融效率提高和经济发展的数据,实证研究了县域金融发展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从县域金融功能等视角分析了浏阳县县域金融对县域经济发展的作用,给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和意见。  相似文献   

7.
《内蒙古政报》2006,(12):47-49
国家开发银行(以下简称开发银行)是国家政策性银行,也是政府的开发性金融机构,以增强国家竞争力和改善人民生活为使命。开发银行自1994年成立以来,积极支持国家基础设施、基础产业、支柱产业等“两基一支”领域的发展,为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扩大对外开放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同时自身也保持了优良的市场经营业绩。近年来,开发银行按照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借鉴世界各国政策性银行的  相似文献   

8.
钱良信 《中国发展》2010,10(4):63-67
该文提出县域金融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的作用机制,并在此基础上对2001—2008年间浙江省县域金融与县域经济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  相似文献   

9.
《世纪行》2006,(4):20-20
改善县域经济的金融环境,加快县域经济发展。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举措。我省当前县域经济发展的态势良好,但贷款难仍然是制约县域经济发展的关键,也是当前最急迫的问题之一,已经到了非解决不可的时候了。  相似文献   

10.
徐新 《政策》2012,(5):77-79
湖北省农信联社自2005年成立以来,坚持立足社区、面向三农、面向中小企业、面向县域经济的市场定位,围绕省委、省政府提出的一主三化,大力实施铺天盖地和顶天立地两大工程,不遗余力支持全省县域经济跨越式发展。2011年,累计投放贷款1724亿元,净投放  相似文献   

11.
2004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在有效防范金融风险的前提下,通过吸引社会资本和外资积极兴办直接为“三农”服务的多种所有制的金融组织。但时至今日,海南没有一家获得有关部门审批的此类金融组织现身。不成熟的金融制度使储蓄、资本积累和从储蓄到投资的有效配置都受到抑制,这种抑制又滞缓了产出与收入的增长速度,成为经济进步的羁绊,也就是金融压抑,从而影响了海南县域经济、农村经济的发展。这主要表现在:一是金融行业市场化改革减少了对县域经济金融服务的供给,农村出现金融服务“真空”。二是金融机构贷款权限上收,县域特别是农村地区…  相似文献   

12.
县域经济结构调整与金融支持问题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徐志勇 《理论月刊》2003,(3):129-133
县城经济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县域经济结构是国民经济结构的一个组成部分。调整和优化县域经济结构,不仅可以促进县域经济发展,而且可以从整体上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本文从欠发达地区的角度,对县域经济结构调整及其金融支持有关问题进行了探讨,对金融如何支持县域经济结构调整提出了若干对策思路。  相似文献   

13.
金融资源是经济持续成长的强大推动力,对经济发展具有先导作用。然而,海南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已经对全省经济发展的持续健康运行产生了日益严重的不良影响。尽快缩小各区域的发展差距,实现均衡发展,是当前海南和谐社会建设中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14.
一、给定资料1.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健全促进宏观经济稳定、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现代金融体系。这对进一步深化我国金融改革、扩大开放,不断提升金融业整体实力和服务水平,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具有重要指导意义。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是宏观调控的重要杠杆,在市场配置中起核心作用。在党的正确领导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金融改革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建立健全了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  相似文献   

15.
县域经济是指在县域范围内以城镇为中心,农村为基础,由各种经济成份有机构成的一种区域性经济。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最基本的构成要素,县域经济是城市经济与乡村经济的结合,具有较强的综合性职能。壮大县域经济,  相似文献   

16.
县域经济是一个十分重要和特殊的经济板块。加大对县域经济的支持力度,是金融业的职责之一。但是,在举全国之力开发中西部的大背景下,却出现了金融对中西部地区县域经济支持失效的不和谐现象。本文剖析了金融对中西部地区县域经济支持失效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陈元 《内蒙古政报》2007,(11):46-47
尊敬的储波书记、杨晶主席:各位来宾、同志们:大家好!今天,我们召开内蒙古自治区党委、政府与国家开发银行高层联席会议,总结前一阶段的合作,共商下一步的发展,这是双方共同落实科学发展观和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际行动。我代表开发银行对内蒙古自治区党委、政府多年来给予开行的信任与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内蒙古自治区政府大力支持了开发性金融在自治区  相似文献   

18.
19.
陆岷峰 《群众》2010,(3):20-21
<正>县域涵盖城镇和农村、农业和非农产业,是中小企业聚集地,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战场,更是实现城乡统筹发展和区域统筹发展的关键环节。中小商业银行到县域设立分支机构,既能更好地为县域经济、新农村建设和中小企业发展提供金融服务,缩小金融发展的区域性差距,适应、满足并支持县域经济发展需要,推进和谐社会建设,也能够通过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不断做好做强,实现县域经济发展与中小商业银行自身发展双赢。  相似文献   

20.
陆玉秋 《今日广西》2008,(24):56-57
2008年1月,国家批准实施《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标志着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上升为国家战略,把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作为我国与东盟合作的一个重要平台,作为带动和支撑西部大开发的一个战略高地,这是广西加快发展“千年等一回”的历史机遇,对于处于北部湾经济区边沿的宁明县来说,更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面对机遇,宁明县发挥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