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三鹿"奶粉事件、"地沟油"、"速成鸡"等等事件的爆发将公众对于食品安全的关注度推向最高点,使我国食品安全问题面临严峻挑战。无独有偶,美国历史上也出现过类似的食品安全问题,本文通过介绍美国食品安全监管模式,期望找到解决中国食品安全问题的途径。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食品安全问题逐渐暴露出来,尤其是2008年三鹿奶粉的三聚氰胺事件开始,食品安全问题层出不穷,苏丹红、塑化剂、瘦肉精、地沟油等字眼出现在大众视野中,并在网络上的浏览搜索量巨大。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于今年5月3日发布了《关于办理危害食品安全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解释),从纵横向对于食品安全刑事犯罪的标准作细化,表明我国对于食品安全问题的防范和惩治更加的全面和深入。  相似文献   

3.
陈杨 《法制博览》2013,(6):80-81
从"红心鸭蛋"到"某品牌酒塑化剂事件",中国食品安全问题呈现常态化。为了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安全,消除消费者的恐慌以及促进食品市场的长期发展,采取有效的法律规制措施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4.
有着6400多年稻作农业史的中国,到今天,生产出安全可靠的农产品,似乎成了一种奢望。自三鹿事件以来的几年里,从底层消费者旷日持久的诉讼、公共舆论声势浩大的批判、国家领导人三番五次的痛心疾首到行政部门耗资巨大的监管体系,食品安全问题可以说早有全民共识,但为何不仅不见好转,反倒愈演愈烈?  相似文献   

5.
日本食品给人的印象是比较安全,但实际上日本也经历了食品安全频发的时期.1953年,日本的"水俣病"震惊世界."水俣病"这种因为饮用了被污染的水源而造成死亡和后遗症的公害病影响甚大,有关水俣病的诉讼在五十几年后的今天还在进行当中.1955年,日本发生森永砒霜牛奶事件,造成12159人中毒,其中131名死亡.1968年的米糠油事件,中毒人数多达1283名,28名死亡.1960年代是日本经济高速成长时期,在这一时期日本的食品安全法律体系慢慢完善,尤其是1968年制定的《消费者保护基本法》,明确从重视生产者改为重视消费者. 目前在日本,食品安全管理有一个完整的法律体系,与食品有关的法律多达13个.即使如此,日本近些年来仍然发生过不少食品安全事故.尤其以2000年日本雪印乳品公司食物中毒和消费欺诈事件最为突出.通过从这类事故中吸取教训,日本的食品安全法律体系得以不断完善.据悉,自1995年以来,日本政府先后对《食品卫生法》进行了10多次修改.2003年,日本对《食品安全基本法》、 《食品卫生法》等法律从立法宗旨到实施内容都做了较大的调整.  相似文献   

6.
中央高层推动食品安全治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银海 《南风窗》2011,(10):22-24
上海染色馒头事件令人震惊,此类问题如不能尽早得到解决,将危害极大。食品安全问题似乎是当下中国最热门的一幕丑剧。瘦肉精事件尚未平息,4月,上海染色馒头又像一重磅炸弹引爆全国;随后接棒的则有温州毒馒头、广东墨汁粉条、辽宁毒豆芽等。常年风起云涌的食品安全事件,像一双双粗重的钢琴手,一次次肆虐地撩拨  相似文献   

7.
刘志广 《工会博览》2011,(8):265-265
食品安全问题不仅严重影响到了人们的身体健康,造成了巨大的财产损失,而且也影响到了中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正确认识和妥善解决食品安全问题,是中国提高国际竞争力的基础,是我国不断发展进步的前提,是人们共享改革开放成果的基本保证。  相似文献   

8.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重如泰山”。食品安全问题受老百姓关注的程度日趋提高,“苏丹红”,“美国宠物食品污染”、“三鹿奶粉三聚氰胺污染”等一次又一次的食品安全事件也在持续刺激着我们每一个人的神经,紧迫的食品安全形势考验着我们的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工作,也挑战着我们的食品安全检测工作。  相似文献   

9.
杨柳 《法制博览》2015,(7):244-245
随着社会进步,人们饮食的多元化使得食品安全问题愈发受到关注。本文主要从食品安全出发,通过对食品安全的影响因素的分析,探索保障食品安全措施。  相似文献   

10.
中国有句俗语叫"民以食为天"。但随着近些年食品安全事件的频发,使得不少老百姓对饮食健康问题越发敏感。究竟什么才是对中国老百姓饮食健康的最大威胁?应当如何正确看待食品添加剂……在6月1日《食品安全法》实施之前,本刊记者带着相关问题,采访了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营养与食品安全系副教授范志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