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们的社会已从商品社会转向了消费社会。在消费社会和大众媒介的温床上,我们的社会又出现了一种重要的文化现象——视觉文化。在社会和文化形式转变的情境下,图书营销必须适应时代发展,回应文化形式变化。营销观念应从商品社会的思路转向消费社会的思路,营销观念必须符合视觉文化传播要求。通过营销观念的转向,出版社可以在图书营销领域开创一个新局面。  相似文献   

2.
本期《文化理论》继续讨论消费社会的理论研究问题。消费在我们的社会经济和文化生活中正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近20年来,对消费文化的研究受到来自不同学科、属于不同理论派别的学者的广泛关注。罗钢教授认为,在对消费文化的众多研究中,西方马克思主义、符号学、人类学与社会学构成了三种最重要的路向。在上期文章中,罗钢教授介绍了西方马克思主义和符号学在消费问题上的主要观点,本期他将继续介绍人类学与社会学领域中的消费文化理论。  相似文献   

3.
一、当前我国职务消费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消费规模急剧膨胀,财政不堪重负.目前我国有关职务消费年总规模的各种统计数据不一,没有一个确切和权威的说法,社会比较公认的是,全国每年公务接待、公车配置和使用、出国考察和以公务消费为名义支出的通讯费、礼品费、娱乐费等项费用之和,大致是9000亿元,大约相当于全年财政支出的30%.从财政支出中行政管理费用支出所占比重看,1978年只有4.7%,1990年上升到13.4%,2006年已占到18.7%.这一比例不仅远远高于西方发达国家,甚至高出世界平均水平的25%.而在行政管理费用支出中,职务消费又占了大头,1978年至2006年不到30年间,我国职务消费规模增长了140多倍,而近年来这种膨胀势头有增无减.我国已成为世界上行政成本最高的国家之一.  相似文献   

4.
《南风窗》2016,(18)
正消费是评价社会发展、健康与公平更重要的指标。高房价"相对剥夺"国民消费能力的现象,本质上就是收入分配不公、财产收益不公平和致富机会不公平在消费领域的投射。据百度指数统计显示,"新常态"这一热点词汇自2014年被首次提出后,长期领跑经济领域关键词,其最高搜索指数曾达到周平均4973次,如果加上其相近词汇如"经济新常态"、"中国经济新常态"等等,这一数据会更加夺人眼球。经济新常态,必然要求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变,特别是经济发  相似文献   

5.
《消费文化读本》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消费文化是今天学术研究一个引入注目的课题。消费文化以及它的最大表征——物的大规模扩张,预示着一个新的社会形式的到来,这种转变涉及社会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文化方式。消费的扩张带来了怎样的转变?在本书中,我们在齐美尔、鲍德里亚、布尔迪厄和德赛都等人那里,看到了消费的历史脚步是如何踩断了传统的社会结构,同时,它又是如何改变了人的神话。  相似文献   

6.
《南风窗》2000,(10)
为扩大内需、鼓励消费,南京市自去年10月正式开办个人综合贷款,这种贷款是南京市第一种不限用途,直接把现金给贷款个人,且贷款上限达50万元的巨额消费贷款。但开办一年来,江苏省工行营业部人士却吃惊地发现,截至目前办成的268笔共计3823万元的贷款余额,95%以上的贷款受益人是个体私营业主。本该流入消费领域的贷款,市民消费却很少用上。几乎都落入了“小老板”们的腰包,成了他们的流动资金。  相似文献   

7.
胡丽君 《法制博览》2013,(5):135+132
近年来,我国预付卡市场规模不断扩大,据国际知名研究机构麦卡托的研究报告统计,2010年中国的商业预付卡市场规模至少突破14000亿元,预付卡消费规模突破10000亿元大关。在超市、百货、网络购物、餐饮娱乐场所、酒店以及健身等行业都大量存在预付式消费卡。与此同时,消费者投诉率也不断在增长,投诉主要包括个人信息泄露、商家卷款而逃、消费卡购买力贬值以及消费者维权较难等问题。本文主要对预付卡的现状进行分析和探讨,试图在预付式消费卡领域为消费者找到一条有效的维权之路。  相似文献   

8.
李北方 《南风窗》2007,(4):54-57
让没有消费能力的人有能力,让有消费能力的人有信心.这是中国转变发展模式——进而让内需代替投资和出口、让内需在中国经济舞台上唱主角的必出之策。不过,现在只能说,距离消费拉动中国经济的时代还有不短的路程。  相似文献   

9.
消费·文化·政治——波德里亚消费社会大众文化观论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波德里亚的大众文化观以其消费社会理论为思想背景。他认为,大众文化本质上是一种消费文化,消费性彰显了大众文化的本性。波德里亚在具体论述其消费社会大众文化观时呈现出了理论上的矛盾,但透过这些矛盾,我们依然能够从中探寻出消费社会的大众文化所蕴涵的重要的政治意义。  相似文献   

10.
阎杨 《法制博览》2024,(12):138-140
互联网消费格式合同的司法规制,实则是实现网络消费行为规范化和合法化的重要依据,理应加强司法创新。本文简要分析了互联网消费格式合同条款司法规制的意义,并围绕现有缺陷确立司法优化方向,提出通过完善强制性仲裁合同条文、加强互联网消费合规评估、明晰互联网消费认定标准、强化合同公益诉讼司法效力等实践路径,进一步规避互联网消费违规风险,赋予消费双方权益保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