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关于我国在隔代探望权上的立法,2021年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以下简称《民法典》)沿袭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已废止,以下简称原《婚姻法》)的探望权规定,仍未明确规定祖父母对孙子女的隔代探望权((1))。隔代探望权的立法缺失,并不能阻止现实生活中隔代探望权的行使与诉讼活动中隔代探望权的司法裁判。本文拟循着我国隔代探望权的立法轨迹,去梳理隔代探望权的立法现状与立法尝试,并根据我国隔代探望权的司法裁判状况,探讨我国隔代探望权行使的原则、条件与方式,提出区别不同情形对隔代探望权予以适当限制,以期对未来的隔代探望权司法裁判与立法完善提供参考性意见。  相似文献   

2.
是否设立探望权制度,在我国一直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2001年新修正的《婚姻法》正式确立了探望权制度。了解探望权的概念和具体规定,探讨探望权判决和执行中应注意的问题和改进的措施,对于保护未成年人的利益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3.
我国于2001年婚姻法中设立了探望权制度,其旨在保证未成年人子女的合法的权益。但我国的探望权主体范围存在着缺陷:一、探望权主体范围过窄。二、非婚生子女探望权未得到保障。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完善探望权主体范围的立法建议:一、明确子女、祖父母、外祖父母、兄弟姐妹的探望权主体地位。二、对非婚生子女的探望权的保护。三、对其他探望权主体的权利行使进行适当限制。  相似文献   

4.
本文认为,《婚姻法》第38条规定确立了离婚父母行使子女探望权的权利,但由于现行法律在行使的主体、方式以及后果等方面规定的欠缺,使得实践中在行使该项权利时受到很大的制约。本文从厘清探望权的性质入手,通过比较国外相关立法规定,揭示了探望权虽有权利的表面,实为义务与权利的结合,其核心是保护未成年子女的利益,以利于未成年子女的健康成长。探望权作为一种法定权利,和直接抚养权同时成立,实践中当事人的约定仅是约定权利行使的方式和方法,而不是确立权利。探望权不仅是父母的权利,更是子女的权利,探望权的行使应以子女的利益为根本,要受到父母所承担的义务的限制。本文还探讨了探望权的一些特点:权利实现的模糊性、权利实现的长期性、权利实现的事后性、权利实现的复杂性、程序运用的困难性。  相似文献   

5.
探望权执行难的表层原因体现在执行手段有限、执行对象特殊、协助执行主体单一、父母关系不睦等方面,深层原因则是:探望权的利益主体错位;离婚诉讼中过度对抗导致夫妻矛盾更加激化,影响探望的实现;探望作为手段取代了探望本身的目的,探望方式简单机械。应以儿童福利为中心,重新构建探望的权利义务体系,从源头上缓解父母的对立,减少执行障碍,充分发挥社会的协助作用,强化阻碍探望权执行的制裁措施,以确保探望权的顺利实现。  相似文献   

6.
探望权执行若干问题探析及对策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父母离婚后,如何减少对未成年子女健康成长的影响,是一个很有社会现实意义的课题。在探望权执行案件中,由于法律观点较为欠缺,司法工作者对执行标的及执行完成的标准等细节性问题,见解不一。本文对实务中存在的一些争议性问题,诸如探望权的性质、被执行人的确定及被探望人在探望权执行案件中的法律地位等,结合相关民事执行理论予以探讨,提出一家之言,以期抛砖引玉,引起更多同仁和学者对这一领域的关注。  相似文献   

7.
2008年3月中旬,辽宁省沈阳市中级人民法院少年法庭对一起奇特的探望权纠纷案做出判决,支持少年陆晓黎的诉讼请求,中止母亲白梅芳对儿子陆晓黎的探望权。  相似文献   

8.
近些年来,随着我国依法治国战略的不断实施与深化,对我国法律体系的建设与完善也不断提出更高的要求。民法是我国法律体系中基本的组成部分,民法基本原则是当前我国法学界和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研究工作中十分关注的内容。《民法通则》在我国发挥着民法典的功能和作用,民法基本法则也可以成为私法基本原则,也是我国私法最高法则。本文就主要针对民法基本原则在知识产权法中的相关应用进行简单的分析。  相似文献   

9.
探望监督人制度的创设,既是未成年人司法理念的体现,也是儿童福利最大化和优化审判质效的需要,而且,探望监督人化解疑难探望权纠纷已经有成功的实践案例。探望监督人制度具有调查、调解和监督等职能,与美国、法国的相关措施相比,我们创设的探望监督人制度具有手段和缓有利于矛盾化解、深入家庭有利于子女保护和功能全面有利于司法审判三方面的特色与优势。探望监督人制度在审判实践中的运用过程中,要注意法院确定与当事人选定相结合、社会探望监督人与亲朋探望监督人相结合、探望监督人与社会观护员相结合,以及协助审理职能与社会延伸职能相结合。作为一项特色司法制度,探望监督人制度应进一步深化、细化,并着力推进立法进程,使之成为一项正式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10.
李昀鞠 《法制博览》2023,(11):148-150
生态文明建设是我国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内容,也是我国“五位一体”战略的重要构成部分,对于我国社会持续发展、健康发展而言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现如今,关于生态文明建设,我国已经在司法层面提出了很多法律条文,致力于为生态文明建设的落实提供环境法治体系作为保障措施,促使生态文明建设过程法治化、规范化与标准化,提高生态文明建设质量。本文简要阐述了生态文明与生态环境法治理论有关内容,分析了生态文明建设的环境法治保障实施的角度等内容,之后对生态文明建设的环境法治保障路径进行深入探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