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4份已经生效的判决书形成了一个冲突,这起执行案被判了"死刑"。然而在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执行法官姜鹏翔手里,它不仅活了,还落得皆大欢喜。  相似文献   

2.
一、死刑复核刑事判决书的制作(一)死刑复核刑事判决书的概念死刑复核刑事判决书,是有权核准死刑的人民法院,依照刑事诉讼法规定的死刑复核程序,对报请复核的死刑立即执行和死刑缓期二年执行的案件,经复核认为原判在适用法律上有错误,或者量刑不当,予以改判而作出的书面决定。依照刑事诉讼法、刑法和人民法院组织法的规定,除了最高人民法院判决的死刑案件以外,判处死刑立即执行的案件,都必须经过复核程序,由最高人民法院或者经最高人民法院授权的高级人民法院审查核准;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的案件,都必须由高级人民法院判决或…  相似文献   

3.
2003年12月18日,最高法院开庭对刘涌案进行再审,20日作出“送达后即发生法律效力”的死刑判决书。22日上午宣判,上午11点35分刘涌被执行死刑。 从媒体所报道的情况来看,刘涌是在最高法院再审合议庭宣判后,一小时左右的时间内被执行死刑的。笔者因此有了疑问:在这一小时左右的时间内,最高法院能否完成死刑复核程序的各项工作?而不少人又因笔者的疑问而产生另一个疑问:最高法院作出的死刑判决也必须经过死刑复核程序后才能生效吗?  相似文献   

4.
"证券界死刑第一人"还是没躲过死刑终审判决.4月21日上午,还是在上次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开庭的那个审判室内,杨彦明面带微笑,平静地听取审判长念完整个判决书内容.今年3月25日,杨彦明接受了他自2005年以来的第四次庭审,他突然曝出自己贪污的部分款项已用来行贿,但是拒绝透露受贿者身份.(<广州日报>4月22日)  相似文献   

5.
2010年6月28日,欧和华接到了判决书。江西省鹰潭市中级人民法院以故意杀人罪判处欧和华死刑,缓期二年执行,剥夺政治权利终身。赔偿附带民事原告丧葬费、死亡赔偿金等合计10万余元。  相似文献   

6.
一正 《检察风云》2007,(7):17-19
2007年1月16日,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作出(2006)高刑终字第139号刑事判决书,对被告人蔡国安犯贪污罪、职务侵占罪一案作出终审判决,判处被告人蔡国安有期徒刑二十年.蔡国安与死刑擦肩而过!至此,这起喧嚣一时的亿万国有资产"蒸发"谜案终于落下了帷幕.……  相似文献   

7.
2015年,是我国死刑复核权收回的第8个年头。8年前的1月1日,最高人民法院收回了下放20余年的死刑复核权。在"慎用死刑,少杀慎杀"成为社会共识的背景下,死刑复核权回归这8年里,死刑复核工作是否一帆风顺?"枪口之下",有多少人成为留住生命的幸运儿?死刑复核程序被称为"生命权的最后一道防线"。在这道防线面前,作为掌握生死大权的死刑复核法官和作为死神之门"守门员"的死刑复核律师是怎么想的,又是怎么做的?  相似文献   

8.
没有直接证据是否可以定罪?没有直接证据的定罪是否违背"无罪推定"原则呢?我们常常看到法官在此类案件的判决书上写道:犯罪情节构成一个相互印证,且又完整的"证据链"。然而它们是怎样"相互印证"的,为什么能够构成一个完整的"证据链"?法官的判决书上却无下文。事实上,"证据链"的每一个链点,均是一个事实情节,这些事实情节的内在要素与要件构成,均相互印证或相互支持,整个"证据链"的"融贯"机制,实际上因为其使用了回溯性的语用推理,正是语用推理为证据链的融贯性论证提供了新路径和新方法。  相似文献   

9.
据《法制早报》消息,广西南宁市中级人民法院2005年12月12曰初审判处当地教师梁宏贤死刑。法院在判决书中认定,梁宏贤两年来以“修改作业”或“检查身体”为名,上百次强奸13名幼女,对未成年女生的身心健康造成了严重伤害。  相似文献   

10.
2009年1月7日,张绍友的家人接到两份盼望已久的法律文书:一份是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以下简称省高院)作出的终审裁定,维持"胡小刚犯故意杀人罪,判处其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的一审判决;一份是省高院下达的刑事判决书.宣告张绍友无罪,不承担民事赔偿责任.  相似文献   

11.
因社会广泛关注而由死刑缓期执行改判死刑立即执行的案件该如何评价?死刑适用的标准该如何界定?死刑缓期执行案件由高级人民法院核准是否存在问题?……2011年12月3日至4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刑事法学重点学科主办的"第九届刑事法前沿论坛暨死刑改革研讨会"在北京举行,围绕死刑适用的实体条件和程序标准等问题,来自全国人大内务司法委员会、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司法部等国家机关,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等单位的70余位专家学者,从刑事实体法与程序法两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2.
百合  李佳 《法庭内外》2012,(3):50-53
2011年12月12日,"京城盗王"签收了中国审判史上最长的判决书。北京市第一中级法院作出的这份345页的判决书共20万字。袁宝洪一案的判决书之所以创下历史记录,是因为袁宝洪盗窃次数多,而每一起盗窃事实,在判决书中都要有相关的证据来认定。  相似文献   

13.
我国短期内不可能废除死刑,刑法在六个条款中对七个罪名做了绝对死刑的规定。适用绝对死刑条款要严格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并注意法律对绝对死刑条款的排除适用。不能一律地将死刑立即执行作为首选,应当注重适用死缓,应当全面、准确地贯彻"少杀、慎杀"指导思想和"严格限制死刑"的刑事政策,认真贯彻"有利于被告人"原则,并注重保障被告人的诉讼权利。  相似文献   

14.
深情丈夫突然身患"难言之隐" "不仅仅是一场噩梦,简直是天方夜谭,我至今仍不敢相信是真的."2004年1月6日,手持<离婚判决书>的齐禅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身体像被掏空了一样,已经没有了眼泪.  相似文献   

15.
自1999年武汉惊爆全国首例判决书拍卖案以来,全国各地拍卖判决书的情况屡见报端.司法审判的神圣性招致民众的质疑,严重削弱了司法公信力,是导致司法权威流失的重要原因之一,"法律白条"不断出现.生效的判决是法院代表国家行使审判权做出的具有法律强制力的法律文书,如果连代表着法院最高权威的判决书都无法得到执行,那么司法权威要如何体现?本文通过公民对判决书的拍卖这一现象,分析我国法律的困境--"执行难",进而揭示司法权威流失对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16.
这是一个荒唐得不能再荒唐的真实故事。一位安分守己的木匠,正在家里做着木工活,却突然收到了一份法院寄来的判决书:他已被判处了死刑。从此,可怜的小木匠陷入了荒诞而可笑的极度恐慌之中。  相似文献   

17.
北京建昊集团董事长——亿万富翁袁宝璟雇凶杀人案当事人,袁宝璟、袁宝琦、袁宝森三兄弟于2006年3月17日上午在辽宁省辽阳市中级人民法院被注射执行死刑。在法庭庭长宣读完终审判决书以后,袁宝璟试图再次以“检举”延缓自己的死刑执刑期,但遭到法庭拒绝。15分钟后,他与袁宝琦和袁宝森被一同执行注射死刑。另一个被告人袁宝福被判死刑,缓期二年执行,剥夺政治权利终身。至此,一起轰动全国的亿万富豪雇凶杀人案尘埃落定。  相似文献   

18.
死刑复核程序具有纠正死刑错误、统一死刑标准以及削减死刑数量的功能.然而,自80年代始,为"从重从快"打击犯罪以扭转社会治安状况,多数案件的死刑复核权被下放到地方高院,死刑复核程序的上述功能在普通案件中消释殆尽,由此引发了一系列的问题:死刑数量失控,适用标准不一,并接连发生了一系列以杜陪武、佘祥林案为典型的重大刑事冤错案件,死刑复核权收回最高法院成为众盼所归.  相似文献   

19.
《北方法学》2019,(4):151-160
我国现行《刑法》保留了侵犯个人生命法益的14种死刑与严重侵犯国家安全和公共安全的32种死刑。对生命的严重侵犯是犯罪人肆心的体现,说明了其灵魂的恶疾。柏拉图认为审判术与医术具有类似性,只不过前者针对灵魂,后者针对身体,死刑是治疗灵魂恶疾的"治病"手段。死刑也是"治世"的一种迫不得已的手段,死刑可以遏制侵害国家安全和公共安全的重罪行为。当然,死刑在"治世"方面还有积极的道德意义,其所设定的道德底线正是国家所捍卫的核心价值。社会的核心价值可以以这种方式融入法律。  相似文献   

20.
1995年10月30日上午,沈阳市中级人民法院经济犯罪审判庭的审判员,来到沈阳市一拘留所,向在这里羁押整整两年的沈阳市原治安特警支队队长马世腾(副局级),宣读了市中级人民法院的一审判决书:判处贪污犯马世腾死刑,缓期2年执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