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社会主义制度下,以怎样的形式来组织社会劳动,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劳动就业制度,以有利于发展国民经济和改善人民的生活,这是一个极其值得探讨的重大问题。建国以来,三十多年安排劳动就业的实践证明,由国家通过行政手段统包统配社会劳动力,也即是通常所说的“铁饭碗”“大锅饭”的就业办法,已日益显露出它对社会主义生产发展的消极作用。由于对劳动力的统包统配,一个劳动者被分配到某一个单位工作以后,不管专业是否对口,条件是否合适,生产是否需要,以及劳动表现如何,所在的工作单位必需把他包下来,直到退休。这种就业办法无论对国家,对企业事业单位和劳动者本人都是极为不利的。从企  相似文献   

2.
在吸引外资共同建设经济特区中,我国有一个较显著的优越的条件,就是劳务费用上比港澳地区低廉.但是仅这一点,还不能促使外资大量向经济特区投入,还必须解决一个劳动效率问题.如果劳动效率低,即使工资低几倍,客商也是不敢问津的.所以  相似文献   

3.
关于我国劳动合同制度两个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李坤刚 《现代法学》2000,22(5):42-45
本文讨论了目前我国的劳动合同制度中在建立和稳定劳动关系方面存在的不足。并提出以下建议 :在建立劳动关系方面 ,明确规定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是用人单位的义务 ;增强劳动合同制度的可操作性 ;加强建立劳动合同制度的力度。在稳定劳动关系方面 ,扩大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范围 ;对解除劳动合同的权利加以限制、赔偿标准加以明确。  相似文献   

4.
稳步推进《劳动合同法》贯彻实施,建设和谐劳动关系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积极推进劳动合同制度建设,对于规范用人单位的用工行为,明确劳动合同双方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发展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巩固和健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劳动用工机制,实现劳动力资源的有序流动和合理配置,  相似文献   

5.
王悦 《法制与社会》2012,(27):30+35
与1994年施行的《劳动法》相比,《劳动合同法》扩大了保护劳动者的力度,对于调整劳动关系方面规定更为详细具体,也更加具有可操作性.本文从《劳动合同法》鼓励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劳动合同法》强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劳动合同法》扩大了经济补偿的适用范围三方面就《劳动合同法》对劳动合同制度的完善进行了分析,认为《劳动合同法》通过这样的驱动机制和惩罚机制,调动起了劳动者保护自己合法劳动权益的积极性,也使得用人单位的违法成本大幅度上升,使得他们不敢轻易违法.同时,还结合笔者的实际工作经验,就《劳动合同法》带来的思考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我国目前的劳动争议仲裁机构是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下属的一个办事机构,即办公室,同时又作为劳动行政部门的一个职能机构,具体履行劳动争议的受理申请调查、调解工作。当劳动争议因无法调解而转入仲裁阶段,由办公室提请委  相似文献   

7.
劳动关系既需要稳定性又需要流动性。在协调稳定性与流动性两者之间的关系上有两种模式 :一是在稳定性的基础上实现流动性 ;二是在流动性的基础上实现稳定性。这两种模式各有其优点 ,我国采用的是第二种模式。但由于采取此种模式 ,在实践中出现了一些问题。通过对存在的问题和原因的分析 ,笔者建议在我国采用第一种模式 ,以提高我国的劳动关系的稳定性 ,并在此基础上逐步建立起新的劳动关系协调机制 ,促进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8.
劳动合同法实施以来,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制度被认为是最大的突破之一,也是引起社会争议较多的条款之一。虽然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制度是表面上是对原有劳动法相关内容的规范和落实,但在深层次上体现了近一段时期我国劳动法立法宗旨的变化,是近年来对劳动者权益"平等保护"和"倾斜保护"两种理念博弈的结果,以及新时期我国促进和谐劳动关系,稳定劳动者就业的治国理念的体现。本文从对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制度引发的社会争论入手,引出对现阶段我国劳动法立法理念的思考,并结合依法治国理论提出了相应的理解。  相似文献   

9.
宏观调控决策权是一种区别于宏观调控活动中管理决策权、业务决策权的战略决策权。我国宪法规定的宏观调控决策权主体是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不包括国务院及其相关职能部门。宏观调控决策权作为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的一项重大事项决定权,其运行必须受到宪法、法律等规范性文件的规范。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假使违法行使宏观调控决策权,必须承担法律责任,而非仅承担政治责任。  相似文献   

10.
一起劳动争议案件反映出的几个法律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某等10人(申请人)为某桑拿按摩有限责任公司更衣员,因桑拿中心(被申请人)拖欠员工工资而申请劳动仲裁。何某等人于1998年11月进入该中心,曾参加入职培训,并每人交风险保证金3000元,双方没有签订劳动合同。据何某等人称,被申请人口头许诺,公司包吃包住,月底薪800元,可后来公司未给何某等人发工资,还以更衣员有小费收入为由,让他们交管理费。几年来,多次交涉未果,遂请求仲裁要求桑拿中心返还保证金、管理费,及支付工资,并补交社会保险。何某等人还提交了公司为他们制订的规章制度、员工排班表、员工过失通知单等作为双方存在劳动关系的证据。  相似文献   

11.
王蓉 《法学杂志》2003,24(2):41-42
多种所有制并存的权利配置格局,导致利益的多元化,利益的多元化又铺垫了权力分散化、集中化的变革基底,从而勾勒了决策权的交叠和分散的进化途径.  相似文献   

12.
算法决策权的异化使得决策的初衷为技术权力所干扰,决策权强力扩张、权力制衡机制失灵、个人自由与权利受到侵蚀.对此,应将算法决策权与个人权利的新型动态平衡作为矫正权力异化的规制目标,一方面尽快采取即时矫正措施:从决策权让渡规则、决策能力相当性评测和正当程序原则三个层面搭建束状权力结构,分别对决策的范围、主体和程序做出限制;...  相似文献   

13.
《劳动合同法》实施至今,已经解决了先前劳动合同签订率低下、用工短期化问题.如今不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往往是因为初创小微企业、个体经济组织内部管理不完善,或者是因为个别劳动者的职场碰瓷所致,在用工必须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已成为社会共识的大背景下,《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二条规定显得较为粗糙、机械、严苛.对用人单位而言,不签书...  相似文献   

14.
劳动合同制作为我国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条件下一种新的劳动制度,其优越性和社会进步性已逐步为人们所认识。然而自1986年国务院发布和实施包括《国营企业实行劳动合同制暂行规定》等5项劳动行政法规以来,尽管这些法规在保护和促进劳动制度的改革方面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至今尚未达到预期的效果。劳动合同制的先进功能和作用没能  相似文献   

15.
现代市场经济的宏观调控法律制度的出现,是西方国家对运用"看不见的手"来调节自由经济政策重新审视的结果。自由、公平是现代市场经济的核心理念,政府在决策时,一方面要考虑到如何保障经济主体自由地进行经济活动,提供公平的市场秩序,另一方要面思考如何使对经济主体自由的限制最小化。本文将对政府在宏观调控中的定位,政府经济决策的价值取向、决策范围和程序、法律责任及司法救济进行简要分析,并进一步阐述政府经济决策的法律约束问题。  相似文献   

16.
郭蕾 《法治研究》2010,(1):18-23
如同其他行政权力一样,行政决策权如果缺乏法律的监督和制约,就可能成为脱离社会的力量,造成国家、组织和公民的损失,带来广泛的社会影响。行政决策法治化应遵循决策学的主体限制原理、程序限定原理和行为控制原理。构建行政决策权的制约机制,就要建立政府行政决策失误责任法律追究制度,规范和优化政府决策程序,以及完善政府决策监督体系,使各种制约因素相互衔接、相互配合、相互支撑,形成合力。  相似文献   

17.
在监狱体制改革和“法治”的大背景下,监狱职能已然应然地逐步归位,监狱现行运行模式的体制性障碍和弊端逐渐凸现。社会的进步和监狱的发展亦要求不断探索健康、协调、高效的监狱运行模式。建立现代监狱运行模式,应当在转变传统观念的基础上,按照公正、廉洁、文明、高效的目标要求,进行机构改革,规范管理体制,健全工作机制。  相似文献   

18.
法律服务是具有从业资格的社会法律工作者如律师.公证员等;运用其熟知法律、政策和法律实务的优势,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技能通过为企业、客户提供法律咨询、顾问、代理等活动,从而维护法律公正买施,保护委托人合法权益。律师、公证员所提供的法律服务与测量师、评估师、会计师等提供的中介服务渗透于市场经济活动的各个领域和层面,成为经济发展的促进剂。国家法律法规的刚性约束辅以相关法律、财务等中介服务的柔性制导对资本、劳动等资源的优化配置、调节市场运行、调整规范市场主体行为及其相互之间关系和国际、地区间交流发挥了重…  相似文献   

19.
为及时了解《劳动合同法》、《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施行后的新情况、新问题,并为有关部门提供决策参考,2008年4月—6月,厦门大学法学院与厦门市中级人民法院、厦门市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合作,对劳动争议解决机制进行专题调研。本辑特设专栏,刊登4篇有关的调研文章。  相似文献   

20.
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以下简称企业)经营决策权是指企业为了达到自己的经营目标,而对经营活动中的有关事项独立自主作出决定的权利。企业经营决策权的行使是指企业为了达到一定的经营目标,通过对市场的分析研究,提出各种达到同一经营目标的行动方案,并从其中选择最优方案的工作过程。二者有联系,又有区别。前者是企业的一项基本权利,后者是为行使该项权利而进行的工作过程。本文仅对后者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