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书介绍     
《瀚海天堂·柴达木》 作者:程起骏 【内容简介】 横空出世莽昆仑,间尽人间春色。在柴达木盆地,横亘境内的昆仑山巍峨绵延,被誉为万山之祖、众水之源,许多人并不知晓,这里曾经是华夏文明的源头和中华文化的发祥地,源远流长的昆仑文化曾经诞生于此,时至今日,  相似文献   

2.
军旅作家王宗仁报告文学集《日出昆仑》(解放军文艺出版社出版),以饱满的激情,浓重的笔调,讴歌了祖国西部高原2000公里青藏线上几代军人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赤诚的自觉奉献精神,执著的战斗拼搏精神,顽强的吃苦忍耐精神,是一部读后令人热血沸腾的生命交响曲,也是一部抒写当代军人正气的力作。《日出昆仑》由《青藏高原之脊》、《死亡线上的生命里程》、《女人,世界屋脊上新鲜的太阳》、《日出昆仑》和《源头桨声》五部中篇报告文学组成,它囊括了作家40余年对青藏高原军旅生活的生命体验。王宗仁是1958年入伍的老兵,曾…  相似文献   

3.
张耀南  钱爽 《新视野》2018,(5):96-102
"国法学"是"研究法律的国家之性质并国家的法律之性质"的一门科学。"国法学"之根本精神,是"法治主义""选举主义""对话主义"的,总之是"现代主义"的。张东荪《国法学绪论》所谈政治,完全是现代政治;所谈国家,完全是现代国家;所谈法律,完全是现代法律。此书在其本人思想史上,是其思想彻底摆脱"东方色彩"而进入现代欧西文明之根本转折点;在中华政治思想史上,则完全可以成为中华现代政治之三大源头之一:第一大源头是王宠惠之《中华民国宪法刍议》,主要论及"宪政";第二大源头是孙中山之《建国方略》,主要论及"实际的操作";张东荪《国法学绪论》以"完整性"与"系统性"为特点,可视为第三大源头。  相似文献   

4.
正中国音乐界有一种说法,说20世纪中国音乐能够传世的只有"两首曲子一首歌":两首曲子分别是小提琴协奏曲《梁祝》、二胡独奏曲《二泉映月》,一首歌便是《黄河大合唱》。《梁祝》是中国式的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爱情故事,数百年来为国人津津乐道;《二泉映月》是民间盲艺人阿炳的代表之作。这两首曲子传世,除了它们在音乐表现手法上的  相似文献   

5.
<正>青海是长江,黄河,澜沧江三大江河的发源地三江源地处地球"第三极"——青藏高原腹地,是长江、黄河、澜沧江三大江河的发源地,是我国和亚洲的重要淡水供给地,有着"高寒生物种质资源库"之称,也是全球气候变化反应最敏感的区域之一。三江源国家公园规划范围以三大江河的源头典型代表区域为主构架,优化  相似文献   

6.
"易为大道之源、众学之本"是学界之共识,但尚需深入理解。《周易》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之源头,既是创生之源,也是创新之源。由阴爻、阳爻两种简单符号所构成的《周易》符号系统,因其抽象性、具象性、元点性、容摄性而成为古典科技与人文的原始增长点;由此符号系统与卦爻辞组成的文字系统共同絪缊而成的大易思想在科技与人文演化的历史长河中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脉。其"生生"之创新精神成为大易文化之核心理念,其天地人三才和谐的思想成为创新之内在标尺,其独到的"象"思维成为中国传统文化创新思维方式的主线,其阳刚、阴柔、中和之美的不懈追求是传统文化创新中超越层面的主要致思,其元亨利贞、贞下起元的循环智慧更是不断创新的不竭的动力支持。由此,大易之生、大易之和、大易之象、大易之美、大易之复,构成生生不息的中国传统文化创新基因总图谱。  相似文献   

7.
正《黄河大合唱》的曲子是冼星海在延安一个小窑洞里写成的。首演时共分为八个乐章,分别是《黄河船夫曲》《黄河颂》《黄河之水天上来》《黄水谣》《河边对口曲》《黄河怨》《保卫黄河》《怒吼吧,黄河》。不知是何原因,第三段《黄河之水天上来》,常规演出中很少出现。有一种  相似文献   

8.
视野     
<正>郑州近4万人黄河岸边齐唱《保卫黄河》8月30日,郑州市近4万人齐聚黄河岸边,参加"炎黄儿女在黄河岸边万人齐唱保卫黄河"活动。郑州社会各界群众在炎黄二帝的塑像前齐唱《保卫黄河》《团结就是力量》等歌曲,共同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据新华社)  相似文献   

9.
<正>青海是长江,黄河,澜沧江三大江河的发源地三江源地处地球"第三极"——青藏高原腹地,是长江、黄河、澜沧江三大江河的发源地,是我国和亚洲的重要淡水供给地,有着"高寒生物种质资源库"之称,也是全球气候变化反应最敏感的区域之一。三江源国家公园规划范围以三大江河的源头典型代表区域为主构架,优化整合了可可西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三江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扎陵湖-鄂陵湖,  相似文献   

10.
<正>中华水塔青海是长江,黄河,澜沧江三大江河的发源地三江源地处地球"第三极"——青藏高原腹地,是长江、黄河、澜沧江三大江河的发源地,是我国和亚洲的重要淡水供给地,有着"高寒生物种质资源库"之称,也是全球气候变化反应最敏感的区域之一。三江源国家公园规划范围以三大江河的源头典型代表区域为主构架,优化整合了可可西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三江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扎陵湖-鄂陵湖,  相似文献   

11.
<正>中华水塔青海是长江,黄河,澜沧江三大江河的发源地三江源地处地球"第三极"——青藏高原腹地,是长江、黄河、澜沧江三大江河的发源地,是我国和亚洲的重要淡水供给地,有着"高寒生物种质资源库"之称,也是全球气候变化反应最敏感的区域之一。三江源国家公园规划范围以三大江河的源头典型代表区域为主构架,优化整合了可可西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三江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扎陵湖-鄂陵湖,  相似文献   

12.
自从我阴错阳差来到青海,就跟昆仑结下了不解之缘,不过一直没有亲自到昆仑山中(当然后来才知道一直生活在昆仑余脉的怀抱中),直到2008年去职远游。我辞掉当时在普通人看来是一份不错的工作,踏上我的大昆仑之旅,从青海出发,向左到西藏,向右到新疆,因为在我看来这是大昆仑的范围。  相似文献   

13.
<正>十八载军旅生涯,从士兵到将军,他浴血疆场为抗日,铁血昆仑、远征滇缅,勇杀日寇一指间,满腔忠义扬国威。抗日烽火铸就将军英名,罗斯福为他送上赞美之词,毛泽东也为他作诗悼念。他就是牺牲在抗日战场上的国民革命军第五军200师少将师长戴安澜。血战昆仑关打败日本"钢军"1942年,戴安澜将军沙场捐躯后,远在延安的毛泽东以一首《海鸥将军千古》的五律悼念:"外侮需人御,  相似文献   

14.
正《习近平在正定》作为《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的续篇,是一部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执政风范、追寻总书记治国理政思想源头的优秀读本。正定是习近平总书记从政起步的地方,在正定工作的三年多时间里,习近平总书记对正定"知之深、爱之切",与干部群众打成一片、深入调研,谋划  相似文献   

15.
“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每当《黄河大合唱》的音乐声响起,人们的心就会被那火一般的战斗激情所感染,仿佛又回到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烽火岁月,自然也就会想起它的曲作者——人民音乐家冼星海。1935年冼星海从巴黎回到祖国,他接过聂耳的旗帜,义无返顾地投身到抗战救亡歌咏运动之中。从1935年夏到1937年夏,他在上海期间写出了《救国军歌》、《热血》、《黄河之恋》、《青年进行曲》、《拉犁歌》、《流民三千万》、《茫茫的西伯利亚》、《夜半歌声》等著名歌曲,有力地鼓舞了中国抗日军民的士气。1937年8月—1938年10月,他在武汉、南京…  相似文献   

16.
正青海是长江、黄河、澜沧江三大江河的发源地三江源地处地球"第三极"—青藏商原腹地,是长江、黄河、澜沧江三大江河的发源地,是我国和亚洲的重要淡水供给地,有着"高寒生物种质资源库"之称,也是全球气候变化反应最敏感的区域之一。三江源国家公园规划范围以三大江河的源头典型代表区域为主构架,优化整合了可可西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三江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扎陵湖一鄂陵湖,  相似文献   

17.
正青海是长江,黄河,澜沧江三大江河的发源地三江源地处地球"第三极"——青藏高原腹地,是长江、黄河、澜沧江三大江河的发源地,是我国和亚洲的重要淡水供给地,有着"高寒生物种质资源库"之称,也是全球气候变化反应最敏感的区域之一。三江源国家公园规划范围以三大江河的源头典型代表区域为主构架,优化整合了可可西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三江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扎陵湖-鄂陵湖,  相似文献   

18.
<正>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这份《决定》是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指导方针,也是实现"中国之治"的"制度密码"和"执行之律"。《决定》在总论部分高度凝练的13个显著优势,是我们党领导人民创造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的根本保障所在,是"中国  相似文献   

19.
正庄子是中国先秦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之一。到了汉代道教出现以后,《庄子》一书便成为了道家经典,被尊称为《南华经》,并与《老子》《周易》合称"三玄"。作为中华民族的源头性经典作品之一,《庄子》不仅是哲学与文化的重要载体,而且凝结了古代圣哲在诸多领域的智慧精华。读《庄子》,读到的是瑰丽无边的想象。《庄子》的世界,会让人不由得讶异于一种辽阔感。人的肉体行至有限,纵使步履不停却也尺寸可度;但人的精神如鲲似鹏,可以挣脱时间的绳索,去流浪、  相似文献   

20.
世界上有很多事物,若非成了现实,是很难令人置信的。譬如在中国,类似中东那样的特大海相油藏,已找到三处,而其中的一处巨硕油藏的中心点竟在昆仑山顶。这样的事件本身,其新闻效应已具备颇大的冲击力,其中的来龙去脉究竟如何,必成为世人关心的话题。 来自胜利油田的青年作家周洪成,用大漠雄风般的笔调,记下了发生在昆仑山顶的一幕,此即为发表于《人民文学》1996年5月号的报告文学《横空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