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路宽 《党的文献》2022,(2):18-26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习近平在深刻总结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基础上,着眼于走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的赶考之路,提出了坚定历史自信的重大命题,并围绕这一命题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坚定历史自信的重要基础是对党和国家历史的正确认知;坚定历史自信,既是对奋斗成就的自信,也是对奋斗精神的自信;坚定历史自信与坚定“四个自信”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坚定历史自信的要义是科学总结历史经验,认识和运用历史规律,准确把握历史大势,增强开拓进取的勇气和力量。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以坚定的历史自信走好新的赶考之路,必须学史增信、以信促行,从历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把握历史主动,从而更好地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创造新的历史伟业。  相似文献   

2.
《奋斗》2018,(1)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坚定文化自信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深刻回答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为什么要坚定文化自信、坚定什么样的文化自信以及如何坚定文化自信等重大问题,体现了我们党高度的文化自觉,对我们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要的实践指导意义。通过深入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进一步加深了对习近平总书记文化强国思想发展脉络的深入理解和科学把握,进一步提升了  相似文献   

3.
历史自信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刻总结党的百年奋斗历程提出的重要概念。这一历史自信既是继续走好新的赶考之路的强大动力,也是涵养当代青年的内在要求。新时代,历史自信的来源依据需要从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中国共产党的百余年奋斗历程和伟大成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层面进行探讨,其分别构成了青年坚定历史自信的理论根基、实践基础和文化底蕴。作为一种正向积极的精神状态,坚定历史自信有助于青年夯实坚定“四个自信”的历史基础,抵御多元社会思潮的现实冲击,担负民族复兴大任的历史使命。坚定历史自信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青年持续深化历史认知、不断强化历史自觉、牢牢把握历史主动,从而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凝聚磅礴的青春力量。  相似文献   

4.
经过改革开放40年的发展,中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也进入了新时代。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自信,就必须坚定文化自信,因为文化自信是最深厚、最持久的自信。"不审天下之势,难应天下之务"。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要坚定文化自信就必须审视前进路上的机遇与挑战,这具体表现在互联网的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全球化的深入推进这三大方面对坚定文化自信带来的深刻影响。只有全面辩证地把握这些深刻影响,我们才能在改革开放的新征程中增强问题意识,有针对性地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从而以更为坚定的文化自信迎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到来!  相似文献   

5.
百家观点     
正准确把握文化自信的深刻内涵要准确把握文化自信的深刻指向。首先,文化自信的更高指向是中国自信。提出文化自信,是在既有的"三个自信"基础上做加法,是自信整体性、系统性的增强。而整体性、系统性的自信,最高的最大的乃至终极的指向,就是中国自信。其次,文化自信的更深指向是历史自信。文化自信实质上是历史维度的自信。只有坚定文化自信,才能在全球化中保持自主性,以甄别文化优劣、应对文化冲击,从而自立于世界民族之  相似文献   

6.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党和人民90多年奋斗、创造、积累的根本成就,必须倍加珍惜、始终坚持、不断发展,必须进一步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坚定道路自信,关键在于深刻认识和自觉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内涵与实质;坚定理论自信,关键在于深刻认识和自觉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逻辑与特点;坚定制度自信,关键在于深刻认识和自觉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与规律。  相似文献   

7.
<正>三个历史决议是中国共产党在波澜壮阔的百年奋斗中把握历史大势和规律、增强历史主动、不断开拓进取的生动写照。通过学习党的三个历史决议,从中汲取历史智慧,有助于我们勇毅前行、开创未来。要增强历史主动,必须坚定历史自信、把握历史规律、抓住历史机遇、勇担历史使命。一、坚定历史自信是增强历史主动的前提和基础增强历史主动首先要坚定历史自信。历史自信的源头活水是科学正确的历史认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的历史是最生动、最有说服力的教科书。”回顾百年党史,注重总结、学习、教育、  相似文献   

8.
《党建》2016,(9)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时深刻指出,"全党要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并且强调"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这一重要论述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对社会主义文化重要地位和特殊作用的理性认识和清醒把握,有力彰显了我们党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责任担当和坚定意志,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与制度内在统一的价值表达,对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  相似文献   

9.
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为了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坚定文化自信。而一直以来对中华民族历史采取轻蔑和否定态度的历史虚无主义,是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思想障碍。具体体现在,历史虚无主义从历史观上消解坚定文化自信的基本前提,从意识形态上摧毁坚定文化自信的本质特征,从核心价值观上破坏坚定文化自信的根本内核,从青年入手毒害文化自信的重要主体。  相似文献   

10.
正"我们说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定文化自信。"习近平总书记用简洁平实的语言阐述了宏大深刻的道理,直指本源。为什么要坚定文化自信?坚定什么样的文化自信?怎样坚定文化自信?让我们一起来看总书记怎么说!  相似文献   

11.
《世纪桥》2019,(12)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对"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进行了深刻阐述,并将文化的地位和作用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坚定文化自信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面临严峻挑战。文化自信归根到底是对于自身文化的自觉认知认同,但绝不是闭关锁国式的文化认同,而是在交流互鉴中开展文明对话,在传承基础上实现文化创新。  相似文献   

12.
《党建》2017,(3)
<正>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定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的血脉,是中华儿女的精神家园。四川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发源地,有信心有责任为传承中华文脉作出积极贡献。我们将坚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坚持"把握导向、立足学术、着眼传承",  相似文献   

13.
对于新时代文化自信,应该从历史唯物主义视域去正确理解和把握。新时代文化自信体现了新时代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统一、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统一、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统一。新时代文化自信是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自信,是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自信,是对中华民族作出人类贡献的自信。坚定新时代文化自信应把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和发展现实文化有机结合起来,把植根于人民和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结合起来,把强化意识形态引领和应对实践挑战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4.
《世纪桥》2017,(5)
文化自信是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的基础和依据,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极为重要的精神力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具有鲜明特征: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性;对党在革命、建设、改革时期所形成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文化的传承性;以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的先进性。新形势下,培育文化自信的可行性路径,既要辩证地认识历史以增强文化认同,又要兼容并包借鉴世界先进文化,更要把握时代脉搏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  相似文献   

15.
青年学生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是实现文化自觉、坚定文化自信和迈向文化自强的践行者。实践中,青年学生要从以下三重维度出发坚定文化自信:要认真学习、正确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要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相似文献   

16.
《党建》2017,(5)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中,高度重视文化自信这一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使文化自信成为继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之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第四个自信",进一步激发并汇聚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砥砺前行的磅礴伟力。深刻认识坚定文化自信的内涵意义,进一步坚守文化理想,强化文化担当,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深刻把握文化自信的丰富内涵  相似文献   

17.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并且强调"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这些重要论述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对社会主义文化重要地位和特殊作用的理性认识和清醒把握,有力彰显了我们党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责任担当和坚定意志,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  相似文献   

18.
文化自信体现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生命力、凝聚力、创造力和内生力量。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是党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提出的一项重要时代任务。中华文化的优秀基因为我们坚定和增强文化自信提供了重要历史文化支撑;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先进文化、独特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为我们坚定和增强文化自信提供了重要理论源泉和实践养分;交流互鉴、博采众长的文化建设方针原则和包容品质为我们坚定和增强文化自信提供了经验借鉴和世界共识;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战略地位和国际影响、实现中国梦的宏伟愿景为我们坚定和增强文化自信提供了强大底气和力量支撑;不断创新的理论品质和行动自觉为我们坚定和增强文化自信焕发出蓬勃生机和活力。  相似文献   

19.
文化自信体现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生命力、凝聚力、创造力和内生力量。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是党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提出的一项重要时代任务。中华文化的优秀基因为我们坚定和增强文化自信提供了重要历史文化支撑;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先进文化、独特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为我们坚定和增强文化自信提供了重要理论源泉和实践养分;交流互鉴、博采众长的文化建设方针原则和包容品质为我们坚定和增强文化自信提供了经验借鉴和世界共识;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战略地位和国际影响、实现中国梦的宏伟愿景为我们坚定和增强文化自信提供了强大底气和力量支撑;不断创新的理论品质和行动自觉为我们坚定和增强文化自信焕发出蓬勃生机和活力。  相似文献   

20.
《世纪桥》2016,(12)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多次谈到文化自信。在建党95周年纪念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文化自信。党中央对文化自信的重视,进一步凸显出文化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局中占有重要地位,作为执政骨干的领导干部是否坚定文化自信,很大程度上关系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认同,关系到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本文从三方面进行探讨,文化自信的内涵来源、领导干部坚定文化自信的现实意义以及领导干部坚定文化自信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