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和田情思     
向往和田,是因为她的神秘、她的粗旷和她的遥远。想像中的她,是大漠落日与孤烟了渺的静态画面;是民风淳朴的维吾尔族老人七彩的花帽和美丽少女舞蹈时飞旋的长裙;或是雕梁画柱的特色长廊,和高耸入云的清真寺及寺内不时传出的悠长的诵经声;还有,还有用干打垒筑成的那一间间自然并悠然地融入土地的土黄色宅屋,和宅屋间伸向远方的长长的小径……  相似文献   

2.
圆梦     
上世纪九十年代的一个冬季.荷与杰在外地一所师范大学的食堂相遇。当时,荷是该校的大三学生,杰在该校食堂打零工。在窗口打饭的杰无意中发现,荷常常是在所有的学生打过饭后才出现在窗口,总是非常轻声地说:“要二两米饭”。杰:“要什么菜?”荷:“不要菜”。她是一个连素菜也吃不起的大学生.杰心里有一种莫名的痛。  相似文献   

3.
圆梦     
年逾花甲的父亲,要去北京登天安门。这是他多年来对晚辈的唯一奢求。父亲小时候吃过苦,受过罪。他三十岁时,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他才知道中国有个天安门。我小时候父亲在村里当干部,那时他才知道中国的重大盛事都在天安门广场举行,但他从未看到过天安门,天安门在他心里也就一直是个谜。在我上高中时,村里有人买了电视,父亲才看到了天安门,他知道那是毛主席高呼“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的地方,就萌发了去天安门看看的愿望。别说那时登天安门有限制,单就我们的条件也是望“门”兴叹。我的两个哥哥都像父亲一样,天天守着黄土地,…  相似文献   

4.
圆梦     
正我家祖上都是没进过学堂的地地道道的农民,到了父亲这一代,也仅断断续续读过两年私塾,可谓世世代代受够了没有文化的苦。1950年我来到这个世上后,家里就把文化翻身的梦想寄托在我的身上。因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为寒门子弟求学敞开了大门。1958年7月,爷爷牵着我的手,将我送进了本村小学,渴望长子长孙能够学有所成、改换门庭。然而,我的求学之路却一波三折、命运多舛。刚踏进校门不久,就赶上了"大跃进"运动,本村小学在"一大二公"的狂潮中被卷到了邻村,大字还没识得一篓,我们就被  相似文献   

5.
圆梦     
  相似文献   

6.
圆梦     
有一首歌唱道:“我想有个家,一个不需要多大的地方”。我不喜欢这首歌,总觉得它有点小里小气。因为就本人而言,总想有个大一点的家,既有明亮的大窗户,宽敞的客厅,又有舒适的卧室,另加一间小饭厅。这,就是我一个普通老百姓的住房梦。1982年春节前的一天,在一阵鞭炮声中,我结婚了。婚后住在两间总共20平方米由库房改成的新房  相似文献   

7.
圆梦     
我叫肖建军,庆卫养鸡场的股东,每天清晨听着熟悉的鸡鸣,捧起黄灿灿的鸡蛋,心里涌上由衷的幸福.  相似文献   

8.
圆梦大草原     
醇香的奶茶飘溢着草原的芬芳,幸福的微笑写满了鄂温克族老牧民那仁哈吉德饱经风霜的面庞。回首半个世纪的沧桑岁月,这位七旬老人把万千感慨化成了一句肺腑之言:是共产党,是新中国,是改革开放,圆了我们牧民祖祖辈辈的梦想。1929年,那仁哈吉德生在鄂温克草原深处的嘎鲁吐嘎查,这片草原是他永远的家。大自然赐予这里丰美的水草,然而,在旧社会,牧民们住着低矮的蒙古包,过着贫穷的游牧生活。“勒勒车”(牛车)是唯一的交通工具,牧民们常年吃着稷子米、黑面汤,没有大米白面,更没有蔬菜。草原上没有一家医院,牧民们生了病。只…  相似文献   

9.
小康圆梦     
《实践》2021,(9)
正近年来,镶黄旗全面推进畜牧业结构调整,坚持走少养精养品牌之路,察哈尔羊养殖已成为牧业增效和牧民增收的主要方式。大力发展特色种植、依靠黄河发展特色产业、新农人返乡创业……圆梦小康的美丽乡村已成为包头市九原区农民群众开创幸福生活的沃土。  相似文献   

10.
圆梦兵团     
正~~  相似文献   

11.
少女圆梦     
春节前夕的一天下午,家住九龙坡区谢家湾街道解放台社区民主六村30幢2号的姜倍蓓,泪流满面地从“慈善使者”手中接过《史记》、《资治通鉴》、《世界通史》和200元善款。  相似文献   

12.
圆梦人     
在石岭镇,人们一提到企业的兴衰,定会讲出一段这个由砖厂改装的破旧的土立窑,怎样历经沧桑,发展到今天石岭镇水泥厂的,也自然会道出这个厂的当家人——吉林省梨树县石岭镇水泥厂厂长阎国田一件件一桩桩,创业兴厂的,听起来让人鼻子有些发酸的故事  相似文献   

13.
圆梦公务员     
在《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长达8年的修改过程中,人们常常发出“公务员梦几时圆”的概叹。 1993年8月10日,《条例》经李鹏总理签署正式颁布,并于同年10月1日开始实施。 国务院印发的《国家公务员制度实施方案》出台,使中国得以在三年或更长一点的时间里圆一个梦。  相似文献   

14.
圆梦西柏坡     
一个春意盎然的日子,我随支部活动驱车直奔解放全中国的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西柏坡。穿越天柱山,跨过滹沱河,圆梦之地隐约可见,一股热流油然而生……自从瞻仰了延安、井冈山以后,西柏坡便成为我魂牵梦挂的向往。也许是昼有所思,夜有所梦吧,尤其是到了迎接党的十八胜利召开的时候,常常梦见一片农屋,  相似文献   

15.
圆梦与修身     
孙永春 《当代贵州》2014,(32):55-55
正近一个世纪以前,中国共产党的重要创始人李大钊发出这样的感言:"人生最有趣的事情,就是送旧迎新,因为人类最高的欲求,是在时时创造新生活。"创造新生活,多么美好光明的梦想,百年来激励了多少仁人志士无畏艰难、接力奋进。许多人在拥抱梦想的过程中,担起了使命,书写了历史,升华了人生。时光荏苒、沧桑巨变,新中国已成立65周年,广大人民对新生活的种种期盼,融进了伟大的中国梦。在通向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康庄大道上,我们站到了一个重要  相似文献   

16.
依安县依龙镇有个丰林村,村党总支书记是个四十多岁的精壮汉子,叫袁宝春.在村里,岁数稍长的人都叫他"老七",稍小些的都叫他"七哥",晚辈们则叫他"七叔".大伙儿觉得这样称呼简单、近便、亲切.最近,袁宝春成了依安乃至齐齐哈尔的新闻人物--近两年,他带领村民在盐碱地上盖起了农民公寓楼,得到省委书记吉炳轩的高度评价.  相似文献   

17.
别样圆梦湖     
正相同的季节,相同的地点,不同的心境,圆梦湖带给我不一样的情怀!告别了阴郁的清明时节,把对亲人的怀念之情收藏心底。又是一年春来时,明媚的阳光洒满大地,圆梦湖向人们敞开了多姿的怀抱!也许是对往昔的眷恋,冰雪消融的湖面上早早地迎来了无数只欢愉的飞鸟,墨褐色的身躯在耀眼的水面上格外显眼,它们或盘旋低空或扎入水中,湖面激荡起阵阵涟漪,忽而三三两  相似文献   

18.
二十世纪中后期至今,在中国广袤的农村,年年都有数以亿计的农民,怀着“致富”的梦想,离开世代生息的土地,踏上进城“淘金”的务工之路。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奔波在城乡之间,形成一股蔚为壮观的“民工潮”,构成当今中同一道独特而又无奈的风景。  相似文献   

19.
圆梦的人     
这里本该是块热土。是因为太穷,还是太僻,秦始皇用一道长城将它画在域外。遗弃使这块土地经受了太多的鄙视,也使生活在这块土地上的人们经受了太多的苦难。因此,浸泡在贫穷这条长河中的人们祖祖辈辈总在做脱贫的梦。  相似文献   

20.
正李庆,一个个头不高,皮肤黝黑的中年男人,是七师一二八团园林一队的一名残疾人,左臂天生残疾的他却能用右臂撑起一个家。在面临巨大的伤痛和困难时,有的人选择了绝望和放弃,而李庆却选择了勇敢面对。在李庆30岁的时候,邻居给他介绍了一个对象,由于自己的条件不好,当时是女人带着一个孩子嫁给李庆家的,虽然有些遗憾,但李庆对娶来的媳妇和孩子还是疼爱有加。当时,李庆自己种植了一个大棚的蘑菇,在当时的一二八团,还是第一个种植蘑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