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核心和灵魂。民族精神体现了民族文化的自信,同时,民族精神又推动了民族文化的创新与发展。弘扬民族精神,必须突出民族文化的自信,不断深化民族文化的创新与发展。  相似文献   

2.
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核心和灵魂.民族精神体现了民族文化的自信,同时,民族精神又推动了民族文化的创新与发展.弘扬民族精神,必须突出民族文化的自信,不断深化民族文化的创新与发展.  相似文献   

3.
张志勇 《世纪桥》2020,(1):66-69
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就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稳定繁荣发展,文化自信立足于当代中国发展现实,体现了从古至今的中华文明的价值关切,是一个民族发展进步的重要力量,是社会发展精神动力的重要来源,坚持文化自信事关国运兴衰、事关发展荣枯。文化自信是根植民族文化传统的自信。是坚持中国现实发展道路的自信,是对中国未来发展前景的自信。本文基于文化自信的历史维度、现实维度和未来维度,从中探索新时代践行文化自信的具体路径,从而为坚定文化自信提供一定借鉴。  相似文献   

4.
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增强文化自信的重要途径。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文化自信有着密切关联。充分了解文化自信和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之间的关系,有助于我们深入认识和精准把握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基本面貌、精神特质和价值优势,提升文化自信,助力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繁荣发展。  相似文献   

5.
鲁民 《学习月刊》2011,(21):10-11
时下,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自强是我国文化建设最响亮的口号。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一个民族拥有高度文化自信,才会有思想的丰厚、精神的强大、创造的活跃、艺术的精湛,才会有可靠的国力和辉煌的未来。  相似文献   

6.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具有丰富的历史内涵、现实内涵和发展内涵。其内在构成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道路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精神自信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功能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道路自信就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坚定信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精神自信就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精神实质的执着坚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功能自信就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自身价值的高度认同。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丰富和发展,增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必须注意在物质文化创新和精神文化创新有机统一的协同实践中、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创新实践中以及在文化自信、文化自觉和文化自强有机统一的整体实践中多方面、持续地进行。  相似文献   

7.
文化自信是关乎国家文化软实力提升的坚实基础,是推动民族发展和进步的强大动力。在新时代,深刻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深厚内涵和时代价值意蕴,并通过把握好文化内容、发展好文化产业、利用好文化资源这三个增强文化自信的路径,在全社会筑起文化发展的坚强堡垒,增强民族文化自信,汇聚中国式文化发展力量,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文化繁荣。  相似文献   

8.
文化自信是人们对本民族文化表现出来的充分肯定和坚定信念,它是建设文化强国,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根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其深厚的文化涵养构成了文化自信的核心.分析当前人们文化自信缺失的表现,通过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逐步增强人们对社会主义文化的自信.  相似文献   

9.
郭建宁 《前线》2017,(3):49-54
文化自信是民族复兴的重要支撑,是民族复兴的集中体现。要在经济全球化和世界思想文化激荡中确立文化自信,在融通马克思主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国外哲学社会科学三种资源中树立文化自信,在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中坚持文化自信,在构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中阐释文化自信。要强基固本铸魂,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凝聚力;坚持传承创新,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讲好中国故事,提升中国话语感召力。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文化自信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精神动力。青年一代是新时代的弄潮儿,是国家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培育文化自信首先要从青年抓起。作为人才培养和文化传承的重要阵地,高校在培育青年文化自信的过程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高校应当坚持以优秀传统文化为基因,以革命文化为血脉,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活力,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动力,引导青年将传承和创新民族文化上升到文化担当的高度,真正把理想信念、人生追求自觉融入实现国家梦、民族梦的伟大历史进程中,把青年培养成为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相似文献   

11.
王岳川 《前线》2017,(1):36-39
21世纪以来,世界各国都在积极谋求国家和民族的发展,世界格局出现了全新走势,国际间可见的国力"硬实力"竞争正逐渐被更隐蔽的文化"软实力"竞争所遮掩。因此我们要在世界视阈下重建文化自信,从而消减文化自卑主义、民族虚无主义,在中国文化的世界化进程中,使中国文化创新成果世界化,成为人类不可或缺的精神元素。  相似文献   

12.
姜晗  徐永军 《世纪桥》2024,(2):100-102
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和民族能够实现发展进步的强劲力量,是对自身独特文化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认同。中国青年作为新时代最具活力的人群,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与进步具有巨大的影响,必须肩负起时代赋予的民族复兴重任。在新的历史背景下,大学生文化自信对国家、民族以及个人发展都有着重要的时代价值。着眼于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基本内涵,同时揭示当前存在的现实困境,提出坚定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实践路径,以期加强大学生的文化认同感和时代责任感,使大学生在实践中积极主动地坚定文化自信。  相似文献   

13.
增强民族地区大学生的文化自信是解决民族问题、实现民族团结的重要任务。本文从西方文化的强势输入、地处欠发达的边疆地区、多元社会思潮的影响和文化教育不受重视等方面,分析增强民族地区大学生文化自信所面临的挑战,并提出应对挑战的对策:民族地区高校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基点,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在民族地区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为指向,强化文化通识教育,多方位开掘学科的文化内涵;以本民族地区优秀文化资源为基础,提高民族地区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的亲和力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14.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本质上就是中华文化的复兴,而一个国家的崛起必先对其自身的文化有高度的认同和自信.文化自信是对自身优秀文化的肯定和信仰,体现了一个民族的生命力、凝聚力和创造力.具有丰厚历史文化底蕴的中国梦滋养着文化自信,而充分的文化自信是助推中国梦实现的必要条件.站在民族复兴的新起点上,正确认识文化自信和中国梦的关系,对于实现文化自强,对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顺利实现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以及一个政党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和积极践行,并对文化的生命力持有坚定的信心。文化产业是一个为消费者提供精神产品和服务的行业。进入新时代,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为文化的传播交流奠定了一定基础,同时也不断增强我们的文化自信,与此同时,文化自信也引领了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为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精神动力并确保了其发展方向。在明晰二者关系的基础上深入研究文化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并提出相应解决路径,能够有效促进二者的动态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6.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我们要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最根本的还有一个文化自信。传承和弘扬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无疑能够不断建立起强大的民族文化自信,进一步凝聚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精神力量。  相似文献   

17.
文化自信是在清晰认识自身文化内涵的基础上,对自身文化价值、文化理念以及文化生命力肯定和发展的信心。文化自信的内涵着眼于对文化所具有的科学性、价值性和普适性的自信;文化自信的依据源于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独特的革命文化、先进的社会主义文化;文化自信的价值意义在于文化自信是增强中华民族文化软实力的内源动力、是扩大对外交流和应对文化冲突的心理支撑、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精神保证。  相似文献   

18.
民族伦理文化作为形成民族大学生行为规范和价值观念的精神文化基因,构成了对其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文化底蕴。这客观上要求我们在对民族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时,要坚持民族伦理文化的自觉、自信和自强。在民族伦理文化的自觉中体现针对性和实效性,在民族伦理文化的自信中凸显资源优势,在民族伦理文化的自强中推进民族伦理文化的创新和发展。  相似文献   

19.
"四个自信"中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独立的大问题。重振中华文明的雄风、确保已有成果不被丢失、推动中国道路的继续前进、担当世界大国的重任都需要切实建立文化自信。  相似文献   

20.
白静 《理论建设》2017,(5):76-79
文化囊括了人类创造出来所有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文化自信是基于文化主体、文化客体和文化主客体关系基础之上的深度自信,是一个民族赖以维系的精神纽带,一个国家崛起和发展的行动指南。增强文化自信,必须落实文化之"责",增强自觉的文化主体意识;坚守文化之"本",培育稳定的文化价值系统;延续文化之"根",搭建通达的文化传播媒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