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我国地方政治体制改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政治体制改革,必须区分为中央和地方两个层次,形成中央政治体制改革和地方政治体制改革两个重要的认识。地方政治体制改革的特点在于,可以先行取得突破、取得经验或教训,并在中央及上级领导下,及时得到调整、改进,避免发生大的波折。地方政治体制改革具有诸多内涵,涉及到权力结构制度和权力运行机制的改革变迁,涉及到政党、政府、人大、政协等机构职能的改革调整,是一个系统工程。地方政治体制改革时间紧迫,意义重大,当前,应突出强调和尽快启动地方政治体制改革,将重点首先放在县、乡两级政治体制改革上。  相似文献   

2.
政治体制改革必须把加强社会主义监督以形成健全的政治制约机制作为一个重要内容。但是,要对我国现行监督体制进行切实而有效的改革,必须对现行体制的功能及利弊作透彻的研究,以便在改革理论上取得一致的认识。  相似文献   

3.
论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历史演进和走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熊刚 《理论探讨》2001,2(6):4-7
我国政治体制改革在历史演进中大体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在改革的方向、重点、步骤和目标选择上,则表现得更为复杂和敏感。研究政治体制改革的未来走向,必须依据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这是我们设计政治体制改革目标,确定改革原则,认识改革特点的基本前提,这一国情从根本上规定了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性质只能是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只能是在稳定的前提下,用较小的社会代价和改革成本推进体制的改革和制度创新。我们应尊重政治体制发展的内在规律,把政治体制的局部改革与整体重建有机地结合起来,致力于实现政治体制的机制转换、结构优化和功能调整。  相似文献   

4.
政治体制改革已经在中华大地引起了强烈的议论。它是一个系统工程,从问题的提出、设想、试点到全面实施有一个过程,我们既要有紧迫感,又不能操之过急。政治体制改革在经济、科技、教育体制改革之后,这四个方面的体制改革是一个完整的和谐的蓝图。政治体制改革本身所要达到的最后目标,我以为就是要在完善社会主义制度的总前提下,完善行政制度、完善领导制度、完善民主制度、完善干部制度,通过简政放权。建立和完善决策体制、监督体制和咨询信息反馈体制,从而保证经济、科技、教育体制改革的最后完成,促进经济发展,促进精神文明建设,加强党的领导。多年来,中央一再强调要精简机构,精干人员,结果是机构越简越大,级别越精越高,人员越减越多,“当官”的越精越多,各种临时机构如同“雨后春笋”,也日益增多,致使官僚主义,形式主义、事务主义等弊端得不到解决。但我们不能把政治体制改革简单地理解为就是合并几个机构,精简几个人员,权  相似文献   

5.
民主是一个既现实又古老的问题。纵观民主发展史,可以使我们看到,民主一词常常在两种意义上使用,一是指作为国家制度的民主,它是与专制相对称的;一是作为方法或手段的民主,它与集中相对称。从历史上看,作为政治制度的民主不仅是有条件的,相对的、有范围的,而且它和作为手段的民主又常常相互交错,它可以是一部分人  相似文献   

6.
论我国现实政治发展中的矛盾及其对政治体制改革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认为我国社会主义政治矛盾的根源在于:利益结构多元化,社会成员政治行为的差异性,阶级斗争的长期存在。我国现实政治发展中的矛盾对政治体制改革的内在选择,主要表现在:民主与集中的矛盾,民主与法制的矛盾,执政党内部的矛盾,执政党与参政党的矛盾,干部与群众的矛盾  相似文献   

7.
政治体制改革和民主是当代任何国家都难以绕开的问题。本文主要论述政治体制改革和发展社会主义民主之间的关系,二者在中国的发展,以及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人们对民主问题、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问题十分关心,讨论十分热烈,提出了各种各样的观点,许多观点使人启迪。但在这些讨论中,忽视了一个最基本的理论关系,即政治体制改革的总目标与民主的发展阶段、发展目标的关系,政治体制改革的总目标应建立在什么基础上?笔者就此问题以书管见。  相似文献   

9.
苏联政治体制改革失败的深层诱因是盲目推崇西方发达国家的现代政治制度。其教训留下的主要启示是:不能盲目推崇和套用西方发达国家的现有模式;战略上不能全面开花,多头并进;策略上应首选可控和难度相对较小的改革举措;更重要的是根据发展现代民主政治制度必备条件的要求,耐心细致地做好前期基础性准备工作。  相似文献   

10.
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我国农村经济体制,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建立城乡通开的全国统一的市场;二是注重市场体系的表面结构和市场体系的内在构造;三是构建农村市场主体;四是深化农业结构调整;五是加强宏观调控。  相似文献   

11.
以权利制约权力: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取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治体制改革要在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作为国家根本政治制度的前提下,通过建立健全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权力结构和运行机制,达成以权利制约权力的社会共识,这是社会主义公民社会崛起提出的必然要求,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必然需要,同时也具备能够达成的现实可行性。  相似文献   

12.
行政体制作为一个独立的系统 ,也必然存在维持自身发展的内在动力。行政体制的核心要素是行政权力 ,权力制度的变动会改变体制内部的资源配置 ,使得资源配置更趋合理 ,增强体制的生命力 ,这为行政体制改革提供了根本性的内在动力。行政体制的载体是行政机构 ,机构改革一直是行政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 ,每次政府机构改革实际上都是为对行政体制的局部调整 ,这种调整是外部环境引起的 ,但也增强了行政体制从外部汲取资源的能力 ,它为行政体制的变革提供了内在结构性的动力。行政职能是行政体制与外部环境进行的互动 ,外部环境对行政体制的直接冲击就是其职能 ,而行政体制改革的首要体现和关键就是职能转变 ,行政职能转变调整了行政体制与外部环境的互动关系 ,推动了整个行政体制的变革。人是行政体制的活的因素 ,任何行政体制的改革和运行都离不开人 ,行政体制内部的人事制度的合理与否直接影响体制内人的积极性 ,这为行政体制改革提供了内源的自主性动力。  相似文献   

13.
试析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任务、经验及目标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现行政体是作为现代民主政体两种基本类型之一的人民民主政体.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基本任务是发展、完善现行人民民主政体,而非将其彻底否定,以自由民主政体取而代之.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一个成功经验,就是社会主义国家政治体制改革必须遵循坚持、发展、完善人民民主政体的原则.中国政治体制的目标模式应当是一种新型的人民民主政体,即以"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为基本特征的新型人民民主政体.  相似文献   

14.
政治体制的改革和意识形态的更新,是现时期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同时的迫切要求。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开始了经济体制的改革。改革是部分的、局部的、纯经济的,缺乏系统性和全面性,没有使经济改革与政治改革、社会改革和文化改革结合。新的经济体制同旧的经济体制目前处于平衡和胶着状态。为了克服改革中所出现的问题,所采取的方法基  相似文献   

15.
自从经济体制改革从简单的农业经济系统过渡到复杂的城市经济系统之后,经济体制改革越出了单纯的经济范围,广泛地触及了现定的社会,政治、文化秩序、引发了许多潜在的社会矛盾,我们可以更加深刻地感觉到我国社会种种弊端的根深蒂固和严重危害。要清除改革道路上的各种障碍,自然就提出了以经济体制改革为核心的全面改革。改革任务能否成功,不仅取决于如何按照经济规律变革僵化的经济管理体制,而且取决于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深入进行。  相似文献   

16.
随着经济、科技、教育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政治体制改革不可避免地要提到议事日程上来。从理论上和实践上对政治体制改革问题进行多角度的、深入的探讨,乃是政治学和法学工作者的不容推卸的责任。本文只对政治体制改革的迫切必要性以及政治体制改革的基本方向、重要环节等问题进行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7.
政治体制改革首先要破高度集权的旧观念,树分权制衡的新思想.封闭型决策是官僚主义的产物,我们必须打破这种决策模式,实现政治活动公开性原则.为此,一要重审保密标准和范围;二要保障宪法范围内的言论自由,提倡政府与人民"对话";三要采用抽样调查、民意测验、公民投票等形式,建立广泛吸纳群众智慧的民主渠道和民主程序.其次要树立双向监督的新思想,使自上而下的领导监督与自下而上的群众监督有机地结合起来.为此,需着重抓好以下三条:(1)建立一种独立  相似文献   

18.
廖开泉 《学理论》2011,(13):31-32
我国政治体制三十多年改革的战略思维:思想、理论和实践准备;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为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夯实基础;服务于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19.
党中央把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为一个巨大的社会系统工程,指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定不移地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坚定不移地进行政治体制改革,坚定不移地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并且使这几个方面互相配合,互相促进。”这一总体布局,既在理论上体现了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的辩证关系,又在实践中反映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经济体制改革深入发展  相似文献   

20.
新权威主义是当前我国政治体制改革中人们颇为关注的理论问题,本刊欢迎广大理论和实际工作者踊跃参加对这个问题的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