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科技活动是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重要社会实践。通过法律来确定和规范人类科技活动所形成的社会关系,对于促进科技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历史和现实都表明,一个国家科技法制建设如何,直接影响到该国科学技术事业进步,进而影响它的经济和社会发展。 一、科技法的特征及功能 1986年《中国科学技术指南》对科技法的概念作了明确界定:所谓科技法,是调整科技活动领域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科技法律制度则是包括我国现行的科技法律规范体系和与之相适应的科技执法、科技司法和科技法的遵守、监督等一系列活动的动态过程。  相似文献   

2.
正新冠肺炎疫情暴露出立法方面的问题。2020年《关于强化公共卫生法治保障立法修法工作有关情况和工作计划报告》强调,公共卫生立法修法工作要立足中国国情,把行之有效的经验做法提炼上升为法律制度,建立依法防控长效机制,全面提高依法防控治理能力,健全国家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在法律体系建设方面,增强法律规范系统性,保证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应急决定命令、防控工作规范的协同配合。  相似文献   

3.
自治县成立十年来,县委和县政府始终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在经济建设中认真贯彻邓小平同志“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指导思想以及“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工作必须面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方针,根据禄劝实际,提出:“市场导向、科技推动、重点突破、跳跃发展”的发展思路,促进了自治县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发展。一、加强对科技工作的领导,认真贯彻科技法律、法规和政策。县委、人大、政府和政协,把科技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自治县的《自治条例》从第二十三条至三十五条,对禄劝科技发展规划、产业结构调整、…  相似文献   

4.
教科文卫工作涵盖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计划生育、广播电视、新闻出版、文物保护、档案等多个工作领域,作为一个有机整体,教科文卫事业是社会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教科文卫领域的立法已取得比较明显的成效。其中以教育法为基本法的教育法律体系和以科学技术进步法为基本法的科技法律体系已经基本形成,文化、卫生、体育、计划生育、文物保护、档案等领域都有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颁布的法律,广播电视、新闻出版等意识形态领域也有国务院制定的行政法规。但是,站在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背景下考察教科文卫法制建设,可以感到,…  相似文献   

5.
各位代表: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决定,我向大会作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草案)》的说明。立法法是关于国家立法制度的重要法律。根据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关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的精神,一九八二年宪法对我国立法体制进行了改革。宪法、全国人大组织法、地方组织法对立法权限的划分、立法程序、法律解释等问题作了基本规定,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的议事规则对法律的制定程序又进一步作了具体规定。实践表明,这些规定是正确的、可行的。1979年以来,我国的立法工作取得了显著成就,积累了不少经验。但在实际工作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是:有些法规、规章规定的内容超越了权限;有些法规、规章的规定同法律相抵触或者法规之间、规章之间、法规与  相似文献   

6.
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和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在本届大体形成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体系框架的要求,我省人大常委会从本省实际出发,加快了地方立法步伐。换届以来,全省共制定和批准了地方性法规80多件,其中经济法规占75%,这对保障国家法律、法规有效实施,促进我省改革开放、经济建设和各项社会事业的顺利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通过  相似文献   

7.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促进科学技术进步,发挥科学技术第一生产力的作用,推动自治区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实现科技兴新,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和有关法律、法规,结合自治区实际,制定本条例。第二条自治区实行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工作必须面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基本方针,坚持以开发研究为主,生产技术研究为主,引进技术为主,科技成果推广应用为主的原则。重视发展基础性研究和高新技术研究。  相似文献   

8.
建设法治社会,不仅应重视法律、法规的制定,更应关注法律、法规制定后的实际运作状态、所取得的绩效及存在的问题。2006年4月至10月,浙江省人大常委会开展了自1979年行使地方立法权以来的第一次地方性法规立法质量评估工作,受到了立法工作者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9.
张锋 《北京观察》2000,(6):48-49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民主法制建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到立法法通过为止,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法律和关于法律问题的决定共计365件,国务院现行的行政法规800多件,仅省级以上人大常委会制定的地方性法规就达7000多件,在国家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基本面应该说已做到有法可依。但同时也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如有些低层次的规章与高层次的法律、法规“顶牛”、“打架”;有些立法超越自身权限;还有的立法技术粗糙、规范不严、弹  相似文献   

10.
科技立法是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对科技工作进行管理的基本手段,也是促进科技发展,推动科技进步的重要措施。当前,随着改革开放的全面开展和社会主义事业的迅速发展,进一步做好地方科技立法工作,不断提高法规质量,是地方人大的一项重要任务。新疆科技立法工作的基本情况本届人大常委会从新疆科技事业发展和改革的需要出发,始终把制定科技立法工作摆在重要位置,与有关部门共同努力,通力合作,颁布了《自治区科学技术进步条例》、《自  相似文献   

11.
根据宪法和地方组织法规定,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除法律、行政法规外,还包括地方性法规.地方立法作为国家立法的重要补充,对保证宪法、法律在本行政区域的实施、规范,促进和保障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推动精神文明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做好我区地方立法工作是实现新疆依法治区的重要前提和保障. 新疆地方立法工作起始于1980年,截止1998年底共制定或批准地方性法规和法规性  相似文献   

12.
信息安全立法工作的回顾与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阐述了信息安全立法在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概述了我国信息安全立法工作的发展进程;分析了当前信息安全立法方面存在的立法结构不合理、法规政出多门、部分法规过于笼统、有些法规明显滞后以及公民个人权益缺乏法律保护等问题;并提出了加强国家信息安全立法工作的有关建议。  相似文献   

13.
<正>地方性法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保证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在本行政区域内的贯彻实施,维护法制统一,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促进社会各项事业健康发展等发挥了积极作用。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张德江指出,要坚持科学立法、民主立法,把提高立法质量作为加强和改进立法工作的主要任务,使法律准确反映经济社会发展要求,更好协调利益关系,发挥立法引领和推动作用,使  相似文献   

14.
笔者由于工作关系,经常参与省人大地方立法草案的修改工作,发现在各行政机关起草、报送的地方立法草案中,有一些方面的问题是带有普遍性的,如果能够有意识地克服和避免这些问题,对提高整个地方立法的质量和效果无疑是有积极意义的。这些常见的问题主要是:一、与法律或行政法规的规定相抵触1.法规形式不符合法律规定。许多地方性法规的制定依据是国家法律,有的法律对于地方立法机关就同一事项制定法规的形式作了明确的规定,在这种情况下,地方立法草案的形式就应当严格遵守法律规定,不应与之相违背。如某部法律明确规定:"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  相似文献   

15.
借这次研讨班的机会,向大家通报一下人大工作情况,主要是全国人大常委会近期的工作和一些考虑,供同志们参考。一、关于立法工作近几年来,立法步伐明显加快。从1993年八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至今年10月,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共通过了93件法律和有关法律问题的决定,占改革开放18年来制定法律总数的近三分之一。同一时期,享有立法权的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通过的地方性法规约2500件,占改革开放18年来制定地方性法规总数的一半。1994年初,中央批准了《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规划》。八届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立法工作,是按照这个规划有计划有重点有步骤地进行的。列入立法规划第一类,即本届内提请审议的立法项目115个,已审议65个,其中通过了56个;还有50个尚未审议。最近,我们对这50个立法项目进行了分析,其中有5个立法项目的内容可在有关法律中解决,不需要再单独立法,如惩治贪污贿赂法、关于玩忽职守罪的补充规定等立法项目拟规范的内容,可以在刑法修改加以解决,不必再单独制定这方面的法律;有一些立法项目属于立法条件尚不成熟,近期内难以出台的,如新闻法、签证法、社会救济法、股份合作法等。有的法律草案,如破产法草案,全国人大财经委已起草出来,但考虑目前社会保障制度还没建立起来,未提请审议;国有资产法也已起草出来,委员长会议进行了讨论,现正在协调中。根据上述情况,看来需要对五年立法规划做适当的调整、补充和修改。  相似文献   

16.
二、关于地方立法的统一审议机制问题立法程序中的统一审议,是由人大特定的专门委员会协助常委会审议法律案的重要工作机制。所谓统一审议,是指法律草案或者地方性法规草案经人大常委会会议初次审议后,交由特定的机构(在全国人大是法律委员会,在地方人大是法制委员会)根据常委会会议的初审意见,结合其他有关方面的意见进行综合性审议,并提出审议结果的报告和草案修改稿,提请下一次常委会会议继续审议。  相似文献   

17.
梁太波 《桂海论丛》2007,23(2):94-97
公众参与与立法在我国宪法等法律、法规中有明确规定,而且在急剧变化的中国社会中,公众参与立法的重要性和迫切性日益凸显,但是我国当前公众参与立法存在参与形式单一、参与意识薄弱等突出问题,需要从立法保护、宣传教育等多种渠道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18.
在地方立法实践中,如何准确地理解和贯彻“地方性法规与宪法、法律、行政法规不相抵触”的原则,对于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和尊严,充分发挥地方性法规的社会作用,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不抵触原则是地方立法的一项基本原则 宪法规定:“国家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和尊严。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对于地方立法,宪法和法律规定:省、直辖市、自治区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地方性法规不得同宪法、法律、行政法规相抵触,省、自治区政府所在地的市和经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的人大及  相似文献   

19.
加强地方立法后续工程的建设,是目前地方立法实践中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和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个突出问题。一、地方立法后续工程的基本内容及作用地方立法的后续工程,是指地方性法规制定之后,为了实现立法的目的,发挥法规应有的作用。以确立良好的法律秩序,而必须做好的一系列相互制约而又紧密配合的工作的总和。它主要包括:法规的公布、法规的普及、法规的执行、法规的修订和废除。执法队伍的建设以及执法监督等内容。地方立法的后续工程,既内含着立法的目的,也内含着实现立法目的所必需的条件和基础,在整个地方立法过程中占有极其重要…  相似文献   

20.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形成,是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史上的重要里程碑,标志着我国立法工作站在了新的起点上。在这个重要的历史节点上,从地方实际出发,深入思考探讨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地方立法工作,对于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保障地方经济社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一、如何认识当前地方立法工作的形势和任务地方立法是国家立法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局部性、从属性和自主性的特点,如期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对地方人大立法工作必将产生诸多影响。从总体上讲,保证国家法律的贯彻实施将成为地方立法的主要工作。经过多年努力,我国政治生活、经济生活和社会生活的主要方面基本做到了有法可依,作为法律体系主体的法律和行政法规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