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党课》2012,(13):124-124
当年咸丰准备提拔一批官员,“拟于朝臣之中,简拔一二新进”。大臣穆彰阿摸准了咸丰脉搏,他推荐了曾国藩。曾国藩是谁?他有何德有何能?咸丰心里并不清楚,穆彰阿给的考察语是,曾国藩“遇事留心”。这让咸丰特别留了心,记了名字。穆彰阿推荐曾国藩没几天,咸丰下旨说,要考察人选,时间是某日某刻,地点是某栋某室。曾国藩整顿衣裳,装修脸面,提前半天儿前往等待。  相似文献   

2.
妙语得升迁     
一次,曾国藩用完晚饭,与几位幕僚闲谈,评论当今英雄。他说:“彭玉麟、李鸿章都是大才,为我所不及。我可自许者,只是生平不好谀耳。”  相似文献   

3.
面对诱惑     
赵亚兴 《奋斗》2005,(9):55-55
曾国藩说过这样一句话:一个人果能“好善如好好色,恶恶如恶恶臭”。那么,这个人就可能做到“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就是一个讲道德有操守的正人君子。“好善”,应“好”到什么程度?他不拿别的作比喻,而是说,应如喜好娇好的女色那样“好善”。这或许也有他自己的人生感悟。曾国藩的日记,就记着这样一件事:一次,他看到朋友家眷的美貌,怦然心动,但立即“觉得殊为可耻,严加反省”。心动,而不行动,而知反省,而不越雷池半步,这似乎并不妨碍曾国藩的道德形象。  相似文献   

4.
《党课》2012,(3):124-124
人物 曾国藩的人生哲学很独特,那就是尚“拙”,他说:“天下之至拙,能胜天下之至巧。”他评价自己“吾生平短于才”“秉质愚柔”,这并不完全是谦词,曾国藩的智商只是中等。  相似文献   

5.
《学习导报》2011,(14):42-42
古人说:“善禁者,先禁身而后人。不善禁者,先禁人而后身。”纪检监察干部担负着维护党纪政纪、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重要职责,必须注重严于律己,切实做到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要求别人不做的自己首先不做。近年来,我们坚持对纪检监察干部队伍严格要求、严格教育、严格管理、严格监督,明确提出了“五严守、五禁止”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读书三到法     
宋入朱熹读书有“三到法”:“要口到、眼到、心到。”朱熹说。“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恩。”他还说过:“读书之法无他,惟是笃志虚心,反复详玩,为有功耳。”这些读书法,都是非常好的,是我们在读书学习中经常运用的。  相似文献   

7.
读书三到法     
《学习导报》2012,(9):44-44
宋入朱熹读书有“三到法”:“要口到、眼到、心到。”朱熹说。“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恩。”他还说过:“读书之法无他,惟是笃志虚心,反复详玩,为有功耳。”这些读书法,都是非常好的,是我们在读书学习中经常运用的。  相似文献   

8.
曾国藩在道光末年中进士,是军机大臣穆彰阿的得意门生,被授以“检讨”官职。一天,穆彰阿上朝向咸丰皇帝保奏了曾国藩,请求皇上重用。咸丰皇帝听了,就问曾有什么超人才能。这一问倒把穆彰阿问住了,惶急中,他脱口而出:“曾国藩善于留神,过目不忘。”咸丰皇帝听了决定先试试曾国藩的才华。两天后,咸丰皇帝传旨让曾国藩初一卯时在中和殿候见。  相似文献   

9.
东岳如立,北岳如卧,中岳如坐,西岳如黛,独南岳如飞。南岳欲飞之外,便是一片碧绿的“荷叶”——双峰县荷叶镇。十九世纪中期,一颗晶莹的露珠跃上了这片荷叶,这就是清代重臣曾国藩故居——富厚堂。曾国藩作为晚清第一名臣,对晚清社会特别是中国近代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倡导洋务运动,开办近代军事工业,派遣留学生出国学习技术,他在立功、立德、立言以及治身、治家、治学、治军、治国等方面独树一帜,对后世仍有借鉴、启迪意义。富厚堂是曾国藩看好的“第一等屋场”,作为他隐退之后“终老林泉之所”,这就是当地老百姓所称的“宰…  相似文献   

10.
梁衡 《新湘评论》2007,(12):57-57
最近我去拜访96岁高龄的季羡林先生,我知道他是研究佛教的,便问先生:“你信不信佛?”他说“不信。”我又问:“宗教为什么还会存在?”他说:“因为科学解决不了所有的问题。剩下的只好求助宗教。”又问“宗教到底何时能消亡?”他说:“恐怕到共产主义社会也消亡不了。人的心理问题没有那么简单。”  相似文献   

11.
朱元璋治国,有许多不敢恭维之处,但他的戒奢之举却值得称道。 朱元璋得天下后,手下人将陈友谅的一张镂金床弄来送给他。朱元璋说:“这张床与孟昶的七宝器有何区别?”命人当场毁掉。这时,站在旁边的侍臣说:“陈友谅未富而骄,未富而奢,所以取败。”朱元璋听了,立即斥道:“就是富了又岂可骄?显贵了又岂可奢?有骄奢之心,虽富贵岂能保?出富贵者,一定要抑奢侈、宏俭约、戒奢欲。即便这样,犹恐不足以慰民望,何况穷尽天下之技巧,满足一人之享受乎?其致亡者宜也。覆车之辙,不可蹈也。”  相似文献   

12.
杜贵祥 《求贤》2006,(12):16-16
俗话说:“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作为一位领导者,其一言一行对别人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甚至于连自己的着装、形象在某种情况下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因为他代表的不仅仅是个人,而是一个单位或一个地区乃至一个国家或一个政党。因此。作为一位成功的领导者.既要放得开、不拘束。又要特别严格要求自己.不失态,更不放纵。具体地讲,其影响力主要表现于这样五个方面。  相似文献   

13.
洗心(随笔)     
久居尘世,不仅要洗脸、洗衣,心也要经常洗涤。心乃人身之本,心乃人身之源,万念由心而生。人生虽有三宝,然无心,何谈“精、气、神”。曾国藩曾言:“自修之道,莫难于养心,心既知有善,知有恶,而不能实用其力,以为善去恶,则谓之自欺。”又道:静坐思,心正气顺,必须到“天地位,万物育”田地方好;默坐思,此心须经常有满腔生意。杂念憧憧,将何以极力扫却?勉之!古人都知扫却杂念,洗涤心灵,而成克杰、胡长清之流为一己私利,为红颜知己置党纪国法而不顾,究其原因,皆为私欲,为权欲,为色俗。这私欲、权欲、色欲都是心不静,…  相似文献   

14.
“宝鼎茶闲烟尚绿,幽窗棋罢指犹凉”,说的是对弈之妙。金庸曾将围棋比作“头脑体操”,他说下围棋有五得:得好友、得人和、得教训、得心悟、得天寿。弈道,长寿之道也。  相似文献   

15.
曾国藩一生运斤成风,最可怕的两“板斧”一为杀人,二为洗脑。如果说他杀人尚属间接行为,洗脑则为直接操作,这方面尤称行家里手。法国思想家卢梭有一句名言:“谁控制了人们的思想,谁就可以控制他们的行动。”对于洗脑的诸端好处,曾国藩领会极深。他跟朋友、僚属和家人谈话写信,时时处处均运用洗脑这门绝活,拿程朱理学“存天理,灭人欲”的金刚箍牢牢地套在对方头顶,有事无事念上三遍紧箍咒,叫人实在受不了,却又不得不领受他的“盛情”。  相似文献   

16.
市委最近下发了《关于在全市机关干部中开展密切联系群众“三项活动”的意见》,要求在全市机关干部中深入开展“三进三同”、“结穷亲”和“大下访”活动。干部参加“三项活动”,既要身到,更要心到。为及时反映“三项活动”的进展,本刊从上期开始推出了专栏。本期选编的这篇充满真情实感的文章,是万州区委常委、组织部长谭德成同志的调研成果(因版面有限进行了压缩,全文请见“七一网”、“中国当红网”)。希望大家都积极响应市委的号召,扎实开展好“三项活动”,并及时将体会文章等成果寄给编辑部,我们将在刊物或网站及时刊出。  相似文献   

17.
在农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活动中,许多基层干部深入到群众当中,与群众打成一片,真正做到了身入、心入、情入。丹东市振安区同兴镇党委书记杨军的这篇“民情日记”,从一个侧面说明了这一点。  相似文献   

18.
西尧 《奋斗》2009,(4):61-61
康熙时黄河泛滥,经年不治,工程上马后又众说纷纭,意见不一。治河老臣靳辅在黄河上滚了十几年,因与皇上看法不一被贬。后事实证明他的意见正确,又召他回来。他上书说:“我已70岁,心有余而力不足了,还是请皇上另选他人吧。”康熙说:“我知道你老了,我是用你的心。不用你的力。”黄河于是得治。类似的故事还有一个。  相似文献   

19.
秀才买柴     
《新湘评论》2013,(18):61-61
明人赵南星《笑赞》中有则”秀才买柴“的故事:一秀才对卖柴者说“荷薪者过来。”卖柴者听懂了“过来”二字,把柴担到秀才面前。秀才问“其价几何?”因“价”字明白,卖柴者说了价钱。秀才又说:“外实而内虚,烟多而焰少,请损之(降价)。”卖柴人不知他说啥,担柴去了。后来,秀才做了官下乡去,问父老说:“近年黎庶何如(老百姓过得怎么样)?”父老说:“今年梨树好,只是虫吃了些。”  相似文献   

20.
一天,曾子的夫人要外出办事,她的小儿子哭闹着也要跟着去。曾子的夫人对儿子说:“你别去,等妈回来给你杀猪。”她的儿子听了,很高兴,不哭了。她办完事回来,见曾子正准备杀猪,便问:“你为什么杀猪?”曾子说:“你不是说了吗,等你回来给孩子杀猪吗。”夫人说:“我是哄他的。”曾子说:“孩子以父母为师,你这次骗了他,他以后也会学着骗你的。”夫人听曾子说得有理,就同意把猪杀了。讲诚信,守信用,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之一,也是一个人成就大事,安身立命之本。在我国历史上,因讲信用而成就大事者不计其数,因不守信用而身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