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代西方功利主义的苦乐原理及现实价值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边沁、密尔为代表的功利主义是一种影响广泛而深远的近代西方伦理学理论流派。苦乐情绪是功利主义伦理学的出发点,唯快乐论的人性假设构成了功利主义的基石。边沁在快乐主义人性观的基础上建立了道德功利原则。密尔则在贯彻功利主义基本原则的同时,对其进行了修正和发展。“苦乐原理”作为功利主义重要内容之一,也是派生其它功利原则的基础。透视“苦乐原理”,我们重新审视人性、快乐、利益与自由等问题,并探析近代西方功利主义的“苦乐原理”在当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2.
严复前期曾以当时在西方兴起的社会进化论为基础来建构一种较为系统的政治理论,以作为指导中国社会变革的理论武器,其基本内容包括进化国家观、政治伦理价值的功利主义基础以及关于自由、民主、宪政与专制的见解.但其理论中关于社会进化与人道伦理、天演与人为之间在逻辑上存在难以克服的悖论,这种状况使他的政治哲学理论同时朝着两个相反的方向发展:一方面沿着社会进化规律,他形成了较为系统的政治哲学思想;另一方面对人为的依靠使他看到了人道价值的重要,对这种价值的追求使他不断发现前者所包含的悖论.  相似文献   

3.
关于“公共服务”的解读   总被引:33,自引:0,他引:33  
公共服务是宪政的必然追求 ,它的最新提出预示着我国行政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和政府管理发展中一个重要转折的来临 ;公共服务的理性主要源于人道和人权价值的影响、公民与国家契约逻辑的规定性、以及国家以需求促进供给的功利主义目的 ;公共服务的范围主要是指政府和非政府公共组织在纯粹公共物品、混合性公共物品以及个别特殊私人物品的生产和供给中所承担的职责。  相似文献   

4.
徐珍 《岭南学刊》2014,(6):118-122
盛庆琜的统合效用主义是对功利主义在更完备的意义上作了完善和发展。功利主义的流行招致了各种反对意见,如"猪的学说"、"惩罚无辜者"、"对死人许诺"、功利主义与正义原则的矛盾等等,统合效用主义都给予了令人信服的解释。盛庆琜认为中国目前迫切需要解决腐败、通货膨胀和分配不均的问题,这些问题不解决好,任何一个都有可能葬送社会主义建设的成果。统合效用主义怎样既保证正义又能实现社会价值的最大化,如何解决目的论与道义论之间的内在矛盾等,这些都是功利主义伦理学和统合效用主义一直未能解决的困境问题。  相似文献   

5.
李涵 《公安学刊》2013,(6):44-47
正义是人类具有永恒意义的价值追求。西方正义理论的发展呈现出不同的阶段性特征。古代正义论是一种伦理学,属于应然的、观念的和道德的范畴。近代正义论以自由、平等、权利为其主旨与内涵,呈现出两种不同的倾向,一是道义论的公正范畴,二是功利主义视角下的正义论。罗尔斯正义理论的出现有其深刻的学理、政治、道德及社会背景。《正义论》实现了从实证主义和相对主义向规范理论的回归,发扬了西方自由主义传统,强调正义对于功利的优先,实现了从功利主义向"社会契约论"的回归。罗尔斯的正义理论在当今中国具有现实意义,其对改变我国长期以来所实行的"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正义观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6.
夏国军 《前沿》2008,(2):3-7
哲学是否有价值?这是今天崇尚功利主义的人们所关切的问题。如果从哲学与民族、哲学与人生等角度来探讨这个问题,其答案应该是:哲学具有的是“大价值”,而且这种价值与功利主义并不冲突。  相似文献   

7.
近代以来,经验主义和理性主义哲学家常把实在世界与应然世界看作两个截然不同的领域,前者属于认知理性的范围,后者则是价值理性的地盘.价值理性的发展由来已久,功利主义和道义论是其主要路径,但这两条路径都存在不同层次的困境,致使伦理学相对主义、虚无主义在道德领域迂回不止,当代哲学家力图重建价值理性的根基,推动了价值理性的发展,但价值理性的最后根基依然有待进一步思考.  相似文献   

8.
禹海慧 《求索》2012,(5):195-196,47
从传统规范伦理学出发,企业效益管理思想始终围绕在功利主义与道义主义周围,最终归结为德性主义。企业效益管理思想依次经历了经济效益优先论、经济社会效益兼顾论和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统一论三个阶段,其伦理配置也相应经历了功利主义的持守、道义主义的索求、德性主义的升华三大历程。  相似文献   

9.
人的生命价值是效用价值与人道价值相统一,人道价值是基础,效用价值是人道价值的延伸。人的生命是人的全面发展的载体,人的生命终止了,人的生命价值、人的其他一切价值、人的发展、人的权利也就无从谈起。人的发展是对生命有限性的超越,人只有在发展过程中才能不断完善自己;人的发展是对生命意义的彰显,通过社会实践,在有限的自然生命时间里提升生命价值。人的发展是对人的生命价值的追求,使人的生命全面发展、自由发展和终身发展。  相似文献   

10.
当代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存在明显的功利化倾向,这是历史上功利主义文化的再现与蔓延。“知识改变命运”观念使大学生学习目的急功近利,成为价值取向功利化的“催化剂”,现行教育体制的片面追求升学率、大学生就业难、高校培养方式与评价标准的导向偏差等矛盾和问题成为价值取向功利化的“温床”。功利主义文化的再现与蔓延阻碍了大学生对于崇高精神境界的追求,影响社会主流文化,应该高度警惕功利主义思潮导致的文化危机。  相似文献   

11.
罗尔斯依据原初状态,批判了功利主义的理论困难,肯定了精致契约论———“作为公平的正义”的合理性,实现了后者对前者的价值颠覆。这种颠覆对于我们今天的和谐社会建设仍有着积极的启示。  相似文献   

12.
对“利”的合理追求值得肯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味对"功利主义"进行批判有失偏颇,应该看到,中国的封建社会里,仍不乏肯定"利"的思想光辉不存在抽象的功利主义。在不同的历史环境中,我们会遭遇到不同的功利主义相对而言,功利主义是与理想主义相对的一种价值观。前者主要是以个人生活欲望的满足为生活的标准;后者则是一种宏大叙事,往往用集体、民族、国家的名义营造个人行为的价值。功利主义的优势  相似文献   

13.
长期以来效益至上的功利主义法治理念在我国占据着主导地位。但是,该观念范式存在的内在理论缺陷及其在实践中的不良影响,使得它已不适应于现阶段社会发展与法治实践的需要。在反思的基础上,我们提出应确立以保障人的尊严为基础,注重权利,关注公平正义价值的道义论为主导的法治理念范式。  相似文献   

14.
张伟涛 《人民论坛》2014,(8):132-134
长期以来效益至上的功利主义法治理念在我国占据着主导地位。但是,该观念范式存在的内在理论缺陷及其在实践中的不良影响,使得它已不适应于现阶段社会发展与法治实践的需要。在反思的基础上,我们提出应确立以保障人的尊严为基础,注重权利,关注公平正义价值的道义论为主导的法治理念范式。  相似文献   

15.
王锋 《前沿》2003,(1):72-75
罗尔斯的正义理论是在批评功利主义的基础上提出的.罗尔斯的正义理论源源于洛克和卢梭.他借助于契约论方法试图解决自由与平等之间的内在紧张,并对古典契约论进行了扬弃.罗尔斯在方法上超越了古典契约.  相似文献   

16.
陈伦华 《前沿》2005,3(10):195-197
道德究竟是功利的还是非功利的?传统伦理学的两大基本派别—功利主义和道义论在此问题上各执一端。马克思主义伦理学认为,道德既有功利性又有非功利性,前者是道德的一般本质,后者是道德的特殊本质。把握道德本质的功利和非功利二重性,对于当前公民道德建设的理论定位和价值选择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张伟涛 《求索》2011,(12):152-154
在当前中国法治建设进程中,法律资源配置失衡的问题凸显了出来。。这当中法律资源配置的主导理念模式是一个至为重要的原因。目前我国占主导地位的功利主义法律资源配置模式已经显现出其内在的缺陷及不良影响。而道义论的法律资源配置模式以权利为中心,注重法律资源配置的公平性,关注社会弱势群体利益,有着其显著的理论优势。只有实现从功利主义到道义论法律资源配置理念模式的转变,才能实现法律资源的公平配置。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恩格斯义利学说是其伦理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就其性质和特征而言,马克思、恩格斯的义利学说无疑属于功利论,但它绝不是狭隘的功利论,它在注重无产阶级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基础上更强调为人类的幸福而献身,充满着高尚的道义性。它超越了传统伦理学功利论与道义论的对立,成功实现了无产阶级革命功利主义和革命道义主义的有机结合。它的问世开创了人类义利学说发展的新纪元。  相似文献   

19.
迟洪涛 《前沿》2012,(8):11-13
本文从解除某些权威造成的"迷误"入手,对边沁的《政府片论》文本进行深度解读,重点考察其中"破"与"立"的关系,以阐明边沁的真实意图。本文对边沁的功利主义思想进行了严密的剖析,深入探讨功利主义的逻辑工具、心理学基础、权利与义务的对应关系、私人伦理与公共伦理的区分以及政府的正当职能等问题,论证功利主义作为一种公共伦理,意在通过立法艺术抑制不宽容,达成利益的人为同一,以实现"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  相似文献   

20.
人性、人道、人权是刑法的三个基石。人性是人内心最深层的呼唤,以人性为基础,刑法才能奠定牢固的根基。人道是刑法不可或缺的价值蕴含,以人道为底线的刑法才能"去恶向善"。人权是时代文明的潮流,以人权为追求的刑法才能有蓬勃的生命力。只有在制刑、用刑时"存钦恤之心",以人性为基础,以人道为底线,以人权为追求,才能构建理想的刑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