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资博 《求索》2013,(7):229-231
文化发展与科技进步密不可分。党的十八大强调:"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促进文化和科技融合"。文化强国战略下文化科技化命题的提出和持续研究,或可为解答"李约瑟难题"、"钱学森之问"提供新的契机。梳理中国共产党领导人的有关论述,把握演进历程及研究态势,对深化文化强国战略下文化科技化、推进"中国梦"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2.
文化生活     
这两年"文化生活"上稿率很低。 去年开始我接手"文化生活"版块。我很是窃喜了一阵儿,因为我喜欢看文学类的稿件,也喜欢散乱的稿子在我的手底下呈现出某种有条理的状态,我曾经为每一期的"文苑"定了一个主题,在浩如烟海的稿件中,  相似文献   

3.
宁夏地处黄河中上游,面积6.64万平方公里,总人口625万人,其中回族人口占36.2%,是我国最大的回族聚居区。全区现辖5个地级市,22个县、市(区)。宁夏古有"天下黄河富宁夏"、"塞上江南"的美誉,今又有"中国十大新天府"的盛赞。首府银川市,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  相似文献   

4.
许智银 《前沿》2010,(21):194-197
从整体特征来考察,区域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大传统文化指导下的个性文化。二者之间的关系是复杂多样及互动影响的。首先是"多元一体"的关系,认识区域文化在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不仅可以更深刻地理解主流文化,而且可以使区域文化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其次是"相互依赖"的关系,没有区域文化就没有中国传统文化,二者是依存的关系。再次是"互动发展"的关系。二者相互促进,互为发展变化动因。最后是"整合创新"的关系。区域文化和传统文化碰撞融合出新质文化,传统文化与区域文化的整合兼容是普遍存在的。  相似文献   

5.
福建简称闽,闽文化指的就是福建文化,是在福建形成、发展、变化并不断向外传播的文化。"闽"字来源已久,《周礼·夏官·职方氏》有"四夷、八蛮、七闽、九貉、五戎、六狄"等少数民族的记载。  相似文献   

6.
桃文化探源     
孙其昌 《春秋》2015,(1):59-60
肥城是史圣左丘明的故里,商圣范蠡隐居经商之地,10万亩肥城桃被列为"大世界吉尼斯之最",誉称"君子之邑""鲁中宝地""佛桃之乡"。深厚的底蕴和富饶的物产,催生了源远流长的桃文化。桃文化内容丰富,自古就是吉祥文化,隐含着美好、长寿、平安、忠义的四层内涵深意。研究桃文化,应坚持"三唯四主题"方针。"三唯"即唯书、唯俗、唯名...  相似文献   

7.
文化的正道     
文化是一只"看不见的手",因为文化属于软实力,"文化是制度之母";文化又是一只"看得见的手",因为文化统统都是通过具象来呈现的,即使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也都有具体、可感的形态。在前不久召开的全国"两会"上,许多来自文化界的代表、委员,论及文化建设。有媒体专  相似文献   

8.
刘玲 《世纪行》2012,(1):29-29
湖北随县是炎帝神农的诞生地,推进湖北文化建设,应进一步弘扬炎帝神农文化,促进文化旅游产业跨越式发展。 1、提升"世界华人炎帝故里寻根节"举办规格。前三届"寻根节"均由湖北省人民政府主办、随州市人民政府承办。"寻根节"拜祖大典场面宏大,仪式庄重,意义非凡。  相似文献   

9.
文化生态学视野中红色文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晖 《求索》2011,(3):104-106
"红色文化"是一个具有丰富内涵的特定的文化概念。从文化生态学的角度来看,红色文化的生成和发展具备了遗传变异性、动态平衡性、整体开放性的生态意蕴。在新的历史时期,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实践中,红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对于维护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文化"优势种"地位,促进社会主义文化生态和谐,维护民族文化生态系统的遗传性和稳定性具有深远意义。要充分发挥"红色文化"的文化力作用,满足社会环境的种种需求,必须加强红色文化的生态建设,促进红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10.
经济文化与文化经济高云编辑点评:市场经济如春风化雨,中国大地一切事物都在变,人的观念也在变。它正在改写传统的"经济"与"文化"的关系,拓生出一些全新的概念和完全有别于过去的价值取向。本文较为贴切地反映了这种变化,议论也颇为精妙,请有识之士不妨一看。本...  相似文献   

11.
文化三忧     
文化三忧姜秀玉大约从八十年代中期开始,在一阵文化研究的热潮之后,"文化"一词便为朝野上下"情有独钟"。遍览现今报刊杂志、音像制品、广播电视等任何一种传播媒介,即可发现它几乎无处不在。"文化"获此殊荣,固然可喜;但细思之下,又有所忧。一忧文化的"滥""...  相似文献   

12.
赵岩 《前沿》2011,(24):192-193,247
外语学习及使用的过程正是两种文化相互碰撞的过程,而在英语作为中介语的跨文化交流过程中,人们越来越重视文化的导入,但由于对文化导入的片面理解,导致了跨文化交际中"文化失语"现象的产生。本文正是从"文化失语"现象出发,究其原因,挖掘"文化失语"和"本土文化缺失"之间的联系,从而找出克服"文化失语"现象的策略。  相似文献   

13.
目前"三俗"文化充斥着社会的各个角落,如放任自流,传统的优秀道德文化就难以继承和发扬,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就会迷失,青少年就会感到无所适从;"三俗"文化之所以泛滥,有其侵扰的生存土壤;抵制"三俗"文化,首要的任务就是在全社会弘扬"三气",即浩气、雅气、骨气;抵制"三俗"、弘扬"三气",青少年须先行。  相似文献   

14.
樊和平 《中国发展》2011,11(6):72-77
书法通常被当作艺术。然而,如果将中国书法仅仅理解为一种艺术,那就曲解和委屈了书法,误读了它对于中国民族的深刻意义。在其他文明中,书法也许只是艺术,但在中国,它却是文化本身。书法、书法史,是中国人的文化基因图表,演绎着中国人的精神世界和性格构造。书之"法"与人之"法"统一,赋予其"方不中矩,圆不副规"的"从心所欲不逾矩"的中国式自由意境;刚柔性格,进退智慧,演绎着"志在飞移"、"将奔未驰"的"无为而无不为"的人生大智慧,"书写"着儒道佛三位一体的极富弹性的安身立命的基地;真善美贯通,表达了"风骚之意"与"天地之心"的天作之合,沉默庄严地演奏着中国人高明悠远的灵魂协奏曲。  相似文献   

15.
新年送欢乐,歌声遍乡野。1月18日下午,2011年余姚市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暨十万春联送城乡活动启动仪式在临山镇隆重举行。活动期间,集中开展的"十万春联送城乡"、"万名志愿者洁城乡"、"千场演出惠城乡"、"十个节日乐城乡"等主题活动,旨在进一步丰富城乡群众的文化生活,着力改善城乡群众的文化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一个城市的气质和品位,往往由其文化特色来决定。统筹城乡发展,是推进"多规合一"、深化改革发展、促进开放共享的题中应有之义。其中,就包括文化在内的各类要素的城乡互通、互流和互动,形成融合发展、城乡和谐、均等均质的新发展格局。统筹城乡文化发展,是新时期加强海口文化建设、推动"双创"惠民、提高居民幸福指数的重要举措,也是改善社会风气、提升社会文明、推进海南"首善之城"和现代化滨海城市建设的现实需要。  相似文献   

17.
"快乐女声"是继"超级女声"之后在国内再次掀起了一场大型电视平民选秀节目活动。"快女"的受众对象主要是青少年群体,青少年在这一节目活动中除了获得名利双收外,更多的是受制于商家和媒体的操纵与诱导,进而成了给媒体带来高的收视率和给商家带来滚滚商机的"牺牲品"。"快女"火爆的原因,除了青少年自身因素外,其背后的商业力量也是其产生的重要原因。成人社会应该更加重视青年文化,尤其要正确引导青年流行文化向主流文化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8.
2013年,江西省妇联开展了"金牌大姐"快车行活动,探索以"调解辅导+法制宣传+文化创新"为核心内容的基层妇女普法维权新模式,取得了良好效果。活动背景"金牌大姐"快车行活动的创意灵感来自江西卫视一档知名原创栏目《金牌调解》的热播。  相似文献   

19.
沈壮海 《传承》2011,(4):58-59
随着"文化软实力"之说渐为人知,文化是实力、文化即国力等思想观念也随之更为深广地流行于世。"软实力"理论的最初提出者和系统阐发者约瑟夫·奈在其"软实力"理论体系中反复论证文化这种软实力资源的重要意义,同时也从多种角度表达了他对哪种文化才能够生发软实力的回答。当然,这位美国学者更多的是依据他眼中的美国文化的一系列特质而展开其论说的。  相似文献   

20.
中国传统文化从古至今始终影响着中国外交,中国千年外交也反过来影响和丰富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中"四海之内皆兄弟"的天下情怀,"和为贵"、"和而不同"、"协和万邦"的理藩大略,"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的君子风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满招损、谦受益”的处事原则,至今对中国外交仍有着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