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李大钊不仅是中国共产党的最早创始人之一,而且是中国第一个接受和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先进分子。作为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者,他在众多文章、书信、演讲中多次论述了什么是社会主义和判断真正社会主义的标准问题,从总体上看,李大钊认为社会主义社会就是人人都能得到幸福的理想社会。李大钊关于社会主义的一  相似文献   

2.
幸福快乐与贫富无关 人人都希望过上幸福快乐的生活,而幸福快乐只是一种感觉,与贫富无关,同内心相连. 在《论语》中,孔夫子告诉他的学生应该如何去寻找生活中的快乐.这种思想传承下来,对历史上许多著名的文士诗人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尚云 《学习月刊》2013,(3):54-55
美国心理学家哈利·克塞克对"主观幸福"的研究提出了新的定义和理解:幸福不分性别,不依赖于年龄。按照哈利·克塞克的说法,幸福意味着生活在一种"沉醉"状态中,他提出感受幸福的九个步骤。换一种心情看生活别整天为些小事儿闷闷不乐愁眉苦脸的,有什么过不去的?其实,幸福一直都相伴在你左右,只要你换一种心情看生活,你会发现幸福无处不在。把孩子的微  相似文献   

4.
感悟幸福     
<正>幸福的生活人人都向往,而每个人对幸福的诠释各不相同。有人说:生活富裕,衣食无忧是幸福;也有人说:精神富有才是幸福;还有人认为拥有甜蜜的爱情是幸福……小时候,我幻想着穿上漂亮的裙子,扎着五彩的蝴蝶结,在蓝天白云下嬉戏,  相似文献   

5.
陈如  匡强 《唯实》2013,(3):62-65
民生是幸福的前提和条件,幸福是民生的目标和方向。幸福在字典里的解释是“生活、境遇称心如意”,由此看来,幸福既是和“心”、“意”有关的人们的主观感受,也是人们对“生活”、“境遇”的一种要求。从本质上看,幸福就是人们基于某种价值观和偏好对自身生活状态所作出的感受和评价,  相似文献   

6.
好生活问题是哲学和日常生活的经典问题之一,是人类追求的目的。人人都追求好生活,但不是所有能让一个人生活得好的都属于好生活的范畴。一个人的好生活是由具有目的意义的好事情组成的,它是一个人人生重大需求得到实现、生存和发展达到某种完满时,对自己的总体生活所做的满意的评价。因此,评定一种生活是否是好生活,需要从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来看:从主观上看,好生活是主体对生活的肯定评价;从客观上看,好生活是对实际生存境遇做出的肯定评价。  相似文献   

7.
生活画像师     
《廉政瞭望》2011,(5):67-67
每一个人,都在生活——行走、喝酒、唱歌……你也不例外,背上有过一双翅膀,却还在现实中漂流,手掌上命运的纹理斑驳……生活之中,人人相似,你在我眼中,我在他眼里,人人都是一个画像师。  相似文献   

8.
正幸福的家庭人人向往,但幸福的获得却需要无私的奉献和付出。在农二师二十七团综合厂,大家一提起李琼一家,都会说这是一个令人羡慕的四口之家。结婚22年的李琼,一直和公公婆婆生活在一起,她把公公婆婆当作自己的亲生父母,公公婆婆是退休工人,他们有4个儿子,辛苦了一辈子的公婆,就喜欢和三儿子、媳妇李琼过日子。李琼的丈夫罗卫华在农业连队当卫生员,每天早出晚归,碰到急救病人,有时候还不回家。李琼既要工作,还要照顾生病的公公和孩子,家庭的重担压在身上,从无怨言。  相似文献   

9.
人人都想得到幸福,都想生活在美好的天堂里,这无可非议。但每个人的幸福观是不同的。有的人把追求个人幸福建立在自私自利的基础上,只想获取不想付出,其结果是没有付出就没有获取,幸福也就远离于他。有的人则不同,他把幸福建立在真心关爱他人、  相似文献   

10.
家有贤妻     
家有贤妻,是一个男人一生最大的幸福。年过四十,我切切实实感觉到了这种幸福,并常常为拥有这种幸福而忘却所有的烦恼和苦痛。18年前,我是一个扛着钢锹、赤脚踩着烂泥的种稻小伙。那年春天,我遇到了我现在的妻子康玉甑。也许这就是缘分,在县农场10年的春种秋收,每年都有近百名女孩去打工,而我只看上这位只做了一个季节的临时插秧女工。她也不嫌我家穷,就是在结婚时也没有置办当时新嫁娘个个喜欢和追求的那些东西,她说她只爱我。后来我从农场调到县城工作,转为干部,但生活条件依然很差,带着妻子租居民房长达6年。再后来我四…  相似文献   

11.
生活在这个世界上的每一个人,只要有追求,只要有奋斗蓝图,只要有幸福快乐的愿望,就一定免不了被焦虑情绪所侵袭。怎样看待焦虑,怎样调和身心,怎样融洽亲子关系,韩非《走出焦虑风暴》一书,理论化、形象化了我们说不清、道不明的焦虑情绪,并给出了调和身心焦虑的策略,道理易懂,对策实用。焦虑,我这么看首先要认可一点,焦虑不是病,人人都会焦虑。偶尔有一些焦虑可以促使我们保持一定的上进心,在工作和生活中变得更优秀,也可以让我们更好地审视与修正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对于常规的焦虑,  相似文献   

12.
任炳 《前线》2010,(4):51-51
<正>在今年春节的祝词贺语中,往年热度很高的"恭喜发财"四个字,悄然退烧。而"祝你幸福安康"的"拜年话"却普遍出现在亲友聚会、手机短信和贺年片上。幸福是人人渴望获得的良好生活状态,是对物质和精神生活的美好感受,所以人们才互赠这句话,以表祝福。安康一词,据《现代汉语词典》释义为平安和健康。按说,安康本来已包含在幸福范畴之内,为什么组词时还要拿出来加以强调?毋庸置疑,如今社会正处于一个  相似文献   

13.
人生在世,人人都想活得更好。而所谓“选择”的问题,说白了就是在各种可能的条件下,选择那种能为自己带来较大幸福或满足的较好的活法。 幸福或满足这样的概念,经济学中的术语是“效用”,实在是一个意义广得不能再广、泛得不能再泛、一般得不能再一般的概念。之所以如此,就是因为天下有太多的东西能给我们带来幸福或满足。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什么也不干,也是一种满足。什么也不干,也就是闲  相似文献   

14.
正每个人都在为自己的幸福生活编织着五彩的花环,每一个图案,每一种颜色,都被生活中的酸甜苦辣所装饰。在生活的道路上,只要我们用心去收集幸福,生活中的快乐便是无限,幸福亦是无穷无尽。命运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幸福给予每个人亦是公平的,是否幸福,关键在于自己如何去驾驭。幸福就如同五味瓶,只有自己品尝,你才会品到其中的味道;幸福就如同无数散落的珠子,只有自己用心地收集串连,你才会看到精致的装饰品。在现实生活中,只要拥有平  相似文献   

15.
《党史纵览》2010,(1):55-56
钱学森蜚声中外的科学家.他当年放弃在美国的优厚条件。坚决要求回到各方面都还十分落后的祖国.就是为了用自己的知识与智慧建设祖国,使人民幸福。钱学森回国后,完全靠自己的工资生活,从今天的标准看。一级教授一个月300元多一点,而且是几十年一贯制。  相似文献   

16.
看了今年第2期《党的生活》刊出的《"幸福"感悟》一文,我也想谈谈对幸福的一点感想。幸福是一种心理感受,一百个人有一百个幸福标准。曾听到两个普通人对幸福的理解,给我留下深刻印象。一个是成功的农民企业家。他的经历很坎坷,做过  相似文献   

17.
<正>大千世界,芸芸众生,我们生活在同一片蓝天下,生活在同一片土地上,呼吸着同样的空气,面对着同样的世界,但是有着不同的感受。有的人感觉活着很痛苦,有的人感觉生活无滋无味,有的人却觉得活着是上帝的恩惠,是幸福的施与。幸福生活是人人追求的。人们对幸福的定义也许是相同的,但每个人追求的目标有所不同,幸福的内涵也不尽相同,对幸福的感受也因人而异。盲人能看到世界,会觉得幸福;朝不保夕的穷汉,能吃一顿饱饭,那是幸福;两地分居的夫妻,能够团聚,也是幸  相似文献   

18.
幸福是一种价值判断,或者说是一种价值评价,是人们对生存世界、生活情景意义的肯定。价值判断受主客观因素的影响而具有相对性,所以幸福具有辩证性。幸福辩证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在物质和精神方面,物质生活条件是幸福感的基础条件,但不是主要条件,精神上的幸福具有更高层次的意义;在享用和创造方面,劳动创造是幸福的源泉,没有劳动创造就没有享受的物质资料;在感受与境界方面,人们的幸福感与人生境界、道德境界有关,境界不同,幸福感也不同;在个人与社会方面,在谋求集体的、社会的幸福的前提下,要重视并维护个人的幸福;在比较与体认方面,要在比较中感悟和把握幸福。  相似文献   

19.
人生在世,人人都想活得更好,更好地活着。而所谓“选择”的问题,说白了就是在各种可能的条件下,选择那种能为自己带来较大幸福或满足的较好的活法。  相似文献   

20.
有人说幸福的女人如花,如花的女人是幸福的。我非常赞同,幸福的女人不管说话还是做事,给周遭都会带来亲和、安逸之感。说到幸福,有人说做一个吃穿不愁、有钱的女人就是幸福,而我认为,以自己喜欢的方式生活,自信、健康、有一个深爱的人,这就是幸福。光阴似箭,人生不过短短百年,越来越多的女性重视提升自我幸福感,期望能在人生的旅途上活得更精彩,"幸福感"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