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作为全国的"糖罐子"、秋冬菜"菜篮子"、亚热带水果"果园子",近年来,我区不断深化农业产业化经营,推动优势农业产业做大做强,培育了一批农业龙头企业,但全国农业原料基地的地位仍然没有改变,仍存在农业加工企业实力弱,深加工产品少、农业产业链短等问题。为补齐"短板",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我区通过资金和政策扶持,帮助农业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同时,还向区外农业"巨鳄"抛出绣球,吸引外来资金、技术、人才"触电"农业,推动农业转型升级。"龙头"舞动产业兴柔软香甜的果酥、清香四溢的果汁、甘洌爽口的果  相似文献   

2.
袁卫 《今日浙江》2014,(14):12-15
正仓廪实则民心安,农业强则百业兴。近年来,浙江紧紧围绕"率先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的目标,向着建设高效生态农业强省、特色精品农业大省的方向,用现代装备武装农业、用现代科技改造农业、用现代理念管理农业、用现代组织形式经营农业,全力夯实农业这个"一"。"两个倒逼"促转型  相似文献   

3.
正"变区位优势、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我镇就要大作农业文章。"百色市田东县平马镇党委书记梁世生说,要发展"农业+",放大农业的叠加效应,让农业效益最大化,实现农业转型升级。2015年以来,平马镇"农业+旅游"项目如雨后春笋出现,现已经投入使用6个。"功能+"=生产+观光+休闲平马镇的"农业+",像变魔术那样,让产区变景区、农房变客房、草场变球场……不断放大农业的内涵和外延,让许多村民  相似文献   

4.
农业在利川的地位举足轻重,但是,由于容易受气候影响,利川的农业是一个弱质农业。"靠天吃饭"、"望天收"是利川农业的真实写照。发展避灾农业,提高利川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  相似文献   

5.
《世纪行》2016,(1)
正一、发展"互联网+农业"的必要性1.农村劳动力结构失衡日益明显,农业转型升级迈向"4.0"。近些年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带动大批青壮年农民进城务工,留守老人和妇女成为当前农村主要劳动力,导致农业专业化分工难以深入推进、高效率农业设施装备难以推广、高水平农业科技成果难以转化,农业发展受到瓶颈制约。从农业的发展态势来看,"1.0的小农生产、2.0的机械化生产、3.0的精确化生产"正在向"4.0的智能化生产"快速迈进。  相似文献   

6.
论农业与“两型社会”及“两型农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不是选择在东部沿海发达地区,而是选择在中部传统农业大省工业化、城镇化的核心区域。这足以显示农业在"两型社会"建设中的重要地位,以及走"两型化"道路改造提升传统农业的必要性。为此,推动"两型农业"建设的路径选择是加大宣传培训力度,提高农户发展"两型农业"的能力;因地制宜选择具有"两型"特征的农业发展模式;加强区域合作,形成建设"两型农业"的合力;建立和完善"两型农业"发展的评价体系,使"两型农业"建设有标准可循;探索建立促进"两型农业"建设的生态补偿机制,让农民"有利可图";大力推动生态家园建设,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积极推广节约资源农业实用技术,提高资源利用水平;建立和完善促进"两型农业"发展的调控机制。  相似文献   

7.
正鄂政办函[2021]20号各市、州、县人民政府,省政府有关部门:《农业科技"五五"工程实施方案》已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2021年4月12日农业科技"五五"工程实施方案省农科院"十四五"期间,省农科院将组织全省农业科技工作者,进一步深化院地、院企合作,着力实施农业科技"五五"工程,即:力争突破50项农业产业发展关键核心技术,集成示范500项农业先进实用科技成果,推广50项农业可持续发展模式,建设50个农业科技引领示范村(镇),发展壮大50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相似文献   

8.
去年7月2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了《农业法》和《农业技术推广法》。这"两法"的颁布实施,标志着我国进入了依法治农、依法兴农、依法护农的轨道。农业"两法"对发展农业提出的目标、原则和要求等规定,是我们衡量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的主要准则。下面,谈谈关于贯彻实施农业"两法"的情况、问题和建议。一、贯彻落实农业"两法"取得了初步的成效对农业"两法"进行了广泛的宣传学习活动。各级人大、政府利用报纸、广播、电视等多种宣传工具,采取普法讲座、张贴布告、举办培  相似文献   

9.
正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努力走出一条生产技术先进、经营规模适度、市场竞争力强、生态环境可持续的中国特色新型农业现代化道路",要求"建立农业可持续发展长效机制,促进生态友好型农业发展",并明确提出"加大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力度"。在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再次强调"加快农业现代化,提升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开展秸秆、畜禽粪便资源化利用"。加快农村和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步伐是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  相似文献   

10.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要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夯实农业基础地位,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提高农民收入水平. 要加快建立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延伸农业产业链、价值链,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重庆市(江津)现代农业园区核心区60平方公里, 努力在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打造富硒农产品、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农村改革创新等方面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凝心聚力打造农业强、 农村美、 农民富的现代农业示范基地. 截至目前,园区累计总投资达47.5亿元,入驻企业56家, 各类新型经营主体达到201家. 成功创建"全国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全国农产品加工创业基地"、"市级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市级统筹城乡集中示范区"、"市级现代农业综合示范工程区"、"市级农业科技园区"、"市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区"、"市级干部教育培训基地".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恩格斯的农业发展思想最先在苏联得以实践,并经历了空想社会主义农业发展观的源起、科学社会主义农业发展观的形成、社会主义农业全盘集体化思维模式的固化、社会主义农业发展观的教条化定势,由此呈现出一幅社会主义农业发展的苏联理解史图景。社会主义农业发展的苏联理解脉络,启迪了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探索:第一,增强社会主义农业发展的道路自信与理论自信;第二,解决"新三农"问题的路径是"精准扶贫";第三,"精准扶贫"的抓手是构建高效"集体组织"。  相似文献   

12.
大力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农业现代化道路,是实现"十三五"时期农业发展目标、加快农业现代化步伐、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升级的必由之路,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作为全国闻名的"杨梅之乡"。  相似文献   

13.
农业综合开发是国家支持和保护农业发展,改善农业资源利用现状,优化农业结构,提高农业生产能力,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措施。近年来,朔城区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农业综合开发工作要求,紧紧围绕省十次党代会提出"转型跨越、再造一个新山西"的宏伟目标,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四化一体东部新区"发展战略,准确  相似文献   

14.
郝向明 《山西政报》2012,(Z2):11-12
太谷是农业大县,也是全国50个现代农业示范区之一。在推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中,资本、公司、科技三种因素起到了关键、支撑作用。根据这三种因素,在农业生产中所占的比重、发挥的作用,我们概括总结为"资本农业、公司农业、科技农业"。一、三大农业的概念"三大农业"是发展现代农业不可逾越的阶段,或者说是不可缺少的内容。所谓资本农业,就是单位区域内资本相对集聚、投入密度较大的一种农业生产活动。  相似文献   

15.
浙江省委、省政府十分重视农业科技工作,2011年隆重召开全省农业科技大会,全面部署"十二五"全省农业科技工作,进一步加大农业科技创新的政策支持。"十二五"开局之年,我省农业科技迎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根据省委省政府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的部署,我们以实施现代种业发展、产业技术支  相似文献   

16.
本刊 《创造》2014,(1):50-53
正"丰富多样、生态环保、安全优质、四季飘香"是云南高原特色农业的"四张名片"。打造成全国重要的"菜园、花园、果园、保健园",是云南高原特色农业努力的目标。"放心云南"、"健康云南"、"品质云南"、"人文云南",是云南高原特色农业的理念优势。"品牌、市场、企业、基地、科技、食品安全可追溯、物流冷链"是云南高原特色农业不可多得的发展优势。走过跌宕起伏的特色产业长路,在求变、破局、突围和超越中,云南农业呈现出一抹抹夺目的亮色、一个个耀眼的金秋,为全省经济社会的大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云南特色农业逐渐走出了自己的绿色有机发展之路、市场营销创造之路和高原特色品牌塑造之路。  相似文献   

17.
2017年11月,平湖市围绕农业供给侧改革,在全省范围内创新成立了首个农业经济开发区,坚持"像抓工业一样抓农业、像工业一样建园区、像工业一样抓招商引资"的理念推进农业发展.3年多来,平湖农业经济开发区成功招引农业"四新经济"产业项目33个,总投资达39.4亿元.  相似文献   

18.
《世纪行》2016,(11)
正省政协第九次月度协商座谈会聚焦湖北农业"走出去",凸显其重要性与紧迫性。农,天下之大本。对于中国这样一个拥有全球最多人口的大国来说,吃饭是头等大事。湖北自古以来就是天下粮仓,有千湖之省、鱼米之乡的美誉,作为农业大省和农业科技大省,推进农业"走出去",对于促进农民增收、缓解资源约束、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升级、提高农业国际竞争力,以及应对当前经济下行压力,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农业"走出去"势在必然,然而跟我国其他产业相比,农业"走出去"还  相似文献   

19.
可持续农业的工程技术体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可持续农业与农村发展 "可持续农业"(Sustainable agriculture)源于"可持续发展".由于国情农情不同,"可持续农业"的内涵在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是有区别的,美国、加拿大等发达国家的可持续农业是在以机械、化肥与农药为基础的"农业现代化"带来环境问题的背景下提出来的,更多地顾及自然资源与环境保护以及食品安全.  相似文献   

20.
中国是农业大国,新中国建立后走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业发展之路,成功解决了农民温饱问题,在一些地方还实现了"小康",但是又出现了农业效益不高、农民"增收难"的问题。中国农业怎么办?解决这些问题,要大力推进城乡统筹发展,笔者认为,当前积极推进"体验式农业",是一条创新之路。一、发展"体验式农业"的价值探讨体验式农业是有别于观光农业的现代农业。京津地区武清大孟庄镇"东篱现代农业产业区",是首个将现代化农业生产、农业观光旅游与休闲度假相结合的复合型大型地产项目。武清东篱生态农庄,其中11万平方米别墅、18万平方米度假公寓,温泉度假酒店5万平方米,现代农业庄园5万平方米,其最主要的资源特点即在"现代农业"二字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