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余未人 《当代贵州》2010,(16):52-52
玉屏箫笛雌雄配对,雄粗而雌细。雄箫音色浑厚而有张力,雌箫音色圆润而隽永。雌雄合奏,既在音色上和谐有致,又在形式上有深刻寓意。这使得玉屏箫笛成为寄寓知音、爱情、友情的信物。这种独特的文化蕴含,也是玉屏箫笛得以传承兴旺的根基。  相似文献   

2.
正要保持玉屏箫笛产业持久的生命力,必须以文化为灵魂,打造从原材料生产、箫笛制作到箫笛文化品牌为一体的产业链。1915年,玉屏郑丹青、郑步青兄弟制作的平箫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获奖。2006年,玉屏箫笛制作技艺被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玉屏箫笛经历了400多年的发展,承载了15万玉屏人民的文化认同,但如今各种现代乐器的发展对箫笛这样的传统乐器造成了一定的冲击,且以手工为主的传统箫笛制作方式与现代化的快节奏生活方式产生了一定距离。  相似文献   

3.
<正>玉屏箫笛金奖百年暨"相约茶花泉"文化活动周旨在回顾玉屏箫笛的光辉历程,展示玉屏箫笛文化、侗族文化及"茶花泉"景区建设成果。金秋十月,百里侗乡油茶花开,舞阳河畔箫笛传情。10月4日至8日,玉屏侗族自治县纪念玉屏箫笛荣获巴拿马国际金奖百年暨"相约茶花泉"侗族民俗文化风情展示活动在AAA级茶花泉景区举行。淳朴善诚、热情好客的侗家儿女斟满米酒,吹响迎宾号角,以丰富浓郁的侗族风情文化向四  相似文献   

4.
正玉屏侗族自治县位于湘黔两省交界处,素有"黔东门户"之称,因"舞阳河水清似玉,隔河山峰耸立如屏"而得名。玉屏是驰名中外的箫笛产地,玉屏箫笛始创于明万历年间,既是精良的民族乐器,又是精美的工艺品,在中国乐器中独树一帜、堪称一绝。1913年在英国伦敦国际工艺品展览会上获银奖,1915年在美国旧金山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获金奖,与大方漆器、茅台酒并称"贵州三宝"。2006年,"玉屏箫笛制作技艺"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相似文献   

5.
<正>玉屏箫笛由于历史悠久,品质优良,工艺精细,音韵清越,美观大方等特点而誉满神州,蜚声海外。"仙到玉屏留古调,客从海外访知音。"这是人们对玉屏箫笛的高度赞誉。玉屏箫笛,原名"平箫玉笛",以音色清越优美、雕刻精致而著称,是我国著名的两种竹管乐器之一,既是一种制作精良的民族乐器,又是一件工艺精美的高雅艺术品。玉屏箫笛的传统雕刻颇具特色。凤翥龙翔,栩栩如生;山水花鸟,清新迷人;草纂隶楷,流畅古雅。箫笛音质纯正,音  相似文献   

6.
正玉屏箫笛既是精良的民族乐器,又是精美的工艺品,在中国乐器中独树一帜、堪称一绝,常被当作礼品赠送或收藏。傍晚时分,漫步舞阳河畔、侗家风雨桥上,悠扬箫声随风飘来,爱好音乐的男女老少手持箫笛,或独奏,或合乐,引得市民和游人纷纷驻足观赏。"近年来,我们致力于传承箫笛文化,壮大箫笛产业发展,玉屏箫笛知名度不断提升。"玉屏自治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吴红春说。  相似文献   

7.
玉屏箫笛文化源远流长,是贵州省民族民间文化的宝贵财富之一。近年来,玉屏县通过建设箫笛、竹林、人才三大基地及加大宣传推介等举措,不断弘扬箫笛文化,壮大箫笛产业。  相似文献   

8.
大方漆器及其传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余未人 《当代贵州》2009,(18):68-68
历史上,贵州闻名全国的手工艺品屈指可数;而大方漆器与茅台酒、玉屏箫笛并称为贵州“三宝”。这珍贵之“宝”,能引人萌生探寻之乐趣。  相似文献   

9.
陈丽玲 《当代贵州》2010,(21):64-65
近年来,玉屏以生产、竹林、人才培养三大基地为抓手,不断促进箫笛产业加快发展。如何进一步传承发展箫笛文化,做大做强箫笛文化产业?玉屏将从固本强基、外树品牌和开拓市场三个方面着手,不断促进玉屏箫笛产业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  相似文献   

10.
<正>大方漆器:大器方正世之精品贵州大方县素有"国漆之乡"的美称。1915年,来自贵州山野的大方漆器在世博会荣获金奖,与茅台酒、玉屏箫笛同年跻身"贵州三宝"。沧桑百年弹指挥间,  相似文献   

11.
"天赐神授"的美丽传说有诗词的地方就有音乐,有音乐的地方就有箫笛。谈论箫笛,玉屏非提不可。平箫玉笛,因其悠久历史,优良品质,精细工艺,清越音韵等特点,誉满神州,蜚声海外。有关玉屏箫的记载,首见于清乾隆《玉屏县志》:"平箫,邑人郑氏得之异传,音韵清越。善音者,谓不减凤笙"。相传,由山东迁来玉屏安家的郑氏,到镇远省亲访友,偶遇一鹤发童颜的老道鹿皮翁,顿生敬意,与之结为知心朋友。老道来到郑家没多久,生了一场大病,郑家待他如亲人一般,煎汤送药,殷勤照料。  相似文献   

12.
陈正府  张波 《当代贵州》2009,(11):62-63
2008年12月7日晚,贵州省博物馆多彩贵州黔艺宝演艺大厅.当主持人宣布2008"瓮福杯"多彩贵州旅游商品大赛"贵州名创"特等奖颁发给贵阳市黔艺宝选送的新三宝系列时,杨成勇开心地笑了.这个多年来一直走在贵州民族民间特色旅游工艺品研究与开发之路上的男子更坚定了自己所走的路. 让黔艺宝成为感受多彩贵州的一扇窗口 "贵州珍宝哪里找,博物馆内黔艺宝".位于贵州省博物馆一楼的黔艺宝馆汇集了黔中大地的各种经典及特色民族民间工艺品,不仅有紫袍玉带石雕、玉屏箫笛、思州石砚、大方漆器、平塘牙舟陶,还有民族蜡染、苗族刺绣、苗族银饰,甚至贵州特产天麻、灵芝、杜仲"老三宝"等,也是一应俱全.  相似文献   

13.
箫、笛是中国的古老乐器。据考古发现,箫、笛之雏形诞生在汉字之前,已有7000余年,中华文化在音乐创造上初现文明曙光。  相似文献   

14.
正传统村落不仅是文化资源,也是重要的经济资源。抓传统村落保护发展,就是抓传统文化传承、文物保护、新农村建设、农民增收致富、旅游发展。从江县小黄村因侗族大歌而闻名,是远近闻名的"歌窝"。"现在,小黄村在外专门靠演唱侗族大歌挣钱的村民有540人。全村有53户村民在经营农家乐和歌堂旅馆,11户从事旅游纪念品销售,8户从事芦笙、侗笛、牛腿琴等民族乐器加工,全村每年创收超  相似文献   

15.
斑竹声声     
南宋绍兴二十四年秋的一天,临安城来了一位自称神笛的人,他经常在西湖边,或者钱塘江边吹奏笛子,那悠扬婉转的笛声,凉得众人丢掉手中的活儿,停下来倾听那优美的声音,突然,神笛冲捕鱼的一对老夫妇大喊,要二人把船摇到岸边,小心有翻船的危险,说完神笛又起,老夫妇听话地把船划到岸  相似文献   

16.
2007年,一辈子牵着毛驴走村串乡唱"牛皮灯影"戏的环县艺人敬廷孝,在异国他乡的舞台上展示了中国的皮影艺术,精彩演技看得外国人如醉如痴。回想起那一段,敬廷孝激动地说:"没有政府重视我们的‘小戏’,哪有机会出国!"2007年,环县组织民间道情皮影艺术团4次赴欧洲的法国、德国、奥地利、荷兰、比利时等国演出,为环县道情皮影进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营造声势。环县道情皮影是从窑洞里走出来的,属于家庭戏、炕头戏。演出的全部行当一驴驮,一人挑扦包白包唱,笛子、笛呐交替伴奏,笛呐、四弦自然对环,两大传统板路(飞板、弹板)、四大  相似文献   

17.
正在毛泽东故居中南海丰泽园的书房里,一直存放着一本1930年上海明日书店出版的列宁著作《唯物论与经验批判论》,封面上有毛泽东用毛笔写下的"毛泽东"三个字的签名。这本书,就是列宁这部哲学名著的第一个中文全译本,全书共461页,近30万字,译者的署名是"笛秋""朱铁笙"。在20世纪30年代白色恐怖的背景下,马列著作的译者大都使用的是笔名或者化名,"笛秋""朱铁笙"也是如此吗?他们又是怎样携手合译这部  相似文献   

18.
(一)闻名 我和胡耀邦的交往应该从1975年他在中国科学院、我在国务院政治研究室工作时算起。从那时起,我同他才在工作上以及政治上、思想上开始有接触。但这并不是说在此以前我对他一无所知,也不是说我们两个人一直彼此互不相识。早在1938年春天,我就知道我们党内有一个名叫胡耀邦的青年人,以后我又多次听人说起过他。  相似文献   

19.
仁怀市是著名的国酒之乡,素以盛产美酒而闻名。从公元前135年,汉武帝在品尝从赤水河流域上贡朝廷的枸酱酒后,连声赞叹“甘美之”;到1915年,古香古色的茅台酒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掷地飞天,力挫群芳,荣获金奖;再到今天,茅台酒秉承优秀的传统风格,一步步发展壮大,发展成为年销售收入达16亿元、利税逾8亿元的特大型企业。茅台酒经历了从作坊生产到  相似文献   

20.
快乐大叔 《党课》2012,(17):101-102
2012年的6月24日,一条不起眼的消息在铺天盖地的资讯中偶然挤到了快乐大叔的面前——世界上最后一头象龟于当日在厄瓜多尔的加拉帕戈斯群岛去世了。这只象龟就是曾经闻名全球的“孤独乔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