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大陆的两岸关系研究大约始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近年来这一领域的研究呈现出快速发展的势头,并且在台湾问题研究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总体而言,大陆的两岸关系研究具有起步晚、发展快、与现实结合较为紧密等特点,出现一批相当有社会影响的研究成果。本文拟就大陆两岸关系研究的现状特点和存在问题进行初步探讨,以寻求两岸关系研究领域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
吴能远 《台湾研究》2007,(6):7-9,16
两岸关系发展中.台湾民意的问题应予以高度重视并进行深入的研究。民意的形成有其一定的历史与现实的因素。在统一之前,台湾民意中的合理要求应该获得大陆充分的谅解与尊重。但民意也是可以塑造的,近十余年来,台湾的一些政治人物为了推行“台独”和自身的权力,不断地把台湾民意导向与大陆对抗的极端,并用“法理台独”冲撞大陆对台政策的红线,增加了两岸关系出现危机的风险,受损害的将是台湾同胞。  相似文献   

3.
经过10余年的紧张冲突尤其是陈水扁当局“法理台独”的冲撞,两岸关系受到很大冲击,台湾更是在低谷徘徊的两岸关系中受损严重。在此同时,中国大陆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国际影响力进一步扩大,在两岸关系中的地位与影响得到加强。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与牵引,台湾新任领导人采取了与以往几任台湾主政者不同的两岸政策措施,两岸关系出现了良性动态发展之势。然而,两岸关系发展涉及的问题很多,将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与制约,其存在的问题与隐忧难以忽视。本文拟就两岸关系的新发展及其原因、两岸关系发展面临的问题与隐忧等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4.
张华 《台湾研究》2013,(4):37-42
在台湾问题的发展过程中,大陆、台湾和美国是最主要的互动方,因此台湾对外战略最主要的关注点就是处理与大陆和美国的关系。台湾当局的对美政策和大陆政策之间并非是割裂的关系,而是存在着重要联系。从台湾惯常的逻辑思维来看,大陆对台政策的目标是实现两岸统一,而且统一的进程中并未承诺放弃使用武力,因此两岸关系应是敌对关系,台湾不应该也不可能与大陆开展全方位的交流。  相似文献   

5.
应台湾东吴大学政治系主任黄昭弘教授、中国大陆研究学会秘书长杨开煌教授的邀请,我系张汉清、黄宗良教授和李义虎副教授于1994年12月26日至1995年1月2日访问了台湾。他们在东吴大学政治系、台湾大学政治系、政治大学国际关系研究中心、《中共研究》杂志社、中国统一联盟同台湾学者和部分学生,就两岸关系、中国统一、大陆政策及有关国际问题进行了广泛的交换看法,增进了互相了解,并会晤了政大国关中  相似文献   

6.
台湾民粹主义是伴随着台湾政治转型而逐渐凸显出来的一种政治现象。它不仅涉及到民主化理论的根本性问题,而且也对台湾民主政治的发展和两岸关系的嬗变,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本文试图对台湾学者对台湾民粹主义的研究现状进行纵向的历史回顾和横向的理论梳理,并指出当前研究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相似文献   

7.
影响两岸关系发展的因素历来有中国大陆因素、国际因素、台湾岛内因素及两岸关系自身发展因素四大层面,在不同的时期四大因素所发挥与产生的作用和影响又各不相同。自上世纪80年代末以来,随着台湾政治社会的剧烈演变,台湾政局因素在两岸关系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尤其是随着台湾政治社会的“本土化”、“民主化”的发展,台湾政局因素对两岸政治关系的影响至为明显,  相似文献   

8.
征稿启事     
《台湾研究》2014,(3):F0003-F0003
《台湾研究》是中国礼科院台湾研究所主办的综合性学术双月刊,是大陆涉台研究的重要学术交流平台,也是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台湾研究》主要刊登涉台重大问题、热点问题以及基础性研究等学术文章,内容涵盖台湾政治、经济、社会、文化以及两岸关系等领域,兼载书评、学术动态等。欢迎海内外专家学者惠赐佳作。  相似文献   

9.
征稿启事     
《台湾研究》2014,(5):F0003-F0003
《台湾研究》是中国社科院台湾研究所主办的综合性学术双月刊,是大陆涉台研究的重要学术交流平台,也是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台湾研究》主要刊登涉台重大问题、热点问题以及基础性研究等学术文章,内容涵盖台湾政治、经济、社会、文化以及两岸关系等领域,兼载书评、学术动态等。欢迎海内外专家学者惠赐佳作。  相似文献   

10.
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并努力实现中国大陆和台湾的和平统一符合海峡两岸中国人的利益,也有利于亚太地区的和平和繁荣。但是,美国的对台政策无疑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两岸关系的进程。本文将探讨美国学术界关于美国的台湾政策的观点。在这里,“学术界”这个概念涵盖任何从事和中美关系相关的学术研究的美国学者、研究人员和研究  相似文献   

11.
张文生 《台湾研究》2008,(5):18-21,59
两岸关系是国共内战的延续,国共两党关系长期以来是两岸关系的主体和核心。2000年,随着台湾政局的发展,国民党失去了台湾的执政权,也丧失了大陆政策的主导权。2005年中国共产党积极推动两岸政党交流,两岸政党关系翻开了崭新的一页。中国共产党在推动两岸政党交流的过程中,牢牢把握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主题,使得有利于两岸关系发展的积极因素不断增长。  相似文献   

12.
修春萍 《台湾研究》2006,(5):8-11,17
台湾问题是一个有着复杂国际背景的中国的内政问题,它的本质是中国的内政,但它的产生、延续与国际因素密切相关。现阶段两岸关系的发展,以及将来台湾问题的最终解决,从根本上说,取决于中国大陆因素以及台湾岛内因素的发展变化.但囿于历史和客观现实等原因,国际因素在其中的影响也难以忽视。台湾问题中国际因素存在的形式、程度以及影响的大小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会随着力量对比的改变和形势的发展而发生相应的变化,从对现阶段两岸关系产生影响的外部因素中也可以明显地感到这一点。  相似文献   

13.
征稿启事     
《台湾研究》2014,(1):F0003-F0003
《台湾研究》是中闻社科院台湾研究所主办的综合性学术双月刊,是大陆涉台研究的重要学术交流平台,也是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台湾研究》主要刊登涉台重大问题、热点问题以及基础性研究等学术文章,内容涵盖台湾政治、经济、社会、文化以及两岸关系等领域,兼载书评、学术动态等。欢迎海内外专家学者惠赐佳作。  相似文献   

14.
李登辉大陆政策思想研究杨梓辛登辉在台湾主政的时期,是海峡两岸关系发展最快、亦是两岸关系发展日趋复杂化的时期,因此对李登辉当局的大陆政策乃至李登辉本人的大陆政策思想,便产生了众说纷纭的现象。有人说李主张统一,有人说李是口统实独,还有人则说李是不统不独,...  相似文献   

15.
台湾东吴大学政治系教授、中国大陆研究学会秘书长杨开煌和台湾大学政治系副教授石之瑜两位先生,于4月5日访问我系,与教师、研究生进行了座谈。双方就两岸关系、台湾“省市长选举”、台商来大陆投资、“一国两制”方针以及中国文化等问题,广  相似文献   

16.
为巩固和扩大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民意基础,了解和掌握台湾民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以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时期的台湾民意为探讨内容,力图通过对涉及两岸关系的台湾民意的内涵与特点、影响台湾民意的因素等问题进行研究分析,以探寻建立两岸民意的沟通与共融之路径。  相似文献   

17.
台湾研究方法论(笔谈)编者按:今年9月,适逢一回社会科学院台湾研究所建所十周年,值此回顾过去展望未来之际,我刊特约请大陆台湾研究领域中一些知名的专家、学者稿畅谈有关台湾研究的方法问题,期望借此交流,进一步推动台研所乃至大陆的台湾研究工作向更高的学术水...  相似文献   

18.
1996—2005年是海峡两岸关系发展不平凡的10年,贯穿这10年发展的主线是两岸围绕要不要坚持一个中国原则进行复杂而激烈的“统独”大对决,10年的较量测试出影响两岸关系发展的各方的底线和能量,大陆牢牢掌握打击、遏制“台独”分裂活动的战略优势和有利条件,美国插手台湾问题的程度加深,“台独”走向衰落。这10年是两岸关系发展无法回避的必经阶段;对大陆而言,“促统”越不过“反独”的阶段;对台湾而言,  相似文献   

19.
台湾学者对台湾历史的研究陈孔立本文是一份学术动态资料,提供有兴趣研究台湾历史的大陆学者参考。一、总的印象台湾学术界对台湾历史的研究,基本上是学术性的,但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政治内涵,有时还有相当强烈的政治色彩。过去台湾史的研究曾经是一个敏感的领域,人们...  相似文献   

20.
李峰 《台湾研究》2005,(3):11-14
《海峡两岸》作为中央电视台的涉台电视评论性栏目,经过多年的发展,目前在大陆以及海外有着较为广泛的影响,这个栏目之所以受到重视和欢迎,固然有节目本身的原因,但最根本的是由两岸关系的历史大背景,以及台海问题在现实社会的特殊地位所决定的。对台传播出现的热度,反映的是人们对台湾问题的关注热度。从中央的政策看,党的十六大报告将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作为在新世纪的三大任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