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自民进党在台岛攫取领导权以来,两岸局势不断因陈水扁的各种"台独"和"独台"动作而恶化,如此一方面使得祖国大陆的和平统一方针受到威胁,另一方面也使正步入新一轮繁荣和增长期的亚太和平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威胁。这种双重的威胁都是陈水扁所推行的一系列"台独"政策的结果,因此,我们应该深入思考在这一系列政策背后的战略思维模式和观念。不可否认,对于岛内一些陈水扁政策的追随者来说,他所奉行的那些政策几年以来确实取得了不少在他们看来 相似文献
2.
随着9月9日的到来,施明德发起的每人100元“倒扁”行动,尽管短短几天已突破了1亿元,获得超过百万人的支持,但最新的民意调查显示,倒扁支持率已下降10%。而自从该行动开始以来,舆论一边声援和嘉许着它的道义勇气,一边却对它能否成功逼迫陈水扁下台表示悲观。过去的6年,陈水扁政权百孔千疮,其贪腐无能和胡搅蛮缠的政治招数有目共睹,但出身草莽英雄的陈水扁,却每每能够在四面楚歌时放手一搏,上演绝处逢生的拿手好戏。史有明鉴,这一次,人们不知道“陈总统”在关键时刻又会使出什么让人始料不及的“后手”。而由施明德发起的此次群众运动,尽管以反贪腐为诉求,刻意淡化党派之争的色彩,但依然无法跳出非蓝即绿的窠臼,这就给陈水扁运用民粹、凝聚支持留下了可能的操作空间。这就是台湾政治吊诡的现实。而更大的疑惑还在于,像陈水扁这样轻忽无行、睚眦必报、毫无“人君”气象的人,为何能够获得台湾民众的青睐而扶摇直上,并在风声鹤唳、摇摇欲坠中苦撑到现在?而曾经以反黑金和理想主义著称的民进党,又为何对陈亲属的腐败行径视而不见,心甘情愿地和陈捆绑在一起,一次次地为其背书呢? 相似文献
4.
7.
最近一段时间,伴随2004年台湾“大选”的日益临近,陈水扁为摆脱政经困境,拉抬低迷的选情,不顾政治后果,无视外界的抨击与反对,在所谓“公投是国民基本人权”的晃子下,坚持要在明年选举前推动“公投制宪”,并在“过境”美国时,借用美国媒体公开喊出“公投制宪建国”的口号,妄图推动“公投台独”国际化。 相似文献
8.
9.
由于在8年执政期间大力推动法理台独,陈水扁俨然成为激进台独路线的代言人,这也为陈水扁提供了一种无形的政治保护。因此,尽管对陈水扁贪腐行为加以严厉惩处,有利于维护政党形象,却没有人敢于为此得罪党内的基本教义派,民进党内的重要政治人物也几乎都不敢与陈水扁进行彻底的切割。 相似文献
10.
11.
谢长廷的登陆及举办的香港会谈、陈菊的再次登陆、民进党举办的华山会议,等等,让民众看到民进党内部似乎正在发生调整与改变,但随着陈水扁的重新入党,民进党再一次重陷泥潭。8月份,台湾两位政治人物的举动引起了热议。这两位都与民进党有关,一位是高雄市长陈菊再次登陆,访问了天津、深圳、厦门和福州。陈菊宣称,作为民进党元老,自己这次大陆之行,是以善意创造更多友善。越来越多的绿营政治人物访问大陆、香港,让人们对民进党和大陆的关系增加了一些想象空间。另一位就让人有点纠结了,他 相似文献
12.
2000年3月18日,以陈水扁当选台湾最高领导人为标志,在野的民进党取代了执政长达50年的国民党,实现了台湾政治发展史上的首次政党轮替。但自那时起,台湾政局一直处于动荡之中,财经形势迅速恶化,两岸关系僵持不前,新当局施政非但没有“向上提升”,反而一度面临被罢免的政治危机,台湾前途何去何从更加令人迷惘担忧。本文仅就大选后台湾政局的这一演变及其缘由,作一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3.
陈水扁与卢武铉是好有一比的,这两人都出身寒微,都高至"总统",都因腐败问题浮出水面,在下位之后被新闻曝光被司法调查,只是一个脸皮厚,死不悔改;一个脸皮薄,以死悔改,这两人对待腐败的"负责态度"折射出了两种文化背景,"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此间大义,不说也罢。 相似文献
14.
诏书是皇帝布告天下臣民的专用文书。历史上曾有若干帝王下过荒诞无稽的诏书,而晋武帝司马炎的那份“权禁断天下嫁娶”诏,可谓史上最色胆包天的荒唐诏令。 相似文献
15.
以2005年8月“高捷弊案”爆发和年底县市长选举结束为发端,台湾政局逐渐出现民进党上台以来的最大变局,陈水扁执政开始进入“后扁时代”。引发岛内政局变化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长期标榜“清廉、本土、改革”的民进党政府迅速沉沦,人民对执政者的为所欲为和无所不为深感困惑与震惊,并逐渐失去耐心与信心。岛内在2006年所兴起的反贪倒扁运动,目前仍未能引起人们对2000年政党轮替后所出现的岛内乱象的省思,民进党隐藏在“爱台湾”、“本土化”与“民主化”旗号下的选举利益考虑和“台独”路线,显然无法产生推动其转型的内在力量。引发台湾政治变局的结构性因素在相当长一个时期仍将继续主导岛内政局走向。 相似文献
16.
陈水扁当局在美国院外活动情况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美国国会历来是台湾当局对美“外交”活动的一个重要基点。通过在美国的院外活动,谋求美国对台湾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的支持,也同样是陈水扁当局对外活动的首要目标。本文拟从陈水扁当局在美院外活动面临的形势、目标、活动特点与方法等问题着手探讨,以求更清楚地了解台美关系走向,及其对两岸关系和中国统一问题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3月18日,台湾第十任“总统”选举揭晓,民进党候选人陈水扁以497.7737万票、39.3%的得票率当选“总统”。民进党上台,是台湾政坛的空前巨变,将对岛内的政治生态、政党政治、统独走向产生巨大冲击,也为两岸关系投下了新的变数。 相似文献
18.
3月18日,台湾第十任“总统”选举揭晓,民进党候选人陈水扁以497.7737万票、39.3%的得票率当选“总统”。民进党上台,是台湾政坛的空前巨变,将对岛内的政治生态、政党政治、统独走向产生巨大冲击,也为两岸关系投下了新的变数。 相似文献
19.
长城是世界建筑史上的杰作,它盘踞在重峦叠嶂之间,蜿蜒在沙漠之上,气势磅礴,坚固雄伟,被视为世界七大奇迹之一。曾有权威人士做过统计,修筑长城所用的砖石,如果用来修建一道厚1米、高5米的长墙,这道长墙足以环绕地球一周;而如果用来铺筑宽5米、厚35厘米的马路,则可以环绕地球三周以上。但今天的人们在感叹其浩大伟岸的同时,不知还有多少人能够体味出其背后的辛酸。修筑长城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给平民百姓造成了无法估量的损失,更令人啼笑皆非的是,两千多年前修筑长城的起因听起来颇为荒唐。 相似文献
20.
传统上,媒体主要包括报纸、杂志、广播、电视四类。它具有表达民意、监督政府、选举动员、巩固统治等多种政治功能,一直是西方民主政体中各政党势力谋求控制的重要政治资源,这在标榜“民主”的台湾也未能例外。陈水扁上台后,出于巩固统治、推行“渐进式台独”路线的需要,背弃竞选时“党政军退出媒体”的承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