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大学毕业生是劳动力市场上的优势群体,但是大学生就业的劳动力市场运行并不稳定。问题在于,大学毕业生的高人力资本存量得益于政府、社会、家庭及个人的长期人力资本投资,劳动力市场的任何波动都会引致人力资本投资的损失,并对经济增长产生消极影响。基于大学生就业的现实压力,同时考虑到社会经济发展的未来前景,欧、美、加、日等各大经济体都极为关注对大学生就业的政策投入。就业政策就像是一只“看得见的手”,不仅可以弥补劳动力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的不足,而且能够引导和促进“看不见的手”在大学生就业过程中更好地发挥作用。需求政…  相似文献   

2.
当前社会总体就业创业形势依然严峻,大学毕业生已成为城镇新增劳动力的最大群体,城镇新增劳动力就业、下岗失业工人再就业、新生代农民工转移形成的"三峰叠加"局面还没有缓解。文章借助SWOT企业竞争态势分析方法,通过探析目前大学生就业创业的优势(Strengths)、劣势(Weaknesses)、机会(Opportunities)和威胁(Threats),旨在提出力破大学生就业创业困境的策略,从而帮助大学生做好就业创业工作。  相似文献   

3.
西南民族地区大学生规模不断发展,大学毕业生就业困难逐年加大,其失业问题日益成为社会和学校关注的热点。大学生失业的重要原因是缺乏对大学生个体潜力挖掘和职业规划指导。可以从大学生素质结构优化维度开展职业指导和服务,对大学生失业群体进行个性化的职业生涯规划,帮助大学生失业群体解决就业过程中的问题,实现顺利就业。  相似文献   

4.
近几年来 ,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 ,引起了社会、高校、毕业生及家长的极大关注。造成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原因是多方面的 ,解决这个问题也需要全社会多方面的共同努力。高校毕业生是我国劳动力资源中的一个优秀的群体 ,为培养这些毕业生 ,国家、社会、高校和学生家庭都有很大的投入 ,高校毕业生合理、及时而又充分的就业 ,从某种意义上说 ,对社会的发展 ,国家的稳定、经济的建设都有重要意义。本文试从学生的角度出发 ,来分析一下他们的择业心理 ,以期望能对毕业生就业工作有所帮助。大学生的择业心理指的是大学生在选择职业的过程中 ,对自己…  相似文献   

5.
2014年,西宁市城西区更加注重社会发展,努力改善民生福祉。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加强公共就业服务和市场体系建设,发挥好大学生创业孵化服务中心的带动辐射作用,实施大规模就业创业培训工程,切实解决高校毕业生、城镇新增劳动力和失地农民的就业问题,  相似文献   

6.
为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大连市沙河口区提出了“创业式”就业工作思路,从2005年开始由财政拨出专项创业扶持资金,每年拿出300万元扶持大学生激情创业,并对大学生等就业困难群体实施创业援助,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果。  相似文献   

7.
就业是民生之本。据有关数据显示,我国高校毕业生由2000年的117万猛增到2006年的413万,但每年有超过30%的毕业生无法实现顺利就业。2007年,大学毕业生将突破历史纪录达495万,其中140多万大学生将无法实现当期就业。面对新成长劳动力、农村富余劳动力、下岗失业人员就业矛盾相互交织的复杂情况,面对我国劳动力供大于求的基本格局,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日益凸显。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有哪些?应如何给予解决?笔者想就此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8.
《世纪桥》2015,(7)
如何解决大学毕业生就业难问题是近年来社会广泛关注的焦点。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为大学生提供了施展才华的空间。如何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吸引大学生去西部就业,是西部开发中亟需解决的问题。依据佳木斯大学2009年4-5月的大学生就业期望调查的客观结果,结合当前的社会状况和就业形势分析了大学生的就业意识状况。具体从解决西部地区薪金、待遇、社会保险等大学生切身实际问题,可以吸引大批大学毕业生去西部就业。这对解决大学毕业生就业难和西部人才缺乏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无论是劳动力市场中供需平衡理论还是流动与竞争理论等都不能很好地解释大学生就业中存在的诸如“官二代”、“富二代”、“拼爹”等现象,需要借助新的视角——社会资本理论。社会资本作为就业结果的影响因素已经引起广泛关注。尽管国内外学者对于社会资本与大学生就业存在“强关系”和“弱关系”的争议,但至少都认为社会关系网络对大学生就业质量产生着至关重要的影响。这就给我们两点启示:一是政府要尽快建立竞争充分、制度规范的劳动力市场,将社会资本对大学生就业的作用限制在合理范围内。二是在我国劳动力市场未充分完善之前,大学生除了学好专业知识、取得各种证书、加强身体锻炼之外,还应该积累社会资本,增加自己的就业筹码。  相似文献   

10.
关于促进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7年3月5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指出我国现阶段"就业形势依然严峻,劳动力总量过剩与结构性短缺并存,大学生就业压力增加"。大学生就业难问题近年来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地处西部地区的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更为突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