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邢久强  王鹏志 《前线》2008,(6):13-15
今年是改革开放30周年,也是真理标准问题讨论30周年。在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学部、马克思主义研究院举办的“纪念真理标准问题讨论30周年”思想家论坛上,专家学者们关于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如何进一步解放思想的发言,给了我们一些深刻启示。  相似文献   

2.
真理标准讨论二十年张友谊二十年前,一场轰轰烈烈的真理标准大讨论,揭开了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序幕,在中国历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一、正本清源,恢复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本是马克思主义的一条基本原理。而在“文化大...  相似文献   

3.
1978年开始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大讨论,冲破“两个凡是”的教条主义束缚,走出现代迷信,使实事求是、解放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得以恢复和重新确立。这场关于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的大讨论的政治结论是:结束“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指导,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十一届三中会作出的决定,标志着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的开始,是一次具有历史意义的转折。有了真理标准的讨论,中国改革才得以启动。回首这20年艰苦的探索和举世瞩目的辉煌,可以说,真理标准的讨论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启蒙。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个马克思主义的道理,为我们注入了思维活力,增强了革新精神。  相似文献   

4.
刘鑫凤 《世纪桥》2009,(1):43-44
2008年是关于真理标准问题讨论的30周年,也是我们党新时期解放思想的重要契机,30年来我们党历经艰辛,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并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些都体现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解放思想”的重要作用。本文主要从解放思想与真理标准讨论问题关系的视角出发,阐述了真理标准讨论是解放思想的开端,30年来解放思想的成果对真理标准讨论的验证以及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坚持真理标准不断地继续解放思想等问题。  相似文献   

5.
周凯 《探索》2002,22(2):77-78
一、实践对认识真理性的检验以什么标准来检验和判定认识的真理性,是哲学史上长期争论不休的问题。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引人实践概念,科学地解决了真理标准问题。我国”文化大革命“后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重新确立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相似文献   

6.
一、邓小平理论发展观的认识论主线:解放思想,实是求是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也是邓小平理论在社会主义建设上的方法论和邓小平理论的历史起点和逻辑起点。从历史上看,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夕的关于真理标准的讨论,冲破了个人崇拜和“两个凡是”的束缚,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这是思想路线的拨乱反正。抛弃“以阶级斗争为纲”这个不适用于社会主义社会的“左”的错误方针.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这是政治  相似文献   

7.
真理标准讨论,实质涉及中国的前途问题,中国往哪里走的问题,端正思想路线的问题。一个马克思主义政党要善于把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同中国的实际结合起来,不能把马克思主义当作僵死的教条,要创造性地发展马克思主义。如果离开我们的实际和发展来谈马克思主义是没有意义的。没有真理标准的讨论,就不可能解放思想,只有思想解放了,才能使我们的各项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取得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早在1937年,毛泽东就在《实践论》中提出了实践标准,为克服当时党内存在的严重的教条主义,为以…  相似文献   

8.
四十年前的一场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推动了全国性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解放运动,成功卸除了"两个凡是"套在人们头脑中的精神枷锁,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指导地位,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成功实现工作重心的转移并进而促成中国历史的大转折做了思想铺垫。这一思想解放运动实现了实践理性的回归,科学精神的重塑,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具有重大的政治意义、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关于真理标准讨论至今已过去二十年了。二十年前,正当我们党和国家处于重大历史性转折的关头,邓小平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领导开展了一场规模浩大、影响深远的“真理标准大讨论”。这场讨论,冲破了“两个凡是”的严重束缚,推动了全国性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解放运动,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了重要的思想准备,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今天,在全区各族人民深人学习贯彻党的十五大精神,为实现跨世纪的宏伟目标努力奋斗的时候,我们认真总结真理标准讨论以来我区解放思想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经验,对于更加…  相似文献   

10.
坚持以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本来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最基本的原理。但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由于人们长期受“左”的影响,思想僵化,个人崇拜盛行,不少人对“文革”后提出的“两个凡是”的错误实质和严重危害认识不清。正是在这种情况下,邓小平同志以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的胆略和政治勇气,支持和领导了真理标准的大讨论,重申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一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进而掀起了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随着真理标准讨论的不断深入,邓小平同志对党的思想路线作了进一步的概括。在《坚持党的…  相似文献   

11.
三十年前的初夏,在神州大地上掀起了一场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在邓小平的领导下,一些学者提出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命题,向“两个凡是”的本本主义发起冲击。本来,“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马克思主义学说的一个基本原理,可是在极左路线的禁锢下,这一基本原理竟然也成了“问题”,  相似文献   

12.
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真理的实践标准的讨论恢复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成为改革开放的先导。 关于人道主义和异化问题的讨论 经过讨论,全盘否定人道主义的观点被否定了,但在如何评价上发生了分歧,一种观点认为马克思主义就是一种人道主义,另一种观点认为马克思主义包括作为伦理原则的人道主义,却否定了作为历史观的人道主义。因为这种人道主义是唯心史观。 关于主体性和主体性原则的讨论 马克思主义从未否认过人是主体、人有主体性。争论发生在  相似文献   

13.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思想路线问题,就是要始终坚持解放愚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这是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为我们提供的认识论上的强有力的保证。这场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给了我们一个深刻而又宝贵的启示:要努力提高发现真理、认识真理的能力与水平。  相似文献   

14.
《湘潮》1998,(3)
1978年5月11日,《光明日报》发表了特约评论员文章《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文章论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实践第一的观点,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以极大的理论勇气,指出任何理论都要接受实践的考验。文章矛头所指,就是当时禁锢人们思想的“两个凡是”的观点。一石激起千层浪,文章发表后,立即在全国引发了一场关于真理标准的大讨论,并得到邓小平的肯定和支持。真理标准的讨论,是我们党历史上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它的实质是要冲破“左”的思想束缚,恢复马克思主义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纠正党内长期存在的“左”的指导…  相似文献   

15.
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是“唯一”的或者不是“唯一”的,这个问题在国内外都有争议。其中有一种值得商榷的意见认为,把实践标准说成是“唯一”的,太绝对了,贬低了逻辑证明的作用。在他们看来,逻辑证明也是一个检验真理的标准,至少是一个“派生的标准”,或“第二性的标准”,只有从归根到底的意义上,才能说实践是检验认识的唯一的最终的标准。 我们想对这个问题谈点不同的看法。  相似文献   

16.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院长晏智杰指出,很长一段时间一来,人们在讨论如何正确对待西方经济学问题上,存在三种不良倾向: (1)以马克思的论述作为真理的标准,而不是把实践的标准放在第一位。根据“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一认识论原则,马克思主义是不能作为判断真理的标准的,因  相似文献   

17.
文章通过三个维度的考察,阐明建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新形态应当以“现实的人”作为其逻辑起点。正是从“现实的人”出发,马克思主义哲学得以逻辑地展开它的全部内涵。以“现实的人”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逻辑起点,既符合马克思哲学思想的本意,也能够经受历史的检验、回应现实的呼唤。因此可以说,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以人为本”的哲学。  相似文献   

18.
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党在社会主义时期的“遵义会议”,是党在粉碎“四人帮”以后,实现思想路线历史性转变的里程碑。但是,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胜利不是凭空而来的,是与此前进行的马克思主义教育和思想解放运动密切相关,而那场思想解放运动又以邓小平率先反对“两个凡是”为先导,以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形成高潮,直接为召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创造了良好的政治条件。因此,邓小平是那场马克思主义教育和思想解放运动的组织和指挥者。文章从三个层次加以论述:一、率先反对“两个凡是”,为思想解放运动撕开口子;二、支持“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思想解放运动全面展开;三、清除障碍,思想解放运动向纵深发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  相似文献   

19.
把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新道路作为邓小平理论的逻辑起点是有充分根据并非常合理的。这既符合逻辑和历史相符的基本方法原则因为逻辑起点的形成和发展是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历史起点,即以改革和开放作为两翼的现代化建设的开始为起点的,也符合逻辑起点范畴的内涵及据此形成的逻辑标准要求的,更体现了邓小平理论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发展新阶段的历史地位和科学本质。  相似文献   

20.
实践是检验真理唯一标准这一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并非通过1978年的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人们才认识到,在此之前,它作为一般常识,早已存在于我们的头脑以及所有的哲学教科书之中了,但它却没有或没能充分地发挥作用。这就说明理论必须在一定的条件下,才能更好地发挥效用。所以,从根本上说,20年前的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实际上解决的不是对这一标准本身的认识问题,而是它存在与发挥效用的社会条件问题;不是重新树立它的“理论权威”,而是恢复它的“政治地位”。真理标准的重新确立,并不是哲学上的胜利,而是政治上的胜利。在纪念真理标准大讨论二十年的今天,我们重新探讨一下真理标准的特点及其充分发挥效用的社会条件,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真理的相对性与真理标准的绝对性 在认识和检验真理的过程中,被认识和被改造的客体是无限复杂的,一个小小的原子尚且不可穷尽,更何况处于永恒运动、变化与发展之中的物质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