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厦泉漳城市联盟发展的意义及取向探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深化闽台经济合作、充分发挥对台优势是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重要依托,其关键是实施城市联盟发展战略,打造海峡西岸“区域经济集群”发展优势。厦泉漳城市联盟有利于提升海峡西岸经济区的综合竞争力,从而增强海峡西岸经济区承接海峡东岸经济辐射、“承‘珠’接‘长’、连接中部”、对抗区域经济边缘化的能力,因而,应大力加以推动。本文仅就厦泉漳城市联盟对于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意义和发展取向加以探讨。  相似文献   

2.
正如中共福建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卢展工所言,中央提出支持海映西岸和其他台商投资相对集中地区的经济发展,促进两岸经济技术交流和合作.明确了海西岸的概念和福建的定位.充分体现了党中央高瞻远瞩、推进两岸关系发展和祖国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与重要主张。去年年初,省十届人大三次会议通过了关于促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决定,而省十届人大四次会议审议通过的福建省“十一五”规划建设纲要,则是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战略构想的具体落实。  相似文献   

3.
一、闽台经济合作与海峡西岸经济区作为区域经济的发展,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成效一方面将取决于经济区内部各种经济资源的有效整合,产业结构的有效调整布局,以提高自身整体实力;另一方面则将取决于能否最大限度地有效利用区域外部的各种经济资源。就后者而言,加快闽台经济合作对于福建的经济发展有着特殊的重要意义,它是支撑海峡西岸经济区的重要支柱。闽台之间不仅拥有一水之隔的地理区位优势,而且由于经济发展的阶段性差异,两地经济发展的互补性十分突出。这是加强闽台合作发展的深厚基础。2003年,台湾的国民生产总值(GNP)为2959亿美元、人均GNP为13157美元,分别约是福建的5倍与7倍。产业结构方面,2003年台湾第一、二、三产业结构比为1.8∶30.4∶67.8,而福建则为13.5∶47.6∶38.9。对外贸易方面,2003年台湾外贸总额2714.29亿美元,其中,出口1941.80,进口1272.49亿美元;而同年福建外贸总额353.35亿美  相似文献   

4.
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将“海峡西岸”写入“十一五”规划建议,表明这一战略已从地方决策上升为中央决策,从区域战略上升为全国战略,从局部共识上升为全局共识,这是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战略的提升。为主动融入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宁德市委、市政府作出了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东北翼中心  相似文献   

5.
今年国务院正式把“海峡西岸”写入“十一五”规划,标志着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从地方战略上升为国家战略,从区域战略上升为全国战略。特别是今年年初,胡锦涛总书记在福建视察时,鼓励福建人民要全面贯彻中央对台工作的方针、政策,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为发展两岸关系、推动祖国和平统一进程作出新的贡献,再次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海峡西岸建设的支持、对福建工作的充分肯定、对福建发展的极大关心。全省上下欢欣鼓舞,海内外反响热烈,使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进入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机遇与挑战并存、改革与发展共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既是一…  相似文献   

6.
福建省十届人大五次会议审查并批准通过了《福建省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纲要》。纲要分为四个部分,共十二章。第一部分主要阐述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重大意义,第二部分主要阐述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目标任务,第三部分主要是围绕构建“九大支撑体系”分章展开阐述,第四部分主要阐述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7.
如何破解福建的“边缘化”难题?福建上下一直在苦苦地探索。在2004年1月举行的省十届人大二次会议上,福建正式提出“建设对外开放、协调发展、全面繁荣的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思路。海峡西岸经济区是指以福建为主体,涵盖周边区域,对应台湾海峡,具有自身特点、自然集聚、独特优势的区域经济综合体。2006年3月,“支持海峡西岸”正式纳入国家“十一五”规划,这对于福建确立和实施“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极为有利,福建的发展态势引起海内外经济界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8.
国家“十一五规划”已把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列入其中。5月初,国务院原则通过《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温家宝总理在首届“海峡论坛”举办前夕亲临福建省,考察“海西”建设情况;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的建议》,把“海峡西岸”第一次写入中央文件,体现了中央对福建的关心和支持,体现了中央对“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战略的认可,体现了福建省在对台工作和促进祖国统一大业中的地位和作用。泉州市积极响应省委号召,主动融入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大局,结合实际,提出了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现代化工贸港口城市的发展目标。市政协紧紧围绕省委、市委  相似文献   

10.
乘势而上     
<正>"努力建设科学发展之区、改革开放之区、文明祥和之区、生态优美之区。"承载着全省3600万人民期待的福建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发出的这一号召,吹响了在新的起点上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进军号,使人振奋;勾画了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壮丽蓝图,令人鼓舞!  相似文献   

11.
支持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已列入国家“十一五”规划,中共福建省委印发的《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纲要(试行)》,以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根本目的,对建立以人为本的社会发展支撑体系提出了明确要求。福建省广大劳动者经过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洗礼,不断提高了自身素质,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从总体上看,还存在着整体素质偏低、复合型、技能型人才匮乏等,与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要求还存在较大差距。在加速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进程中,能否全面提高劳动者的素质,成为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最关注的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12.
构筑闽台农业合作的“绿色通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务院出台的《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中提到“大力发展现代农业”。闽台农业合作是促进海峡西岸现代农业发展最具特色与最有效的途径。立法规范和促进闽台农业合作,为进一步深化闽台农业合作提供有利的法制保障是落实中央关于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重大决策的一个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3.
进一步完善以海空港口为枢纽,以铁路海运为主通道,以公路为网络,以内河为辅助的海峡西岸综合物流交通运输网络;进一步推动有关部门创新机制。推进口岸通关、区域口岸合作,加强海峡西岸区域物流合作,加快建设海峡西岸区域物流合作平台;采用“以线串点,以点带面”的战略措施,建立多功能、多层次、集散功能强、辐射范围广的海峡西岸物流网络,促进整个海峡西岸经济区经济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4.
《政协天地》2010,(5):23-24
近几年来,福建省政协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关于人民政协政治协商的要求,在党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工作格局中,紧紧围绕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大局,找准政协工作的切入点,认真履行政治协商职能,为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战略的形成、完善、提升和实施作出了重要贡献。原省委书记卢展工同志多次指出,在海西发展战略从地方决策上升为中央决策的过程中,  相似文献   

15.
“两岸人民交流合作先行先试区域”、“服务周边地区发展新的对外开放综合通道”、“东部沿海地区先进制造业的重要基地”、“我国重要的自然和文化旅游中心”,《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明确赋予了海西四个战略定位。海峡西岸经济区正式从地方战略成为国家发展战略。这将给海西带来什么?如何珍惜面临的重大机遇,全力以赴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本刊邀请了4位嘉宾,分别对海西四个战略定位进行深入分析解读。展示其深刻内涵和给海西带来的美好愿景。  相似文献   

16.
中共中央通过的“十一五”规划《建议》,首次将福建提倡的“海峡西岸”的概念列入其中。此举除了回应福建“战略定位”的迫切需要,也表明了中央从政治方面的考量,重视福建对台工作的重要性。而福建方面对其“定位”用港口“破题”,明确提出要把福建的港口建设成为中国的“第四港口群”,也就是继珠三角、长三角和环渤海湾港口群之后的“西岸港口群”,并且以此作为增进两岸交流的“门户”和“窗口”,最终与东岸港口一起形成中国的“海峡港口群”。  相似文献   

17.
《政协天地》2009,(8):1-1
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的颁布,为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省委提出“来之不易、倍加珍惜、乘势而上、有所作为”的要求,既是对落实国务院《意见》的部署,也代表了全省各级各部门和广大干部群众的心声,  相似文献   

18.
“努力把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成为科学发展的先行区、两岸人民交流合作的先行区,朝着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的目标迈进!”福建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向全省人民发出的这一号召,伴随着浩荡春风传遍八闽大地。3500万福建儿女为之振奋,为之鼓舞。  相似文献   

19.
福建的最大优势就是海峡西岸人民政协为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做出了应有的贡献把政协的各项工作主动融入到全面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中去  相似文献   

20.
《就业与保障》2007,(2):54-54
根据福建省委、省政府提出的“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指导意见,为更好地配合实施“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战略规划以及全省开展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