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孔亭 《新视野》2012,(4):112-115
中国近代启蒙思想蕴育于戊戌维新期间,形成于20世纪初年辛亥革命前夕,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得到长足的发展。启蒙知识分子从开启民智、培养新民入手,追求国家的富强与独立,对中国传统文化与专制体制的批判越来越激烈,对启蒙思想的实效性的追求日益强烈。可以说,从追求国家独立、国民自由到提倡个人自主、个人解放,再到认同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救国,是20世纪初中国启蒙思想演变的重要脉络之一。  相似文献   

2.
《湘潮》2007,(9)
在19至20世纪的俄语文学中,"干预"政治是其创作的一个一以贯之的主题。这一创作主题在众多的俄苏作家那里得到体现。这里选取一些有代表性的作家,分析论述"干预"政治在其作品中的具体体现,在此基础上归纳出其对政治"干预"的三种不同形式,即激进式、温和式和中立式。  相似文献   

3.
20世纪60年代初期,中共中央对50年代后期统战工作中出现的失误进行了纠正和调整,浙江省委在贯彻中央精神的前提下,结合本省实际,采取积极措施,有步骤、有层次地对本省的统战工作进行了调整,取得了比较可观的成就.但是,由于这个阶段的调整工作是在一个特殊的历史时期开展进行的,因此,调整过程中出现了许多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4.
王中人 《唯实》2001,4(8):115-119
20世纪初的世界图景,按其发展阶段的基本特征可依次划分为殖民地半殖民地与帝国主义殖民体系的大分裂、帝国主义体系内部的大分裂和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体系的大分裂这样三个时段.与之相对应,中国先后经历了选择资本主义道路,怀疑、否定资本主义道路和选择、确立社会主义道路这样三个阶段.中国最终选择走社会主义道路,不但顺应了世界历史发展的潮流,也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  相似文献   

5.
王中人 《唯实》2001,(9):115-119
20世纪初的世界图景,按其发展阶段的基本特征可依次划分为:殖民地半殖民地与帝国主义殖民体系的大分裂、帝国主义体系内部的大分裂和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体系的大分裂这样三个时段.与之相对应,中国先后经历了选择资本主义道路,怀疑、否定资本主义道路和选择、确立社会主义道路这样三个阶段.中国最终选择走社会主义道路,不但顺应了世界历史发展的潮流,也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  相似文献   

6.
20世纪初的世界图景按其发展阶段的基本特征可依次划分为殖民地与帝国主义殖民体系的大分裂、帝国主义体系内部的大分裂和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体系的大分裂三个时段;与之相对应,中国先后经历了选择确立资本主义道路、怀疑否定资本主义道路和选择确立社会主义道路三个阶段;中国最终选择确立社会主义道路不但顺应世界历史发展潮流,也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客观必然。  相似文献   

7.
20世纪50至70年代,在港澳地区对海外华侨的争取以及对港澳市场的争夺,是海峡两岸以港澳为阵地进行经贸对峙的特殊体现。20世纪60年代后,台湾通过进口原料、开办加工出口区等措施扩大出口,以出口导向的发展模式实现经济高速发展。20世纪70年代初,在周恩来的倡导下中央政府拟借鉴台湾经验扩大加工出口贸易。由于认识的反复及政治大环境的影响,这一尝试中断了,但却为1978年以后的改革及对外开放积累了实践经验,可谓开放的先导。  相似文献   

8.
邓小平的一生几乎和20世纪的中国共始终.邓小平的根,始终深深地扎在20世纪中国这块土壤中.要了解20世纪的中国,必须了解邓小平,了解他走过的路,了解他的思想和贡献,因为他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20世纪中国的面貌.邓小平是新中国当之无愧的开国元勋.他为新中国的诞生立下了不朽功勋."文化大革命"期间,他冷静地重新思考新中国的前进道路,当他复出并主持党、国家和军队日常工作后,断然进行大刀阔斧的整顿.他领导了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的改革开放伟大事业.邓小平一生中为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作出的最大贡献,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创立了邓小平理论,使20世纪的中国又一次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是他老人家留给我们的珍贵遗产.  相似文献   

9.
王琦 《北京党史》2006,(6):48-51
首都北京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保存着相当数量的古代建筑,包括木质结构的和砖石结构的。其中的皇家建筑、宫殿、陵寝等等在全国乃至世界都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这些古代宏伟的建筑是我国几千年来文化艺术的结晶和我国革命历史的宝贵遗产,具有极为重要的政治、历史及文化  相似文献   

10.
1949年10月新中国成立后,部分地区还处于战争状态。中央高层已经开始有意识地采取设置交通部门、恢复交通线路、组织不同交通工具等措施,尝试从战时军事向恢复经济转型。新政权接收的大型现代化交通运输工具数量不多,大量分散的传统交通运输工具是此阶段承担运输的主要依靠。就水上内河运输而言,分散在各地内河中的民船承担了沟通城乡关系的任务。以民船业为中心,考察内河航运秩序,可从新的角度理解20世纪50年代初期国家经济和社会情况。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50年代,中国在外交上贯彻一边倒方针,在对外贸易上也形成了对苏新国家贸易总额高、对资贸易总额低的格局。但在政策上,中国不仅从未关上对资贸易的大门,而且从1952年初就开始了对外贸格局的调适,努力发展对资贸易。如成立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以资本主义国家为工作重点推进民间贸易;扩大对港澳出口并转口东南亚,利用港澳的特殊地位发展对资贸易;创办中国出口商品展览会和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建立对资贸易平台。到1958年,在外贸国别政策的顺位上,相比于对资贸易,对苏新贸易已处于次要地位。作为一种外贸格局的一边倒,并非中国外贸的政策取向,不能与一边倒的外交方针混为一谈。中国发展对资贸易是由当时的商品结构等经济因素决定的,苏联方面对此也未予反对。  相似文献   

12.
本文的目的在于研究堪称日本社会主义源头的明治时期社会主义。主要通过对重点阶段进行剖析的方法,将焦点放在1901-1911年这一代表着明治时期社会主义的凝缩期。这十年间的社会主义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即1901-1903年的"基督"色彩社会主义,1903-1905年的"反战"色彩社会主义,1905-1911年的"分裂"色彩社会主义。明治时期社会主义的自身因素预示着其发展结局。  相似文献   

13.
1957年创办的广交会,是观察20世纪50年代中国对外开放的绝佳视角。广交会是在被封锁、禁运的条件下,发展对资本主义国家贸易的制度化平台;是中国对外政策和社会主义建设成就的宣传展示窗口,肩负沟通中外、澄清海外反华谣言的重任。广交会客户邀请的国别政策反映了中国经济外交的取向,中国政府还通过广交会还开展对外援助和展览会外交。客观地说,中国通过广交会实行的对外开放有限,但考虑到当时的国际形势和两岸关系,已是难能可贵了。正确看待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时期,必须坚守两个不能否定的立场,相关判断不能简单化、一刀切。  相似文献   

14.
刘青 《学习月刊》2009,(8):29-30
自中国晚清以来.随着科学与民主思潮的倡导.西方近代学术中的理性精神与治学方法.逐渐深入到中国的学术界。其中比较明显的.是对于本属于“旧学”的史部之学的重大影响。1901年.梁启超发表《中国史叙论》,批判了中国传统史书“只见有君主.不见有国民”,仅仅“纪述一二有权力者兴亡隆替之事”.虽然其名为“史”.实则只是“一人一家之谱牒”而已。因之.梁启超取准于西方的历史哲学.呼吁“新史学”的开启.他认为.“善为史者.必研究人群进化之现象.而求其公理公例之所在。”——因梁启超的倡导与他同时代诸多学者的唱和.中国的历史学进入了一个“现代化”的阶段.  相似文献   

15.
《世纪桥》2015,(8)
本文根据新发掘的来自日本的档案资料,在其吸收和批判中国学界的研究成果上,从红军产生的背景和建军经过、红军之间的相互联系与活动、红军的本质等方面来论述了20世纪30年代初日本对红军的认识,从而为该领域的研究扩宽了视野。虽然其认识过于宏观,而且当时日本仇视共产主义,但是日本馆藏档案的这些认识总体来说是恰当,符合实际的。  相似文献   

16.
废除封建土地制度是近代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共同面临的任务。进入上个世纪20年代以后,几种政治力量先后在闽西进行了一次又一次的以变革旧的土地制度为内容的土地改革,这其中有共产党领导开展的土地革命,有十九路军实施的“计口授田”,有闽西地方实力派傅柏翠搞乡村建设推行的分田运动,有国民党推行的“扶植自耕农”运动。因为改革造成了土地制度数易,也使闽西的土地关系变得复杂化,构成了中国现代土地关系史上的一个特殊篇章。通过对上述土地改革的原因、方法步骤、性质及效果的对比,可以看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土地革命成效最显著、影响最深远,它不仅影响到闽西后来进行的土地改革,甚至直接影响到新中国成立后的土地改革运动。  相似文献   

17.
美国出版的论述20世纪40年代末至50年代初中美关系的四部力作萧军20世纪40年代末至50年代初的中美关系是沉重的一页,这段历史是200多年中美关系史上最困难、最敌对的时期,并且这一阴影继续影响着当今北京和华盛顿的关系。美国学者很重视这段历史的研究,...  相似文献   

18.
欧阳湘  石慧 《党的文献》2020,(3):95-103
20世纪50年代,中国在外交上贯彻"一边倒"方针,在对外贸易上也形成了对苏新国家贸易总额高、对资贸易总额低的格局。但在政策上,中国不仅从未关上对资贸易的大门,而且从1952年初就开始了对外贸格局的调适,努力发展对资贸易。如成立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以资本主义国家为工作重点推进民间贸易;扩大对港澳出口并转口东南亚,利用港澳的特殊地位发展对资贸易;创办中国出口商品展览会和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建立对资贸易平台。到1958年,在外贸国别政策的顺位上,相比于对资贸易,对苏新贸易已处于次要地位。作为一种外贸格局的"一边倒",并非中国外贸的政策取向,不能与"一边倒"的外交方针混为一谈。中国发展对资贸易是由当时的商品结构等经济因素决定的,苏联方面对此也未予反对。  相似文献   

19.
中国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力在近年来日益加强,这种情形与19世纪末期的美国非常相似,但中国目前的绝对经济增长率高于美国当年.就经济增长率而言,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中国已经超过了19世纪的美国.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随着苏东剧变和冷战结束,国际形势发生重大变动,我国面临的国际环境变得十分严峻.邓小平处变不惊,对中国国际战略问题进行了深入思考.这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在国际形势剧变之际,首要的是要冷静观察,稳住阵脚,沉着应付;韬光养晦,收敛锋芒,少说多做,埋头苦干,不称霸,不当头,不扛旗,永远站在第三世界国家一边;中国在国际舞台上有特殊的重要性,应该而且能够有所作为,努力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争取一个较长时期的国际和平环境.这些思考,对我们今天处理国际问题仍然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