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江泽民总书记在十五大报告中提出:“把党内监督、法律监督、群众监督结合起来,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去年底,朱基总理在与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栏目组座谈时又强调,舆论监督很重要,对促进民主法制建设具有重要意义。由此可见,正确开展舆论监督,是新闻工作以实...  相似文献   

2.
辛洋 《唯实》2004,(5):93-94
作为一个新闻传媒人,在一切可能的情况下争取和维护属于自身的权利,可以说也是一种敬业精神。中央电视台节目主持人敬一丹在今年召开的“两会”上,看到政府工作报告中“要接受新闻舆论和社会公众监督”这句话很高兴,她说,在中央领导的支持下,《焦点访谈》将继续加大舆论监督力度,要实现舆论监督内容创记录的5 0 %。这句话乍一听着实让人高兴,但细一想则不免惶惑:舆论监督莫非还要领指标乎?这样说并没有冤枉敬一丹。报载,去年她就曾向一位中央领导人诉苦,《焦点访谈》舆论监督内容的节目1 998年占到全年节目的47% ,2 0 0 2年这个比例下降到1 …  相似文献   

3.
1998年10月,朱镕基总理在视察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栏目组时赠给记者、编辑四句话:“舆论监督,群众喉舌,政府镜鉴,改革尖兵”这既是对新闻舆论监督的准确定位,也是对全国各种新闻媒体切实履行舆论监督职责的殷切期望近几年来,湘潭日报社在当好党和人民的“喉舌”、做好现实生活的“镜鉴”方面,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服务大局,策应正面宣传地市党报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必须坚持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同时也应当正确开展舆论监督,正面宣传与舆论监督二者相辅相成,构成了新闻舆论导向的有机整体。 1997年10月28日,山东金锣集团与湘潭市蔬菜集团公司签订合同兼并湘潭肉联厂,仅用一个月时间便组建了湘潭金锣食品有限公司并正式投产运行不  相似文献   

4.
听广播,曾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人们了解国家大事的主要方式,记得当时,播音员常常说起“为实现四个现代化而奋斗”。对于那时的人们来说,“四个现代化”是幸福生活的蓝图,是刻苦学习的动力,是辛勤工作的目标;人们所做的很多事情,都是为了实现“四个现代化”。“为了实现四个现代化,愿洒热血和汗水。”这句《祝酒歌》中的歌词曾让多少人豪情满怀! “为祖国、为‘四化’流过多少汗?回首往事心中可有愧。”《年轻的朋友来相会》又有多少人耳熟能详! 实现“四个现代化”,这一曾影响了中国几代人的口号,今天已成为一个历史名词。从1979年邓小平说“我们开了大口,本世纪末实现四个现代化”,因此“把标准放低一点”,提出“中国式的现代化”——“小康水平”概念,到“小康社会”目标的提出,再到今日“和谐社会”的升温,随着中国现代化的进程与不同时期战略目标的调整,体现出的是中国共产党从革命党到执政党角色的成功转变,表现出的是中国共产党与时俱进的政治智慧和战略胸怀,折射出的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的不断深化与执政经验的日渐成熟。四个现代化——小康社会——和谐社会,一道道亮丽风景,一幅幅徐徐展开的宏伟画卷,东方巨轮正在中国共产党这个伟大舵手的引领下,驶向人类理想社会的深水地带。  相似文献   

5.
新颁布的《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明确规定各级党政“一把手”是监督的重点对象。加强对各级党政“一把手”权力的规范和约束,是新形势下推进党风廉政建设,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权力腐败的治本之策。一、加强教育,强化自我监督。党员干部手中的权力都是党和人民赋予的,应该用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是马克思主义的权力观。但是有少数党员干部认为“上级是权力的源泉”,这种错误的权力观是产生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腐败现象的主要原因。因此,各级党政“一把手”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加强党风党性党纪教育,增强自重、…  相似文献   

6.
官员防腐要做到“五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腐败是一个执政党衰败和垮台的根源。从这个意义上讲,腐败就是一种政治癌症。而官员腐败正是这种政治癌症的积累。癌症需要对症下药,腐败需要挖根掘源。而官员腐败其根之据, 其源之头,无非“私”、“欲”二字。治“私”除“欲”之方就是:常修为官之德,常怀律己之心,常思贪欲之害,常弃非分之想,常怀爱民之情。常修为官之德,则能为民。戏剧《村官李天成》中有一段通俗易懂的《吃亏歌》,歌中唱道:“当干部就应  相似文献   

7.
本刊第1期在《问题讨论》栏目刊登的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研究员邵道生同志“怎样监督‘第一把手’”的文章,引起了各大媒体和广大读者的热切关注,一天之内,仅人民网网上评论就达200多条,还有许多读者打电话给编辑部,发表自己的意见。本期我们请新华社陈先发同志就安徽阜阳腐败群案的查处对“一把手”监督的重要性作进一步的探讨。时值《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正式出台,欢迎大家结合《条例》的贯彻实施,踊跃来稿,共同探讨:怎样监督好“第一把手”。  相似文献   

8.
2004年2月17日,备受党内外、国内外瞩目的《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以下简称《党内监督条例》)正式向社会公布。这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工作从此步入规范化、制度化的新阶段。《党内监督条例》有“以党内民主为主线、党内监督重在制度建设、一把手成为监督重点、重视权利与义务的平衡、监督职责划分更加明确、党内外监督相结合、立足实际操作性强”等特点。《党内监督条例》把舆论监督作为一种重要的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新闻媒体舆论监督的力度正不断增强,一大批带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发挥舆论监督作用的节目、栏目和版面不断涌现;许多被新闻媒介“曝光”的重大事件也受到党中央和人民群众的关注。去年,朱镕基总理在视察中央电视台时留给《焦点访谈》节目四句话:“舆论监督,群众喉舌,政府镜鉴,改革尖兵。”勉励新闻舆论单位做好舆论监督工作。这一切,是我国新闻事业迅速发展的结果,更是我国民主法制进步的体现。目前,我国正实施依法治国方略,因此,从法律角度思考,分析舆论监督,尤其具有现实意义。一、新闻舆论监督对实施依法治国方略的…  相似文献   

10.
近日看到两则报道,很有感触。 一则是来自《人民代表报》1996年3月27日的报道:武汉长江动力公司总经理于志安,以个人名义在菲律宾注册了资金50万美元、年电费收入1000万美元的电厂竟无人知晓,1993年又花了7.5万美元为自己办了长期护照。从此,于志安出入国境总是独来独往,究竟去了哪些国家,都干了些什么也没有人知道。直到他“失踪”后,才被证实进到了菲律宾。国有电厂已成为于志安的私人企业,这等人民的血汗就这样被他轻而易举地侵吞了。现在,人们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他逍遥法外却无可奈何。 另一则是来自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节目1996年3月29日的报道:原安徽省蚌埠卷烟厂厂长李邦福,在任期间利用给客户“批烟条”的权利,短短几年间受贿180多万元,给国家和企业造成数千万元的经济损失。在卷烟厂,李邦福集人、财大权于一身,身兼数职,职工们形象地说:“三个牌子一个门,六顶帽子一个人。”厂里的大事、小事他一人说了算。在他看来,企业就是他这个“法人代表”个人的,他要卖烟给谁就给谁,他想批多少就批多少,他说多大价格就多大价格,无需同任何人商量。有时连上千万元一笔的业务,只要他大笔一挥就成交了。有时他一次受贿就达60万元。可以想象,他这个“一把手”的权力有多大!  相似文献   

11.
最近从央视《焦点访谈》上看到这样一个“镜头”:湖南常德市武陵区违反《统计法》虚报浮夸现象触目惊心,当记者问一乡镇党委书记为什么这样做时,他流露出一脸的无奈:当前的“大环境”就是这样,我不能去拆虚报统计数字的“平台”,否则我就要成为“众矢之的”,人家就会说我捞取“政治资本”。一字以蔽之:怕。  相似文献   

12.
在我国,舆论监督虽然不同于行政的、司法的、纪律的监督,不能直接产生法律和行政的效果,但是,广播电视等是当代生活中最具有大众色彩的传播媒介,无论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新闻纵横》、中央电视台的《焦点访谈》,还是地方电台、电视台,在舆论监督中都发挥了强有力的推动和催化作用。广播电视拥有现代化的传播工具,其舆论监督作用具有覆盖面广、迅速及时、震慑力强等特点。它突出表现在: 一是防腐预警作用。当社会上的某种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处于萌芽状态时,通过及时的舆论监督,可以引起公众的关注,同时也可引起领导机关的重视…  相似文献   

13.
对权力的监督问题,是马克思主义权力观的重要问题,也是执政党建设首先应该解决的一个关键问题。而对权力制约和监督的重点应是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一、对“一把手”监督问题的提出2005年初,中共中央颁布了《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实施纲要》明确提出要“加强对领导机关、领导干部特别是领导班子主要负责人的监督”。《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则进一步指出“党内监督的重点对象是党的各级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班子主要负责人”。《实施纲要》和《党内监督条例》都把领导…  相似文献   

14.
根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一把手”干部成长特点和岗位要求,以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依据《党章》、《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建设几个重大问题的决定》和江泽民同志关于领导干部一定要讲政治、努力建设高素质的干部队伍等一系列论述精神,我们认为对“一把手”的选用导向、学习培训、实践锻炼、选拔任  相似文献   

15.
从近年来查处的腐败案件看,手握重权的“一把手”腐败占有相当比例,权力过于集中成“一把手”腐败重要因素。如何规制“一把手”过于集中的权力,对其进行有效的制约和监督,如何给副职分权?一直是理论界和实务部门共同关注的话题。  相似文献   

16.
《党内监督条例(试行)》的颁布实施,受到海内外舆论的高度赞扬,也被广大人民群众寄予厚望。《条例》明确规定了党内监督的重点对象是党的各级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班子的主要负责人,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一把手”。这个规定是基于现实的正确总结,具有很强的针对性。事实上,“一把手”成为监督的重点对象,不仅由于其往往拥有规避或突破各种约束的权力,而且因为其一旦“犯事”,产生的消极后果绝非一般人所能。去年年底被判处死刑、今年2月被执行死刑的安徽省原副省长王怀忠就是典型一例。王怀忠犯罪,暴露了制约与监督“一把手”现…  相似文献   

17.
在我国市场经济建设的过程中,“一把手”腐败行为的危害越来越大。认识和扼制“一 把手”腐败现象,是一个急需研究探讨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夏雨 《前线》2002,(10)
江泽民同志指出:“党政‘一把手’既是班子中的一员,又在班子中处于关键地位,负有特别的责任”。学习、宣传、贯彻《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党政“一把手”的作用也是至关重要的。“一把手”如何在这方面发挥好表率作用呢?第一,党性要坚强。《条例》是党的组织干部路线、方针、政策的条文化、制度化。认真贯彻《条例》,就是贯彻党的组织路线的具体化。“一把手”要增强政治观念、组织观念和法纪观念,以坚强的党性来保证《条例》的贯彻执行。一是要坚持原则,把握方向。《条例》确定的党管干部原则,任…  相似文献   

19.
加强监督.关口前移.是有效预防腐败的关键,也是《中国共产党章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监察法》赋予我们纪检监察机关的重要职责,是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的重要内容。在整个监督工作实践中,我感到,监督的关键就是加强对权力运行的监督,保证人民赋予的权力始终用来为人民谋利益.监督的重点就是各级党政领导干部特别是各级各部门各单位党政“一把手”,促使其科学决策、依法行政。这既是监督工作的重点,是监督工作的难点,同时是广大群众关心的热点,也是当前党员领导干部违纪违法案件的易发点、多发点。因此.这是我们实施监督工作中必须解决好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20.
《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首次以党内法规的形式,把“一把手”作为党内监督的重点。《条例》的试行,也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富有胆识和智慧的重大决策,可谓抓住了关键,切中了要害,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贯彻执行《条例》,重点要抓好对“一把手”的监督。首先,“一把手”地位特殊,责任重大。邓小平同志讲,解决领导班子问题,主要是配备好一、二把手的问题。江泽民同志也强调:党政“一把手”,既是班子中平等的一员,又在班子中处于关键位置,负有特别重大的责任。概括地说,“一把手”在一个地区、一个部门、一个单位的领导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