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社会和谐是中华民族的美好向往,也是科学社会主义的题中要义.中国共产党坚持把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始终把促进社会和谐作为自己的执政理念.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党 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和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全面把握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深刻分析影响我国社会和谐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先后提到科学发展观、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这些思想的提出,深化了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理解,深化了对"三大规律"的认识,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最新成果,是党的执政理论的升华.  相似文献   

3.
中国共产党依法执政理念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的依法执政理念,内涵深刻,要求全面,对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具有全方位的战略意义。要使依法执政从理念变成现实,必须依靠制度。坚持依法执政,我们党要在制度建设上,建立健全党进入国家政权组织的制度、建立健全将党的主张上升为法律的制度,同时要推行保证国家机关依法行使职权的改革措施。  相似文献   

4.
许素菊 《桂海论丛》2006,22(3):14-17
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围绕执政价值标准、执政核心、执政基础、执政要务、执政方式等重大执政问题,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提出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扩大党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发展是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科学发展观,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等一系列新的执政理念,实现了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的新发展。  相似文献   

5.
社会建设与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的新转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主义社会建设作为“四位一体”的中国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一“位”的开启,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发生了新的转向。这种转向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执政理论从“稳定论”转向“和谐论”;执政的合法性基础从经济增长、解决温饱转向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执政方略从社会控制转向社会管理;改革重心从经济体制改革转向社会体制改革。  相似文献   

6.
社会主义社会建设作为“四位一体”的中国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一体的开启,使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发生了新的转向,这种转向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即执政理论从“稳定论”转向“和谐论”;执政的合法性基础从经济增长、解决温饱转向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执政方略从社会控制转向社会管理;改革重心从经济体制改革转向社会体制改革。  相似文献   

7.
执政理念是政党执政公信力建设的逻辑起点,执政理念决定着执政行为的价值取向,是政党执政活动的行动指南,也是聚合民众的精神力量。当前"以人为本"执政理念的提出,符合时代要求,增强了党的执政合法性和凝聚力,有利于促进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增强了党的执政公信力。要进一步提升党的执政公信力,就要继续完善党的执政理念,使执政理念体现出包容性、普适性和世俗性。  相似文献   

8.
执政目的和执政手段构成了执政理念的内在要求,定义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必须着眼于二者的统一.以人民为中心价值理念是核心理念,而党的全面领导统领理念、"四个自信"使命理念、"五位一体"发展强国理念、"四个全面"治理现代化理念、军民融合富国强军理念、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全球治理理念等基本理念依据与核心理念的关联由内向外呈梯...  相似文献   

9.
刘明 《桂海论丛》2013,29(5):38-42
拥有广泛而强大的社会基础是中国共产党完成执政使命的依靠力量,是党实现长期执政的重要前提。变动的社会背景下中国共产党要促进执政目标的达成,就必须努力赢得最广大民众的情感支撑和执政认同,持续不断地拓展和扩大社会基础。而其中的影响或制约要素包涵了多个层级和维度,它们共同交织在一起,纳入到现代政党政治运作的指标体系当中。深入分析和研究这些要素,对于中国共产党有效实现社会整合、重塑政治权威意义巨大。  相似文献   

10.
生态文明与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余超文 《前沿》2007,(7):26-28
生态文明的提出有其自身发展的历史逻辑,是人与自然关系发展的必然结果。生态文明必将给社会带来一场从思想观念到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等的重大变革。这种以生态化为根本方向的变革,赋予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以新的内涵。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党的执政理念体现生态性;二、党的执政理念体现科学性;三、党的执政理念体现开放性。  相似文献   

11.
王平 《长白学刊》2009,(5):45-48
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的内容体系基本分为三个层面,即根本性的、基本性的、方略性的。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不断创新发展,基本实现了由革命党理念向执政党理念的真正转变,党的执政理念的内容体系也基本上由不成熟走向更加丰富与科学。总体来说,党的执政理念从建国到现在,大致经历了逐步确立、曲折发展、丰富创新三个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12.
赵敏 《淮海论坛》2009,(3):12-15
中国共产党的60年执政,经历了一个由不自觉到自觉,由革命党思维的惯性依赖向执政党思维深刻转变的漫长艰辛历程.其执政理念也在不断更新中实现了一次又一次历史性飞跃。  相似文献   

13.
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是科学发展观的有机组成部分。从党的执政资源开发的角度看,它的提出和实践坚持以人为本,追求社会公平,关注民生,强调“四位一体”,从多个方面表明党在执政资源开发方面实现了新的跨越。  相似文献   

14.
正确的执政意识和执政理念对政党执政具有指导意义。新时代党着眼长期执政,必须建构相关的执政意识和理念,一方面要坚持长期形成的执政意识和理念,并运用于指导执政实践,另一方面又要不断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同时提出新的执政意识和理念。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坚持继承和创新相结合,在长期执政的意识和理念建构上取得了新进展,今后围绕长期执政仍要不断创新完善执政意识和理念,更好地发挥对执政实践的引领作用。  相似文献   

15.
《求索》2006,(2)
中国共产党执政是中国近代社会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党自身的先进性品质、人民民主的政治体制、强大的组织资源、丰富的执政经验以及令世人瞩目的执政实绩,为党赢得了丰厚的执政资源。认识和不断强化这些优势,努力克服不足,是新时期党的执政资源建设的前提。  相似文献   

16.
科学发展现既是内涵深刻、结构严谨的理论体系,又是来自实践和指导实践的方法论;既是管根本、管方向、管全局的执政理念,又是蕴含着丰富智慧、经验的领导艺术.提升党的执政理念和执政能力,是学习践行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7.
任何政党在其发展过程中都要为自己所代表的阶级做出最富有价值意义的选择,都要根据自身性质来确定符合本政党利益价值取向的目标,并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地规范自己的行为,调整自己的目标,以追求最优价值。以人为本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的根本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8.
谈执政理念的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泽民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明确提出 ,要“以改革的精神研究和解决党的建设面临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 ,要着眼于新世纪“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和怎样建设党”的战略性课题 ,加强对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等方面的研究。这不仅反映了执政党的执政理念创新的历史必然性 ,而且更是新世纪我们党执政理念思想的深化 ,体现了我们党与时俱进的精神风范。  相似文献   

19.
“人民主体”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基本命题,是中国共产党在长期执政过程中始终坚守和信奉的价值理念,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最大底气。权力主体、价值主体、实践主体充分凸显出中国共产党执政的人民主体意蕴。中国共产党在执政过程中始终坚持权力主体的人民性,将权为民所赋、权为民所用、权为民所察作为执政的根本遵循;始终贯彻价值主体的人民性,将以人民为中心、代表人民根本利益、人民共享发展成果作为党执政的价值遵循;始终坚持落实实践主体的人民性,将激发人民群众主体活力作为党执政的应有之义,将人民群众作为化解社会主要矛盾的依靠力量,将人民群众作为实现中国梦的力量源泉。这充分证明我们党在执政过程中始终用实际行动落实以人民为主体的执政理念,始终坚持人民主体价值意蕴。  相似文献   

20.
生态系统的平衡是生态学关注的主要目标,生态系统平衡的取得需要生命系统根据环境系统的变迁进行动态的调适。从生态学的视角来看,中国共产党的基层执政也与外界环境构成了一个生态系统,其中党的基层组织及其执政模式构成生命系统,外界环境构成环境系统,而社会环境作为党在基层执政环境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党的基层执政行为产生了重要的影响。面对社会环境的变迁,党在基层执政需要做出适用性的调整,包括党的基层组织结构的优化和组织功能的转换,以实现党在基层执政与经济环境之间的动态平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