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天坛、先农坛、社稷坛、太庙四组坛庙,是中国对于天神、农神、土地和谷神以及祖宗的尊崇,是古代皇家祭祀制度的核心。这些建筑位于中轴线上,体现了中轴线建筑的祭祀功能与文化。人物日记中对祭祀时间、仪式场面、服饰等的真实记载,给读者以身临其境的现场感,有助于深刻理解中轴线祭祀文化。  相似文献   

2.
少数民族原始宗教祭祀舞蹈及其特征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原始宗教祭祀舞蹈是少数民族信仰民俗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祭祀仪式中,巫师以有形的身体动作与无形的神灵世界相沟通,是巫和巫舞的重要特征。至近世,大部分与传统的民族年节仪式和舞蹈相融合,其表演形式和功能多已发生演变。近现代少数民族地区的原始宗教祭祀舞蹈,基本属于原始舞蹈文化遗存。  相似文献   

3.
李世武 《思想战线》2023,49(1):64-77
学界对古滇国蟠蛇立虎祭祀柱及相关祭祀仪式的解释,主要有3种假说:祭图腾说、报祭说和祭水神说。在文明延续性的历史语境中考察该祭祀柱的柱体、虎图像和蛇图像这3种符号的文明基因链,可提出一种新的推测:古滇国蟠蛇立虎祭祀柱可能与古西羌族及其后裔的通天信仰、虎崇拜、蛇崇拜密切相关。古西羌族及其后裔的文明基因在不同历史时期呈现出不同的象征意涵,但关键符号却展现出显著的历史延续性。古滇国蟠蛇立虎祭祀柱相关符号的历史延续性,是中华文明历史延续性的一个侧面。中华文明历史延续性的研究,通常需要综合考古资料以及多民族的文献资料、田野调查资料,展开互释。  相似文献   

4.
刘强 《台声》2010,(5):10-15
清明是我国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清明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是祭祀和扫墓的日子。祭祀则通指祭神、祭祖,有祭天、祭祖,公祭之分。  相似文献   

5.
先秦饮食之前的祭祀分祭造食之先与祭神两种,古人对待这两种祭食的态度不同。对于祭造食之先的祭食,一般是由司宫来清理,并不特别重视,而对于祭神的隋祭,则要在祭祀完毕之后,将所祭之物埋于宗庙两阶之间以凭依神。在祭祀造先之神时,常要用茅蕴来藉垫祭食,但由于祭祀之前的缩酒祭神也会用到茅,因此经学家常将两物混淆,以致产生了隋祭也会用茅蕴,并在祭后埋于阶间等误解。  相似文献   

6.
胡迌 《台声》2007,(10):80-83
台湾唯一供奉原住民的庙宇——采田福地 采田福地——新竹县竹北乡新社村土地公庙,是平埔族竹堑社祭祀祖先与祭祀福德正神的厅堂,由清代乾隆皇帝钦赐所兴建,是台湾唯一的最具规模的原住民祠堂。  相似文献   

7.
王雨 《传承》2010,(15):163-165
仪式与信仰构成了民间宗教现象的两个基本范畴,祭祀仪式是信仰展演的过程,对村落生活产生很大的影响。通过对广西全州县文桥镇江头村伍元龙信仰的祭祀仪式的描述,揭示祭祀仪式在村落生活中的作用。对研究民间信仰与村落生活之间的关系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晓沙 《台声》2008,(2):62-66
公祭 公祭是我国古代国家礼制的重中之重,祭品丰厚,仪式盘大,祭祀对象为天地山川、宗庙社稷。除了代表国民的精神信仰外,它更现实的功能是整合社会关系,稳定国家秩序。与春节有关的祭祀是正月上辛日天子“祈谷”。  相似文献   

9.
傅光宇 《思想战线》2001,27(2):50-53
阴阳五行思想对中国彝族农业神祭祀和日本农业神祭祀都产生了重大影响.所不同的是,日本农业神祭祀中的阴阳五行观念,除受中国汉族影响外,又与日本民俗相结合,形成"山神与田神--三合原理和农业神的轮回".而中国彝族农业神祭祀中的阴阳五行观念,则与上古氐羌文化、中原文化相关,它既受汉族文化的影响,又保持了其民族固有的文化成分,故显示出与日本农业神祭祀不同的特点.  相似文献   

10.
仪式与信仰构成了民间宗教现象的两个基本范畴,祭祀仪式是信仰展演的过程,对村落生活产生很大的影响.通过对广西全州县文桥镇江头村伍元龙信仰的祭祀仪式的描述,揭示祭祀仪式在村落生活中的作用.对研究民间信仰与村落生活之间的关系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王静  王雄 《新东方》2012,(1):83-F0003
海南斋戏是祭祀仪式性戏曲,类似我国北方的傩戏,素有“北有傩戏,南有斋戏”之说,其源于民间的祭祀仪式。  相似文献   

12.
楚国尚卜隆祀之风,在同时代诸国中罕有其匹。凡重要的政治军事活动和出现疑问之时,楚人都要求占问卜。而与之相关的祭祀更是在楚人政治生活中有着十分突出的地位。随着楚国疆域的拓展和不同族群间文化的碰撞与交流,其不同地区的祭祀神谱也出现了明显差异:沅湘流域主要祭祀东皇太一、湘君、湘夫人诸神,江汉平原郢都一带注重祭祀大水、二太子等,淮汉上游地区则以北方、北公、北宗等神为重要祭祀对象。与之相应,各个地区对楚人祭祀的祖先"三楚先"的认知也不尽相同。  相似文献   

13.
《台声》2017,(8)
<正>时代在变,而不变的则是人们对亲人和先烈的思念和怀念之情。网络时代的大潮下,人们不拘一格,广开思路,用各种新形式缅怀亲人与先烈——清明是我国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是祭祖与扫墓的日子,传统的祭祀形式主要是焚香、烧纸、燃放鞭炮。随着时代发展,国家提倡绿色清明,文明祭祀的观念,提倡人们用鲜花祭祀、植树祭祀等健康环保的方式祭奠和缅  相似文献   

14.
傣族是一个以种植水稻为核心的稻作民族。围绕稻作农业的祭祀是傣族各个村寨常见的文化事项,在傣族农业生产中起着重要作用。傣民族为了获得稻谷丰收,适应稻作农业的周期性特征及对节令、历法的需要,产生了对应于农事生产各个阶段、环节的神灵祭祀活动,并呈现链式或阶段性分布,进而形成农耕祭祀链。与各个阶段相对应的祭祀活动侧重点各自不同,体现着祭祀的不同功能和作用。  相似文献   

15.
傣族是一个有着悠久文化传统的少数民族,人口近百万,主要居住在云南南部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等自治县。全民信仰佛教,但原始宗教活动亦较普遍,如祭祀寨神、农业祭祀等。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文化人类学视角,通过对贵州省都匀市基场乡一个典型水族村寨——翁降村一次"控拟"葬仪的田野调查描述,着重探讨这一祭祀过程中的"祭祀的组织"、"铜鼓与水牛"、"祭祀的禁忌"、"祭祀的消费"等方面问题。文章认为,水族这一传统葬仪源于水族原始宗教信仰中的祖灵崇拜,是水族人追求生命永生的具体表现。  相似文献   

17.
直村彝族祭祀仪式以多元信仰为基础,以人神交换为祭祀逻辑,以神鬼各司其职为祭祀目的。祭祀仪式的社会基础主要体现在通过信仰建立人与自然的平衡、确立人的生存策略和建构社会组织。祭祀仪式的文化阐释主要是仪式背后隐藏的符号、象征和隐喻。社会基础是祭祀仪式产生的根源,是文化表达的载体。文化阐释则深化了社会基础存在的合法性。考量祭祀仪式的社会基础与文化阐释,能够呈现祭祀仪式的全貌,折射人们生存的社会规则和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8.
白沙老古舞     
王静  于伟慧 《新东方》2012,(5):83-F0003
老古舞源于黎族原始社会的祖先崇拜,是祭祀祖先时众人合跳的一种集体舞,表现黎族人民原始社会的刀耕火种、狩猎、捕鱼人类繁衍以及祭祀祖先亡灵等内容。  相似文献   

19.
赵思维  湛华国 《广东民政》2008,(4):F0002-F0002
4月3日上午,省民政厅刘洪厅长、郑人豪副厅长率领厅社会福利和社会事务处有关人员冒雨检查了广州市清明节群众祭祀组织保障各项准备工作。刘厅长一行在广州市民政局有关领导的陪同下,实地查看了广州市殡葬服务中心,银河革命公墓,广州市华侨公墓的拜祭现场,听取了市民政局对清明节群众祭祀组织保障工作的部署情况汇报。  相似文献   

20.
王颖 《广东民政》2009,(4):16-17
2009年清明,是揭阳市殡葬管理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建立后的第一个清明节,作为一线殡仪服务工作者的揭阳市殡仪馆陈来松馆长对联席会议制度的建立深有体会,他告诉记者,随着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揭阳市殡仪馆相关公共设施已不能满足人民群众的祭祀要求,特别是有车一族的增加,近年来,揭阳市殡仪馆的停车场在祭祀当天总是满负荷运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