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近年来,费孝通教授已将其研究重点转向西北边区,做了大量的社会调查。最近,他正将这些调查报告汇集成册,和已出版的《小城镇四记》相对应,定名为《边区开发四篇》,将于年内出版。 《边区开发四篇》包括《赤峰篇》、《包头篇》、《定西篇》、《甘南篇》(甘南行)。除《甘南篇》已在本刊一九八六年二、三、四期连续刊登外,现征得费老同意,再将《包头篇》分三期首先在本刊刊载。 费老在《包头篇》里剖析了包钢等重点企业人文生态环境失调的状况,并从社会学的角度提出开发边区的一些对策。有些看法,颇有新意,值得一读。  相似文献   

2.
正1969年11月生,山西闻喜人,经济学博士,现任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兼任中国政治学会副秘书长、常务理事,天津市政治学会副会长、秘书长,天津市农业经济学会常务理事。2006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人才支持计划",2018年受聘为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中心《中国政治》编委,2019年受聘为《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三版审稿专家,2020年入选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重要转载来源作者(2019年版)。主要从事政治学理论、比较政治(外国政治)、农村政治学的教学与研究工作,系改革开放后较早进行"三农"问题研究的政治学学者。发表论文190余篇(CSSCI期刊论文55篇),其中:《政治学研究》2篇、《世界经济与政治》1篇、《人民日报》和《光明日报》共5篇。发表的文章被《中国社会科学文摘》全文转载1篇、《新华文摘》摘编3篇、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转载34篇、求是网转载7篇。  相似文献   

3.
王敬 《瞭望》1984,(39)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中国报刊史研究室编选、北京出版社出版的《延安文萃》,是从延安《解放日报》上发表的大量文章中选编出来的。全书分《整风篇》、《奋斗篇》、《文苑篇》、《随感篇》、《英雄篇》五部分。有人说这是一部史诗般的文集,并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是否如此,读者自有公断。这里要介绍的,是此书编选过程中,一些健在的革命前辈在校阅文稿时那种严肃认真的态度和尊重历史、实事求是的学风。历史,是已经成为过去的客观过程的记录。它不能任意涂抹或修改。尊重历史,也就是尊重客观实际。革命前辈在校阅自己的文稿时,以历史唯物  相似文献   

4.
正倍儿喜欢顺义许福元老兄的文字。这位地地道道的农民作者(至今仍为农村户口),钟情文学,厚积薄发,年近古稀,喜获大面积丰收。一篇又一篇心血之作,从他的笔下,飞向四面八方,不时在《北京文学》《大家》《当代小说》《小说林》《飞天》《小说月刊》《北京日报》《光明日报》《文艺报》《天津日报·文艺副刊》等全国许多报刊抛头露面、安营扎寨。有的文章  相似文献   

5.
列宁在他与世长辞之前,给我们留下了八篇不朽的著作。这八篇著作通常被认为是列宁的遗嘱。它们是:《日记摘录》、《论合作制》、《论我国革命》、《怎样改组工农检查院》、《宁肯少些,但要好些》、《给代表大会的信》、《关于使国家计划委员会具有立法职能》、《关于民族或“自治化”问题》。在这八篇著作中列宁深刻阐明了领导者所应具备的基本素养,对领导者提出了殷切希望和基本要求。今天,重温列宁的这些教诲,对于提高我们广大干部的基本素养,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一位素不相识的《瞭望》读者不知从哪里打听到了我的地址,从辽远的东北来了封信,说读了《对艺术和人生的庄严感》那篇“独白”,里面提到《男人的一半是女人》那篇“小说的倾向我不想在此评说”,要求道:“是不是可以评说一下呢,我们这里很多人读过这篇小说。”千里迢迢,盛情难却,就来评说评说吧。只是,这篇“独白”就变成“对答”了。  相似文献   

7.
《学理论》2015,(24)
《焦湖庙祝》出自志怪小说集《幽明录》,是一篇简单短小的笔记体小说;《枕中记》是唐传奇,叙述详细。可以说,《枕中记》的故事原型正是脱胎于《焦湖庙祝》,并在此基础上有所发展。就这两篇小说从多个角度进行对比,进而探索志怪小说到唐传奇的嬗变,以及折射出的社会文化的变迁。  相似文献   

8.
广田 《瞭望》1989,(46)
鲁迅先生于一九三四年五月六日致杨霁云信中说:‘现在都说我的第一篇小说是《狂人日记》,其实我的最初排了活字的东西,是一篇文言的短篇小说,登在《小说林》(?)上,……后有恽铁樵的批语。’这里指的‘文言的短篇小说’是《怀旧》,当时署名周逴。发表的刊物不是《小说林》,而是《小  相似文献   

9.
从今年第二期《民主》上看到了几篇介绍徐州的文章,倒使我想起了一篇也是与徐州有关的文章。今年出版的第一期《随笔》上,发表了一篇广州花城出版社离休干部李士非先生的《东京日记摘抄》,1998年春,李先生赴日本东京探亲,4月4日,他“到靖国神社去看樱花,大受刺激”,原来他看到的“没殁者遗物展”是彻头彻尾  相似文献   

10.
正4月27晚,由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基金会主办、国家广播电视总局播音主持实践锻炼基地协办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纪念马克思诞辰二百周年诗文诵读演唱会"在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礼堂隆重举行。诗文诵读演唱会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主题,分《方向篇》(伟大宜言指引方向)、《道路篇》(事实求是开辟道路)、《旗帜篇》(不忘初心继续前进)三个篇章,依次演绎了我们从哪  相似文献   

11.
袁垚 《求知》2023,(7):59-61
<正>人无精神则不立。一个人是如此,一个政党更是如此。《为人民服务》《纪念白求恩》《愚公移山》是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阐述共产党人精神世界建设的三篇经典著作。其中《纪念白求恩》是写作时间最早的一篇。这篇著作重点颂扬了白求恩的国际主义精神和共产主义精神,并号召全党同志以白求恩为楷模,做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这篇著作一经发表便在全党全国引起强烈反响,  相似文献   

12.
通过分析《孟子·滕文公·上》中许行的言行与《昌氏春秋·上农》等篇的内容,对许行的农家思想与《上农》等篇的农家思想进行比较,回应孙次舟先生提出的战国农家分两派的说法,同时分析二者的异同。  相似文献   

13.
一年半内,中科院物理所在美国《物理评论快报》发表38篇论文不能简单地以论文来评判一个科研机构的水平,但“中科院物理所在过去的一年半中,能在美国《物理评论快报》这一世界顶级科学杂志上发表38篇论文”的事实,着实引起《瞭望新闻周刊》的兴趣。据了解,美国《物理评论快报》是国际公认的最权威的物理学杂志,过去因中  相似文献   

14.
日本渠道十月革命前,中国人主要接受的是日本式阐释的社会主义理论.如久松义典的《近世社会主义评论》,福井准造的《近世社会主义》,村井知至的《社会主义》等.马克思主义的许多原著的节译文,也是从日本译介而来的.当时宣传社会主义的许多报刊如《民报》、《新民丛报》均在日本.十月革命后,由于中俄交通隔绝和新闻封锁,中国人对马克思主义的了解仍然主要是通过日本.1919年中国人译介的日文马克思主义文章主要有9篇,1920年为9篇,1921年为12篇,1922年为7篇.中国的先进知识分子大多是通过学习和研究从日本传来的马克思主义典籍而接受马克思主义的.中国人介绍十月革命和马克思主义的文章,大多也是根据日本译  相似文献   

15.
维英 《瞭望》1985,(16)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唐代刘禹锡作的《陋室铭》,是千百年来传诵不绝的名篇,这篇报道普通居民李霞一家的通讯,堪称一篇新的《陋室  相似文献   

16.
正段钢,上海财经大学博士、复旦大学博士后、上海社会科学院博士生导师,现任上海社会科学院《社会科学报》社长兼总编、高级编辑、研究员,兼任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伦理研究中心副主任、全国经济哲学研究会常务理事、上海伦理学会常务理事、上海哲学学会常务理事等;主要从事经济哲学、文化哲学等研究,在《求是》《红旗》《哲学动态》《马克思主义与现实》《学术月刊》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其中多篇论文被《红旗文摘》《复印报刊资料》、光明网、中国社会科学网等媒体全文转载,出版专著两部,主持和参与多项课题研究,  相似文献   

17.
总体来说,元代文献的开发和整理还存在很多不足之处。前些年陆续出版的《全元文》是有元一代的文章总汇,其对元代文史研究而言大有裨益。但因坟典浩如烟海、石刻资料又较丰富,搜罗还未齐全。笔者在翻检方志及石刻资料时,又发现有孟仁文1篇、李泰文1篇、李文2篇、杨维桢文1篇,可补《全元文》之阙。  相似文献   

18.
在唐传奇《郭翰》篇中,大众认知中一向对爱情忠贞不渝的织女,其形象发生了颠覆性的变化。试从《郭翰》篇展开,分析唐传奇以至唐代文学中女性意识崛起的倾向,并进一步论证这种现象的形成原因。  相似文献   

19.
行政学人     
<正>吴传毅1963年生,湖南衡阳人,1985年毕业于西南政法大学。先后在两所高校任教10年时间,在地方法院和政法委工作5年时间。现为中共湖南省委党校、湖南行政学院副校(院)长,二级教授,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湖南省学位委员会委员。撰写过学术理论文章300多篇,有40多篇被《新华文摘》《红旗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高等学校学术文摘》《人大复印报刊资料》等摘编或全文复印  相似文献   

20.
金祖孟教授(1914—1991),浙江义乌市人,曾就读于中央大学地理系,获理学学士和硕士学位,生前任华东师大地理系教授,是我国著名地理学家、天文史学家。曾发表《地名学概说》等地名学论文五篇,是我国现代地名学研究的开拓者之一。此外,他还著有《数理地理》、《自然地理讲话》、《地球的运动》、《普通自然地理讲义》、《地球概论》等著作,以及论文数十篇,是现行高中《地理》教材上册的审稿人。金祖孟教授早年贫寒,以中药店学徒出身,在亲友、老师的帮助下得以完成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