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李光彩 《世纪桥》2011,(10):27-28
有关毛泽东不乘飞机的原因,说法比较多的是:毛泽东乘坐飞机空中遭遇雷电,与地面失去联系40分钟。1956年4月25日,毛泽东提出要去广州视察。为了节省路途上的时间,他坚持广州一行要乘坐飞机——而且是由我国飞行员驾驶的飞机。  相似文献   

2.
那是1939年8月27日下午,在延安,共产国际的一纸紧急电令,使得李德来不及向中央任何领导人告别,就匆忙搭上一架苏联飞机走了。毛泽东仰望着屋外的  相似文献   

3.
一九三九年冬周恩来去苏联就医这是他在此期间与邓颖超到国际儿童院看望中国学生时的合影周恩来去苏联治病,飞机里多出了几个孩子。孙维世策马找毛泽东拿到“通行证”。连3岁的小老虎也用哭声赢得了出国的机会1939年9月,周恩来和邓颖超来到莫斯科。这次他们不是来开会,也  相似文献   

4.
毛泽东对苏联模式的认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学术界对苏联模式作了很多论述 ,取得了显著成果。但是 ,从毛泽东的角度认识苏联模式 ,学术界却很少论及。毛泽东在他的许多文章、报告和讲话中对苏联模式作了大量评价。苏共二十大前 ,毛泽东全面肯定苏联模式。苏共二十大后 ,毛泽东开始反思苏联模式。中苏论战中 ,毛泽东全力维护苏联模式。他虽然认识到苏联模式的缺陷 ,试图走出一条比苏联好的路子来 ,但最终还是未能跳出这个周期率的支配。  相似文献   

5.
顾保孜 《湘潮》2004,(2):13-15
周恩来去苏联治病,飞机里多出了几个孩子;孙维世策马找毛泽东拿到“通行证”;连3岁的“小老虎”也用哭声赢得了出国的机会1939年9月,周恩来和邓颖超来到莫斯科。这次他们不是来开会,也不是来学习,而是来治病的,走下飞机的周恩来胳膊上吊着绷带。在延安时,周恩来和江青一次外出,  相似文献   

6.
从新中国成立到20世纪70年代中期,毛泽东为实现祖国统一,解决台湾问题进行了不懈地努力,开展了卓有成效的斗争。尽管目前国际形势和台湾岛内形势都发生了很大变化,但毛泽东关于解决台湾问题的思考、谋略和决策,对新形势下推进台湾问题的解决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一、解放台湾的军事部署渡江战役胜利后,蒋介石被迫逃往台湾孤岛。在上海战役接近尾声之时,毛泽东开始思考解放台湾问题。1949年7月中旬,以刘少奇为首的中共代表团秘密访问苏联。刘少奇向斯大林详细地说明了中共中央关于解放台湾的设想,请求苏联方面提供200架左右的飞机和代训飞…  相似文献   

7.
1956年5月3日,毛泽东主席第一次乘专机,从北京起飞,途经武汉,到广州去视察工作。 那时,距空军成立只有6年多时间,飞机等装备还不先进,飞行经验也不丰富,飞行事故发生率比较高。因此,毛泽东这次乘专机赴外地巡视前,空军司令员刘亚楼、公安部部长罗瑞卿等人得知这一消息后,都担心飞行安全问题,力劝毛主席不要坐飞机。然而,毛泽东决心已定,谁也说服不了。他说,已经有10多年没乘飞机了,飞机速度快,可以节省时间。为此,中共中央、中央军委把这次飞行任务交给空军来完成。接到任务后,空军作了认真的研究和周密的准备,并决定由空军航空兵独立运输第三团执行这一任务。当时该团装备的运输机都是苏联制造的螺旋桨飞机,接送中央领导同志的飞机主要有里-2型和  相似文献   

8.
《党建》2008,(7)
毛泽东一生很少坐飞机。据毛泽东专机组的同志回忆,建国后毛泽东乘坐飞机42次,共计156小时8分钟。在毛泽东为数不多的乘坐飞机出行当中,有三  相似文献   

9.
苏联专列专程到满洲里迎接毛泽东 1949年12月,毛泽东首次出访苏联。12月6日上午8时,毛泽东坐着新中国第一列代号为9002的专列驶出北京西卣门火车站前往满洲里。  相似文献   

10.
毛泽东一生与外国交往中,与苏联交往的历史最长,关系最深,恩怨也最多。在毛泽东的一生中,他的苏联观发生了一系列戏剧性的变化,毛泽东对苏联怎么看?为什么会这么看?他的苏联观发生变化的原因何在?这是本文探讨的主题。一.历史的恩怨对建国以前的中苏关系,毛泽东有个总结性的看法,即苏联“有四个好”,也有“四条错误”,“成绩是主要的,错误是次要的”。①1956年9月,毛泽东在同南斯拉夫共产主义者联盟代表团谈话时指出:“苏联一般来说,总的是好的。他们有四个好:马列主义,十月革命,主力军,工业化”。②在毛泽东眼中…  相似文献   

11.
1958年7月22日,毛泽东在同苏联驻华大使尤金谈话时说:“看来,关于海军提出的核潜艇的请求可以撤销。”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将毛泽东的这篇谈话收入《毛泽东文集》第七卷时,为这句话作了这样一条注释:1958年6月28日.中国方面根据苏联军事顾问的意见.向苏联提出为发展中国海军核潜艇提供技术援助的要求。同年7月21日,苏联驻华大使尤金向毛泽东转达了赫鲁晓夫和苏共中央主席团关于苏联同中国建立一支共同核潜艇舰队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可贵的探索     
在中国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始终是毛泽东及中国共产党人面临的历史性课题。如果说新中国建立后,由于缺乏经验,曾经参照苏联模式的话,那么,1956年我国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之后,毛泽东便察觉到了苏联经验不能照搬到中国来。毛泽东说:“最近苏联方面暴露了他们在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的一些缺点和错误,他们  相似文献   

13.
1949年底毛泽东访苏时,曾向苏联领导人斯大林表达了自己的委屈。这种委屈和不满,并非来自20世纪30年代以王明为代表的、具有留学苏联背景的"左"倾教条主义中央的排挤和打击,而是对抗战结束后苏联对中国革命的态度不满。1945年重庆谈判期间,苏联出于其国家利益的考虑,对中共态度冷漠。在1948年国共两党决战进入关键阶段之时,毛泽东多次提出访问苏联以就中国革命若干重大问题与苏联商讨,均被其婉拒。1949年中国革命即将取得胜利之时,苏联仍然出于国家利益考虑,力促国共和谈。这一系列事件引发了毛泽东对苏联的不满,也为日后中苏关系破裂埋下了隐患。  相似文献   

14.
《湘潮》2020,(2)
正一1949年12月6日晚上,毛泽东从北京西直门火车站登上专列,开始访问苏联之旅。毛泽东此次出访苏联的主要任务是:参加斯大林七十寿辰庆祝活动;就两党、两国之间所关心的问题交换意见;商谈和签订两国之间的有关条约、协定等,并商议与解决有关两国利益的其他若干具体问题。12月9日,毛泽东的专列到了中国与苏联接壤的边境城市满洲里市。因为中国铁路是准轨,苏联铁路是宽轨,因此要换车。  相似文献   

15.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伊始,毛泽东等中国领导人在发展对外关系方面,首先把目光投向苏联。中共中央决定毛泽东 1949年 12月出访苏联,参加庆祝斯大林 70寿辰的活动,并且协商和签订两国之间的有关条约和协定。   1949年 12月 6日,毛泽东率领的中共中央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代表团由北京出发,乘专列前往莫斯科。这是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个赴外国进行正式访问的代表团,同时也是毛泽东第一次出国访问。   16日中午,中国代表团抵达莫斯科。苏联部长会议副主席莫洛托夫、苏联元帅布尔加宁前来迎接,并在车站举行了隆重的欢迎仪式。毛泽东发表了…  相似文献   

16.
建国前后,新中国经济建设没有别的经验可资借鉴,只有学习苏联。苏共二十大后,毛泽东对苏联经济建设的经验进行了反思,提出了"以苏为鉴"的光辉思想,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毛泽东对苏联经济建设经验的认识出现了反复,未能在实践中坚持下去。  相似文献   

17.
<正>一、向苏联学习是"中国共产党人历来的信念"向苏联学习,借鉴苏联经验,争取苏联援助,建立、巩固和发展中国社会主义,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形成已久的信念。早在建国前夕的1949年6月,毛泽东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中就不仅明确提出了"联合苏联,联合各人民民主国家,联合其他各国的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  相似文献   

18.
1949年12月16日至1950年2月17日,毛泽东受邀访问苏联,这是他第一次出国访问。毛泽东一生艰苦朴素,不讲究穿着,但考虑到事关国家形象问题,最终还是同意制作出国服装。周恩来按照国际礼仪习惯,指示工作人员为毛泽东准备了一套黑呢中山装。这套服装,也是毛泽东在苏联出席活动时的主要舂装。  相似文献   

19.
漂泊异国十二载由于过度劳累,陈昌浩终于病倒了。首先是胃病复发,久治不愈。当时延安缺医少药,无法根本医治。1939年7月10日,周恩来骑马时造成右臂粉碎性骨折,中共中央于8月20日作出决定,送周恩来去苏联医治。同时毛泽东也批准陈昌浩可以携陈祖涛一同去苏联治病。8月27日,周恩来在邓颖超的陪同下,在延安机场登上飞机。同行的还有陈昌浩、李德以及周恩来养女孙维世、陈昌浩次子陈祖涛、高岗之子高毅与陈伯达之子陈小达。张琴秋也到机场为陈昌浩送行,两人依依惜别。飞机于当天飞抵兰州。一周后飞抵新疆首府迪化。在这里…  相似文献   

20.
周敏之 《湘潮》2013,(8):30-31
“建设海洋强国”战略,是党的十八大的一个亮点。它的提出,反映以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对海洋问题认识的不断深化,是集体智慧的结晶,代表了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的共同愿望。毛泽东倾力奠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强调一定要建立强大的海军,提出建设“海上长城”和“海上铁路”的海洋战略思想。1950年,毛泽东从向苏联贷款的3亿美元中批给海军1.5亿美元购置舰艇、飞机等海军装备,几乎占国家财政收入的十分之一,当时国家的财政收入只有22.27亿美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