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官场潜规则是政治运行的顽痼疾:是官员堕落的催化剂;是官场腐败的保护网。官场潜规则的存在和盛行已经严重侵蚀了党的执政能力,损害党和政府的形象,损害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因此必须根除官场潜规则。作者在分析官场潜规则产生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根除官场潜规则的对策。“破网”、“亮权”、“治软”、“建制”的建议对根除官场潜规则有很好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破解官场潜规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官场潜规则是政治运行的痼疾,官员堕落的催化剂,官场腐败的保护网.其表现为官场的"网络症",纪检部门的"软弱症",制度建设上的"紊乱症".破解官场潜规则要"破网",形成正常的干部关系;要亮权,做到"阳光行政","透明用权";要治软,排除干扰,惩治腐败;要完善健全规章制度,弥补显规则的不足.  相似文献   

3.
(一)潜规则是一种不讲原则、不讲法理、不分是非、上不了台面,但在一些社会生活领域却行得通、能管用的行事规则。潜规则五花八门,有深有浅,无处不在。在所有潜规则中,我们首先要反对的是官场潜规则,因为它影响最坏,危害最大,严重妨碍了我们党的  相似文献   

4.
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郭建宁曾指出,“潜规则”的盛行,是当前文化建设面临的一个十分突出的问题。如果“潜规则”成为常态,成为人们比较普遍的行为方式和生活哲学,这个社会的文化将是危险的。时间长了,它会动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此决不能掉以轻心。  相似文献   

5.
蔡恩泽 《求贤》2006,(1):32-33
2005年4月27日,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通过《公务员法》,并于2006年1月1日正式实施。《公务员法》的颁布实施,对加强国家公务员队伍建设。提高国家行政效能无疑是一个巨大的促进。但有识之士认为:一些官场潜规则没有完全打破之前,实施《公务员法》的进程中还要有意识地化解重要阻隔。  相似文献   

6.
黄杰 《唯实》2010,(12):47-49
江湖文化是中国特有的社会现象,也是了解中国式潜规则的最佳视角。江湖文化和市民文化或商业文化代表了两种现代化的路径选择,前者是被动的、消极的、反现代化的,后者则是主动的、积极的、并且催生了资本主义的萌芽。潜规则和江湖文化互为因果,没有江湖作为平台,没有江湖文化作为背景和推力.潜规则不可能这样大行其道乃至泛滥成灾,江湖文化创造了一个适合潜规则活动的环境和氛围。能不能从江湖文化中走出。是考验一个政党能否带领人民实现国家现代化和民族复兴大业的试金石。  相似文献   

7.
刘建高 《求贤》2007,(7):28-29
所谓民主集中制贯彻中存在的潜规则,是指在公开的操作规则后面通行着少数人决定问题的规则。按照党的规则要求,党的领导班子主要领导和成员之间的关系是平等的、同志式的、相互依存、对等监督的关系。凡属重大问题都必须坚持集体领导和集体决策,不允许任何领导有凌驾于组织之上的特权,任何领导人不论资历多老,威望多高,都必须把自己置于全体委员的监督之下。  相似文献   

8.
党内生活中的潜规则正在党内大行其道,严重威胁着党的民主法制建设。执政地位赋予的权力、经济转型期利益的博弈构成了党内潜规则滋生和蔓延的政治经济基础,封建道德的残余和西方道德危机的影响助推了潜规则的盛行,领导体制和制度建设的缺陷使潜规则难以得到有效制约。对于这种社会现象,视而不见或极力否认都是不可取的。  相似文献   

9.
慎海雄 《求贤》2009,(10):53-53
近年来.一些地方查处的领导干部违法乱纪的案件中出现了这样一种现象:有的领导干部在一方区域曾经发挥过重要作用,平时能严于律己.老百姓的口碑也不错,但仅仅因为某次提拔无门.或所谓的机遇没抓住,就如同末日来临,一下子陷入迷失和沉沦.变得像换了个人似的,放松、放纵自己,结果“病菌”乘虚而入,与违法犯罪分子沆瀣一气.最终自我毁灭。无数事实证明,如果没有树立和坚守正确的价值观,放任个人利益、个人追求、个人抱负如同野草般疯长蔓延.势必导致个人利益膨胀,导致作风的漂浮和党性原则的丧失。这样的干部迟早会摔得鼻青脸肿。  相似文献   

10.
目前学术界对潜规则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一定程度上揭示了潜规则的内涵,分析了潜规则产生的原因,提出了消解潜规则的应对之策。但是,已有的成果显示学者对潜规则的定义还未达成共识,对潜规则泛滥原因的分析多是就现象论现象,鲜有立足于唯物史观的立场并运用唯物史观的原理和方法的。合理地定义潜规则并对其泛滥原因进行唯物史观剖析,可以澄清认识上的混乱,进一步推进对潜规则的研究。  相似文献   

11.
我国公民知情权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知情权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随着社会的发展,其地位越来越重要.在我国,由于种种原因,无论是在法律制度上,还是在社会实践中,对这项权利的保护却不尽如人意.因此,应创立一系列法律制度确保知情权的实现,这对丰富和发展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促进依法治国进程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党的意识形态的现代化是党领导现代化建设的一个重要条件,也是政党现代化的题中应有之义。之所以要对实现党的意识形态的现代转型,是因为,党的传统意识形态中存在着一些与现代化不相适应的因素,政党现代化的趋势要求意识形态的现代化,我国社会结构的变化要求党的意识形态能更好地对民众的利益进行整合,世界各大政党应对意识形态“中间化”趋势的实践也给我党以启示:要想长期执政就必须实现意识形态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13.
当前我国正处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对外开放全方位的高速转型期,一些地方的权力腐败现象呈现出阶段性“多发、高发、群发”的态势。以阜阳市为代表的皖北地区之所以会发生“全方位的政治生态灾难”,实质是一种整体性和结构性的地方官场内生拓展型权力腐败。究其根源就在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与政治体制改革互相脱节,地方行政体制改革与财政体制改革互相脱节,实行“党内民主”与扩大“基层民主”互相脱节。  相似文献   

14.
目前,土地滥用不仅影响农民的生活和农村经济的发展,而且关系到整个社会的稳定和农村现代化的实现.引起土地滥用的原因是复杂的,并且各个因素交织在一起,对各个因素进行梳理后,择其要者,归纳为五大方面.  相似文献   

15.
山西票号的产生是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结果 ,是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物 ,是产业分化和产业形成的最终结果。正是基于这样的判断 ,文章分别从资源禀赋、文化禀赋、技术状况和制度环境四个角度阐述了山西票号形成的原因  相似文献   

16.
李萍 《理论学刊》2004,(7):36-43
社会道德主要反映在社会风尚、公德水平方面。本文从实证角度利用社会学方法做出科学分析,得出结论:(1)家庭是中国人道德的生长点。(2)在道德问题上,多数人的认知程度明显高于他们的行为能力。(3)在社会道德方面,存在不同层次、不同侧重的要求。(4)人们在不同问题的选择上并不总是保持逻辑上的连贯性。揭示当代中国公众关于社会道德总体评价及其特点,既可以为准确认识我国社会道德状况提供依据,也可以为进一步深化道德建设提供佐证。  相似文献   

17.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关联于社会转型期信仰的重建.核心价值体系分成知识和信仰两个环节.知识是可证和可信的统一.可信在德性的知识向信仰的过渡中起着中介作用.信仰形成的标志是非理性的确信.确信指可信在情感上的强化,它是一种知识上的可信发展到必须在行动上不可遏制地表现出来的主体精神状态.  相似文献   

18.
流动人群权利保护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之一。造成流动人群权利缺失的主要原因在于户籍制度、地方政府管理权限随意伸缩、法治建设滞后、用人单位不依法办事以及流动人群自身素质不高等,有关部门可以针对上述原因有的放矢地研究解决。  相似文献   

19.
当前,我国劳动力供求矛盾尖锐,就业形势十分严峻。影响我国充分就业的因素很多,其中一个重要因素是相关制度环境。由于我国劳动就业的相关制度不健全、不完善造成大量隐性失业和隐性就业,劳动力资源或浪费或闲置,失业问题更加严重。因此,应健全我国劳动就业的相关制度,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促进我国就业市场化的进一步发展,从而消除一部分失业,缓解我国当前就业压力。  相似文献   

20.
人类社会沿着两条轨道前进.第一,由劳动者和经营者进行生产实践活动(包含交换和经营),推动生产力发展,形成了发展轨道.第二,生产发展的结果会扩大不平等,劳动者通过革命造反和民主运动,反抗不平等,推动社会沿平等轨道前进,形成了平等轨道.过度平等与过度不平等都不利于发展.执政是提供公共产品,制定法规制度,在发展与平等两条轨道之间选择中道,在过度平等与过度不平等之间选择中道,中道体现为公平原则,由此构成了中道定理.执政中道定理同经济学的价值法则有同等意义,并具有相似性: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执政围绕中道左右摆动.不遵循中道定理的执政者会被淘汰出局,能存在的执政者都遵循中道定理.中道定理为适用于一切社会的执政法则.共产党执政五十多年,执政中道定理一直起支配作用,经过一段曲折历程,最终仍是遵循中道定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