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46 毫秒
1.
2005年春节前后,有两件引人注目的事,看似互不搭界,实则意义相关。一件是北京一”房地产大鳄”提出“先满足富人”而引起争议。据报道,这位自称“是很富的人”声言:“不要让所有的老百姓都买房子,因为我们没有那么大的生产量。在供应量很少的情况下,一定是先满足最富的人。”这一被称为“富人优先论”的言论,令人瞠目。更令人惊讶的是,说这话的人,是一位大型国有企业的负责人,而且是北京市政协委员。  相似文献   

2.
一、好事占尽,接近不幸今年1月,中国建设银行发布的中国财富管理市场报告中,对中国富人的地域分布进行了详细的分析,被称为中国的"富人地图"。报告显示,拥有富人最多的省市是北京,千万富豪达17.9万人,亿万富豪约1.05万人,均排名第一。再根据一份全国知名会计事务所的报告显示,全球500强总部数目名列第  相似文献   

3.
有一件事情,古今中外,天下人人,无论你是平民还是高官,是穷汉还是富人,是凡夫还是名流,是丑男还是美女,都不可免,那就是死亡。  相似文献   

4.
在城市化大背景下,脱离农业生产的乡村富人为什么会回村参与基层治理?基于洪村的个案表明,富人治村的出现,是经济资本扩大后的乡村富人为谋求社会地位的提升使然。富人治村实现后,洪村"面子"文化推动了对乡村富人社会地位的认可,乡村富人的社会行动也继续强化公共领域的公益倾向。洪村富人治村的实践说明,在分化日益加剧的洪村,乡村的"面子"文化中存在着一种对乡村富人道德期待的非正式规范,是引发富人治村的另一种原因所在。  相似文献   

5.
语丝     
林枫 《党建文汇》2008,(12):53-53
60岁时比自己20岁时富10倍的人比比皆是。但是没有一个人敢说,他得到了10倍的幸福。思考是一件很费脑筋的事情,所以大多数人喜欢脱口而出。如果穷人不提供食物,那么富人只能吃纸币了。  相似文献   

6.
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与新浪网联合进行了一项关于"青年人眼中的中国富豪"的调查,调查结果令人担忧。在3990名参与者中,有66.75%的人认为,中国富人的整体品质是"很差"或  相似文献   

7.
穷人的思维     
有个人很穷,有个富人很可怜他,想帮他致富。富人送给他一头牛,嘱咐他好好开荒,春天撒下种子,秋天就可能脱离贫穷。穷人满怀希望开始奋斗。可是没过几天,牛要吃草,人要吃饭,日子比过去还难。于是他想,不如把牛卖了买几只羊,先杀一只吃,剩下的可以生小羊,长大可以卖更多的钱。  相似文献   

8.
替富人说话     
吴钩 《廉政瞭望》2014,(16):51-51
几年前,著名经济学家茅于轼先生说,“现在社会上为穷人说话的人很多,替富人说话的人很少。另一方面为富人办事的人很多,为穷人做事的人很少”.“我要反其道而行之.为富人说话,为穷人做事”。这一句“为富人说话”,让一些人不舒服,茅老先生也因此被人贴上“权贵代言人”的标签。  相似文献   

9.
人生的幸福     
幸福是一种带有鲜明主观性的感觉,是因人因地因时而异的。富人有富人的幸福观;穷人有穷人的幸福观。有些人的幸福是衣必毛皮,食必山珍,住有高楼,行有小车;有些人的  相似文献   

10.
夏小林 《红旗文稿》2012,(19):17-18
前不久,有强调"顶层设计"的经济学家提出,中国应以"欧美模式"作为改革目标。照搬欧美模式能够建成符合绝大多数人利益的市场经济吗?欧美模式是一种冷酷无情的经济大量文献和事实表明,欧美模式是为少数富人服务的模式,不能实现共同富裕,不能复制来为中国大多数人服务,更不能妄称为中国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11.
老子的智慧     
林语堂 《党的建设》2010,(10):47-47
三件宝贝老子说,我有三件宝贝,持有而珍重它。第一件叫慈爱,第二件叫节俭,第三件叫不敢处在众人之先。老子认为,正是因为仁慈,所以才能做到英勇无畏;正是因为节俭,统治者的统治地位才能长久;正是因为谦和退让,才能成为万物的尊长。"慈""俭""不敢为天下先"这三宝,其力量与价值是无可估量的。"慈"包含有柔和、爱惜之意,即爱心加上同情心。"慈",不仅是要仁慈待人,而且还不可做害人之事,不说损人之话。"慈"是三宝的首要原则。"俭"的内涵一是节俭,二是收敛。老子要求人们不仅要节约人力、物力,  相似文献   

12.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召开庆祝成立三十周年暨"双先"代表大会,这是兵团的喜事,也是自治区的一件大喜事.  相似文献   

13.
最近经友人推荐读了一篇题为《市民心中的富人模样》的文章,文中说在中国文化的土壤中,还没有完全培育出对待财富的正确观念。作者还引述一篇讲美国人、日本人、中国人对待富人不同态度的散文说:美国人对富人不嫉妒,而是说我遇上好机会,比他们做得还好;日本人说我会主动接近他,学习他的长处,并设法超过他;中国人则说恨不得把那小子宰了。作者接着告诉我们:“在这种文化熏陶下,中国的富人缩手缩脚,并不怎么像富人……中国的穷人倒是真正的穷人,有些人穷得彻底,穷到骨子里去了,他们想宰光所有的富人,从而也宰掉了追求财富的精…  相似文献   

14.
税改以来,"富人治村"成为乡村治理一种新现象,它的兴起是农村阶层分化、国家宏观政策调整和乡镇治权弱化共同型塑的结果。富人村干部通过"以私济公"来建构权威,以"利益联盟"进行权力运作,以追求经济效益为主要目标,这给乡村政治社会带来一些不良后果,一方面造成了国家权力在基层退缩,另一方面使得村庄治理向"封建化"方向发展。在富人治村已经成为普遍趋势的情况下,健全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制度,加强村干部培养,使富人村干部在基层民主发展中成为积极且富有建设性的力量,同时,也使普通村民参与村庄政治生活,成为基层治理的主体,以实现基层治理的制度化和民主化。  相似文献   

15.
经济学上有个名词叫“边际效用”。卢周来在《穷人经济学》中的解释为:增加1个单位的某种物品消费,给人带来的主观心理满足程度。1元钱的边际效用对于不同的人是不同的:一个倚门托钵的乞丐,你给他一元钱,他的满足程度可能是100个单位;而一个亿万富翁,你多给他1元钱,他的满足程度也许就只有一个单位。也就是说,同样1元钱,因为给了穷人,社会总福利增加了100,而如果给了富人,社会总福利仅增加了1。作者说,从这个道理出发,社会收入分配应该偏向于穷人而不是富人才行。国家统计局首次披露城市家庭财产状况,我国城市居民家庭财产户均总值已达22.83…  相似文献   

16.
有个城市在搞建设时,有两件小事值得称道。一件是,建设部门修建绿地草坪,设计人员并不先修好道路,而是让人先通行其上。过一段时间后,人们按自己的“感觉”踩出了一些相对固定的路线。这时,施工者才按照这些路线——大多数人的足迹,修好了道路。另一件是,建设部门花钱制作了一批蓝底上有男、女图形通用标志的公厕导示牌,然后把这些导示牌公布在公厕周围100米范围之内,让很多突  相似文献   

17.
《南方都市报》刊登经济学家茅于轼的文章指出,现在为穷人说话的人很多,替富人说话的人很少。另一方面,为富人办事的人很多,为穷人做事的人很少。穷人是弱势群体,为穷人说话能够  相似文献   

18.
正财富的多少有时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在你人生的每一个层次,你的财富和别人相比时,你所得到的满足。王健林在做客《鲁豫大咖一日行》节目时,因为一句爆红网络的话刺激了无数人的心。在谈到赚钱时,王健林说:"先定一个小目标,比方说,我先挣它一个亿!"  相似文献   

19.
一向被认为"为富人说话,为穷人办事"的著名经济学家茅于轼,在提及广东正在掀起解放思想大潮时说,重新认识富人的价值也是思想解放。茅于轼说,改革开放30年,是非常了不起的进步。"中国改革  相似文献   

20.
中国富人一方面热衷消费奢侈品,花费巨资"选妻"、猎艳,另一方面又不愿意参与慈善事业,似乎让人无法释怀。这一切,难道只能用"为富不仁"来解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