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文化使命,也是深入理解中国式现代化不可或缺的逻辑向度。从理论逻辑看,马克思主义现代文明观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跨越资本主义现代文明的“卡夫丁峡谷”提供了理论支撑,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承载着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文化积淀,中国共产党人百余年来建设现代文明的探索与实践为其积累了丰富的物质基础和理论经验。从价值逻辑看,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在理论维度深化了对文明发展规律的认识,在实践维度奠定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文明基础,在世界维度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从实践逻辑看,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需要在中国式现代化中坚持“两个结合”的根本方法,构建五大文明为一体的发展结构,在世界现代化浪潮中通过“一带一路”倡议、全球文明倡议、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与人类各文明交流互鉴。  相似文献   

2.
中国的发展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这一新形态的创造有其深刻的理论、文化、历史、实践和价值逻辑。就理论逻辑而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人类文明发展的思想是人类文明新形态形成的深厚理论基础;就文化逻辑而言,光辉灿烂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国外先进文化成果构成了人类文明新形态内蕴的丰富文化资源;就历史逻辑而言,人类文明新形态生成于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的波澜壮阔的百年历程;就实践逻辑而言,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是人类文明新形态植根的最为生动鲜活的实践源头;就价值逻辑而言,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创造,对中华文明和人类文明的发展具有深远影响和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3.
许士密 《探索》2023,(6):1-13
“两个结合”是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也是推进和拓展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两个结合”的形成与发展,为中国式现代化奠定了深厚的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文明底蕴。作为坚守马克思主义“魂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根脉”的重大成果,中国式现代化既要体现马克思主义的先进性和真理性,代表人类文明进步的发展方向,也要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使之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和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得以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国式现代化内蕴接续推进现代文明、转化发展中华文明的文化自信和历史自觉,承担着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文化使命。中国式现代化作为一种全新的现代化模式,“两个结合”的坚持和发展使之展现出不同于西方现代文明的新的文明图景和文明前景,即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为全新的文明叙事、复兴叙事,中国式现代化担负着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合力推动人类文明发展进步的双重使命。中国式现代化深刻的文明意蕴就在于显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现代价值和马克思主义对世界现代化与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指导意义。因此,在五千多年中华文明深厚基础上,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相似文献   

4.
<正>习近平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强调,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新时代的文化使命。中共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为人类实现现代化提供了新的选择,由此创造的“人类文明新形态”将为人类和平与发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中华民族是世界上伟大的民族,有着五千多年源远流长的文明历史,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过不可磨灭的贡献。  相似文献   

5.
夏文斌 《前线》2023,(10):4-7
在中国式现代化实践中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需要深刻把握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智慧和力量。从中华文明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的伟大品格出发,聚焦中国式现代化实际,坚持问题导向,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是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6.
杨增岽 《前线》2023,(11):4-8
人类文明新形态是大历史观视野下的理论结晶。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历史内涵与精神实质是资本主义文明所不具备的,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中华文明相结合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体现了近代以后中华民族发展方向和进程的深刻转变。中国共产党是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根本所在。人类文明新形态是21世纪中国共产党人的文明观,是用马克思主义文明观看待人类社会发展所得出的科学结论,科学回答了在当今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背景下人类文明向何处去、中国应当如何作为的时代之问。  相似文献   

7.
人类文明新形态作为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标识性话语,在语境、语义、语用层面蕴含丰富的生成逻辑。在语境上,人类文明新形态是接续中华民族5000多年文明发展的历史语境和回答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之问的时代语境的统一,是创新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语境和自主探索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语境的统一;在语义上,人类文明新形态是以人类文明为立足点的中华文明的当代形态,是富含新意的人类文明的崭新形态,是具有独立形态的现代文明的中国形态;在语用上,人类文明新形态宣告了中国式现代化文明形态的历史性生成,彰显了坚定走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自觉和自信,标示了引领人类文明进步方向的世界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8.
人类文明新形态作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结晶,独创性地回答了新世纪人类到底应该向何处去的世纪难题。人类文明新形态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坚持走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造的伟大成就,是深深根植于马克思主义文明观之中、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肥沃土壤上形成的新文明。作为超越西方资本主义文明的人类文明新形态是社会主义性质的新文明,始终把以人为本作为自己的使命,不断满足人民美好生活的需要,彰显了人民性。人类文明新形态创造性激活和丰富了中华文明的优秀底蕴,给中华文明的新发展增添新活力,推动社会主义文明实现新跃升,也为世界文明的演变提供了新路径、新选择。作为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发展的重要成果,人类文明新形态诠释了对共产主义理想信念追求,极力推进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同时彰显了共同富裕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价值旨归。  相似文献   

9.
人类文明新形态是当代马克思主义文明观最新成果,这一新形态的创造具有深刻意义。就理论逻辑而言,人类文明新形态来源于马克思主义,且与中华文明有着深厚渊源;就历史实践逻辑而言,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形成的伟大历程蕴含了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历史实践逻辑;就价值逻辑而言,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创造,对民族复兴、人类文明发展、科学社会主义发展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0.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强调:“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人类文明新形态和21世纪新文明。为了更好地理解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我们要以大历史观,从中华文明史、中西现代文明发展史和人类文明发展史中,在古今中西比较中,回答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从何而来”“有何特征”和“向何而去”之问。  相似文献   

11.
从中华文明特质多重维度研究人类文明新形态实践,对于深刻领会习近平文化思想有着重要意义。中华文明“讲仁爱”的特质滋养了人类文明新形态“胸怀天下”的道德实践;中华文明“重民本”的传统夯实了人类文明新形态“人民至上”政治实践的文化土壤;中华文明“守诚信”的特质为建立“重信守诺”的社会制度贡献了重要的中国方案;中华文明“崇正义”的特质为践行“公平正义”的全人类共同价值奠定了重要的文化根基;中华文明“尚和合”的智慧为人类文明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贡献了重要的中国方案;中华文明“求大同”的追求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了重要的价值理念。  相似文献   

12.
冯刚  王莹 《前线》2023,(4):4-7
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对社会主义文明形态的发展作出了创新性贡献,党的二十大报告将“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之一。中国所创造的人类文明新形态在宏观构建中注重协调发展,在坚守人民立场中彰显人类情怀,在立足现实中把握未来趋势,在坚持中国特色中顺应世界潮流。深刻理解、科学把握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思想源流和内在特质,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内在要求。  相似文献   

13.
人类文明新形态在本质上有七重维度。从主体看,人类文明新形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创造的现代化新文明。从文脉看,人类文明新形态是以中华文明为根源的现代化新文明。从内涵看,人类文明新形态是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等协调发展的现代化新文明。从外延看,人类文明新形态是人民美好追求与全人类共同价值相统一的现代化新文明。从性质看,人类文明新形态是超越资本逻辑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现代化新文明。从变局看,人类文明新形态是在西方现代化文明危机深重中迅速崛起的现代化新文明。从指向看,人类文明新形态是以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目的的现代化新文明。  相似文献   

14.
人类文明新形态是中国共产党对伟大事业的全新概括,实现了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是二者的有机统一体。从合规律性来看,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出场表征中国共产党执政规律、契合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关涉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从合目的性来看,人类文明新形态以人民至上为价值立场,以保障社会公平正义为价值取向,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价值旨归。在两个大局的时代背景下,要在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统一中坚定人类文明新形态的社会主义基本属性,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以人民为核心内核、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坚持世界文明交流互鉴,以此解析好人类文明新形态的价值意涵,从而推进人类文明新形态取得新发展。  相似文献   

15.
苗文玉 《探索》2022,(6):14-25
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出场源自马克思主义文明理论的浸润、中国共产党对新文明的自觉追求、人类优秀文明成果的滋养和社会主义文明建设成就的升华,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理论逻辑、实践逻辑、历史逻辑和现实逻辑的有机统一。人类文明新形态是一种以厚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为前提、以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为根本、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为核心、以不断推动中华文明繁荣发展为基础、以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关键、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目标、以建构合作共赢国际关系和人类命运共同体为方向的具有鲜明中国特色和丰富内涵的新形态文明。人类文明新形态的积极开启和成功实践,证明“西方中心论”“历史终结论”“文明冲突论”“单向发展论”“国强必霸论”等基于西方现代化经验与文明认知的理论是错误的。这些西方错误理论并不适合当今和平与发展的世界时代主题,也不能解释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成就和对人类文明新形态的使命追求。这种生成逻辑、运行逻辑、价值逻辑相统一的人类文明新形态具有重要的世界历史意义,为人类文明建设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与中国力量。  相似文献   

16.
于安龙 《探索》2024,(1):13-26
习近平文化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基础和鲜明的实践特质。从其理论魂脉来看,习近平文化思想坚持和继承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创新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化思想。从其理论根脉来看,习近平文化思想既源自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哺育滋养,又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赓续弘扬,凸显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从党的百年历史发展来看,习近平文化思想根植于中国共产党文化建设的理论与实践,是对中国共产党文化建设思想的承继,也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拓展与文化发展战略的递升。习近平文化思想内涵丰富、意蕴深远,蕴含和体现着“危”与“机”统筹把握、“体”与“用”有机贯通、“党”与“群”协同联动、“一”与“多”兼顾并举、“中”与“外”交流互鉴的实践特质。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文化理论成果,习近平文化思想对新时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和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吴凯 《探索》2022,(4):13-26
人类文明新形态不同于西方现代文明和资本主义文明,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因在于它将中国道路、中国治理、中国价值内嵌于社会主义性质的文明形态的创造过程,并以文明形态的适应问题、实现问题、发展问题为切入点,深刻回答人类文明新形态“新”在何处。人类文明新形态蕴含“社会主义”的文明性、展现“现代化”的中国优势、凸显中国“文明”的主体性,具有丰富且深刻的内涵特质。以理念观照为立足点,中国道路的文明逻辑开启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时代密码,中国治理的文明场景开启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发展格局,中国价值的文明内核开启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未来选择。从表达路径把握人类文明新形态的中国叙事来看,需要用世界图景映现中国故事以丰富人类文明新形态中国叙事的理论蕴含,用国家形象传播中国故事以增进人类文明新形态中国叙事的国际认同,用学术话语讲好中国故事以提升人类文明新形态中国叙事的作品质量。在讲好具有世界意义的社会主义文明故事的同时,为人类文明未来发展提供具有中国特色的全新选择,谱写中华文明与人类文明的和谐篇章。  相似文献   

18.
<正>“中国文化源远流长,中华文明博大精深。只有全面深入了解中华文明的历史,才能更有效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更有力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2023年6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出席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时对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出重要论述,以“五个突出”深刻阐述了中华文明的本质特性,从“五个结合”深入分析了“第二个结合”的重大意义,用“三个坚持”系统部署了在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坐标上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举措。  相似文献   

19.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将中华文明具有的突出特性概括为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全面贯通了中华文明的历史、现代与未来,充分反映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中华文明突出特性的伟大塑造,深刻展现了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对于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独特价值。  相似文献   

20.
<正>一切国家和民族的崛起,都以文化创新和文明进步为先导和基础。五千多年不间断的历史长河中,积淀了灿烂辉煌的中华文明。党领导人民的百年奋斗中,走出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揭示出历史的真谛:“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