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维娜 《党建文汇》2006,(11):24-24
“那天同去的我家吉薰有没有什么消息?”不久前,在江西省瑞金市叶坪光荣院,一位112岁、双目失明的老人,听说我们是“从上面来的”,就禁不住向我们打听她丈夫的下落。这位老人叫陈发姑,70多年前,她的丈夫参加红军北上抗日去了;70多年后,她还在等待着他的消息。  相似文献   

2.
30年光荣院的工作使我深刻地体会到了光荣院工作的艰辛与快乐,与这些老人在一起的日子里我总是用我的真心去帮助每一位老人,可是由于现实条件的制约,我们在工作中遇到了许多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为在光荣院生活的老年人提供一个更加优越的环境,我们必须创新思路谋求发展,进一步提高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3.
30年光荣院的工作使我深刻地体会到了光荣院工作的艰辛与快乐,与这些老人在一起的日子里我总是用我的真心去帮助每一位老人,可是由于现实条件的制约,我们在工作中遇到了许多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为在光荣院生活的老年人提供一个更加优越的环境,我们必须创新思路谋求发展,进一步提高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4.
<正>在第二师三十团三连,只要一提起共产党员王凤莲,干部职工都不由得竖起大拇指连声称赞:“不愧是党员”。老人的“亲闺女”“叔叔,我来给您理发了,知道我是谁不?”“当然知道,虽说我眼睛看不见,耳朵也不好使,可你的声音我一听就知道。”这是5月25日,三十团三连职工、一线党员王凤莲与周志齐老人的一番对话。八旬老人周志齐是该连的一名退休工人,眼睛早已模糊不清,还患有皮肤病,老伴也是体弱多病,孙女又是残障  相似文献   

5.
<正>“我家天花板漏水了,楼上没人,这可咋办?”网格员刘晓彤入户走访一名独居老人时,接到来自其他居民的求助电话。她刚答应帮眼前的独居老人买菜,那边居民家中漏水情况又比较紧急,且两个小区距离挺远,怎么办?刘晓彤一边询问独居老人“您再想想,咱家还需要啥”,一边打开手机,点击进入“海兰江e站”平台,输入楼栋门牌,查到漏水房屋楼上住户的信息后,发送给那位求助居民。很快,楼上楼下的两户邻居就建立起联系,开始一起处理问题。“多亏有‘海兰江e站’平台,查信息很方便,不用回单位翻档案了。”刘晓彤说。  相似文献   

6.
1999年,乌盟大地遭遇了百年不遇的特大干旱,地处蛮汗山下的凉城县旱情严重。4月份,本是春播大忙季节,可曹碾满族乡的村民们望着干裂板结的农田一愁莫展:想翻地,犁铧带起来的全是脸盆大的土坷垃;想播种,地旱得连草芽都枯死了。就在这些以土地为生的庄稼人希望渐失的时候,县审计局的干部进了村。他们首先为一80多岁的老人整地,一边雇上牛犋,给老人刨茬翻地,将土坷垃打碎,一边买来地膜、籽种,帮助老人种上了玉米。老人逢人便讲:“我虽然无儿无女,但这些娃娃比儿女还亲。”这仅仅是今年凉城县2000名机关干部下乡抗…  相似文献   

7.
薛涌 《廉政瞭望》2012,(19):49-49
记得几年前刚拿到教职时,学位还没有拿到,一边教书一边还要忙着写博士论文。一次碰到系主任,不禁叫苦不迭:“早知道如此,我宁愿去开出租!”系主任和蔼可亲地拍拍我的肩:“你知道吗?在咱们波士顿,大部分出租司机都有博士学位。”  相似文献   

8.
梁新 《学习月刊》2012,(22):1-1
11月8日这天,我随便问了几位群众,都让我感到从没有像今天这样关注党和国家的大事。我问一位年近七十的老人:“您知道今天是什么日子吗?,”老人说:“怎么不知道呢?今天是十八大开幕的日子”:我又问怎么这么清楚:老人说“我是老党员,能不关心十八大么?”我问一位农民工:“您知道今天是什么日子吗?”这位农民工脱口而出:“今天是十八大召开的日子”。我又问一位去超市买东西的大姐:“大姐,您知道今天是什么日子吗?”这位大姐也是不假思索就答出:“今天是我们党十八大召开的日子。”群众关注党的政策走向,是因为和自己的生活有关。和自己的切身利益有荧。和自己的未来有关。那么,群众都关注些什么呢?  相似文献   

9.
《湘潮》1991,(6)
毛岸青不知去向,警卫员们急得团团转,毛泽东却不慌不忙地说:去李立三同志家找找看毛岸青来到双清别墅后,我经常同他在一起,时间长了,我们之间也就熟悉起来,相互之间无拘无束。我问毛岸青:“你亲妈妈牺牲了,现在这两个妈妈(即贺子珍和江青),哪一个好?”毛岸青很动感情地说:“我贺妈妈好!我和哥哥到了苏联以后,贺妈妈一面工作,一面供给我们上学  相似文献   

10.
“我是一名普通的农村干部,没有光的业绩,也说不出什么深奥的理论。我只是尽着一个共产党员应尽的义务。”——朱远英朱远英是1988年出任内江市中区史家镇敬老院院长的。此前,她在村支书任上已经摸爬滚打了整整15个年头。组织上找到37岁的朱远英征求意见说,镇敬老院需要你这样一位里里外外都能操持的院长,那是个苦差事,与村支书相比不容易出成绩,可敬老、爱老是我们民族的传统美德……朱远英没等领导把话说完就插了句:“我去吧!”就这样,她就操持起这个老人之“家”。尽管职务是院长,可手下就管一名会计,另外30位老人都是朱远英需要精心服务…  相似文献   

11.
忘我的付出,只为让敬老院的老人们能够安度晚年。荣誉满身,朴实依旧。"什么是幸福,对我来说,老人们的健康快乐就是我最大的幸福。"李焕玲如是说。48岁的李焕玲现任鞍山市台安县桑林镇敬老院党支部书记、院长。从毕业至今,她始终坚守在"敬老"岗位,29年如一日,用全部的爱呵护着孤寡老人,展现了一名普通共产党员的瑰丽风采。她先后荣获"鞍山市模范敬老院院长""、鞍山市巾帼建功标兵"、"辽宁省民政系统先进个人"等称号。老人们的"亲闺女"  相似文献   

12.
近日,某基层单位进行了一次安全知识考试。同以往一样,一边发考题,一边发答案,然后大家群起而抄之。这倒使我想起了一位干部说过的话:职工不学习,就逼他们去学,哪怕是抄抄答案也好。笔者对这种说法实在不敢苟同。如果一边发考题,一边发答案,发了就抄,至于抄的是什么根本不过脑子,依样画葫芦而已,那么,这样的“考”与“答”能有多少效果?充其量,只能在上面检查时说:“该学的,我们都学了,还考试了。看,这是考卷,平均90分以上。”除此外,还有什么用呢?  相似文献   

13.
《湘潮》1988,(8)
1951年春节,毛泽东在中南海丰泽园住所,握着一位老人的手,向家人和工作人员介绍说:“这是我九哥。没有他,就没有我。”在场的人听了,无不感到惊讶! 这位老人就是毛泽东的亲姨表兄王季范先生。王在同辈兄弟中排行第九,后辈都称“九阿公”,毛泽东一直叫他“九哥”。  相似文献   

14.
在通州区光荣院当了26年院长的郭少利,获得过很多证书、奖杯:北京市"孝星"他榜上有名,市民政局授予他"孺子牛奖",通州区干部群众推选他为"群众心目中的好党员"……面对荣誉,他感慨地说:党组织的信任、群众的赞誉,更激励着我做好光荣院的工作。  相似文献   

15.
清朝大画家焦秉贞作过一幅画:一个老人含着糖逗孙儿们玩,尽享天伦,其乐融融。这使我想起一句老话:“隔代亲”。今天,在中国的大多数家庭中,“隔代亲”比起古人来,则更有过之而无不及。  相似文献   

16.
一边在外地高档小区购置商品房,一边以家人的名义申请危房改造。华蓥市溪口镇觉庵村文书贺某怎么也不会想到,自己的“小九九”会被一句顺口溜揭穿。买了房还申请危房改造补贴“觉庵村官真的好,外地有房到处跑,城里住着商品房,危房补助少不了。”近日,华蓥市纪委监委在溪口镇觉庵村进行脱贫攻坚专项督查时,当地村民一句顺口溜引起了督查组的注意。  相似文献   

17.
古城 《廉政瞭望》2010,(19):40-41
2010年5月的一天上午,某研究院办公楼内,出狱不久的原院长高大海正在给原来的同事发红包,红包上写着对联:“大鱼大肉,没命;粗茶淡饭,新生。横批:入死出生。”高大海的妻子林美陪在丈夫身边,一路微笑着说些感谢大家的话。同事们接过红包,一边恭喜他重获自由,一边尴尬地笑着。大家嘴上不说,心里都纳闷得很:出狱还到处发红包,莫非受到过度刺激?  相似文献   

18.
告去吧     
《党员文摘》2007,(10):47-47
“是&#215;&#215;汽车出租公司吗?”话筒里传来急促的声音。朱科长一边在网上玩着斗地主一边回答:“是的,你有什么事?”  相似文献   

19.
明代有首名为《抱玉肚·官悟》的小曲,其中有这么一句词儿:“一边是富贵荣华,一边是地网天罗。忠臣义士待如何,自古君王不认错。”其实不肯认错者又何止是身为九五之尊的皇帝老儿,就拿如今那些权高位重的贪官们来说,哪一个不是不知错为何物的主儿呢?报载,原新乡市委书记祝友文因受贿而被关进了大牢。在确凿的证据面前,祝友文不仅没有一丝的惭愧悔改之心,反而大肆叫嚷:“现在的官是你贪我也贪,大家都在贪,不贪白不贪。别人的问题比我大,为什么不查?为什么光查我?这是不是跟我有意过不去?”另据媒体报道,重庆市原綦江县委书…  相似文献   

20.
1950年底,中共上海市委将上海音乐学院院长贺绿汀的一封控告信寄往中共湖南省委。建国伊始,百废待兴,贺院长为什么要向湖南省委写控告信呢?被告人何许人也? 这是一桩重大的历史事件,原委还得从大革命时期说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