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王岩 《学习月刊》2023,(4):22-23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必须坚定不移贯彻国家总体安全观,把维护国家安全贯穿党和国家工作各方面全过程,确保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这是我们党立足新时代新征程,为完成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提出的新要求,对于确保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巩茹敏 《奋斗》2022,(21):40-41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国家安全是民族复兴的根基,社会稳定是国家强盛的前提。必须坚定不移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居安思危,思则有备,备则无患。患生于所忽,祸起于细微。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国家安全工作,创造性提出总体国家安全观,统筹安全与发展。党的二十大报告把“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坚决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作为其主体内容的第十一个部分,  相似文献   

3.
为构建和谐社会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和法治环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家森 《求是》2005,(14):34-35
检察机关是国家法律监督机关,担负着打击刑事犯罪、诉讼监督、预防和查办职务犯罪等重要职能,发挥着维护社会稳定和社会公正的重要作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检察机关进一步强化职能,提高法律监督的能力和水平,促进社会的和谐与发展。严厉打击刑事犯罪,维护社会稳定。和谐社会是一个稳定安宁的社会。检察机关通过正确行使法律赋予的批捕、起诉职能,严厉打击各种严重刑事犯罪,为构建和谐社会创造稳定的社会环境。要坚持“严打”方针,坚决打击危害国家安全的民族分裂势力、宗教极端势力、暴力恐怖势力等犯罪活动,维护国家的统一和安全;…  相似文献   

4.
加强公民道德建设,是党在新世纪全面实现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战略任务的基础性工程,也是实现国家长治久安和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保证。加强团结,维护稳定,保持和谐良好的政治秩序和社会环境,是全面贯彻、落实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必然要求和重要内容。机关干部要认真学习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忠实践行“三个代表”要求,在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和加快小康社会建设的进程中做确保家庭稳定、单位稳定和社会稳定的表率。  相似文献   

5.
社会建设关乎民生福祉增进与国家长治久安,是我们党“人民至上”立场的集中体现。进入新时代以来,我国社会建设推进呈现出“人民至上”立场更鲜明、“目标要求”内容更丰富、“大抓基层”导向更突出、“国家安全”战略更凸显的纵向历时演进规律。通过以党建引领促进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逐步完善,以制度优化保障基本公共服务全周期高质量发展,以总体国家安全观引领国家安全与社会稳定水平提升,以数字技术嵌入助力数字社会建设加速推进,我国社会建设事业取得了长足进步与发展。党的二十大基于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价值追求,提出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强化基层建设、维护国家安全与社会稳定等新目标新要求。新时代新征程,应厚植“人民性”理念、强化制度体系建设、深化数字技术赋能、加强要素支撑保障,多措并举助力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在民生和安全领域的跃升。  相似文献   

6.
孙懿 《实践》2013,(9):22
民族地区的社会稳定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也是解决民族问题的关键。多年来,国内外敌对势力和民族分裂分子相互勾结,一直把我国的西藏、新疆和内蒙古自治区作为对我国进行渗透、破坏、颠覆活动的重点地区,对我国边疆民族地区的政治稳定、社会发展构成了严重威胁,也严重影响到了我国的国家安全。为此,党中央、国务院对维护边疆民族地区的稳定局面作出了重要部署,各边疆民族地区也结合当地实际,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积累了一些维护边疆政治稳定、社会稳定,维护国家安全的经验。其中,内蒙古的草原“110”边境管理警务模式就是创新社会管理、维护民族地区社会稳定的成功探索。  相似文献   

7.
<正>保密工作是一项基础性、全局性、长期性工作,事关国家安全、社会稳定、人民幸福。面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保密工作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愈加凸显。指导管理工作作为保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立足“两个大局”、心怀“国之大者”,紧紧围绕新时代保密工作“四保”职责使命,提高政治站位,突出关键重点,完善制度机制,强化工作落实,为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提供有力保证。  相似文献   

8.
<正>党的二十大是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大会强调“国家安全是民族复兴的根基”,做好保密工作是维护国家安全的基础。退役军人事务系统一头连着军队、一头连着地方,事关国防和军队建设,事关改革发展稳定大局,涉密程度高、涉密任务多、保密责任重,工作中获取、产生和处理大量国家秘密和内部敏感事项,面临的国家安全风险挑战不容忽视,保密工作须臾不可放松。  相似文献   

9.
建国以来,中央领导集体对新疆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倾注了极大热忱,进行了艰辛探索,长期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发和建设新疆,对新疆各项事业进行了大量的援建和支持,使新疆社会经济各项事业取得长足的发展,实现前所未有的历史性跨越。实践表明,确保新疆的稳定和发展是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保障国家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的战略举措,是国家最高利益所在,也关系到全国深化改革的顺利进行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相似文献   

10.
闫莹雪 《奋斗》2022,(7):42-44
<正>2022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作出我国发展具有“五个战略性有利条件”的重大论断,对新时代新征程上我国面临的战略机遇和显著优势进行了精辟概括和深刻阐释。“五个战略性有利条件”之一是“有长期稳定的社会环境”。社会的稳定,是国家发展的前提,是民族复兴的基石,是民生福祉所系。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党领导人民不懈奋斗、不断进取,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增强,社会治理水平不断提升,创造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  相似文献   

11.
国家安全是民族复兴的根基,社会稳定是国家强盛的前提。经过70多年如火如荼的大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已经走上了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道路。随着历史的流水滚滚向前,国家安全形势和治理方式在不断更迭,维护国家安全贯穿了社会主义发展的全领域和全过程,蕴藏着深厚的历史基础。新时代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必须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这是维护国家安全的指导思想;必须坚持党的绝对领导,为国家安全治理提供正确的思想指引;必须健全现代化国家体系,为国家安全治理提供制度保障;必须增强维护国家安全能力,强化落实国家安全执行力。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我国边疆民族地区发生的多起群体性事件,凸显了跨界民族国家认同意识的危机,严重危害了边疆社会稳定和安全.为此,提高跨界民族国家认同度,就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帮助他们突破族群意识束缚,认同各民族融合的价值;接受主流媒体舆论宣传,认同各民族文化的交融;享受改革开放成果,履行公民服务国家的责任和义务;警惕民族分裂主义对跨界民族的影响,维护国家利益.跨界民族国家认同是建立社会主义和谐民族关系,维护边疆安全和稳定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13.
<正>意识形态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国家长治久安和民族的凝聚力、向心力,是党的一项极其重要的工作。2014年4月27日至3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新疆考察时强调,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关系全国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关系祖国统一、民族团结、国家安全,关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反对民族分裂,维护祖国统一,是国家最高利益所在,也是新疆各族人民根本利益所在。在新疆,渗透与反渗透、分裂与反分裂斗争异常尖锐,这是一场争夺人心、争  相似文献   

14.
杨文 《共产党人》2012,(Z1):26-27
正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他们能否牢固树立民族团结意识,直接关系到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面向各族青少年开展民族团结教育,引导他们牢固树立民族团结意识,自觉维护民族团结,是实现社会和谐稳定、国家长治久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长远大计。大力开展宣传教育活动。事实证明,对民族政策和民族常识的缺失往  相似文献   

15.
《求是》1999,(11)
在改革的攻坚阶段、发展的关键时期,保持和维护社会的稳定具有极端的重要性。稳定是最大的大局。全党同志要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大好局面。保持和维护社会的稳定,是集中精力发展经济、壮大综合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需要。经济是基础,是国家综合实力的集中反映。我们要把经济搞上去,就要一心一意地搞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按照“三步走”的发展战略部署,在下个世纪中叶,我国要达到世界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基本上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这个宏伟的奋斗目标,不仅要…  相似文献   

16.
意识形态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是国家发展和民族复兴的生力军,是确保国家意识形态安全的重要政治力量。加强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教育,对于维护国家长治久安、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意义重大。新形势下加强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教育,要充分发挥党团组织优势,强化思想政治理论课主渠道,深入开展社会实践,大力建设校园文化,主动占领网络阵地。  相似文献   

17.
任何一个时代,任何一个民族和国家,实现人民安居乐业、社会稳定的良性运行,都需要有一个坚强的领导权威和领导核心。"维护权威、维护核心"在学理维度上,基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基础理论;在历史维度上,是党在不同历史时期能够取得成功的宝贵经验;在现实维度上,是新时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坚实保障。  相似文献   

18.
《奋斗》2015,(8)
<正>公安机关是党和人民的刀把子,在全力推进公安工作跨越式发展进程中,必须坚决履行好维护社会大局稳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保障人民安居乐业的重大政治责任和使命担当,为"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一、全力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努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创造平安稳定的社会环境。全省公安机关必须切实强化主业意识,着力提升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能力水平,努力创造平安稳定的政治和治安环境。要从严落实打击暴恐犯罪各项措  相似文献   

19.
逯惠艳 《新长征》2023,(1):25-26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统筹维护和塑造国家安全,夯实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基层基础。”省第十二次党代会也将“基层基础巩固夯实,基层队伍进一步建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更富成效”列为今后五年的奋斗目标之一,指出要精心维护安全稳定,“全面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深入推进平安吉林建设,积极防范、妥善应对重大风险”。  相似文献   

20.
民族区域自治作为中国共产党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与依法治国的重要内容,随着十七大描绘出“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宏伟蓝图,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在新形势下把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继续推向前进”而呈现出日益鲜明的“中国特色”,即:集中统一与区域自治、民族自治与区域自治、政治因素与经济因素的有机结合。探析其“中国特色”,在新形势下对维护扣发展各族人民根本利益、保持社会和谐稳定、实现国家长治久安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