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北方广大农村流行一句谚语:“有鱼有肉不是年,贴上年画才算年.”我们在山东省潍县看到,万千农家,门上贴的是门画,门画两边配以对联,门楣贴横批,门楣下沿悬垂刻纸挂廉;堂屋正中挂着四条屏或中堂画,两侧墙壁和东西厢房也贴满年画.年历画贴在灶房炉壁上,“小横批”贴在坑头上,“牛仔”贴在马车上,“栏门画”贴在猪圈门上……家家户户,里里外外,到处都是鲜艳夺目的年画,如同画展. 家家会点染户户善丹青我国民间年画具有优良的艺术传统.山东省潍坊市工艺美术研究所孙立荣所长对年画颇有研究.他说,我国木版刻印年画源远流长.最早人们在过年时挂些象征性的东西,以示吉祥.魏晋南北朝(二二○——五八九年)发展成为图绘的桃符.唐代(六一八——九○七年)以后,随着雕版印刷的出现,木刻年画随之产生.至明代(一三六八——一六四四年)则发展成为一种独立的艺术形式.这种民间年画遍布全国大部份地  相似文献   

2.
社会广角     
《政策》1999,(2)
最早贴“福”字 民间贴“福”字传说始于姜太公。据说姜太公封神时,姜封其妻为“穷神”,并对她说:“除了有福的地方,你都可以去。”从此,百姓过春节都贴“福”字以驱穷神。宋人吴自牧《梦梁录》载:“岁旦在迩,席铺百货,画门神桃符,迎春牌……”这里“迎春牌”即“福”字,可见此俗最晚起于宋代。 最早的年画 年画起源于古时的门神画,而门神画早在尧舜时代就出现了。东汉蔡邕《独断》载,汉代民间已有门上贴“神荼”、“郁垒”神像。到了宋代,演变为木版年画。我国现存最早的年画是宋代  相似文献   

3.
尹洪东 《半月谈》2004,(13):58-60
年画这种古老的民间艺术。在我国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天津杨柳青、苏州桃花坞、潍坊杨家埠.被并称为中国木版年画三大产地。然而。到了上世纪80年代.三大产地的年画却日渐式微。濒临消亡。而进入21世纪。杨柳青和桃花坞年画已接近“名存实亡”.形不成批量生产。但杨家埠木版年画.不仅奇迹般地从衰亡中活了下来.而且正以一个大产业的形式展现于世人面前。仅300来户人家的杨家埠.现在家家户户都刻制年画.一年生产年画2000多万张.销往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杨家埠年画。近10年来演绎了自己的“再生缘”.  相似文献   

4.
什么是年画? 为了给读者一个简明而有权威性的答覆,我们翻开中国最有名的百科辞典《辞海》(1980年版),在204页上这样写道: “年画——中国的一种绘画体裁,新年时张贴,故名。宋代(960—1270)已有记载。传统的年画,多为木刻水印,线条单纯,色彩鲜明,画面热闹;题材主要有五谷丰登、春牛、婴儿、风景、花鸟,以及封建迷信等。清代(1644—1911)中叶,以直隶天津杨柳青、山东潍县、江苏苏州桃花坞等地出品流行最广。20世纪初,上海开始有胶版印刷的“月份牌”年画,兼用作商业广告。建国以来的新年画,在传统的基础上推陈出新,丰富多彩,为人民群众所喜爱。”对于《辞海》的这一解释,根据近年来多数  相似文献   

5.
苏州桃花坞,与天津杨柳青、山东潍坊、四川绵竹,均属著名民间木版年画出品地区,历史悠久,影响深远。桃花坞年画自明末兴起后,经清代乾嘉时期兴盛,而后渐趋衰败,延至清末已名存实亡。新中国成立后,桃花坞年画作为著名民间艺术,得到人民政府的重视和关怀,使之又起死回生,走上继承发展,欣欣向荣的道路。我原本在上海从事年画艺术工作,1958年调到苏州桃花坞木刻年画社做创作研究工作。当我在该社仓库挖掘整理数千块古旧版片时,发现一块横式古版片,刻有“致祥”二字,其纹样装饰风格,与称之为“一团和气”的古版片相似。经研究,民谚有“和气致祥”…  相似文献   

6.
山东省高密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是国家级文化先进县、文化部命名的首批“中国民间艺术之乡”。近年来,着眼于挖掘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把打造“三贤四宝”品牌作为文化建设的有效载体,有力地推动了文化名市建设进程。去年,高密市被中国民间艺术家协会命名为“中国扑灰年画之乡”和中国扑灰年画保护基地,通过了全省第六届“社会文化先进县”验收;高密茂腔、扑灰年画、剪纸、泥塑被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相似文献   

7.
1.橡胶五金厂 日冬 林田山宿舍。 门“吱呀”一声打开。 林田山径直进崖,随手拉了一下灯绳,将屋里原来亮着的灯给关上了。然后他向屋里走去,将手里提的暖壶熟练地放到桌子上,回过头:“灯亮了吧?方老弟,进来啊。” 方刚一愣,背着行李卷儿站在门口眯着眼睛——  相似文献   

8.
林晓筱 《求索》2014,(12):178-183
“镜”与“灯”是浪漫主义诗学中带有视觉隐喻的关键词。浪漫主义诗人基于“想象力”、“崇高”等诗学要素,在诗作中区分了“整体”和“碎片”这两种视觉体验;从视觉构成上来看,“镜”代表古典主义者对客观世界的整体摹仿,而“灯”则是浪漫主义者通过“碎片”化的视觉感知,想象性地构建内心图景的方式;这种区分根植于近代“理性主体”与“审美主体”的分裂当中。通过梳理浪漫主义诗学中的视觉构成,有助于拓宽我们对浪漫主义诗学与现代性的认识。  相似文献   

9.
泉州花灯     
陈斌 《福建乡土》2006,(4):39-39
正月十五“元宵节”,古城泉州家家张灯,户户结彩,欢天喜地闹花灯。当夜幕降临之时,一眼望去,宛如灿烂的星空,沸腾的灯海。元宵节亦称“灯节”、“灯夕”。泉州话“灯”与“丁”谐音。闹花灯,寓祈望人丁兴旺,迎接光明之意。传说,汉武帝称帝时刚好是农历正月十五,祭拜“太乙”神,刚好碰上民间放灯,于是下旨定正月十五为“灯  相似文献   

10.
小时候每逢过年,很多人都会买些年画贴在家里,《鲤鱼跃龙门》、《昭君出塞》、《穆桂英挂帅》等,色彩鲜艳,栩栩如生,这些充满喜庆色彩的“乡村画”十分招人喜爱。然而,随着时代变迁,正当有着1000多年历史的年画渐渐被人遗忘时,一位叫罗卫东的人又把这种古老文化变成了“时髦艺术”:他画的中国传统年画“大力神杯”,在去年的德国世界杯足球赛上,一跃成为世界杯的艺术海报,轰动欧洲画坛。继而,他的年画又热销到英、美、法等40多个国家和地区,甚至成为许多著名博物馆的收藏品!从流浪艺人到千万富翁,这位穷小子是怎样获得成功的?  相似文献   

11.
自古以来,绵竹因为有造纸的便利,民间雕版印书、木版年画便一直兴旺发达。北宋御史赵对所著(成都古今记)写到当时成都“十月酒市,十一月梅市,十二月桃符市”,这”桃符市”就是一年一度年画销售的大市场。而这一年一度年画市场又是一次大集会,大的物资和文化交流。商旅、画贩来往其间,议价批画。据说每年向外销售,少说也在1千多万份,不仅畅销省内的各州、县,还销售到全国其他省份,并远销至东南亚各国。作为新年应景的年画,其表现的内容是相当广泛的。从历史人物、戏曲故事到民间传说、动物花果等。绵竹年画广泛丰富的内容折射…  相似文献   

12.
近日来,宜昌市广泛开展了向农民赠送农村思想政治工作“四进家”宣传年画活动。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组织全市400家市级  相似文献   

13.
欲不除,如蛾扑灯,焚身乃止。贪无了,如猩嗜酒,鞭血方休——这,就是赌博; 没有战场上的炮火硝烟,却有人流血送命;没有罪恶强权的淫威,却有人典妻当子——这,就是赌场。赌博的幽灵所到之处,风气败坏,家庭离散,个人走向堕落以致毁灭。近年来,在一些地方和单位,以“麻将风”为前导,赌博已经发展到令人不能容忍的程度。据公安部门统  相似文献   

14.
灯剧是川剧中的一种流派,是中国戏剧宝库中古朴而又十分奇特的艺术形式.演出时场地周围悬挂各种彩灯,既作照明装饰,又可吸引观众.而川北灯剧更具民间喜剧,以天然纯真的情趣焉整体,剧中人物大都以“丑”来表示,其特点是:“丑扮灯、无丑不成灯,有丑好扮灯.”被称之为“喜乐神”.川北灯剧大都朴实无华,更具民间小戏特点,著名川北灯剧艺术家汪洋,通过他妙趣横生的表演,将戏演得有滋有味,充满喜剧艺术魅  相似文献   

15.
幽默天地     
唠叨 约翰的妻子很爱唠叨。一次他对朋友说:“我的妻子去海边度假,你猜结果怎么样?” 朋友问:“怎么样?”约翰说:“结果舌头被晒黑了!”省电 丈夫临睡前在看书,可是每隔几分钟关一次灯,一两秒后又开灯。 妻子忍不住问:”你干什么?”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宜昌市在思想政治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上不断创新,继去年编印农村思想政治工作“四进家”宣传年画后,今年,为配合贯彻中共中央印发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开展了“新世纪新宜昌新形象,新人新事  相似文献   

17.
牛的趣闻     
今年是我国农历的丁丑年,俗称“牛年”。为此,笔者搜集了一组有关牛的趣闻,以飨读者。 灯牛:拉丁美洲圭亚那有一种“灯牛”,因其尾可制蜡烛、作灯用而得名。当地人将其宰杀后,在取下的牛尾巴中心钻个小洞,插入灯芯.便制成一支“牛尾烛”。这种烛光亮无烟,可点七、八个小时。 水花牛:卢旺达有一种与众不同的牛,它  相似文献   

18.
在我国灿如繁星的民间美术中,木版年画是最夺目的瑰宝。不仅由于它题材广博,手法斑斓,地域风格多彩多姿,其它任何民间美术都无法与之攀比;若论其人文蕴含之深厚,信息承载之密集,民族心理表现之鲜明与深切,更是别的民间美术难以企及的。虽然自上世纪初期,木版年画渐入式微,但它至今留下的遗存仍是农耕文明一宗巨型的财富。木版年画的源头可以上溯到汉代驱邪的神荼和郁垒;而狭义的用木版印刷的年画则是一种年俗艺术。木版年画的出现与雕版印刷密切相关。我国的雕版印刷兴于唐,盛于宋。在宋代,逢到岁时,以木版印刷的神灵乞求平安的习俗已出现。但是, 更完备的张贴年画的风俗真正形成应是明末清初。尤其是康乾之盛世,使得这五彩缤纷的风习以普及到九州广大的乡野。就其本质而言,木版年画不是单纯的艺术。在民间的生活中,它更是一种风俗的需要,是年俗的方式与载体。浓厚的人文精神与年心理便注入其间。年画自然也就不是一般意义的绘画了。  相似文献   

19.
舞龙灯作为传统“龙文化”与“灯文化”的完美结合,由最初的祈雨祭祀,逐渐演变为祈福辟邪的民间习俗。浙江中西部村落“舞龙灯”主要以板龙灯为主,时间一般安排在农历正月初六至十五。表演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和鲜明的时代气息,场面恢宏,内容丰富,深受群众喜爱。浙西板龙灯活动一般由板龙制作准备、祈福择日、祭拜、迎灯、盘灯、拆灯这几个关键步骤组成。  相似文献   

20.
<正>在津门美术界女画家群体中,罗凌是广为人知的名字。她自幼爱好绘画,终日与色彩为伍。原在天津市护士学校专职医学绘图和摄影,后考入天津工艺美术学院研习装潢专业,对人物素描、工笔画、写意画、年画和书法都下过不少工夫。早在1976年,便在天津日报上发表题为"风雨无阻"的新年画作品,并被天津美术博物馆收藏。她画的许多年画、门神画,曾在天津、西安、山东、贵州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