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论唐代的文化政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唐代是中华文化发展史上的繁盛时代,由于统治集团实行较为开明的文化政策,营造了一种相对宽松的文化氛围,使得这一时代的各项文化事业出现了生动活泼、风格各异的多元整合的格局,为唐代文化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历史的机遇和舞台  相似文献   

2.
吴崇伯 《前进论坛》2009,(10):25-26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60周年,在这60年时间里,我国经过改革开放成功地实现了从封闭半封闭状态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历史转折,走出了一条在一个13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摆脱贫困、加快实现现代化的中国式道路,对外开放不断扩大,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已经形成,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外汇储备的巨额增长就是一个例证。  相似文献   

3.
从古代四川、云南通往印度的南方丝绸之路,在历史文献中被称为蜀身毒道,中—印间的各种历史文化因素在这条交通线路上长期而大量地积淀下来,随时代而持续发展演变。古代文明、丝绸文化、宗教文化、古城镇文化、茶文化、玉文化、黄金文化、民族民俗文化、抗战文化等构成这条走廊的主要内涵,使它成为一条内涵丰富而具有鲜明特征的历史文化走廊。  相似文献   

4.
文化产业作为一个全球性的产业创新领域,已经开始对世界经济格局产生前所未有的战略性影响。新的国际文化秩序的建立和文化力量格局的重组,正沿着文化产业这条中轴线展开。随着现代经济、社会和文化的一体化发展,一向被当做“非经济因素”的人文知识,与作为传统经济内容的技术、产品和产业之间,发生了全新的、本质性的互渗关系。在东西长七百余公里的长江三峡库区,有着巨量的、独特的、十分深厚的文化蕴涵。适应未来世界  相似文献   

5.
薛飞 《今日浙江》2011,(22):16-17
2011年10月18日,这是一个被历史铭记的日子。 这一天,文化振兴的号角在全国范围吹响——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开启了建设文化强国的新征程。  相似文献   

6.
著名民族学家费孝通教授在分析、概括中国民族和文化的总特点时指出,中华民族的主流“是由许许多多分散孤立存在的民族单位,经过接触、混杂、联结和融合,同时也有分裂和消亡,形成一个你来我去,我来你去,我中有你,你中有我,而又各具特色的多元统一体。”提出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新概念。并指出这一格局中一体包含着多元,多元中拥戴着一体的最大特点。这一高瞻远瞩的著名论断,科学阐明了中华各民族在多元一体的大格局中各展所长,既创造本民族的历史文化,又共同创造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此格局的形成已经过了6~7千年的历史。 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在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各个方面都会不同程度地折射出来。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的民族服饰,也自然会鲜明地反映出多元一体格局的这个特点。当我们在宏观上从整体来考察56个民族的服饰时,强烈地感受到这种格局的客观存在。如果我们换个角度来观察、分析某些兄弟民族特别是百万以上的民族,其传统服饰也往往呈现出多元一体格局的特点。就是说,一个民族对于整个中华民族,他的服饰是其中的一个元;而其众多的不同服饰对于该民族,又是其中的若干个不同的元。在实际生活中,这种例子可列举很多。 一、服饰文化的多元及个性  相似文献   

7.
于秀云 《北京观察》2013,(11):40-41
由于诸多原因.多年来这些历史文化遗迹未能产生应有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模式口古街这条具有高度历史文化价值的古街也未能被充分发掘利用.法海寺早市使古街的蛇形古道变成了马路市场,行人车辆拥挤难行,严重影响了模式口古街形象和声誉。  相似文献   

8.
侧观21世纪     
我们已进入或正在跨近21世纪,媒体关于新世纪的喧哗还在升温。不能不承认,人类在大众传媒前正在直观人生的流程,有可能在新世纪穿越重峦迭障认识真实的世界,在思想理论、政治格局和经济体制诸多方面闯出一条新路。一、21世纪的社会质变在20世纪来叶,传播界重构了人类生存空间,全球被村庄化、人被世界化。信息传播的家庭岛和个人掩体,使人和人飞速地构通或撞击在一起。信息化启动了一个巨大的文化链条,人和阶级、国家和世界的关系将被重新定义。社会正在巨变,整个20世纪的进程证实了一条不容置疑的真谛:昨天被否定的  相似文献   

9.
要寻一个古老而又有韵味的地方,就到建水去。建水位于云南省东南部,旧称临安,始建于唐代元和年间(公元810年前后),至今已有1100多年历史,是滇南最古老的城镇。建水距省会昆明220公里,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建水古迹众多,其中并是老百姓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在文化研究者眼中,这些从前的水井也是文化的载体。不久前,刚到建水县城,我们就急匆匆地开始寻访古井。从朱家花园出来,穿过几条小街小巷,又问了两位老人,首先找到了位于永安街的古井。这是一口四眼井,并沿的四周被磨有很深的石槽,流露出水井历史…  相似文献   

10.
方建中 《群众》2011,(12):42-43
在经济社会发展取得辉煌成就的重要历史时期,省第十二次党代会开启了江苏基本实现现代化新征程。基于区域发展差异较大的省情,为了走出一条具有江苏特点的现代化建设新路子,省委书记罗志军强调了三大区域的协调发展,提出要实现“三大区域协调互动发展格局更加优化,发展差距逐步缩小。”由此,把区域协调发展摆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重要位置,这将成为江苏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个理智的声音和一个自觉的行动。  相似文献   

11.
自洗星海的《黄河大合唱》诞生后,我自觉得没有什么艺术作品,在对黄河精神的把握上,更令人倾心和神往的了。我不知道尼罗河、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有没有类似中华儿女与自己的母亲河一黄河,这样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河流之歌,但我笃信历史地理学家葛剑雄在《滔滔黄河》一书里的一段话:“一条河流对一种文化、一个民族或民族集合体、一个国家产生如此巨大而长远的影响,一条河流孕育了一种如此灿烂的文化、一个如此人口众多的民族、一个如此幅员辽阔的国家,那就只能数黄河了。”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黄河大合唱》已经问世60年了,可她…  相似文献   

12.
陈洁 《群众》2015,(4):71-72
<正>作为历史文化名城扬州的核心部分,邗江历史绵延承续,文化底蕴深厚。这几年,经过区划调整,邗江的空间、产业格局为之一新:地理空间呈自南到北的大贯通格局;"南城北乡"结构形态更为明晰;新城片区实现强强联合;区域各类基础设施更易衔接融合。而今,有城有乡、有湖有江的新邗江,迎来了调整文化产业布局的新契机。激活历史文化资源基因,与现代文化业态有机结合,近年来,邗江人走出一条别具特色的创新道路,拥抱文化产业的"新  相似文献   

13.
客家文化     
谭舯 《统一论坛》2012,(6):50-52
客家文化是以客家民系为载体而形成的一种文化,是中华文化的一个分支。在中华文化诸多分支中,客家文化历史不算十分悠久,但它内容丰富、特色鲜明,既存中原古意又纳南方春晖,被誉为中华文化大家园中的一朵奇葩。当前,客家文化已成为联系中国大陆同胞与港澳台同胞乃至世界华侨华人的一条重要纽带。  相似文献   

14.
地处中原腹地的河南省新野县是一座历史名城。在这座城内,有一条叫“主事巷”的普通巷道。这条普通的巷道,记载着1700多年前不寻常的历史和辉煌。汉光武帝刘秀曾在这里招兵买马,并得新野美女阴丽华,后封为皇后;刘备率桃园结义弟兄关羽、张飞在这里居住7年,请来诸葛亮做军师,为复兴汉室运筹帷幄;太子阿斗在这里出生,从他呱呱坠地时起,这条巷道便被人们称作贵地。随着历史的风雨侵蚀,由于自然和人为的不断损坏,许多历史的遗迹早已荡然无存。为了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再现汉风遗迹,让海内外更多的人了解新野名城的历史,县人民…  相似文献   

15.
郑君雷 《人民论坛》2010,(12):163-165
从考古学上进行西汉边远地区汉文化形成研究,需要超越物质文化层面的认识论基础和考古人类学的视野。西汉边远地区汉文化的形成过程可以归纳为八种模式,这些边远地区串连而成的四条考古学文化地带和民族走廊构成了中国历史边疆基础轮廓的内圈,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中表现出显著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6.
从考古学上进行西汉边远地区汉文化形成研究,需要超越物质文化层面的认识论基础和考古人类学的视野。西汉边远地区汉文化的形成过程可以归纳为八种模式,这些边远地区串连而成的四条考古学文化地带和民族走廊构成了中国历史边疆基础轮廓的内圈,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中表现出显著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7.
<正> 最近,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先生,应中共中央和胡锦涛总书记的邀请,率团访问大陆,国共双方达成了历史性和解,开创了历史新局面。连战先生在演讲中,一再强调了反对台独和确认"一个中国"的原则。在事实上,国共双方,尽管因为政治路线的不同,导致了战争,但是,国共双方在秉承中国大一统的文化观念,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问题上,是没有分歧的。在此有一件历史的公案应该予以澄清。1949年的国共和平谈判,社会上盛传国民党企图划江而治,造成中国的南北分裂。无论国内外是否有人有此意图,但作为李宗仁指导、张治中执行的谈判原则,"划  相似文献   

18.
浅析人大代表划票有关法律问题□温召祥由于法律、询问答复、法律释义之间的不一致,人大代表在无记名投票过程中,对所持选票如何准确划票,存在一些问题。笔者就此谈一些看法。一、法律、询问答复、法律释义之间的差异1.地方组织法第二十三条、选举法第四十条第二款与...  相似文献   

19.
《世纪行》2009,(11):18-18
一、开发利用楚文化发展旅游业的资源与条件 荆州是国家首批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楚文化底蕴深厚、三国文化脍炙人口、名人文化千古传颂、水文化震撼人心、红色文化可歌可泣、非物质文化琳琅满目,荆州古城享誉中外,形成了以楚文化为主、三国文化等其它文化为代表的“一主多元”的文化格局,丰富的文化资源优势为发展文化旅游提供了优越条件。  相似文献   

20.
程美东 《传承》2012,(19):32-33
从1947年5月到1949年3月,西柏坡从一个默默无闻的山村变为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进行解放战争最关键阶段的战略指挥中心,这一特殊的历史使得西柏坡被赋予了特殊的文化意义——西柏坡精神是这个历史文化中的重要内容。毫无疑问,西柏坡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的宝贵精神遗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