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宏观调控立法特点及其新发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宏观调控法是经济法体系三个基本构成之一。其在立法上具有立法内容上的多样性和变动性 ,授权立法和多级立法较多 ,执法主体自由裁量权较大 ,大量采用提倡性、任意性规范等特点。随着我国日益融入国际市场经济 ,社会化、民主化和国际化特征也逐步成为其核心之一。在立法中要对宏观调控权的行使程序作出明确规定 ,建立公开制度、咨询制度、听证制度、协商制度 ,逐步改变对管理者的法律义务、法律控制甚为薄弱的局面 ,将包括宏观调控法在内的经济法构建为一种控权(力)法和维权法(利)法。  相似文献   

2.
宏观调控立法特点及其新发展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宏观调控法是经济法体系三个基本构成之一.其在立法上具有立法内容上的多样性和变动性,授权立法和多级立法较多,执法主体自由裁量权较大,大量采用提倡性、任意性规范等特点.随着我国日益融入国际市场经济,社会化、民主化和国际化特征也逐步成为其核心之一.在立法中要对宏观调控权的行使程序作出明确规定,建立公开制度、咨询制度、听证制度、协商制度,逐步改变对管理者的法律义务、法律控制甚为薄弱的局面,将包括宏观调控法在内的经济法构建为一种控权(力)法和维权法(利)法.  相似文献   

3.
WTO与中国经济法的发展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沈敏荣 《现代法学》2000,22(4):26-32
经济法是处理公法与私法、政府与市场关系 ,协调二者之间关系的一种法律。在我国的市场化改革和即将加入WTO之际 ,这种关系的妥善处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它直接关系到我国改革能否顺利进行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能否合理地建立起来。  相似文献   

4.
论政府干预经济与宏观经济立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崔勤之 《法学杂志》2001,22(3):18-20
本文论述了市场机制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 ,政府对宏观经济适度干预的重要意义 ,同时还阐明了政府在对宏观经济干预时 ,必须依法进行。  相似文献   

5.
6.
中国经济法的立法突破与理论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7年,是中国经济法立法取得突破的一年,也是经济法理论获得重要发展的一年.在近年已经修订<公司法>、<证券法>、<破产法>、<个人所得税法>等重要经济法律的基础上,本年度,我国的经济法制建设又取得重大突破:万众期待的<反垄断法>如期出台,备受关注的<企业所得税法>也顺利通过.立法的突破反映了经济法理论研究的成果,也推动着经济法理论不断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7.
8.
经济特区立法是改革开放条件下产生的一种新型授权立法。本文在对深圳等经济特区立法发展调查的基础上 ,总结了经济特区立法的成就 ,并从理论上分析特区立法的性质、特区改革开放与立法的关系以及特区立法与中央立法的关系等问题  相似文献   

9.
科斯定理的基本结论是在自由交易、交易费用为零、完全竞争的条件下,权利的初始配置不影响经济效率。本文指出科斯的研究成果客观上为国家干预经济提供了理论支持。生产高度社会化和垄断组织的出现,导致交易费用大幅上升,导致市场障碍排除法的产生,以及20世纪30年代后经济法立法高潮;国家成为市场交易的替代方式,导致了宏观调控和国家投资经营职能的产生。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X市政府的"禁猪令"为例,对政府的宏观调控行为进行分析,结合经济法基本原理指出经济法必须要在政府宏观调控的占基础性地位并发挥规范引导的作用,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建立起一个将权力放进笼子里的服务型政府。  相似文献   

11.
中国经济法三十多年的发展成就卓著,主要成功经验是:以中国问题和中国意识作为推动经济法发展的根本动力;以国际化作为优化经济法制度设计的重要立足点;以开放性作为保持经济法有效性和生命力的基本精神.但在发展过程中仍存在一些不足,主要表现在经济法发展中的法律主体性缺位、经济法权利体系疏于构建、经济法实施机制创新不足.展望经济法的发展前景,一是要以经济民主理念推动经济立法和执法的科学化和民主化,二是以法律规则与经济规律的有效融合和对接作为实现经济法有效性的基本要素,三是加强对经济法的体系整合和规则重构,提升经济法规范性水平和实施绩效.  相似文献   

12.
张守文 《现代法学》2023,(1):118-131
在法治建设的新时期,经济法的立法路径如何选择,事关整体法治的完善和发展。经济法的立法路径可分为两类,即集中立法路径(包括法典化路径和统合立法路径)和分散立法路径(包括分领域、分行业的单行立法路径),两类路径皆有其必要性、合理性和局限性。基于我国经济法立法的需要与可能,目前应兼顾各类路径的优势,将统合立法与单行立法有机结合,从而形成相互协调的多元立法路径。为此,既要基于各具体领域、行业的特殊性和差异性,加强个别立法或单行立法,又要推进统合立法,不断提升立法层级,增强立法的协调性和系统性,从而持续提高整体经济法立法的质量和效益,实现其多元调整目标。经济法的立法路径选择,不仅涉及经济法的立法理论、法治理论或运行理论,也与经济法的本体论、价值论、规范论、范畴论等密切相关,对其进行深入研究有助于为经济法立法提供重要的理论支撑,并推进经济法学研究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浅析我国经济法的法律体系构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初步建立的今天,经济法作为规范市场经济运行的法律规范日益受到重视,关于经济法体系的论争也从未停止过.本文试图抛开传统思路,从平衡各种利益关系角度出发去构建经济法体系.  相似文献   

14.
民族经济法律制度是调整民族地区在发展经济中各种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对社会主义法制化进程及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本文指出做好民族经济立法工作,才能为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和地区建设提供有力的法制保障。  相似文献   

15.
谭珊颖 《行政与法》2002,(10):49-52
本文试从政府规制与企业自由发展这对矛盾的关系入手,通过考察日本企业法律制度中政府引导、扶持和促进企业发展及约束企业行为等方面的特点,论述政府规制在企业立法及发展中的应起的作用,得出完善我国企业立法的启示,为我国下一步企业改革的方向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6.
17.
中国经济法得以发韧并勃兴的根本,乃在于其契合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对于法律调整的强烈需求。经济法的回应性、建构性、经济性和协调性组成的特质系统,使得经济法通过发现力、整合力和促进力实现了其在缔造制度竞争力中的驱动性价值。在产权和竞争两个制度板块上的创新代表着完善和强化中国经济法制度竞争力的主要方向。基于公私融合这一时代背景,中国经济法在制度竞争的视角下展现出极其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8.
彭华彰 《经济与法》2002,(2):8-11,31
事物都是普遍联系的。作为法的体系中一个独立的法的部门,社会保障法和相邻法的部门也具有程度不同的联系。本文着重论述与社会保障法关系密切的经济法、劳动法同社会保障法的关系,以更进一步论证社会保障法的独立部门法地位,从而澄清学术界和实务界的一些模糊认识。  相似文献   

19.
经济犯罪在我国是一种新的犯罪类型,由于其与相应的经济生活具有对应关系,因而必然会随经济生活的发展和变化呈现不断变化的态势.为应对经济犯罪,立法机关宜采用附属刑法方式在相关经济法中直接设置罪刑规范,从而在有效规制经济犯罪的同时保持刑法典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20.
直面中国经济法学的贡献、不足与未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