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正马克思主义诞生于19世纪40年代。这一时期,中国刚刚经历了鸦片战争,深受封建王朝和西方列强双重压迫的中国人民开始为探寻民族复兴之路而进行艰辛的求索。直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人民才零星地了解马克思恩格斯的著作。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马克思恩格斯的学说开始在中国广泛传播,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说:"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这时,也只是在这时,中国人民从思想到生活,才出现了一个崭新的时期。"中国共产党从成立时起就把马克思列宁主义作为指导思想,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程中,始终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创造性地运用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指引下,这个东方文明古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变。  相似文献   

2.
在中国共产党建立前后的一段时间内,广州地区传播马克思主义的代表性人物主要有杨匏安,以及自沪至粤的共产党领导人陈独秀。孙中山对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并产生了重大影响。孙中山的联俄联共政策更使共产党人登上中国政治舞台,并为他们预后坚持共产主义运动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此文向人们展示了马列主义在东北的早期足迹,可以加深人们对地方党史的了解,可以激励人们对革命前贤崇敬和对社会主义的追求。——编者  相似文献   

4.
江泽民同志在十五大报告中谈到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时明确指出:“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显而易见,作为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的邓小平建党理论,同样可以表述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建党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建党思想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  相似文献   

5.
路军 《党课参考》2022,(20):103-108
<正>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把马克思主义鲜明地写在自己的旗帜上。中国共产党成立前后和大革命时期,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犹如一股涓流,哺育了一大批杰出的共产主义者,加速了中国人民的觉醒。微澜:中国共产党成立前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19世纪中叶,马克思和恩格斯将他们的思想向世界各地传播。  相似文献   

6.
“一切划时代的体系的真正的内容都是由于产生这些体系的那个时期的需要而形成起来的。所有这些体系都是以本国过去的整个发展为基础的.是以阶级关系的历史形式及其政治的、道德的、哲学的以及其他的后果为基础的。”①马克思主义来到中国.是因为中国人民有了这种需要.是因为中国社会有了播种它的土壤。不可否认.对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和中国人的道路选择.以及中国共产党的创建,中共早期组织的作用功不可没。还不可否认,以李大钊、陈独秀、李达、李汉俊、董必武、陈望道、林伯渠、杨匏安等人为代表的留学日本的先进分子.是马克思主义学说的传播者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奠基人.更有人成为了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和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非常值得书写和纪念。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高度契合了中华民族救亡图存与富国强民的现实需要、中国文化及双重超越的时代要求、人类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历史潮流。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深刻改变了中国的思想状况和话语体系、领导力量和政治方向、历史走向和国际地位。推进国家崛起和民族复兴伟大事业,必须不断推动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与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模式可以分成四个象限,对应于四种不同的传播模式,分别是马克思主义的部门式传播、马克思主义的等级森严式传播、马克思主义的临时体制传播、马克思主义的竞争导向式传播。这使得马克思主义传播的全息图具有鲜明的中国色彩,并隐含了不同的传播效率。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百年传播是近代中国一次伟大的思想启蒙与思想革命。中国共产党在成立之初,郑重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在全党的指导地位,拉开了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观察和分析中国问题,争取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序幕。认真梳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与发展的历史经验,不断开辟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新境界,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对于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传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五四建党时期,社会上曾流传过这样一首诗:“北大红楼两巨人,纷传北李与南陈,孤松独秀如椽笔,日月双悬照古今”。如今,“两巨人”之一的“孤松”——李大钊同志已被公认为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先驱者。而另一位“巨人”陈独秀传播马克思主义的贡献如何,目前还有些争论。笔者认为,陈独秀在建党时期传播马克思主义的贡献是非常突出的。堪称我国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先驱者之一。较早接受马克思主义众所周知,在中国最早接受并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是一批革命的知识分子,而陈独秀正是其中的主要代表之一。  相似文献   

11.
李汉俊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汉俊是中共一大13名代表之一,中共一大就是由他积极召集,并在他哥哥李书城家里召开的,如今位于上海的中共一大会址,当时被称为“李公馆”。一大召开后不久,陈独秀由广州回到上海主持中共中央局工作。可李汉俊与陈独秀、张国焘政见不知,还同张国焘产生了矛盾,书生味十足的李汉俊一气之下离开了上海,去了武汉,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最完整的科学世界观和关于无产阶级革命的科学理论。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胜利,就是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下,通过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几十年艰苦卓绝的英勇斗争取得的。没有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就不可能有中国共产党的建立,也不会有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胜利。但是,最近一个时期以来,有些人却认为中国人民选择马克思主义是一种失误。因此,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历程进行一番历史考察,无论对于纠正这种错误认识和坚持马克思主义,或者对于开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14.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意识形态基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傅静 《理论学刊》2004,1(7):29-30
一、传统的“大同”社会理想使中国人易于接受共产主义理想 几千年来,中国文化孕育了一个理想社会的形态,即“大同”社会,它不仅是社会理想,也构成了中国文化乌托邦精神的支柱。康有为写了《大同书》,系统地阐释了古代“大同”学说,使中国古代的“大同”理想具有了近代意义。可以说,康有为试图把中国文化的“大同”乌托邦精神融会到中国近代社  相似文献   

15.
徐英男 《世纪桥》2011,(23):46+74-46,74
马克思主义诞生于欧洲,却深刻影响了中国乃至全世界;创立于19世纪,却随着实践的发展而持久的焕发活力。马克思主义以其特有的革命性、时代性、斗争性,领导着中国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取得了巨大的胜利,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思想资源、理论基础、源头活水,改变了中国的面貌,引导着中国人民走上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然而,随着时间和实践的发展,人类进入了一个非常复杂的时代,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带来了一些重大的时代问题,诸如人类发展问题、安全问题、生存问题、资源问题、民生问题等等。中国的问题和世界的问题交织在一起,在这种复杂情况下,马克思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遇到了严峻的挑战亟待我们解决。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阶段,"五四"运动与中国社会史论战对此后唯物史观在中国的流布影响深远.一方面,唯物史观的译介与运用对中国史学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另一方面,唯物史观的解读受到当时流行的"左"派思潮影响而产生了一些偏颇:其一,"把西欧历史模式放大为普世规则,陷入历史单线进化论";其二,"忽视反映社会形态的核心...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在中国的三个发展阶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在中的不同发展阶段进行了比较分析。文章从背景、内容、新发展三个层面进行梳理 ,认为毛泽东“着重从思想上建党”的思想 ,邓小平“侧重制度建设”的党建理论 ,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按“三个代表”的要求全面加强党建的重要思想 ,是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在中国的三个发展阶段 ,都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 ,为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思想宝库增添了新篇章。  相似文献   

18.
正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彻底改变了中国的历史进程。用毛泽东的话说,"这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当年造就这—"大事变"的一些历史人物,如"南陈北李",又如参加中共一大的13位代表,早已广为人知。而对周恩来在建党过程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则暂付阙如、知之者不多。事实上,同陈独秀、李大钊、毛泽东等人一样,周恩来不仅是中国最早接触和传播马克思主义的知识分子之一,而且是党的早期组织的重要创始人之一,这是他对建党的重大贡献。五四风暴"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是通过1919年爆发的五四爱国运动。马克思  相似文献   

19.
积极投身新文化运动 张申府(1893-1986),原名张崧年,河北献县人。1913年考入北京大学预科,第二年升入本科,先学哲学后学数学,并留校任教。同年,张申府开始给《新青年》写稿,受到陈独秀的注意。1918年下半年,张申府出任《新青年》编委,撰写了一系列介绍新思想、新科学的文章,并逐渐与陈独秀相知相熟。  相似文献   

20.
陈潭秋是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回顾建党前后的经历,他首先在思想上完成了由民主主义者向马克思主义者的转变,并热情传播马克思主义。在此基础上,积极建立革命组织、推动妇女解放和工人运动,成为无数优秀共产党人和革命志士的杰出代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