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白沙老古舞     
王静  于伟慧 《新东方》2012,(5):83-F0003
老古舞源于黎族原始社会的祖先崇拜,是祭祀祖先时众人合跳的一种集体舞,表现黎族人民原始社会的刀耕火种、狩猎、捕鱼人类繁衍以及祭祀祖先亡灵等内容。  相似文献   

2.
景屿 《两岸关系》2008,(11):58-59
祖辈们常常说起,我们的祖先来自广东省韶关南雄的珠玑古巷,祖先的祖先则是湖北江陵人氏。珠玑有良田千畴,梅关古道,更有千年古榕,方塘一口。 从祖父辈的眼光中,自小我便读到了满心的眷恋与乡愁。小时候,父辈们只要一看到我那细脚趾上的重甲,总是会说:孩子,你要记住,我们都是正宗的珠玑人,这是先祖留给我们的标志。  相似文献   

3.
一字源流奠万华1988年10月,著名的1986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李远哲博士首次到祖籍地福建寻根祭祖。当时的福建省省长王兆国会见了他。李远哲博士激动地说:“福建省对我来说,是一个非常特别的地方,因为这是我的祖先生活了1000年的地方。”李远哲博士1936年生于台湾新竹县,现任美国加州大学伯可利分校化学系教授。清康熙年间,他的祖先从福建南安渡海到台湾新竹县。李远哲博士说:“我小时候经常在清明节随父亲去扫墓,每次看见祖先的墓碑上写着“武荣”,就问父亲咱们祖先是从哪里来的,父亲只知道我们的祖先从泉州来,与‘武荣李氏’有…  相似文献   

4.
云南的沧源岩画已经为世所瞩目,也许比沧源岩画更加珍贵的岩画宝藏还沉睡在云南的某个隐蔽的角落,等待人们去发现、去发掘、去破译。 有人说,岩画是祖先留下来的天书。其实,对于亲手绘制它们的祖先来说,无非是本家喻户晓的“农家历”,只不过现代人一时难以读懂,方才演绎出了“天书”的神话。每当人们站在阴森森的山崖之下,面对这些历经千万年风雨洗刷剥蚀而幸存下来的遗迹,往往要“上穷碧落下黄泉”地探访祖先的精神家园。 为了寻找祖先的“天书”,为了挖掘那把“金钥匙”,我们曾经在澜沧江的支脉漾濞江及其上游黑惠江沿岸探察、…  相似文献   

5.
人类祖先直立行走又一说从四肢爬行到直立行走,是从古猿转变到人所迈出的具有决定意义的第一步。人类祖先究竟为什么采用直立行走?英国利物浦工业大学生物地球学系系主任彼得·惠勒认为:因为当初人类祖先发现,直立行走方式更为凉快。在大约400万年前的非洲大草原上,人类祖先发现了直立行走时直接暴露给太阳照射的皮肤少,从而使较凉爽的空气更自由地在整个身上循环。以往的学者认为,人类向两足状态进化,是因为可使人类便于在高深的草丛中搜索东西,或者使双手自由地携抱孩子和挥动工具。而惠勒的观点则集中在当时环境的一个重要特征…  相似文献   

6.
彝族祭祖大典“耐母”是以宗支为单位对全宗支共同祖先进行的集体祭祀,也是彝族祭祀活动中规模最大的共祭仪式。“耐母”同时还是分支仪式,多以氏族分衍时具有代表性的某一祖先之名为氏族名称,经过若干代繁衍,该氏族名称就变成支系名称,这是彝族支系繁多的主要成因。  相似文献   

7.
杨景尧,1923年10月出生于河南省长葛市后河镇后河村的一个官宦世家,自幼饱读诗书。1947年3月,他由西安辗转到台湾,为生活所迫做起生意来。后来,由于经营欠佳,弄得他连吃饭的钱也没有了。在一个风雨交加电闪雷鸣的夜晚,杨景尧心绪极乱,感到人混到这一地步还有何颜面去见地下祖先,不如一死百了。就在他做好了一切准备时,突然屋外一声炸雷惊醒了他:活着无颜见地下祖先,死了就有脸面见祖先了吗?他脑海里闪现出父母对他不寻常的疼爱。杨景尧有两个哥哥,但都出生不久就夭折了。父母为保住他这根独苗,在他刚生下来时就将他左脚小指给…  相似文献   

8.
郑坚 《台声》2007,(6):30-31
“出头天”是咱台湾人的强烈心声 数百年来的特殊历史遭遇,使咱台湾人形成了“出头天”——当家作主人的强烈愿望。先有开台圣王郑成功率咱们的祖先驱逐荷兰入侵者收复祖先的“先基”台湾,继有罗福星、蒋渭水等一大批先行者反抗日本殖民统治。  相似文献   

9.
中国人对待祖先是非常严肃的,是他的祖先就敬若神明,不是他的祖先,如果强加在头上,人们会认为是一种耻辱,是要反抗的。中国人把炎  相似文献   

10.
美在元阳     
茫茫的云海,高高的大山, 梯田似天梯,人是云中仙。 勤劳的儿女,智慧的祖先, 哈尼人的杰作,世人都赞叹。  相似文献   

11.
宋经 《福建乡土》2010,(2):56-57
古代巫道是后来道教的重要源头。古人以天和祖先能够给人祸福,而天的观念的发展是从死生的灵而来,在《诗经》里常见祭先祖、先王的诗句。无论是崇德报功或祈福禳灾,都以天与祖为崇拜对象。天与祖能保护生人,如一家之长保护他的子孙一样。一切崇拜都依据这信仰而行,故人死亦可以受其家人及后代的祭祀。祖先与鬼神的界限很不明了,  相似文献   

12.
蔡杰 《协商论坛》2008,(4):17-20
回顾历史,追溯渊源,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中华民族从古到今有许多立下丰功伟业的先祖,就“史前史”提到的,与“黄帝”同期或比“黄帝”更早的祖先,比比皆是。像构木为巢的有巢氏;钻木取火的燧人氏;神婚造人的伏羲氏和女娲氏,以及被称为“炎黄二帝”父尊的少典氏,母亲附宝氏,还有有蠕氏及西陵氏等。溯根追源被推崇为最早的祖先,该是开天辟地的盘古氏了。  相似文献   

13.
暖流  兰佩谨 《台声》2008,(2):54-57
郑氏族人的祭祖仪式和生活之中,凝聚保存着许多充满智慧的古老传统,甚至将祖先上溯到了中华民族的源头。  相似文献   

14.
赵畅 《观察与思考》2008,(11):57-57
城市文化遗产是城市悠久历史的证明,是我们与遥远的祖先沟通的唯一渠道,也是我们推进城市化走向未来的坚实根基。  相似文献   

15.
姚同发 《黄埔》2010,(2):52-55
“原乡人的血,必须流返原乡,才会停止沸腾!”这是台湾乡土文学的奠基作家钟理和,在他的自传体短篇小说《原乡人》中提出的一个崇高的理想。毫无疑问,无论其祖先迁徙台湾是300年、100年还是50年,无论其祖先是闽南人、客家人还是大陆其他地方人,他们的后裔都是中国人,他们胸腔里跳动的心,他们血管里流淌的血,只有面对祖国中华文化、面对祖国大陆故土,才会平静,才会停止沸腾。  相似文献   

16.
乙酉清明清晨,参加九届西洽会的中外记者们乘车前往200公里外的陕西省黄陵县桥山山麓的轩辕黄帝陵,公祭中华民族的祖先轩辕黄帝。  相似文献   

17.
傣族纯朴的自然生态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傣族纯朴的自然生态观高立士西双版纳有30余个大小不等的自然勐(勐即平川,俗称坝子),每勐均有“垄社勐”即勐神林;600多个傣族村寨,每寨均有“垄社曼”即寨神林(以下简称“垄林”)。顾名思义,“垄林”即是寨神(氏族祖先)、勐神(部落祖先)居住的地方。“...  相似文献   

18.
黄帝出世     
新郑县城北门外,有座古老的庙宇。庙前竖着一通石碑,上面刻着“轩辕故里”四个大字,我们的祖先——轩辕黄帝就出生在这里。  相似文献   

19.
刘郁 《人民公安》2013,(6):63-63
萨满作为满人的原始信仰。信奉自然。崇拜祖先,因此清明祭祀又被称为“祭天拜柳”。  相似文献   

20.
《安徽统一战线》2001,(8):25-25
我们的祖先借自然景象来辩认方向,并且由此创造了“东南西北”的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