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她,是一位普通的农村妇女。在社会的关爱下,帮助重度伤残的儿子战胜种种磨难,最终把孩子培养成才。她,又把母爱洒向社会。救助了无数受伤的心灵。她就是山东省十大优秀母亲之一,2008、2009年度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获得者——田秀英。  相似文献   

2.
双重的不幸降临在荆州一个普通家庭里——34岁的母亲患上了双肾衰竭需要换肾救命,7岁的儿子又因恶性脑瘤生命垂危。生离死别间,孩子和家属们作出了一个艰难的决定:当孩子的生命走到尽头,将捐出肾脏挽救自己母亲的生命。  相似文献   

3.
但长春 《工友》2010,(3):54-54
母爱是一首田园诗,悠远清净;母爱是一幅山水画,自然清新;母爱是一首歌,婉转深情……母爱是醉人的春风,是润物的细雨,是相伴您一生的盈盈细雨,是您漂泊天涯的缕缕思念!我敬重并感谢每一位让您心灵感觉温暖的人,祝福天下所有的母亲永远快乐,平安健康!  相似文献   

4.
她坚决地选择了一条成为中国人的捷径一生不生育自己的孩子,用无私的母爱来换取中国母亲的名份……“我爱的源泉在中国,因为我身体里有着中美友谊的遗传基因“ 这位美国女士名叫柯洛娜(Caroline .clark),1962年出生于美国北卡罗莱纳  相似文献   

5.
50位孤儿融入了一个爱心大家庭,每人都有一个“爱心妈妈”。他们找回了失去的母爱,拥有了温暖的家,快快乐乐地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6.
“我家有三宝:孩子、老公、还有我!”这是一个80后母亲激动心情的表露。这个母亲叫刘小艳。刘小艳所说的“三宝”,曾差点儿少一宝,那就是她的孩子。孩子生下来被诊断患有严重的先天性心脏病,刘小艳和老公感到五雷轰顶。是重怀二胎,还是花巨资挽救小生命?刘小艳和家人经历了艰难而痛苦的选择……  相似文献   

7.
一、她突然瘫倒了,此时,最大的孩子12岁,最小的孩子还不到一个月:丈夫担起了全部的生活重担,还要照顾两个病人和四个孩子……1976年的夏天对于天津市宁河县南崔庄青年农民王介芬来讲,无疑是一个黑色的季节。一个大晴天,王介芬正在打扫院子,忽然一阵巨痛袭遍全身,她惨叫了一声,瘫倒在地……王介芬不会想到,这一倒便是卧床24年。王介芬倒下的时候,她是四个孩子的母亲,最大的孩子12岁,最小的孩子还不满一个月。对于一个农民家庭来讲,这就意味着,  相似文献   

8.
心里有眼     
有些文字看过了,过目难忘。有一个出身贫困的孩子十分喜爱钓鱼,可是却从来没有钓到过一尾大鱼。在鲈鱼钓猎开禁前的那天晚上,他和母亲又来到湖边钓鱼,放好鱼线,安好鱼饵,一次次地将鱼线抛向湖水中。湖面十分平静,他和母亲守在那,等着鱼上钩。可是,很多时间过去了,没有一条鱼上钩。就在他们准备回家的时候,鱼线突然动了。他拎了一拎,发觉异常沉重,这肯定是一条大鱼上钩了。他兴奋极了,急忙快速地收鱼线,线越收越短,湖面响起大鱼拍激水面的声音,母亲取出网罩在湖边准备捞住它。果然是条大家伙。母亲打开手电,照着鱼身,发现…  相似文献   

9.
强江海 《农村青年》2013,(10):22-25
我国每年等待器官移植的患者有很多,99.9%因没有等到器官源而遗憾离世。自2005年有了第一例人体器官捐献后,几年来,人体器官捐献仅200多例。在传统观念中,人死全尸,谁愿意死后被“开膛剖肚”?器官捐受之间,缺乏一个让人信任的“天使”。高敏要做这个“天使”…… “这袋血会输给哪个病人?” 让时间倒回1997年。9月的一天,深圳,一家菜市场。高敏一只手推着婴儿车,一只手拎着蔬菜。婴儿车里的孩子,是她妹妹的,男孩,一岁大。三个月前,高敏从老家山东商城到深圳,替妹妹看孩子,也就是到妹妹家做保姆。她自己也有孩子,男孩,两岁,交给母亲了。之所以到深圳,是因为离婚。  相似文献   

10.
阿水 《农村青年》2011,(7):58-59
有人说,这世上最好赚的钱有两种:一是女人的钱,另一个就是孩子的钱。今年22岁的徐燕,两年前曾是武汉一家幼儿园的“孩子王”。一次,从湖北卫视的少儿节目中,她偶然发现了一个令人耳目一新的赚钱新招——玩具出租。于是她大胆地“拿来”,为己所用。仅仅一年多时间,她就赚了100万。那么,她是如何走上成功高速路的呢?  相似文献   

11.
金凤 《农村青年》2009,(12):14-17
在一般人眼中,育婴室应该是医院里最卫生、最安全的地方。然而,李丹的不幸却恰恰发生在那里。23年前,在北京市怀柔区第一医院育婴室里,一个女婴被不明动物咬破鼻子。这个女婴就是李丹,当时出生不到两个月。经检查,李丹的鼻翼被咬穿,鼻尖消失。  相似文献   

12.
母爱无悔     
黄斌 《重庆工运》2003,(8):48-50
女儿双腿残疾,儿子又精神失常,天底下所有的灾难似乎都降临在了这位普通母亲的头上,但她却并没有被生活压垮,而是用伟大的母爱呵护着两个儿女一道坚强地挺了过来……  相似文献   

13.
解小东出生在安徽,在那个动荡的年代,父母被迫把几个孩子寄养在不同的家庭里。小东就是在安徽一个农村长大的。朴实的生活环境造就了他传统的爱情观。“人要缺乏了亲情、友情和爱情,人就是空的,失去了在世界上生存的意义,这些对我很重要。“小东坦言。解小东的母亲是个戏曲演员,在她年轻的年代里,戏曲正风靡整个社会。母亲的事业本来可以辉煌无比,可为了自己的孩子,她果断地放弃自己,牺牲自己。终于在很有希望时就在戏曲界陨落了。即使外出旅游,她也要辛苦地带上所有的孩子们,让他们在自己身边吵闹不休。虽然没有现代的父母对于孩子周密细致的安排,可小东在这种绝对的、纯粹的没有任何他念的母爱面前,一步步成长起来,使他一提起母亲,就感动得不知道用什么语言来表达。也许是这种家庭环境的影响,解小东有他严格的爱情观念。他崇尚爱情。他说:“高尚的爱是超越许多障碍冲破一切阻力的了不起的情感。“虽然身在娱乐  相似文献   

14.
对于贫困孤儿,有人有资助的意愿,却一直没有勇气去做:有人则会一次性捐款,以解决孤儿入学一时之急。然而,在“中国公益慈善城市”江苏省如皋市有这样一位女士,她以一份执着的爱心,连续10年关注孤儿成长,给孩子送去亲情般的温暖。而当孩子遭遇灭顶之灾时,她义无反顾筹集巨资挽救其花季一般的生命。面对浓浓的母爱,重症孤儿坦然捐献器官传承爱心——  相似文献   

15.
潘岳 《农村青年》2008,(10):17-19
8年前。辽西贫困地区一个女孩收到一件好心人捐助的羽绒服。在试穿时。她意外地发现一张字条。上面写着:“孩子,你多大了?上学了吗?如果你上学有什么困难,可以写信给我,我愿意帮助你!” 尽管生活极其困难,但女孩和父母决定不给好心人添麻烦。 一晃8年过去。女孩的父亲不幸身亡。母亲抱病卧床.自己虽然考上大学。却没钱交学费。万般无奈中。她想起那张珍藏了8年的字条。要不要麻烦好心人?事情过去那么久.当初那个好心人是否还能履行写在字条上的承诺呢……  相似文献   

16.
今年21岁的刘方艳是一位女大学生,她为了照顾双目失明的母亲,毅然用瘦弱的肩膀挑起了家庭的重担,带着母亲打工挣学费,背着母亲上大学,不折不扣地践行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孝道。刘方艳背负的不仅仅是年迈的母亲,也是一座感恩的大山。2006年8月24日,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召开了刘方艳先进事迹报告会,她的事迹感人至深,集中体现了当代大学生良好的道德风范。  相似文献   

17.
我的母亲     
鲍红艳 《工友》2010,(10):56-56
母亲已过六十岁了,她是一个朴实善良、意志坚强的女人。她那浓浓的母爱渗透了我们生命的每一刻,伴随我们走过四季的风风雨雨。记得小时候,家里的条件不好,负担很重。爷爷奶奶,还有一个聋子叔叔都在我们家里住着。  相似文献   

18.
《时代风采》2012,(9):9
我叫吴昀(化名,编者注),我的妈妈是新立公司的员工,曾经我也有一个幸福的家庭,但十年前我的家发生了一场巨大的变故——我的父亲因意外而离世。原本我家的经济状况就不太好,我的母亲工资微薄,父亲做点小生意,日子虽然清贫,但很温馨,父亲的离世不  相似文献   

19.
母亲的地图     
谢楠 《农村青年》2006,(5):44-45
母亲每次打电话来。都要千叮万嘱半天,好像我是个还没有长大,依然整天在她眼前跑来跑去的孩子一样.可是母亲却说:你就是80岁了,在妈妈眼里还是个孩子.母亲就是这样,在人生的道路上一直为我担心和牵挂着.  相似文献   

20.
目光如刀     
孙方遒 《工友》2009,(1):61-61
母亲的目光曾经如刀。 六岁时,家贫难以为炊。一天,自强饥饿难耐,偷吃了邻家的一只红苕。母亲恨恨地盯着他,目光如刀,刺得他心惊胆战,“饿死也不能偷人家的东西!”母亲用菜刀割下一小块珍藏的腊肉,拉上自强去邻家道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