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2 毫秒
1.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享有依法取得国家赔偿的权利,促进国家机关依法行使职权,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第二条 国家机关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违法行使职权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的,受害人有依照本法取得国家赔偿的权利。 国家赔偿由本法规定的赔偿义务机关履行赔偿义务。  相似文献   

2.
第一条 为了加强国家赔偿费用的管理,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享有依法取得国家赔偿的权利,促进国家机关依法行使职权,根据国家赔偿法的规定,制定本办法。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国家赔偿费用,是指赔偿义务机关依照国家赔偿法的规定,应当向赔偿请求人支付的费用。  相似文献   

3.
修订前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第二条第一款规定:“国家机关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违法行使职权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的.受害人有依照本法取得国家赔偿的权利。”该条规定了国家赔偿责任的构成要件:一是国家机关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违法行使职权;  相似文献   

4.
1.2011年1月17日国务院令第589号公布2.自2011年1月17日起施行第一条为了加强国家赔偿费用管理,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享有依法取得国家赔偿的权利,促进国家机关依法行使职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以下简称国家赔偿法),制定本条例。  相似文献   

5.
我国《国家赔偿法》第二条第一款规定:“国家机关和国家机关的工作人员违法行使职权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的,受害人有依照本法取得国家赔偿的权利。”普遍认为,此款规定确立了国家作为国家赔偿法律关系当事人的基本制度。该法第二十九条规定:“赔偿费用,列入各级财政预算,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规定。”  相似文献   

6.
宋功德 《中国审判》2009,(12):22-23
针对此次国家赔偿法的修订,我有以下几点看法。 第一,立法缺陷已经众口一词。15来的实践表明,《国家赔偿法》确立的“为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享有依法取得国家赔偿的权利,促进国家机关依法行使职权”的立法目的,  相似文献   

7.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的立法目的是为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享有依法取得国家赔偿的权利,促进国家机关依法行使职权,根据宪法,制定本法。然而自从赔偿法实施以来,民众对它的反响却是负面的较多,因此对国家赔偿法的修改与完善研究尤为重要,本文即是展开这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8.
问:全国人大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陪偿法》(以下简称《国家赔偿法》)的意义何在? 答:颁布本法是为了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享有依法取得国家赔偿的权利,促进国家机关依法行使职权。问: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行使行政职权时,哪几种侵犯人身权的情形,受害人有取得行政赔偿的权利? 答:(一)违法拘留或者违法采取限制公民人身自由的行政强制措施的;  相似文献   

9.
赖梁盟 《法学杂志》2007,28(2):82-84
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违法行使职权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的,受害人有依照国家赔偿法取得国家赔偿的权利.国家赔偿由侵权的国家机关代表国家履行赔偿义务.国家赔偿的意义不是财政意义上的赔偿,而是真正意义上的国家赔偿;只要是真正意义上的国家赔偿,就不应该让受害人受到经济损失.既然法律是天平,国家不能吃亏,受害人也不能吃亏.  相似文献   

1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第二条规定:国家机关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违法行使职权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的,受害人有依照本法获得国家赔偿的权利。赔偿法中有两个关键的问题:一是赔偿义务机关的确立;二是赔偿数量的标准。这两个问题直接涉及到行政赔偿存在的实践价值。我国采取的是谁侵害谁赔偿的原则,即侵权主体与侵权义务机关相一致,由实施侵害的行政机关或实施侵害的公务员所在的行政机关为赔偿义务机关。这体现了对侵权者的经济惩罚,有利于依法行政。国家赔偿计算标准,是国家赔偿法所确定的根据损害程度确定赔偿…  相似文献   

11.
国家赔偿“职务相关论”浅析邹润学《国家赔偿法》第2条规定:国家机关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违法行使职权侵犯公民、法人和其它组织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的,受害人有依照本法取得赔偿的权利。该法第5条第2款规定:行政机关工作人员行使与职权无关的个人行为,国家不承担赔...  相似文献   

12.
认真贯彻赔偿法严格行使检察权本刊评论员全国人民盼望已久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已经第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审议通过。国家赔偿,是指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违法行使职权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受害人有依法取得国家赔偿的权利,国家负有...  相似文献   

13.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编于1995年1月1日实施。这部继《行政诉讼法》之后又一部标志民主政治法律化的重要法律,共六章三十五条,第一次明确规定了国家的违法侵权责任,是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取得国家赔偿权利的基本法律依据,也是宪法第四十一条第三款的具体落实。本法既规定了国家承担赔偿责任的原则,列举了承担赔偿责任的具体情形,明确了赔偿请求人和赔偿义务机关;也规定了行政赔偿和刑事赔偿的不同程序。鉴于律师业务中将会不断增加解决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因国家机关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违法侵权向国家提出索赔的案件,学习…  相似文献   

14.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该法自1995年1月1日起施行。本法为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享有依法取得国家赔偿的权利,促进国家机关依法行使职权而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1994年7月5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八次会议通过,1994年7月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二十九公布,自1995年1月1日起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该法自1995年1月1日起施行,本法为保护劳动  相似文献   

15.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以下简称《国家赔偿法》)的颁布与施行,揭开了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新的一页。《国家赔偿法》规定:国家机关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违法行使职权,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权益造成损害的,受害人有依照本法取得国家赔偿的权  相似文献   

16.
国家赔偿的范围──国家赔偿法简介(二)金俊银国家赔偿范围的概念所谓国家赔偿的范围,是指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行使职权时,哪些行为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造成的损害,由国家通过侵权机关依法向受害人承担赔偿责任。亦即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  相似文献   

17.
行政赔偿是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违法行使职权,侵犯了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并造成损害,而由国家依法承担的一种赔偿责任。我国国家赔偿法第九条第一款规定:“赔偿义务机关对依法确认有本法第三条、第四条规定的情形之一的,应当给予赔偿。”由此可见,只有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行使职权行为的违法性得到了“依法确认”,国家才对受害的相对人给予赔偿。但是,“依法确认”应当通过怎样的程序进行,比如由哪一主体确认,如何确认等问题,国家赔偿法却并未作具体规定,缺乏可操作性。实践中也存在不同的认识和作法。这些因素…  相似文献   

18.
我国第一部国家赔偿法的颁布,标志着找国国家赔偿制度体系的形成,该法是我国公民、法人及其它组织在其合法权益受到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违法行使职权的损害时,得以要求和取得国家赔偿的重要法律依据和保障;是国家用来促进司法机关提高执法水平、公正执法的重要手段;同时,又是国家藉以减轻和挽回受害人因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违法行使职权遭受的损失的重要途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可以依照国家赔偿法第15、16、19条的规定,就受害事实请求和取得司法赔偿。就人民法院错案赔偿而言,主要包含以下内容:l.依照审判监督程序再审改判…  相似文献   

19.
关于检察机关错捕赔偿程序的设想傅宽芝我国第一部国家赔偿法诞生了。这部法律是我国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在合法权益受到国家机关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违法行使职权的损害后,得以要求和取得国家赔偿的重要法律依据和保障,是国家用以减轻和挽回国家机关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相似文献   

20.
丁梅 《行政与法》2007,(10):94-96
在我国,制定国家赔偿法是落实宪法的需要,有助于保护公民、法人及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有助于监督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依法行使职权与履行职责。国家赔偿程序是进行国家赔偿活动所经历的一个过程,是赔偿请求人依法实现取得国家赔偿权利的途径、手段和保障,也是有关国家机关办理国家赔偿事务的规程,对有关国家机关起着规范和制约的作用。《国家赔偿法》包括实体与程序的规定,仅有实体不能反映国家赔偿的正当性,赔偿程序在整个赔偿制度中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从行政赔偿程序和司法赔偿程序的缺陷及如何完善几个方面来探讨我国国家赔偿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