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明确提出了共产党人的历史主动精神。追问马克思恩格斯为何提出这一命题,必须回到唯物史观的理论逻辑上进行科学的解答。谁是历史的主体、以何主动性、怎样创造历史?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对这些问题都是在“无意识的自然必然性”的论域上回答的,但却有着本质的差别。人类社会历史的自然必然性的规律,是人们以创造自己生活为目的而创造出来的,它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性和创造历史主体的“无意识”,构成唯物史观解答人们历史创造活动的特质,也是历史之谜的科学解答。马克思恩格斯着眼于焕发无产阶级历史主体自觉性,进而开创自己解放自己历史的道路,提出了历史主动精神的命题,并在法国工人阶级革命实践经验的验证中进一步提升了共产党人历史主动精神的价值地位。由此,我们可以深刻理解当代中国共产党人以伟大的历史主动精神焕发和引领人民群众历史主动精神和历史创造精神的理论逻辑。  相似文献   

2.
逻辑的本质     
逻辑的本质是什么,直到今天依然是一个没有统一答案的问题。本文以逻辑学发展史上一些著名学者的经典论述为依据,对逻辑本质中最主要的方面进行了概括和总结,并由此得出以下结论:逻辑是形式科学,是科学的间架与结构;逻辑是关于推论的科学;逻辑是工具科学与方法论科学;逻辑是规范科学,同时也是基础科学。同时,也阐述了对这一问题进行探讨和回答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四个全面”是历史逻辑、实践逻辑、理论逻辑和思维逻辑的辩证统一。“四个全面”的历史逻辑表现为:“四个全面”承继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思想原料,承继着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实践探索所创造的精神、物质、制度条件和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承载着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奋斗探索的光荣与梦想,有着深厚的历史基础。“四个全面”的现实逻辑表现为:“四个全面”坚持从中国当前的实际出发,深刻总结了改革开放新的历史时期和新的历史阶段的新鲜经验,有针对性地探索新的历史时期和新的历史阶段遇到的新矛盾和新问题,回答了关系党和国家发展全局的战略性、前瞻性问题,升华了对社会主义发展规律、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规律、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四个全面”的理论逻辑表现为:“四个全面”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立足于实践,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创造性地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赋予了马克思主义新的时代内涵。“四个全面”的思维逻辑表现为:“四个全面”有着内在的思维逻辑和辩证统一关系,它们之间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相似文献   

4.
张利涛 《前沿》2023,(1):13-22
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政绩观的重要论述中,为谁树政绩和树什么样的政绩是逻辑起点,用什么态度和方法树政绩是逻辑中介,如何考核和评价政绩是逻辑终点。对上述问题的科学回答,构成了习近平政绩观重要论述的思想内涵。“以造福人民为最大政绩”,明确了政绩的服务对象;政绩要经得起实践、人民和历史的检验,指明了政绩的考核评价标准;严于律己、真抓实干,澄明了树政绩的态度和方法。党员干部践行正确政绩观,既要坚持政绩为民,把为民造福的事抓好抓实;又要坚持正确导向,把高质量发展作为政绩考核评价的重要标准;更要坚持接续奋斗,在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的接续奋斗中创造更多实实在在造福人民的政绩。  相似文献   

5.
逻辑的真理性是需要历史过程的必然性加以证明的。历史方法与逻辑方法的结合,是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方法论。毛泽东同志一贯强调历史研究的重要意义。《资本论》是“按照历史”又“按照逻辑”的方法写成的。进行公安理论研知,深化和发展公安学基础理论,也应当坚持历史方法与逻辑万法的结合。  相似文献   

6.
“两个确立”是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作出的重要政治论断,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取得的最重要政治成果,蕴含着深刻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与现实逻辑。从理论逻辑看,“两个确立”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规律的集中体现;从历史逻辑看,“两个确立”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正反两方面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从现实逻辑看,“两个确立”是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现实需要。深刻领会这三重逻辑是全面把握“两个确立”的政治内涵、重大意义和实践要求的根本前提。  相似文献   

7.
“坚持胸怀天下”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征程中形成的宝贵历史经验,也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之一。这一思想的生成具有深厚的底蕴,通过对其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价值逻辑等三重逻辑的阐释,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以全球眼光看待中国发展与世界发展的关系,始终践行胸怀天下的世界担当。我们必须坚持胸怀天下,努力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和倡导全人类共同价值,不断为中华民族的发展和人类的进步作出更大贡献。  相似文献   

8.
邱仁富 《前沿》2012,(19):29-32
问题的真假、意义决定了问答系统的意义所在,它紧密地与预设联系在一起,不同的语言“场域”决定了问题提出的方式和真值.问题逻辑作为一种方法给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提供一种新的范式.它体现在“思政课”话语层面上说,是通过对“思政课”话语问题的基本方式进行分析,阐述“内容的说话方式”和“形式的说话方式”的逻辑建构.具体地对描述的问句、是什么的问句、为什么的问句、甄别的问题、怎么样的问句等进行研究,进而建构“思政课”话语的范式转换.  相似文献   

9.
“科学发展”的逻辑意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发展思想理论的认识与评价必须置于"发展逻辑"的历史演进之中,才能发现不同发展理论之间的继承与超越。世界上近现代以来关于发展与现代化的三大"发展逻辑"均有其合理性与历史价值,它们是人类不同时期追求发展与现代化过程中对"发展逻辑"的认知与建构,并成为不同国家追求发展与现代化过程中的选择。然而,人类反思的本性,人类对发展模式、发展逻辑科学性、合理性的追求,激励人类不断地超越发展的逻辑与发展的模式。21世纪的发展逻辑,应是一种发展的辩证逻辑。"科学发展"的逻辑吸收了三大"发展逻辑"的积极成果,实现了发展的历史逻辑与现实逻辑的辩证统一、自然逻辑与人文逻辑、社会逻辑的辩证统一。  相似文献   

10.
刘红伟 《新东方》2022,(5):35-41
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程所取得的辉煌成就充分展现了马克思主义的真理伟力和实践效力,全面凸显了马克思主义“行”。马克思主义“行”有其逻辑理路,在理论根基上,马克思主义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确立了共产主义崇高理想,展现了唯物辩证法的方法论自觉。在历史主体上,作为马克思主义践行者和发展者的中国共产党始终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并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把党的命运与这一科学理论的命运紧紧连在了一起。在实践推进上,马克思主义在党的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实践中展示出了强大生命力,深刻改变了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命运,是中国共产党取得成功的根本奥秘。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传统哲学的本质区别在于哲学思维逻辑的根本对立,这种对立贯穿于哲学思考问题的前提、思路、结论以及旨趣等思维过程中。在传统哲学思维逻辑下,哲学所认识的世界是一种抽象的本体世界;而马克思新世界观的思维逻辑,则把关注的目光从抽象王国返回到人的现实生活世界,以人的生成性特点为依据,完整体现了主体性、客体性、历史性的辩证统一,科学回答了人与世界的历史发展。因此,马克思新世界观与唯物史观是内在统一并相互规定的。  相似文献   

12.
时代逻辑与哲学逻辑——后现代科学观的文化转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谨 《理论月刊》2010,(1):48-53
随着后现代主义哲学思潮的产生,后现代科学哲学孕育而生,现代科学哲学向后现代科学哲学转向也顺理成章,如“语言转向”、“解释转向”和“修辞转向”,等等。而这些转向背后所呈现出的另一重要趋向性特征——后现代科学观的“文化转向”,并没有引起学术界足够的重视和广泛而深入的探讨。这种转向有着深刻的历史文化背景和学理根由,是时代逻辑与哲学逻辑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13.
李继东 《前沿》2009,(4):25-28
“实验逻辑”是我国现代时期由西方传入的一种逻辑理论和逻辑流派,曾经在我国逻辑科学理论传播和教学实践中产生过很大影响。但实验逻辑名为“逻辑”,实为哲学,其重思想实质轻思维形式的本质,使其最终在昙花一现之后彻底退出了中国逻辑科学研究与发展的历史舞台。探讨“实验逻辑”的基本观点和主要特征及其本质,对总结历史,指导现今的中国逻辑科学研究依然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中国传统哲学有没有自己民族化的逻辑范畴理论,是否只是重伦理政治而轻逻辑思辩,只有“经注经解”而无逻辑体系呢?近年人们开始注重直接“从逻辑的一般概念和范畴的发展与运用的观点出发”,来研究中国传统哲学发展的历史规律,这是不是“套用西方哲学模式”,必然会“回到黑格尔”呢?这是当前哲学史工作者十分关心而又关系到如何把马克思主义哲学同中国传统哲学相结合的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15.
现代人类面临的环境危机提示我们要重新建构人与自然的逻辑关系。人与自然的二元逻辑关系主要是通过主体与客体、理性与感性、中心与边缘等逻辑体系确立的。无论是人类中心主义还是自然中心主义,都不能彻底摆脱人与自然对立的二元逻辑关系。人与自然的增补逻辑关系可以通过整合中西方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思想得以实现,通过“人道”与“天道”的相互增补,“自然契约”和“社会契约”的相互增补,成功完成从二元逻辑向增补逻辑的转换。这种转换消除了双方的压迫、强制和敌意,体现了一方是另一方存在的本质性条件,实现了人与自然的本质的统一。  相似文献   

16.
党的先进性与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内在统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论科学地解决了如何认识和发挥社会主义优越性的问题 ,江泽民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回答了如何保持党的先进性的问题 ,这两个问题虽然范围不同 ,但却具有不可分割的理论契合点。只有把社会主义本质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一起来理解 ,才能深刻认识坚持党的领导与社会主义道路的不可分离性 ,深刻理解从社会主义本质论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必然逻辑。  相似文献   

17.
作为历史唯物主义的创立者,马克思极其深刻地意识到“社会”对于“历史科学”的奠基作用。社会不仅是人类实践活动的基本空间,而且是历史运动的真实主体。因此,只有具体地、历史地认识社会,清晰地界定“社会”概念,人类才能真实地认识自身及其历史。马克思的“社会”概念大致经历了以下三个历史阶段的逻辑演变:第一阶段:马克思“社会”概念的萌芽费尔巴哈的类概念和赫斯在社会主义和经济学批判领域关于类概念的论述给马克思以深刻的启迪,引发了他对“社会”概念的深入思考。1.费尔巴哈类概念对马克思的启迪1844年8月11日,马克思在给费尔巴哈…  相似文献   

18.
科学发现是科学逻辑或科学认识论中重要而又争论较大的问题之一。劳丹曾说过:“在科学哲学中很难找到一个问题领域,比发现的哲学更加充斥胡言乱语,更加混乱不堪。”科学发现逻辑问题一直困扰着哲学家和逻辑学家。在十八世纪中叶以前,人们对这一问题的兴趣是浓厚的;而自赫歇尔和惠威尔之后,科学发现一度被忽视了。本世纪六十年代初,随着  相似文献   

19.
历史学在历史上一直被视为是一门人文学科,只是到了近现代才被看作是一门社会科学。人类的知识系统是一个极其庞大的系统,在这个知识系统中历史学是兼有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两种性质的一门学科,作为社会科学它极具人文色彩,而作为人文学科它又严谨得像是一门科学;在复原历史原貌、追求历史真实的时候它是科学,而在讲述历史故事的时候它是人文学科。  相似文献   

20.
逻辑实证主义又称逻辑经验主义,是当代西方影响最大的哲学流派之一。它产生于本世纪二十年代奥地利的维也纳大学,因而又称为“维也纳学派”其核心人物是德国哲学家、物理学家石里克。逻辑实证主义者自称要建立“科学的哲学”,注重研究作为科学基础的认识论,特别是科学方法论。它把实证主义理论同数理逻辑和数学化的现代物理学相结合。它的出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