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休谟与斯密都把“同情”引入到了伦理学中,但他们对于“同情”内涵的解释,“同情”在道德评价与美德养成中作用的理解不尽相同。比较其同情理论的异同,可以发现他们各自对情感主义伦理学的贡献,但无论怎样,以情感作为道德判断的依据必然走向道德相对主义。  相似文献   

2.
亚当·斯密认为"正义"具有强制性,一般通过法律、规则等来维护"正义",侵害他人财产、人身,给别人造成伤害,应受到惩罚。"正义"是法律的基本标准,然"‘正义’的规则虽然是人为的,但不是任意的",而"仁慈"具有自愿性。亚当·斯密的"正义和仁慈"观告诉我们:"正义"是社会发展的基石,并且"正义"是遏制"恶"的手段。"仁慈"能激发人与人之间的"爱",从而可以说"仁慈"会把社会导向"善"。在大力发展商品经济的当今时代,也存在市场经济中"经济人"的"利己性"与"道德人"的"利他性"之间的矛盾,重读亚当·斯密的《道德情操论》,分析亚当·斯密的"正义和慈善"观,将有一定的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3.
《学理论》2016,(11)
休谟在《人性论》中区分了道德感和道德动机,在道德动机上又倾向于自爱动机论,在判定道德行为时既强调道德感,又强调道德动机,这造成了道德评价中的"双重标准"以及从自爱动机论无法说明道德行为的"道德性"等问题。而在《道德原则研究》中休谟用道德情感这一概念取代了道德感和道德动机,并指出这一情感同人道情感、仁爱情感都是同一种情感,突出了仁爱情感的地位。由此休谟将道德动机论和道德感理论加以融合,并在强调仁爱动机的基础上解决了《人性论》体系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杨婧 《学理论》2012,(5):11-12
大卫.休谟是英国1 8世纪著名的道德哲学家、伦理学家和经济学家,其关于正义起源的看法在西方伦理学史上的地位举足轻重。分析休谟正义观寻求整体秩序时的利益取向问题,并与柏拉图的相关正义思想相比较,可以增进对休谟正义观的认识。  相似文献   

5.
《学理论》2015,(13)
人类社会自20世纪以来,面对着伦理价值弱化的生存困境,中国共产党提出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对解决这一问题意义深远。从道德现实与道德理想、道德必须与道德应当以及正义与仁慈的关系建构三方面对以人为本进行伦理阐释,将正义与仁慈看作是以人为本原则的伦理根源。  相似文献   

6.
《学理论》2017,(5)
进入20世纪,近代的理性主义陷于困境,人们开始越来越关注人的存在和发展问题。因此,文化哲学在这种背景下取得了巨大发展。休谟在这一哲学转向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他从哲学的本体主义和哲学的思维方式两方面对近代西方哲学提出了挑战。文化哲学继承了人文主义学派以文化就是"人化"为立足点,剖析文化哲学具有特有的属人性、价值主义和理性主义融合、批判性与超越性并存的三大特点,并从文化哲学在其产生发展过程、研究范式和社会功能三个方面与马克思主义发展过程相联系,充分说明马克思主义本质上就是文化哲学。  相似文献   

7.
苏畅 《学理论》2013,(22):73-75
将"怀疑"与"存在"这两个在哲学界争论至今的论题作为探讨方向,并将二者同构为一个有趣的研究命题,怀疑论思想并不是通常误读意义上的那般狭隘,它并没有禁锢人类的哲学之思,反而为我们提供了另一种颠覆性的思维方向与逻辑方法。分别以休谟的怀疑论和克尔凯郭尔的"存在"进行深层次探源,旨在揭示一个人类思维之妙的哲学世界。  相似文献   

8.
《学理论》2017,(1)
国内伦理学界对休谟美德思想的研究主要包括对休谟美德思想的一般性阐释、对休谟伦理学性质进行美德伦理学解读以及对休谟美德思想在伦理思想史中的地位和影响的分析。国外对休谟美德思想的研究主要包括对休谟德性概念的分析,对休谟美德思想中道德心理学的研究与发展,对休谟伦理学进行美德伦理的理解,以及在此基础上进行美德伦理学的建构。我们在未来的研究中更应当重视对其心理学的发展,而非着力于美德伦理学体系的构建。  相似文献   

9.
在我国政治学界一直忽略了对休谟政治哲学的研讨,本文旨在弥补这一缺憾。作者通过评价休谟对近代自然法理论的核心概念———“理性”所蕴含的逻辑混乱的分析,以及他何以用“功利”取代“理性”作为政治服从的基础,分析了休谟政治哲学在整个西方政治哲学中的特殊意义和价值,尤其是对近现代西方政治哲学的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0.
刘华军 《学理论》2010,(19):73-75
“休谟问题”的实质是本体论问题,对于本体论的误读使“休谟问题”成了理解西方世界中人与自然关系建立所难以逾越的障碍。理解“休谟问题”是化解“休谟问题”的关键,而解决“休谟问题”的关键在于解决好人与自然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程颢的人性论是学界研究的难点,有多种观点并存。要正确理解程颢的人性论,需要结合他所面临的辟佛与弘扬儒学的文化背景。为了批判佛性论,他吸取告子"生之谓性"说以肯定人的自然之性。他继承并发展孟子的性善论,使其在理论上更加完善。程颢对自然之性和仁义之性皆持肯定态度。然而,自然之性和仁义之性毕竟有所不同,前者杂气禀而有善恶,后者不杂气禀而至善。未能处理好两者的关系,是程颢人性论的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12.
人性问题是伦理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孟子作为儒家的代表人物之一明确提出了人性本善的论述,并认为善有仁、义、礼、智四端,但人的本心如不加以重视就会很容易丢失。因此孟子对此提出了通过反求诸己、立乎其大以及养浩然正气的道德修养方法保存自己善的本心。且孟子的人性论与道德修养论对当代社会道德建设事业仍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值得我们加以研究。  相似文献   

13.
14.
15.
人性假设与管理策略有着密切的联系.韩非认为人性是“自为”、自利的,是趋利避害、好逸恶劳的.他以“自为”人性论为理论前提,提出了以“势”为基础的以法治民、以术治吏的管理之道.韩非的这种管理之道,实质上是一种制度化、有序化、规范化管理.韩非的以法治国思想与儒家的以德治国管理,是互为补充的.  相似文献   

16.
Robert A.  Kocis 《Political studies》1983,31(3):370-387
Berlin's theory of human nature is criticized on two grounds. First, within his substantive account of us, there is a tension between the Kantian vision of persons as purposive (which requires that we be free) and the Herderian pluralism (which depicts liberty as equal to other values). Second, his claim that theories of self-realization are inherently prone to rationalist perversion-and political oppression-is depicted as mistaken because it is teleology, and not the regularities of human change, that perverts our ideals. To resolve the tension within Berlin's account, a non-teleological account of our moral development is suggested: once secured, we can grow in a variety of contradictory directions. Liberty-which, along with justice and privacy, fosters security-is thus not the height of a superior morality, but a part of the psychological basis of any valid morality.  相似文献   

17.
陈辉 《行政论坛》2005,(1):43-45
受管理功利性的影响,人力资源开发实践中存在明显的异化现象。异化现象的存在对进一步提升人力资源开发成效构成明显的制约。从社会发展提供的现实条件出发,弱化异化的程度、提高人力资源开发实践的人性化程度成为有效开发人力资源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八百年前朱熹与陈同甫关于如何评价历史人物的论战 ,历来被称为“王霸义利”之辩。作者从这场论战中看到了社会历史存在的不同心性理论。本文认为 ,规定历史本质的不是物的存在 ,不是政治、法律、制度 ,而是人心人性 ;并认为要想达到国运昌盛亨通 ,应该培育涵养纯正厚重的人心人性 ;只追求目的工具合理性 ,忽视价值合理性 ,以浅薄的功利目的调动整个社会进行物欲竞争 ,是非常危险的  相似文献   

19.
生产力是政治、文化等上层建筑的基础.在人类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不同的自然发展条件决定了不同的政治文明.农耕文明造就了封建政治,封闭的小农经济和落后的生产力是滋养专制王权的土壤;工业文明造就了民主政治,社会化生产和自由平等的市场经济是民主制度产生的基础;信息文明造就了和谐政治,信息的及时、快速传播和沟通则是和谐政治生活得以产生的条件.人类社会必须顺应生产力的发展,创造与自然关系发展相适应的政治文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