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老撾是印度支那半島上一个內陆国家,人口約三百万。長期以来,由于帝国主义殖民統治的結果,政治、經济、文化处于落后的状态。为了爭取民族独立和改变这种落后状况,老撾人民数十年来曾經前扑后繼地同帝国主义进行了斗爭。  相似文献   

2.
伊拉克人民經过近四十年的艰苦革命斗爭,終于在1958年7月14日推翻了帝国主义及其代理人費薩尔王朝的反动統治,建立了独立自主的共和国。在旧日的伊拉克,外国  相似文献   

3.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亞洲、非洲和拉丁美洲人民反对帝国主义、殖民主义的斗爭日益發展壮大。在非洲,民族独立运动最近又有了新的高涨。仅在今年6、7月間就有馬里联邦、馬达加斯加、刚果、索馬里兰四个国家宣布独立。到今年10月尼日利亞独立后,在非洲二亿四千万人民中,就有三分之二以上取得了政治独立。其他国家和地区的人民也在加紧进行斗爭,  相似文献   

4.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汶萊人民進行了反对英國殖民統治的斗爭,并以日益昂揚的斗志,力爭实現民族独立。在这一年內(指1962年——原編者),汶萊人民武裝力量在反对“馬來西亞”計划(英國新殖民主义者陰謀的産物)的斗爭中,進一步壯大了。然而,英帝國主义还象过去一样,完全无視汶萊人民的意愿,繼續策划陰谋,要把“馬來西亞”計划强加于汶萊人民。在这种情况下,汶萊人民于12月8日發动了武裝起义,來实現民族独立和自由。  相似文献   

5.
两个多月以来,南朝鲜人民冲破了美帝国主义十五年的军事占领和李承晚集团十二年的反动 統治,以蕴积已久的怒火展开了惊天动地的反美爱国斗爭。这次斗爭震惊了美帝国主义和世界上一切独裁政权,其声势之大在朝鮮历史上是空前的。人民运动的强大压力迫使李承晚滚下台,人民的斗爭取得了初步胜利。  相似文献   

6.
战后和当前国际局势中主要特征之一是殖民地和附属国的民族解放斗爭的高涨,帝国主义殖民体系的瓦解。英国是拥有殖民地最多的帝国主义国家,它的殖民地至今仍分布世界各洲,因此,民族解放斗爭的高涨首先重重打击了英帝国主义者的殖民利益。  相似文献   

7.
近一个月来,拉丁美洲几个殘存的独裁国家的人民普遍掀起了反对本国独裁政权的斗爭。6月,尼加拉瓜和多米尼加都先后爆發了反对索摩查和特魯希略独裁政权的武装斗爭;在巴拉圭首都亞松森举行了反对斯持罗斯納独裁統治的大規  相似文献   

8.
石油是伊拉克的重要經济資源。帝国主义在伊拉克进行經济掠夺的主要目标是石油。伊拉克人民为反对帝国主义的掠夺一直进行着頑强的斗爭。为了爭夺伊拉克的石油,帝国主义之間也进行着尖銳的斗爭。1958年伊拉克革命后,收回国家的石油权益,仍然是伊拉克人民反帝运动的一个重要方面。因此,了解一下伊拉克石油的基本情况,回顧伊拉克人民过去的英勇斗爭史,以及1958年后圍繞石油問題的斗爭,对研究目前伊拉克局势是会有帮助的。  相似文献   

9.
近几年来,拉丁美洲的民族民主运动汹涌澎湃,一浪赶过一浪。經美国扶植或同美国有勾結的独裁政权紛紛垮台。从1957年到現在,已經有哥倫比亞、委內瑞拉和古巴三个国家通过人民斗爭推翻了独裁統治。其中尤以古巴革命比較深入,它标志着拉丁美洲各国人民的斗爭已經进入一个新的高涨阶段。 一  相似文献   

10.
1月25日到31日,第二届全非人民大会在突尼斯首都举行。出席大会的有来自三十个国家五十个政党和群众团体的一百四十多名代表。会議針对当前非洲形势,就非洲人民爭取独立、加强团結和反对新殖民主义等問題进行了討論,并通过了关于爭取非洲独立的总政策、关于非洲經济發展問题、关于非洲統一問題、关于阿尔及利亞問題等一系列的重要决議。会議取得了重大的成就,它将大大鼓舞非洲人民爭取独立和反对殖民主义的斗爭。  相似文献   

11.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国际反法西斯战爭胜利的影响和社会主义陣营有力的支援下,印度国大党領导的民族运动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1947年8月15日,英国殖民当局正式将政权移交給印度政府。但是,由于印度的反英斗爭和反封建斗爭最后是以妥协結束的,在印度留下了强大的帝国主义势力(特别是經济势力)和封建  相似文献   

12.
(一) 英帝國主义已經强行建立了“馬來西亞”。早在1957年,英帝國主义由于進行長期的、血腥的殖民战爭而精疲力尽,对馬來亞的統治基礎嚴重动搖,迫不得已宣布馬來亞联合邦独立。英帝國主义妄圖用新的統治形式來欺騙人民,并且利用拉赫曼集团的掩护,進一步加强鎭压人民革命武裝,这样來繼續控制这个地区。現在,英帝國主义又面对着新加坡和北加里曼丹各族人民反对殖民主义的浪潮势不可擋的局面。这次它則打着建立一个独立國家的幌子,用高压手段拚凑起一个在軍事、政治、經济和財政各方面实际  相似文献   

13.
今年10月7日是德意志民主共和国成立的十周年。十年来,民主德国人民在德国統一社会党的領导下,为維护和平、建設社会主义和在和平和民主的基础上重新統一祖国,进行了英勇的斗爭。回顧民主德国十年来所走过的光荣道路,我們为民主德国人民所取得的光輝燦烂的成就,感  相似文献   

14.
法帝国主义曾是西方的强国之一,但是經过两次世界大战,它的实力大大削弱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法国大資产阶級企圖依靠美国来巩固它在国內的統治并保住它的殖民帝国。但是事态却向着它們的願望相反的方向發展。反动政策处处碰壁,人民力量日益增强,統治集团內部更趋分裂——这就是战后法国历次政治危机  相似文献   

15.
1960年4月27日,原法屬多哥宣布独立,建成共和国。从此,長期遭受帝国主义殘酷压迫和剝削的非洲大陆上又增添了一个独立的共和国。这是多哥人民和非洲人民反殖民主义的新胜利。多哥位于非洲西部,西面与加納为邻,东面与达荷美接壤。从十五世纪中叶起,葡萄牙、英、法、德等国殖民主义者即相繼蹂躪了这塊非洲人的家园,进行殘酷的掠夺和大規模的、惨无人道的奴隶貿易。1884年,多哥被德国占領,并被迫签訂了“保护条約”,从此就一直被德国統治了三  相似文献   

16.
法帝国主义为了維持它在非洲的殖民統治,千方百計拼凑起来的“共同体”,成立仅一年多的时間,已經出現了朝不保夕,四分五裂的景象。馬达加斯加、馬里联邦已經在今年6月間先后独立。原是法屬赤道非洲的四个單位:乍得、加蓬、中非共和国(即烏班吉沙里)、法屬刚果的四国总理,也已提出在1960年独立。毛里塔尼亞要求在1960年底或1961年初独立。达  相似文献   

17.
当历史进入二十世紀六十年代的时候,在全世界人民面前展开了爭取和平斗爭的太好形势。由于社会主义力量、民族革命力量和和平力量同帝国主义战爭势力反复进行斗爭的結果,国际局势有了一定程度的和緩。这时,一向穷凶極恶、張牙舞爪的美帝国主义也更多地唱起和平的調子了。美国总統艾森豪威尔在今年年初向国会宣讀的国情咨文中,一开头就表示,他过去已下定决心,“現在仍然下定决,要使美国成为一支致力于和平事业的越来越强大的力量。”他要人相信,美国是“多么热切地謀求有保証的和  相似文献   

18.
軸心國家垮台后,印度尼西亞是第一个从殖民主义桎梏下解放出來的國家。在荷蘭殖民統治的350年間,印度尼西亞一直都在反抗着它的压迫者。二次世界大战期間,印度尼西亞共產党領導下的工業無產者与种植園無産者以及民族資產階級,不僅在其反日斗爭中擺脫了國家新主子的桎梏,同时也把那些与帝國主义朋比为奸的封建集团加在他們身上的鎖避粉碎了。通过这場極其慘烈的斗爭不單導致了一个民族的,和社会的革命勝利,也赢得了1945年8月17日印度尼西亞共和國的成立。然而,一切帝國主义者,特別是其荷蘭代表人,对其在东南亞統治制度有嚴重后果的失  相似文献   

19.
日本人民的反美反岸斗爭,日益冲击着美帝国主义及其走狗的統治,已取得迫使艾森豪威尔推迟訪日和岸信介下台的胜利。美日反动派把日本人民的爱国正义斗争說成是什么“国际共产主义操縱”的,是什么“共产党中国煽动”的。这种歪曲事实“自欺欺人”的鬼話,不能不予駁斥。  相似文献   

20.
1949年中国人民大革命的胜利,使美帝国主义多年以来所实行的对华侵略政策遭到徹底破产。不过,侵略成性的美国反动統治集团并不甘心自己的失敗。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他們不仅对新中国采取極端仇視的态度,而且發动了侵朝战爭,出兵侵占台灣,积極插手印度支那的殖民战爭,企圖从三个方面来威胁和侵略中国。几年来,朝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